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四史-三国志
2590000000011

第11章 传世故事(7)

当时周瑜正受使派到鄱阳,鲁肃建议立即召周瑜回来执掌大事。于是任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他出谋划策。曹操赤壁之战大败,鲁肃先行返回,孙权遍请诸将迎接鲁肃。鲁肃将要入阁行拜,孙权让他免礼,又说:“子敬,孤持鞍下马来迎接你,足以使卿显赫吗?”鲁肃上前说:“不能。”众人听说了,无不惊愕。就座后,鲁肃慢慢举起马鞭说:“愿您至尊的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完成帝业,再以高规格来召见我,这才令我显赫。”孙权闻言抚掌欢笑。

孙权重用鲁肃坚持联合刘备抗击曹操的政策,使东吴保持鼎立不败的地位。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李严违犯军纪国法

刘备信任的重臣李严,在刘备即帝位后,被任为尚书令。白帝城病危时,又召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后主,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后主刘禅先后封他为都乡侯、前将军、骠骑将军。诸葛亮对李严的才干也十分看重,说他对事情的布置安排顺畅妥当,伸缩自如。诸葛亮志在北伐,特意以李严移屯江州,将稳定后方的军事重任,寄托在李严身上,可见,李严在蜀汉集团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

建兴九年,诸葛亮率军出祁山,命李严带二万兵移镇汉中,李严却迟迟不出动。后来又命他催督军粮,支援前线。当时正值夏秋之际,阴雨绵绵,运粮有一定困难,而李平(这时李严已改名为李平)不以军情紧急为重,不思设法迎难而上,保障军需,却派他的参军孤忠、督军成藩前去喻指诸葛亮退兵。而当北伐大军撤退后,他又故作惊疑地散布流言说:“军粮已经准备充足,怎么突然又退军了,不知丞相何意?”他如此做,既是为了掩饰、辩解自己不办军粮的责任,同时也是诬指诸葛亮无端退兵的过失。他又上表后主,说诸葛亮退兵,是引诱贼兵出战的诈伪行为。

诸葛亮对于李平为了个人私利而破坏北伐大计的犯罪行为,十分恼恨,他拿出李平前后有关此事的手笔书疏,严厉指责他违犯军纪国法、文过饰非、迷罔上下的确凿事实。李平理屈词穷,不得不低头认罪。因此,诸葛亮召集军中文武大员刘琰、魏延、吴壹、高翔、吴班、杨仪、邓芝、刘巴、费祎、姜维等数十人,勘议李平的罪责,决定免除李平职任,免去他的官禄、节传、印绶、符策,削减他的封地。然后,诸葛亮给后主上表说:“自从先帝去世后,李平刻意追求私家小惠,只顾安身求名,不以国家大事为重。臣受命北伐,意欲令李平镇守汉中,他东支西吾,不受号令,却要求当安居后方、管辖五郡的巴州刺史。臣深知李平内心的卑劣欲望,无非是想趁臣北伐之际,逼取更多私利而已。李平身为大臣,受恩深重,在篡贼未灭、国家多难之际,居心如此奸恶,倘若对他犹豫宽纵,必将导致祸败,危害兴复大业。”后主得知李平谎言造谤,贻误军机,也十分愤怒,下诏将李平废为平民,迁往梓潼郡居住,深思过失。

李平被贬斥后,慢慢认识到自己所作所为的卑鄙,愧悔交集。他不但对诸葛亮毫无怨言,还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诸葛亮的重新录用,以便能够为国效力。建兴十二年,当他得知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万分。他深知,只有诸葛亮最了解他;诸葛亮死后,后继的执政者是不会再任用他的了。他悲忧成病,在痛苦中结束了生命。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孙亮智断鼠屎案

东吴孙权死后,小儿子孙亮即位。孙亮的年纪尽管只有十四五岁,但人十分聪明好学。夏天到了,他在一些侍臣和内监的簇拥下,到官里的西苑玩耍。

江南的初夏,正值梅子成熟的时候,内监献上一盘新摘的青梅。浅黄的果子,鲜嫩可爱,清香扑鼻。孙亮拿起一枚放到口中轻轻一咬,呀,酸得不敢再试。有个太监说,梅子放在蜜糖里浸渍一下,就不那么酸,吃起来味道就好。孙亮就叫这个太监到宫中的储物库里去拿点蜜糖来。

不一会,太监回来了,手里捧着一个带盖的银碗,轻轻放在案上。孙亮高兴地揭开碗盖,正要拿一个梅子往里面浸渍,突然看到蜜糖中有一粒黑糊糊的米粒样的东西,他惊叫起来,梅子也掉到地上。众侍从纷纷围上来细看,原来是一粒老鼠屎。

皇帝的御用食物里出现了一粒老鼠屎,这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众太监一个个惊吓得七嘴八舌,面面相觑。那个去取蜜糖的太监,早已趴在地上,叩头如捣蒜,说他从管库官吏手中接过银碗就是盖着的,自己连打开也没有敢打开,确实不知里面有老鼠屎,罪该万死。他还说,这都是由于管库官玩忽职守所致。

管库官马上被传来质问。当他看到蜜糖里那该死的黑东西以后,几乎要吓昏了,他面色如土,连忙伏地称罪。皇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库官说:“盛蜜的罐子封闭严实,未经允准,无论何人也不能进库开取,小臣实不知道老鼠屎从何而来。”

陪侍孙亮的侍中刁玄、张邠启奏道:“太监与库吏都说不知道,事关重大,必须查实,请将二人交付法司审理。”孙亮不置可否,望着银碗凝思了一会,把大腿一拍,笑着说道:“用不着送法司,朕看十分容易弄清真相。”刁玄、张邠请他指明,孙亮说:“只要把那粒老鼠屎剖开看看,问题就明白了。倘若老鼠屎里里外外都是湿的,说明它早已掉在蜜中,那就是库官的罪过;如果它外湿内干,那一定是刚刚放进去的,那就是太监在路上捣的鬼,就得同他算帐。”说罢就叫另一个太监将老鼠屎拈出,轻轻加以剖成两半,果然里面呈灰白色,是干的。人们的眼光一下子都转向了取蜜的太监,他脸色刷白,扑通一声又跪到地上,口称奴才该死。孙亮没有理他,却问库官道:“这个太监和你有仇吗?”库官说:“没有仇哇!只是有一次他向小臣要一领宫中莞席,可宫中物品都是有数的,一一登记在册,小臣怎取擅自给他?”孙亮说:“原来如此!这就可以定案了。”又向匍伏在地的太监说:“你为了一点私欲未曾满足就起心害人,该当何罪?”太监哀告道:“求陛下开恩,奴才鬼迷心窍,在路上捡上一粒老鼠屎放进蜜糖里,只是想报复库官一下,忘了这是陛下用的,奴才该死,该死!”最后还是给这太监处以髡鞭之刑,即剃光脑袋,再加鞭子抽打,然后逐出宫廷了事。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国渊迂回查案

国渊是东汉末年大儒郑玄的学生,郑玄十分赏识他,称之为“美才”、“国器”。他年少时与当时著名的高士邴原、管宁等一起避乱于辽东,后来投身曹操集团,官至太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以其雄才大略,赢得许多有识之士的拥戴。但是,他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作风,和残暴杀戮的纪录,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他遇到的明枪暗箭、大小麻烦,也是非常多的。

由于国渊有才干,曹操任命他为魏郡太守。魏郡是曹操的封地,地位十分重要。没有想到,魏郡竟然有人写了一封匿名信攻击曹操的统治。曹操十分生气,指示国渊一定要查出匿名信的制造者,并严加惩办。国渊请求留下那封匿名信件,请求对此事切勿张扬,自己好秘密地、周详地组织破案工作。

国渊拿着匿名书信详细加以研究,他发现这篇东西多次引用东汉辞赋家张衡著的《二京赋》,而且运用切贴顺畅,看得出是个学有本源的读书人写的。要抓住此人,务必着眼文人学者的圈子。

国渊把郡中属吏功曹叫来,对他说:“我们魏郡是个人郡,邺县是丞相魏公的都城,遗憾的是,这里很少有学识渊博的人,这与它的地位极不相称。我想委托你去选拔一些聪明颖悟的少年,送他们去跟随一些学问优长的先生学习,好为本郡培养一批人才。

功曹首批挑选了三人,临到上学之前,太守国渊接见了他们,对他们训话说:“你们要学习自己不明白的知识,比如《二京赋》,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书,张平子花了十年时间才写成这两篇了不起的辞赋,其中关于东西南北的山川方物,风俗民情,无不具备。可惜世人不清楚它的价值,忽略了从中吸取知识。正因为这样,有能力讲授这部书的先生,也实在不好找。你们应当去访求这样的先生,好好向他学习。”暗地里,他又把自己的真实意图,交代给了负责这一特殊的访师工作的功曹。

在功曹等人的努力寻访下,十来天时间,就寻觅到了精通《二京赋》的文人好几名,以优厚的待遇请他们教授这几个学生。功曹等吏员或者以学生家长、或者以介绍人的身分出现,渐渐与先生们熟悉起来,然后很自然地请先生代写一封书信或便笺什么的;先生毫不在意,信笔挥洒。吏员们如获至宝,马上拿回去交给国太守,先生的字与匿名信的字两相比照,果然发现了笔迹相同的那个人。于是马上将此人逮捕,匿名信摆在他面前,不得不招认。一桩诽谤曹丞相的大案,就这样破获了。

《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高柔不因权贵曲法

高柔从曹操初封魏王开始,就担任丞相府的理曹掾。曹丕受禅为魏文帝,高柔任治书侍御史,后迁廷尉,在这个职位上,一任就是23年。他可以说是曹魏集团的一位老资格的执法大吏。他忠于职守,办事勤谨,工作起来不分白天晚上。有一次,曹操乘夜便衣外出,他要看一看丞相府属官吏夜间的动静。走到高柔的房间。他看到高柔坐在床上,文书卷册摊在膝头上,人已经睡着了。曹操对他夙夜匪懈般的勤劳,十分感动,他轻轻解下自己身上的裘袍,盖在高柔身上,又悄悄地离开了。

高柔执法严正,从不因皇帝或其他权贵的喜怒而曲法毁法。他断案十分仔细,许多疑难案子,都被他处理得恰当而平允。

护军营士窦礼,前些日子出门以后,再也没有回家。家里、营里四处寻找,毫无下落。营里以逃亡上报,上司下令发文通辑。依照法律规定,逃亡士兵的家属,将被没入为官奴婢。

窦礼的妻子阿盈,痛哭丈夫的失踪,更伤悲自己的儿女要被无缘无故没官为奴。她不相信自己的丈夫逃跑了,不服无理无情的专横惩罚。她拖儿带女天天跑到州里、具里喊冤叫屈,可没有人理会她,无处找回公道。她不甘心,又拿着辞状告到了廷尉那里。

高柔看罢案卷,他知道问题的关键是窦礼究竟怎么样了。他看到阿盈坚决否认丈夫逃亡,就问:“你怎知道你的丈夫不是逃跑了?”阿盈泪流满面地说道:“我的丈夫从小孤苦零丁,他为人忠厚善良。许多年来,他一直赡养着一个无依无靠的老太太,事奉得如同亲娘一样。她绝不会丢开老人家不管。窦礼对儿女也是爱怜备至,稍一不见,就坐卧不安,他不是那种铁石心肠、不顾妻室儿女的薄情男人。我知道我的丈夫,他断断不会逃跑!”高柔又问他:“你丈夫是不是与人有仇怨?”阿盈摇头说:“不,我丈夫为人安分善良,对朋友谦逊有礼,他从不在外面惹事,不可能同谁结下仇恨。”高柔再问:“你丈夫有没有与人发生过钱财关系呢?”阿盈想了一会,说:“啊,别的没有,就是前些时曾借了些钱给同营伙伴焦子文,催了几次,焦子文也没有还钱。”

高柔听到这里,心里一亮,猛然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线索。他马上派员查找焦子文其人;焦子文正好由于一个事件牵连,被关押在监狱里。高柔把他叫来,先问他因为什么事情而坐牢,又问了案子审理情况等等。说话中间,高柔突然问他道:“你是否借过人家的钱?”焦子文微微一惊,马上镇静地回答:“小人家境清寒,从不敢借人家的钱财。”高柔不失为积年老吏,他看出了焦子文说话时脸上已经透露出了一种不自然的情态,心里更有了底,索性就大声斥责说:“你借窦礼的钱的事,为何不说!”焦子文差点吓得叫了出来,可还想抵赖,只是答话已经语无伦次,嘴巴和脸都不听使唤了。高柔怒目圆睁,历声说道:“你杀了窦礼,还不打算认罪?”焦子文看到事情已经败露,再不招认,就要多受皮肉之苦,只得把赖债杀人的经过、埋尸所在地等一一讲了一遍。高柔派人到埋尸地方挖掘,果然挖出窦礼尸体。

窦礼的下落弄清楚了,高柔又奏明朝廷,恢复了阿盈母子的平民身分。

《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夷陵之战

魏黄初二年、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为了夺回被孙权袭取的荆州,为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等大臣的劝谏,亲率大军征讨东吴。

是年,刘备刚刚在成都登基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当刘备决心“御驾亲征”东吴之时,诸葛亮觉得蜀汉若与东吴大动干戈,势必两败俱伤,徒为曹魏造成各个击破之机会,遂力劝刘备仍遵循联吴抗曹的大计。刘备不从,令诸葛亮与不同意伐吴的翊军将军赵云留守成都,自统车骑将军张飞等出兵伐吴。

大军临发时,张飞由于平时不恤士卒,暴虐寡恩,竟被帐下将军张达、范强暗杀。张、范二人割下张飞的首级,投奔了孙权。

这一变故令刘备愈加悲愤,他马上率大军水陆并进,沿江而下,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孙权闻刘备来势甚猛,一面派诸葛亮之兄、南郡太守诸葛瑾去与刘备讲和,一面遣使至魏向曹丕称臣,为的是避免与蜀汉、曹魏两线作战。

诸葛瑾前往汉营议和,遭到刘备的拒绝,孙权乃任命镇西将军、右护军陆逊为大都督,绕领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垣等部共五万人迎击刘备的大军。

时刘备的军队有四万余人,加上武陵的蛮夷兵,大概也有五万余人,双方势均力敌。

陆逊并不急于同刘备交战,而是先作战略撤退,退至夷陵,关闭城门,拒不出战。刘备大军进至夷陵,在这里屯兵扎寨,列营数十座,绵延达数里,而至于猇亭。

东吴的将军们见陆逊不敢出战,皆愤愤不平。又见刘备派将军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挑战,纷纷向陆逊建议出击敌军。陆逊道:“此必有诈,且冷眼观之!”

许久,刘备见陆逊仍没有出战的动向,便引在山谷中埋伏的八千精兵而出。陆逊在城上对众将说:“我之所以不听诸君之言出击吴班,就是由于估计到刘备必有埋伏。”诸将本来不服陆逊,今见此情景,才无话可说。

自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二月至六月末,由于陆逊坚守夷陵不战,刘备只得在猇亭一带列营与陆逊对峙。时至夏天,蜀汉军队为了图凉快,纷纷将营地移至山间草木繁茂处。陆逊见状,马上召集诸将,研究反攻事宜。

陆逊认为刘备十分狡猾,经事多,其军刚至之时,一心与我决战,锐不可当。今在此驻扎已久,没有得到袭击我军的机会,兵卒疲惫,士气沮丧,无计可施。与敌决战,正在此时!

陆逊坚守七八个月,就是想等刘备的大军“兵疲意阻”之后,再大举反攻。现在是时候了!于是,陆逊先派一支军队攻击刘备军的一个营地,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归,众将都埋怨陆逊:“空杀兵耳!”孙逊不慌不忙地说:“吾已晓破之之术!”乃令士兵们各持干茅草一捆,在逼近蜀汉军营地时,突然将茅草点燃冲向敌人,并将点燃的茅草扔到刘备的军营中。顷刻,烈火燎原,将刘备的四十余个营地点燃,夷陵城外成了一片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