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台词,反映的就是现在网上热议的“孩奴”现象。一篇《80后孩奴妈妈晒百万账单:你还敢要孩子吗?》的帖子在互联网上出现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又引发无数网友热议。该帖子开头写道:
“潇洒的80后小资消失了。我不再去电影院看热映的电影,我不再去健身房塑造迷人的身材,我不再悠闲地走在大道上,我不再惬意地品尝咖啡。
曾经的一切都随着那套新房的到手,那个小宝贝的降生灰飞烟灭。”
不过该网友又说,当着“房奴”、“孩奴”,虽然累点,不过到头来,还是快乐要多一点儿。在帖子最后,该网友说:
“据说,培养孩子到18岁,要让他不受苦,至少要准备100万。幻想一下,假如不要孩子,我这100万干甚么啊?旅游?买个好车?看来,还是要孩子好一些,18岁的儿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帅哥了,那时候挎着他的胳膊去逛街,比和老公逛街拉风多了。”诙谐的语言,调侃的姿态,看似轻松的背后其实反映出了80后夫妻的辛酸和无奈。
在国人的观念中,结婚就是应该要孩子的,然而,迫于大都市的压力,很多人想生而又不敢生,害怕孩子出生之后,自己没有能力给他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但是家里人又一再催逼,而一旦孩子真的出生以后,这些父母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孩奴”。
镜头一:
2006年,在父母双方的一再催促下,木木和孜孜举行了婚礼,两家人东借西贷凑了20万首付,买了现在的房子。目前小两口每月要还2000元左右的房贷,而这个包袱还要背十几年。
本来他们想结婚后过一段二人世界的生活,谁知道双方父母都想他们要一个孩子。于是他们决定要个孩子,但是他们发现,如果要孩子,就要重新装修房子,打造新结构,因为以前的房子没有儿童房,而装修时选择的涂料也不适合小孩子住。一切都为了小宝宝,一切都为了未来,小两口决定将房子重新装修一遍。他们粗粗统计了一下,两次装修总共花了50000元左右,此时,两人婚前的积蓄全部“败”
光。从怀孕到分娩花了15000元,而从怀孕开始,各种花费就直线上升。各种花销如下:怀孕前,夫妻检查600元;怀孕三个月时,检查一次费用近100元,另需要一次性交付验血费800元;怀孕四五个月时,检查一次30元;怀孕五个月后,每个月检查一次,费用30元;怀孕六七个月,做一次B超30元;怀孕八九个月,每周检查一次,每次20元。该网友总结,以上的费用加上其他检查,她在住院前至少花了3000元。怀孕期间的日常食补不算,单孕妇奶粉一项还花费了1300多元。两套防辐射服花了1200元左右,其他孕妇装大概800元。为了节约开支,怀孕的前五个月除了偶尔打车出门外,该网友基本都坐公交车,而打车费加起来也要2000元左右。“生产是大头,还好顺产的花费较少,各项费用加在一起,差不多花费4000多元钱。”
他们说,这些都是看得见的花销,看不见的其实更多了,“怀孕后,公司允许提前一个小时下班,但是工资和工作时间挂钩,此外,检查、不舒服,都需要请假,又是损失。”
孩子出生后,钱似乎就更不禁花了。以下是孩子的花销:衣服没花多少钱,朋友和亲戚送了很多,只用了200元左右。主要的消费是纸尿裤,白天给宝宝用尿布,晚上才用纸尿裤,一天两三片,一片1.8元。一罐900克的奶粉最少100多元,一个月至少两三罐,现在流行的各式各样让婴儿脑部发育均衡的奶粉价格更高,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买好奶粉。婴儿床980元、床垫600元、床围480元、浴盆100元、安全座椅2000元、婴儿车1000元。其他:奶嘴、奶瓶300元左右,各种玩具、学习用的小道具一共2000元左右。
“这些都是能想起来的,想不起来的更多了,至于花了多少,你们自己按计算器吧,我看着都心里慌慌的。明天就让老公买彩票去,中了大奖就不再为这些事情烦恼了。”孜孜说。
就这样,钱像打水漂一样地用掉了,孜孜又开始担忧下面更大的开销:
“孩子快三岁了,马上要上幼儿园,打听了一下,托儿费2000元一个月,饭费400元,杂费20元,此外还有才艺费,这个费那个费,算了,我不敢算了!”
镜头二:
何静最近有些心烦意乱,下个月就是自己的预产期,由于身体负重,她每晚都要忍受腿脚抽筋的痛楚,而她的硕士论文还没完成,房子毫无着落,工作也没有方向。
何静1984年出生,和其他大部分80后一样,家庭背景平平,经济压力大,在2008年保送硕士研究生后,读研二时她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结婚,嫁给了同班同学周春刚,从班里最不可能结婚的乖乖女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能怎么办,家里一个姐姐一个弟弟都在读书,父母担子太重,他们身体又不好,我脱离家庭,也算尽一份孝心了。”然而甜蜜日子没有过多久,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何静和老公结婚时没置新房,跟老公家人住在一套80多平米的房子里。老公家并不富裕,父母都是退休工人,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要供儿子、媳妇读书,每年交两万元学费。眼看又要增添新人口,房子显得更狭窄了。本来想再买房子的,七拼八凑,好不容易凑够了首付,全家人左思右想,还是没敢买,住院生孩子,月子调养,买奶粉,哪样不要花钱?
“这‘孩奴’是非当不可了,‘房奴’再加‘孩奴’,看来我一生都要为奴了,”何静苦笑,“明年6月我硕士毕业,眼下是找工作的黄金期,我大着肚子,谁会要?生完孩子,估计一两年内也出不来了,真怕我这个穷二代养出个穷三代来。”
对相当一部分80后来说,大学毕业后,每个月拿两三千元工资,扣除房租等最基本的生活费用,基本没有剩余,假如父母不给些帮助,连房子的首付都拿不出,只能在城市里“蜗居”。房子尚且没有,又怎么敢要孩子呢?
还有一些年轻人不想要孩子的原因是担心孩子出生后会影响自己现有的生活质量,不愿在成为“房奴”之后再沦为“孩奴”。现在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了。上万元的早教班,数万元的名校学费、赞助费,还有才艺培训费、家教费等等,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苦不堪言。
解读:
目前,“孩奴”的现象逐渐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其实出现“孩奴”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观念上。中国文化向来注重家庭的完整与延续。以前的家庭注重“孝”,也注重传宗接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繁衍并培养后代是国人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虽然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仍然没有改变。
把孩子当成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就是家庭为中心观念变本加厉的发展。
然而,孩子总归是要生的,那么,“孩奴”到底是当还是不当?其实在养育子女之前,要作好充足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在选择要不要成为‘孩奴’的问题上要根据现实条件慎重选择,假如一个家庭在收入、房子等方面都作好了准备,有足够的能力抚养孩子,那么即使当“孩奴”也没甚么。但是假如两方面都没有作好准备,都有所欠缺,要了孩子之后必定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同时也难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教育环境,就暂时不要当“孩奴”。
5.无奈的户口
一纸大城市的户口,可以让那里的人享受各种福利,同时也让外地人遭受许多苦楚。这一点在北京尤为明显,所有非北京籍的人,在北京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追溯到户口上面。上大学,身边的北京同学比自己低几十分;毕业找工作,北京孩子能考公务员,外地孩子就困难得多。好不容易在北京扎根,没户口,孩子上不了学。一张北京的户籍证带来的利益真是太多了。外地人离开原籍转入另一个城市工作和生活,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然而对于他们来说,户口就是一道坚实而无情的“墙”。
镜头一:
童林最近正为儿子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他四岁的儿子童子恩眼看就要到上小学的年龄了,但是因为户口还在辽宁老家,所以即便是在北京能够进入普通小学,将来初中毕业后,也要提前三年回到原籍学习并参加考试。
近来他屡次听朋友们说周边地区有“购房落户”成功的案例,童林经常利用周末开车到天津、廊坊等地去查看当地的房产情况,希望能够通过购房来解决儿子的上学问题。
北京燕郊很多小区外都竖立着巨大的广告牌:
“没有户口,怎么上好学校!一套房子,解决落户、上学两大难题!”
“在燕郊,我见过很多工作在北京的外地人,他们来这儿买房子的目的就是为孩子落户,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童林说,“虽然是河北户口吧,但是毕竟离北京近,所以能够享受不错的教育资源。最为重要的是,大家都盼着这里有朝一日能够划归到北京的范围之内。”
童林还说,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都必须按照户口所属地划片报名,所以买房的时候要好好考虑户口归属于哪里,附近上学归属哪里。
镜头二:
罗小四是四川人,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目前在北京工作,他曾经因为户口的问题而吃过亏,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他说:“从南开毕业时,当时签的协议和档案都是辽宁省新闻出版局,但是派遣证、介绍信和迁出证明上把地点全部写成了沈阳市新闻出版局,结果沈阳太原街派出所不给落户。拖了足足一年之久,我又把派遣证寄到学校给改了,又拿着毕业证去辽宁省教委,结果由于一时粗心,东西全丢了,不是被人偷了,就是丢在出租车上了,于是一直就没办。
1998年,我来到了北京,当时正赶上IT热。听同学说金山电脑公司非常不错,于是就前去应聘了。那里基本上是外地人,有北京户口的不多。
1999年初,公司统一办了一年的暂住证。
1999年5月假期,老婆回老家了,有一天我就去大学同学那里玩了一晚上。到第二天早上回家的时候,在六道口碰上了警察,要查我的证件。当时那里是民工聚集的地方,我早晨起来脸都没洗,衣服也挺脏的,有点像盲流,证件也忘了带了。没办法,只好给一个一起租房的同事打电话,但是那个警察根本不理会我的解释,二话不说就把我带到了收容所。后来,同事赶到之后,好说歹说我才给放了出来。”
罗小四说,现在每次出门他都要先检查一下有没有带齐证件,他说:
“经常有朋友无故‘失踪’,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是被遣返了。甚至有很多人在上班路上被查到之后直接带到收容所,有些人见他们下班了还没来,还以为出甚么事了,吵着要报案呢,打电话才知道被遣返回去了。后来那些人被送到了当地,但他们马上在火车站买张火车票,又回来了。
解读:
户口与每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出生到入学、就业、结婚、社保等等人生中的“大事”都与此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一本户口可谓是千金难求。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对人才的需求是高端而多面的,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支撑起这个城市的发展,但是对于没有北京户口的外地人而言,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种种“不平等”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这些人难以全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更难说为北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财富。
背井离乡,远赴大都市,为了实现个人的目标,如机器般机械地奋斗数年,最终却悲哀地发现自己始终游离在城市之外,始终无法成为城市的一员,不仅自身缺乏归依感和安全感,孩子今后的教育问题同样令这些奋斗在都市中的边缘人忧患重重。
那么,这种“户籍歧视”的政策最终伤害到了谁呢?从短时间来看,存在“户籍歧视”的城市或许能够实现就业的地方保护,减轻社保负担。
但是从长远来看,相对于那些无户籍歧视的城市来说,这些城市削弱了优秀人才的竞争力。虽然当地人能够根据此项保护政策得到一些微薄的利益,但是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集中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阻碍了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被这种“户籍歧视”政策伤害最深的仍然城市自己。
6.老家的空巢家庭
每一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谁都不可能永远年轻,你是否想过,当你老了,将会是怎样一种处境?
从目前的人口结构和年龄层次上推断,今后我们所要面临的未来,不仅“未富先老”,还多半“老而空巢”,且会愈演愈烈。
根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上海共存在空巢老人92.21万人,约占户籍人口老年人总数的29.2%,其中独居老人18.87万。而全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没有与子女在一起居住,或是没有子女。
北京市回民医院也曾经对北京某街道的“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作过一项调查。这一调查项目的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查的有效调查对象共855人,在所调查的855位老人中,慢性病患病率高达88.1%(753人),同时患有两种慢性疾病的占31%(265人),同时患有三种以上慢性疾病的占15%(128人)。
镜头一:
王刚2004年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时,根本没有预想到自己两年以后的生活。当时他刚刚应聘为广州一家着名电脑公司的技术员,有着稳定的收入。但是现在,他成为了济南市某一所小学的老师,教授数学兼微机。
2005年11月,王刚接到了来自老家的电话,而正是那个电话,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就在接到电话的那一天,王刚的爸爸被诊断为胃癌早期。从电话里能够听出,王刚的妈妈是多么焦急,多么手足无措。
“检查结果出来的那天晚上,舅舅打电话给我,我让妈妈听电话,我能感觉到妈妈好孤单,好无助。”王刚在接到电话后第二天就直接回到了济南。他第一次成为家里真正的男子汉,他去为父亲寻找医院,询问医生,筹集手术费用,协调手术时间……“那十几天,妈妈就跟在我后面,我感觉到我在照顾她,我特别累,心里也焦虑,但是我很幸福。不过,那时候我根本没想过我会回来。”由于及早发现并及早治疗,王刚父亲的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
手术后,王刚在家住了半个多月。
爸爸术后恢复得不错,王刚也就回到广州继续上班。
“那个时候我特别想家,一是惦记爸爸的身体恢复,二是突然有点不适应一个人生活了。”
他心里忽然觉得,自己陪在爸妈身边的那半个月是多么温暖,多么珍贵。
“从上高中住校开始,到离家读大学,到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自己已经六七年没有跟爸妈一起真正生活了。放寒暑假回来,总是到处见老同学。”这种亲人相处所带来的幸福感慢慢地改变了王刚的想法。于是他决定离开广州,回到父母身边。
为了能够更方便地照顾术后的父亲,王刚放弃了济南市好几份收入更高的工作,经过考试,获得了现在的这个工作。
“这里虽然是郊区,但是坐车回家方便,二十几分钟就到了,我每天晚上可以回家陪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