胜利的曙光已开始在天边闪烁。
世界战争局势的迅速演变更把胜利的希望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大规模反攻阶段。
在欧洲战场上,苏军连续地给予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打击,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正向马利亚那群岛和菲律宾进逼,并开始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
在南亚战场上,英军和中国的印缅远征军,正在向印缅战场上的日军展开大规模反攻。
在中国战场上,已坚持了近七年抗战的中国军民,反被动为主动,在敌后开始进行攻势作战。
形势开始转变了,向着有利于中国抗日军民的方向转变了。
但是,狂妄的法西斯侵略者早已利令智昏,不到山穷水尽的最后关头,它是绝不会自动放下武器的。
在形势对日军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侵华日军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于1944年1月24日发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命令。
在形势日趋有利的情况下,国民党政权,满脑子想的是保存实力,准备内战。对于日军突如其来的大规模正面进攻,竟然毫无准备,以致于在日军强大的进攻之下,仓皇而又迅速地大规模败退。
到了10月,侵华日军不但打通了一些贯穿中国南北和西南的重要交通线,而且相继占领了郑州、许昌、洛阳,和我华南长沙、衡阳、桂林、柳州、南宁、龙州等重要城市,实现了与从越南北上的日军会合的目的。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屡遭失利,短短几个月内竟又失地数千里,丧师数十万!
敌人的确是强大的,但国民党军队竟如此不堪一击,也实在与情理不合,实在令人心寒。
联想到一百年以来的中国被欺凌、被侵略、被瓜分、被屈辱的历史,面对眼前这不战而败的残酷现实,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痛心疾首,愤慨不已的。
有人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个弱小而大的国家对一个强大而小的国家的战争。
中国,由一个强盛的文明古国,变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弱小而大”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那些掌握中国前途命运的人,应该承担一些什么样的责任呢?
敌人的强大固然不幸,而最为不幸的则是自我的懦弱。
幸亏,中国的历史,不只是国民党一家一党一政的历史,否则,中国还有什么前途和希望可言!
与国民党军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广大华北敌占区的后方,我英勇的八路军,从1944年开始,扭转了困难局面,向日本侵略者发起了积极而又灵活主动的攻势作战。
为了写这本书,我编写了一份详尽的战争大事年表。在年表上,凡是日本侵略军向我发动“扫荡”和进犯的地方,我都用蓝颜色作上记号。凡是我军发起破袭和进攻的地方,我都标上红色的记号。
前两年,在一页一页的年表上,布满了蓝色的标记,颜色一片暗淡。从1944年开始,红色的标记已开始越来越多,而到了最后,竟然整页通红。
这标志着胜利的红色,鲜明耀眼,令人振奋不已。
1944年4月,毛泽东即豪迈地指出:现在的任务是要准备担负比较过去更为重大的责任,我们要准备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把日寇打出中国去!
在太行山上,在华北的山地和平原,晋冀鲁豫区确定了方针:发动攻势作战,向敌人展开局部反攻,缩小敌占区,扩大根据地,坚持敌进我进的方针,坚决打击敌人的“扫荡”,保卫生产,保卫粮食,保卫根据地。
1944年,晋冀鲁豫地区,先后对敌军发动了春夏攻势和秋冬攻势,开始进行局部反攻。
春夏季攻势的目标是收复伸入我根据地腹心的日伪军据点,摧毁敌人对我各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缩小敌占区,扩大根据地。
我太行、太岳、冀鲁豫和冀南各根据地军民英勇地开始了对日本侵略军的局部反攻。
在春季攻势中,太行军区相继收复了蟠龙镇、榆社县城和林县县城,并清扫了一批日伪军据点。冀鲁豫、冀南与太岳军区作战顺利,连战连捷,先后收复朝城、沁水两县城及据点、碉堡二百余处。同时坚决地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击退了顽军阎锡山对我太岳浮山地区的进犯。
入夏以后,日军为了巩固其华北后方,又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频繁的袭扰,意在掠夺粮食给养和阻止我军之攻势。
从5月开始,我晋冀鲁豫军民开展了针锋相对的夏季攻势作战和广泛的保卫夏收斗争。
在冀鲁豫区,我军连续作战,先歼敌千余人,恢复了山东境内的昆山、张秋地区,使中心区向东扩展了五十多公里。同月,攻克河北南端清丰县城,歼敌千余。接着,向西收复了山东境内微山湖湖西地区,歼敌千余。随即,又向山东西南部由梁山到鄄城五十公里地区展开攻势,攻克据点三十多处,歼敌近三千,并于菏泽地区连克据点二十余处,使得冀鲁豫区的东北区和鲁西南均打开了局面,扩大了根据地区域。
在太行区,加强了对腹地城镇敌人据点的围困和攻势,战斗结果,连克敌人据点多处,开辟了河南新乡、辉县地区,摧毁了平汉铁路西侧敌人第三道封锁线的大部,我军沿平汉线平均推进了十公里以上。
在太岳区,我军在其东南部的王屋山一带及济源以南攻克据点二十八处,歼敌八百余人,收复国土二千六百平方公里,并控制了该区一段黄河渡口。同时,在太岳西南部的中条山区,相继建立了六个县政权,人口七万余人。
在与日军激战的同时,晋冀鲁豫四区继续击退阎锡山在山西浮山,以及苏北顽军向微山湖东区的猖狂进犯。
我军的春夏季攻势,使得日军顾此失彼,兵力日显不足。为此,日军于7、8月间,抽调兵力回华北,从9月至12月,出动兵力五万余人,对我晋冀鲁豫区进行了十四次残酷疯狂的局部“扫荡”,并实行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
我晋冀鲁豫区一面勇敢而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予敌以重击;一面趁敌后方空虚之际,主动出击,开展了秋冬季攻势作战。在正太线、白晋线、同蒲线和津浦线上,频繁出击,重创敌军及敌主要交通线。
在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同时,由主持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工作的邓小平亲自布置,根据中央的指示,采取敌进我进的战略行动,两次派遣豫西抗日游击支队,从太行、太岳由北向南渡过黄河,开辟了拥有二十个县、三百余万人口的豫西抗日根据地。
中共北方局还发出指示,在陇海路以南、平汉路以东的广大地区,加强水东(黄河以东),开辟水西(黄河以西),扩大豫东解放区。冀鲁豫军区即刻南下,出师豫东,经过与日伪军和国民党23顽军的激战,胜利地控制了豫东广大地区。
经过英勇顽强、主动开展攻势的战斗,到1944年底,在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直接领导下,晋冀鲁豫区军民,共歼敌七万六千余人,收复县城十一座,解放人口五百多万,从侵略者手中收复国土六万余平方公里,使战局发生了有利于我的变化。
我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没有被困死,没有被饿死,转守为攻,转被动为主动,正在向着更大的胜利迈进。
父亲自从担任北方局代理书记后,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更重了。
他主持中共北方局的工作,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主持晋冀鲁豫区党、政、军的全面工作。
他主持军事工作,坚决而又有效地执行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对于所辖各区、各部队的领导干部,既要求严格,又充分放手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作战指挥才能,大胆使用。在他手下工作的干部,一致地说,邓政委十分严格和严肃,但在他手下工作,可以尽量地施展才干。对于军事行动,父亲以十分的重视来对待,许多行动之前,他都亲自部署,亲自找军事政治主官谈话,而且对于工作和战事的部署十分周密、十分细致、十分全面。在组建豫西抗日支队时,他在北方局会议上亲自向皮定均、徐子荣等人宣布任务,并就当时的形势、任务、开辟豫西的重要意义、困难、条件、政策、敌伪工作、政权建设、经济文化、宣传政策、干部政策等等问题作了详细的指示,连对渡黄河时的保密、侦察、思想准备等都作了明确指示。在开辟豫东的行动之前,父亲又亲自找来郭林祥,向他传达中央精神,并就开辟河南的意义以及政策方面的内容作了指示,特别强调了纪律问题、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
他主持北方局的工作,经常召集会议,研究形势,讨论、宣传和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他多次提出,要把对敌斗争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来抓,强调积极主动地加强全面开展对敌斗争,巩固和不断扩大根据地,为反攻作好准备。他特别重视分析形势,他的许多次讲话,都是首先分析国际反法西斯的形势,其次分析中国国内的抗日战争形势,再次分析面临的处境、优势和困难,在这些基础上,根据党中央的精神,再部署本区域的工作和任务。他的工作作风是,执行中央意图,坚决而果断,不打折扣。但执行任务时,必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全局,心中有战略战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做无运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