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成语典故
2605200000023

第23章 国运兴衰篇(17)

大臣州鸠却对景王说道:“这不能算和谐。大王铸钟,如果百姓高兴地为之欢呼,那才算得上是和谐。可是您为了造这口大钟,使老百姓怨声载道,对大王表现出十足的不满。因此,实在看不出这钟有什么地方值得欣赏。俗话说:众志成城,什么事都能办成功,即使是金子在众人口中含着,也会熔化掉。”

■逐鹿中原

◎成语释义

为了夺取政权而进行争斗。鹿:比喻帝位。

◎成语出处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狗各吠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

◎成语故事

楚汉战争时期,汉王刘邦封部将韩信为齐王,对他非常宠信。韩信的谋士蒯通看到韩信的力量已经很大,就劝韩信背叛刘邦,带领军队与刘邦、项羽共争天下,那时天下三分之势可以实现。可是,韩信觉得刘邦对他不错,不忍心背叛汉王。

刘邦打败项羽后,当上了皇帝。可是,他开始猜忌韩信了。有一次,刘邦带兵出征后,吕后假传圣旨,将韩信抓起来,说韩信想篡夺帝位,将他杀死。韩信见到刘邦、吕后这样的无情无义,后悔地说道:“我当初不听蒯通之言,所以才有今天这个下场!”

刘邦打了胜仗回来后,听别人讲述韩信的遗言,就将蒯通抓来,要治他的罪。蒯通大喊冤枉,说自己无罪。

刘邦问他:“你当初唆使韩信反叛我,我今天就杀了你。这不是很合理吗?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蒯通一点也不害怕,从容不迫地说:“狗都知道对自己的主人要忠诚,我那时是韩信手下的谋士,当然要忠于韩信,为他考虑。再者说,那时候秦朝失去了梅花鹿,全天下的人都在追逐它,谁有本事就能得到它。你的对手因为力量不够才会失败,你要愿意杀就杀吧!反正你是胜利者。”

刘邦听完蒯通的话后,觉得这个人就是胆子大,对自己并不构成威胁,就把他放了。

■惴惴不安

◎成语释义

形容发愁而又害怕的样子。惴惴:恐惧、担忧。

◎成语出处

《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

◎成语故事

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逝世,居然有一百多人给他陪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臣子车氏家的三兄弟奄息、仲行、针虎也在其中。这三兄弟为秦国立下盖世奇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却仍逃脱不了被活埋的命运。

秦国的老百姓对秦穆公的做法非常愤怒,就写了一首名为《黄鸟》的挽歌:

“黄雀叫叽叽,在酸枣树上休息。谁追随穆公去了?子车家的奄息。提到这位奄息,一人的价值等于百人。走近他的坟墓,心中不安浑身战栗。老天爷呀老天爷!我们的好人为什么都要死去?如果能赎他的命,我们愿意用一百人换回他一个。

“黄雀叫叽叽,在桑树上休息,谁追随穆公去了,子车家的仲行。提到这位仲行,百条好汉都抵不上他一人。走近他的坟墓,心中不安浑身战栗。老天爷呀老天爷!我们的好人为什么都要死去?如果能赎他的命,我们愿意用一百人换回他一个。

“黄雀叫叽叽,在杜荆树上休息,谁追随穆公去了?子车家的针虎。提到这位针虎,一个人能与一百人相比。走近他的坟墓,心中不安浑身战栗。老天爷呀老天爷!我们的好人为什么都会死去?如果能赎他的命,我们愿意用一百人换回他一个。”

■罪不容诛

◎成语释义

判处死刑还抵偿不了他的罪恶。诛:处以死刑。

◎成语出处

《汉书·游侠传序》:“郭解之论,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河内轵县人郭解为非作歹,随意杀人,是个凶狠的地头蛇。他非常狡猾,又有势力,所以官府也拿他没办法。

当时,汉武帝为了抑制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就命令河内大户都迁居到长安北面的茂陵。郭解也在其中,可是郭解在河内逍遥惯了,不想搬迁,就打通关节,想留在轵县。最后,连大将军卫青都替他说情,说郭解家穷,算不上富户。

可是,汉武帝早就听说郭解的事情,坚决驳回卫青的求情。他说,郭解能够买通大将军,可见不是个穷人,怎能不迁?

郭解搬迁时,光送行者赠送的银子就有一千多万两。一个官员害怕朝廷追究此事,就把这笔钱暂时封存,想等到以后再说。郭解的侄子仗势欺人惯了,当天就把这名官员杀死。不久之后,这官员的父亲也惨遭一死。官员的家人派人上书,告郭解滥杀无辜。结果,上书人又被郭解的党羽杀死。

汉武帝得知情况,非常生气,就对郭解展开调查。审讯前,办案人员先问一些知情人,了解真实情况,有的人说郭解好,有的人说郭解坏。没想到,说郭解坏的人次日全都尸陈街上。

郭解却百般狡辩,说这些人的死与他无关。审讯的人苦于找不到证据,所以无法定罪。御史大夫公孙弘得知大怒,认为郭解主使杀人显而易见,就是杀了他都抵偿不了他的罪恶。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意见,终于传下旨意,将郭解满门抄斩。

■坐观成败

◎成语释义

坐在一旁冷眼观看别人的成败。多用来形容袖手旁观。

◎成语出处

《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

◎成语故事

汉武帝晚年,对佞臣江充非常宠爱。江充非常歹毒,总想铲除异己,被他杀戮的无辜之人竟多达数万。

有一次,汉武帝到甘泉视察,江充居然对戾太子不怀好意,想诬告东宫中埋有诅咒皇帝的木人,借机害死太子。戾太子实在不能忍受,率领军队把江充杀了。

江充的同党急忙向汉武帝禀告,并说太子要起兵造反,把皇帝赶下台去。武帝信以为真,使派丞相刘屈统领军队,去捉拿太子。太子见丞相带兵来捉他,就进行抵抗。双方打了好几天,最后,戾太子吃了败仗,逃到湖县,终于被人杀死。

太子发兵对抗丞相时,没有打出公然造反的旗号,用的是肃清权奸的名义,他曾亲自到镇守京城的北军使者护军任安的营中,给他兵符,要他发兵对抗丞相。任安拜受了兵符,却不发动人马相助,而是紧闭营寨不出,坐观事态的发展。这是因为他吃不准交战的双方谁能获胜。

汉武帝抱病回京后,了解了任安拜受兵符一事后,觉得任安既然没有发兵,只是假意接受兵符,而没有帮助太子之意,就没有治他的罪。

可是,任安手下有一个管理钱粮的小官,曾经遭到任安鞭打,怀恨在心,就向武帝告发任安,说任安曾说“太子是想要我的好兵甲”。这一下,任安坐观太子与皇帝成败的态度,便昭然若揭。

汉武帝勃然大怒,说道:“任安的资历相当老,可是他老奸巨猾,眼见战争发生,却脚踏两只船,想依附得胜的一方。这说明他怀有二心。如此奸猾之人,焉能留在朝中!”

于是,武帝传下旨意,将任安捉住杀掉。

■无出其右

◎成语释义

没有人能胜过他。

◎成语出处

《汉书·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

◎出处译文

“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部召见他们,跟他们谈话,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古人右为高。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初建汉朝的时候,有一些异姓的诸侯王。陈豨在代地谋反,高祖前去诛讨,路过赵国。赵王张敖亲端食盘献食,礼节十分恭敬,汉高祖却傲慢地平伸开两条腿坐着,骂他招待不周。

当时赵王手下赵午等几十人都为此发怒,对张敖说:“您侍奉皇上礼节完备周全,现在对待您竟是如此,我们要求造反。”

赵王将自己的指头咬出了血,说:“我的父亲失去了国家,没有陛下,我们会死后尸体生蛆无人收尸,你们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不要再说了!”于是贯高等议论说:“赵王是忠厚长者,不肯背弃皇上的恩德。”就私下里谋划弑杀刘邦。

恰好事情被发觉了,汉朝下命令逮捕赵王和谋反的群臣。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愿意被囚。许多忠于赵王的臣子想护送赵王去长安受罪,这时刘邦又下诏书说:“赵国有胆敢跟随赵王进京的,罪及三族。”

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着赤褐色的囚衣,自己剃掉头发,颈上带着刑具,假称赵王的家奴,跟随赵王到了长安。

后来,贯高等人谋反的事搞清楚了,赵王张敖得以释放出狱,被废黜为宣平侯。张敖就向刘邦称赞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部召见他们,跟他们谈话,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十分高兴,任命他们都做了郡守或诸侯的国相。

■一日千里

◎成语释义

形容人的进步或事业发展极快。

◎成语出处

《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出处译文

“我听说这种良马在壮年的时候,一天可以跑千里,等到它衰老时,劣等的马都可以跑在它的前面。”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在赵国做人质时,与同在赵国、尚未做秦王的嬴政相处良好。后来,嬴政回国做了秦王,太子丹又到秦国做人质。嬴政不但没有顾念旧情,对他非常冷淡,还刁难他。太子丹找机会逃回了燕国,并与秦王结下了冤仇。他总想找秦王报仇,但苦于燕国弱小,无机会下手。

太子丹报仇心切,便找太傅鞠武请教抗秦的办法。太傅鞠武认为秦国非常强盛,如果想要报仇,只有从长计议。将来联合晋、齐、楚和匈奴,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或许可以取胜。

太子丹着急地说:“这要等到哪年哪月呢?现在秦国正在征伐晋、齐、楚国,马上就会进攻我们燕国的。我不愿意再等了!”鞠武看到太子丹迫不及待的样子,便建议道:“田光是燕国有名的智谋超众的长者,他会给您想一个良策的。”

于是,太子丹找到田光,跪在他面前,向他请教。田光说:“我听说良马壮年时一天能行千里,然而到了老年,就连劣等马也跑不过了。你说是为什么呢?”太子丹说:“那是因为它精力不行了。”

田光说:“对呀,我现在已年老体衰,没有精力再为国家效力了。但是,我可以推荐一个人给您,他叫荆轲,保证能不负重托。”

荆轲擅长剑术,太子丹见到荆轲后,共谋刺杀秦王的计划,后来荆轲在易水边与太子丹告别,孤身刺杀秦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刺客。

■纵虎归山

◎成语释义

比喻将敌人放回,后患无穷。纵:释放的意思。

◎成语出处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人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讨伐吕布,得胜后,刘备跟随他回到许昌。曹操知道刘备是个英雄,怕他心生异志,就派人暗中监视他。这时,汉献帝看出曹操有篡位之心,和一些臣子密谋杀死曹操。刘备是汉室宗亲,也参与了此事。为了解除曹操对自己的怀疑,刘备经常打开府门,在院内种菜,迷惑曹操。

程昱是曹操的谋士,他觉得应当把刘备杀掉。他说:“我看刘备颇有英雄气概,不把他杀死,一定会带来后患。”可是谋士郭嘉却指出,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如果把刘备杀死,曹操就会背上害贤的恶名,天下贤士就不来投奔曹操了。曹操觉得郭嘉说得有理,就暂且留刘备一命。

没过多久,袁术打算投奔袁绍,二人合起来对抗曹操。曹操为阻止二人的联合,决定派兵拦截袁术。刘备见这个机会不错,就请求带兵打袁术。曹操很高兴,就给他五万人马,让他去徐州截杀袁术大军。刘备率军匆忙地出发了。

谋士郭嘉、程昱听说刘备走了,都说不该放他走。程昱说道:“您这么做,等于把蛟龙放回大海,把猛虎放归深山啊!等到他羽毛丰满的时候,再想治他,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