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我提升的九大法则
2629700000013

第13章 勇于冒险,低投入也能带来高回报(1)

对一无所有的人来说,冒险可能会让他成就一番事业;对小有成就的人来说,冒险能让他事业更加辉煌。 包玉刚的冒险让他获得了世界第一船王的称号,这就是冒险的魅力。冒险需要有冷静的头脑,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和欲成大事的雄心,唯有这三点俱全,你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冒险家。

1.借别人的 “鸡”,生自己的 “蛋”

“借鸡生蛋” 能让财富在短时期内迅速增加,但伴随的风险并不是每个人能承受的,成大事者能从中看出机会,找到成功的捷径。

在 《三国演义》 里面,我们都知道 “草船借箭” 的故事:周瑜给诸葛亮出了一道难题,10天之内监造10万支箭。 诸葛亮明知这是一件欲害自己的 “阴招”,却欣然从命,还把日期缩短为3天,当场立了 “军令状”。 第三天,浓雾满江,远近难分。 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指挥20只草船向曹军水寨驶去,诸葛亮令船上军士擂鼓呐喊。顿时,曹营中一片惊恐,以为敌军攻到,立即命令弓箭手向鼓声方向射去。 这样,诸葛亮通过草船,凭借大雾,从曹军 “借” 了许多箭,完成 “造” 箭任务。 鲁肃惊奇地问:“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诸葛亮答:“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庸才也。” “草船借箭” 这一经典是借 “鸡”生 “蛋” 的典型手法。 “草船借箭” 虽出自军事上的谋略,但应用于做生意上也可产生奇效。

在用别人的钱来创造自己的事业方面,美国商界大亨洛维格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洛维格9岁时,他发现一艘沉入水底的小汽船。 他用自己打零工的钱,再加上向父亲借的钱,凑了25美元,买下了这艘沉船。 然后把它打捞上来,花了一个冬天修好它,再把船租出去,赚了50美元。 这是他第一次发现了借钱的作用。 但真正懂得借钱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借钱生利,还是在他40岁时。 当时,他准备借钱买一艘货船,改装成油轮,以赚取更多利润,因为载油比载货更有利可图。 他到纽约找了好几家银行,但人家看了看他磨破的衬衫领子,便拒绝了他。 这时,他想了一个办法。 他有一艘油轮,他以低廉的价格把它包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然后拿着租契再去找银行,告诉他们租金可每月转入银行来分期抵付他所借贷的款项本息。 银行考虑了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借款方案。 尽管洛维格没有资产信用,但石油公司却有着良好信誉。 银行每月收租金,刚好可以分期抵付贷款本息,银行并不吃亏。 就这样,洛维格巧妙地利用石油公司的信誉为自己贷到了款。 他买了一艘船。 这样,每当一笔债付清后,洛维格就成了某条船的主人。 他的资产、 信用以及他的衬衫领子,都迅速改善了。

洛维格更巧妙的借钱策略还在后面。 他设计一艘油轮,在还没开工时,他就找到人,答应在船完工后把它租出去。 他拿着租约,去找银行借钱。 银行要在船下水之后,才能开始收钱。 船一下水,租费就可转给银行,这样,贷款也就可以分期付清了。 这种想法,开始时使银行大大吃惊,因为洛维格等于是在无本生利,他一分钱不用出,靠银行贷款来造船,又靠租船的租金来还贷款。 但银行最终还是同意这样做。 这不但是因为洛维格的信用已没有问题了,而且还有租船人的信用加强还款保证。 洛维格靠这种方法,建造了一艘又一艘船,他的造船公司成长起来。

洛维格的独特经营之道使他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豪,他的才智和冒险精神成就了他的一番大事业。

2.生意场上,风险意味着机遇

做生意必然会冒风险,但风险却意味着一种机遇,风险越大,成大事的几率就越高。

当然,风险并不是不能规避的,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到并及时想出对策,就能化风险为机遇。旅美华人谭仲英生于上海,1950年初去了香港,随后留学英国。1954年,谭仲英在一家钢铁公司当推销人员,从此以后,他与美利坚的钢铁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数十载的苦心经营,谭仲英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1980年,他买下了在美国炼钢厂中排名第十一位的麦克罗斯钢铁厂,1981年,他在全美拥有20个与钢铁有关的企业。 谭仲英所经营的公司进入了资产达10亿美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行列。

谭仲英经营管理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那敢于冒险,敢为他人所不敢为的作风,就在于他胆大心细,善于见机行事的作风。在美国这样的一个社会,商场中的竞争尤为激烈,商场如战场,这里没有那种所谓完全没有冒险的生意。 谭仲英的创业史表明,他的确是一个敢于冒险,敢于花巨额资金购买倒闭公司和工厂的能手。谭仲英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不管其中冒险的成分有多少,隐藏在那大胆的作风背后,肯定有精心的谋划。 这个冒险家绝不是那种头脑简单、 莽莽撞撞,到处乱撞的鲁莽无谋的冒险家。 从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胆大心细、 有勇有谋。

1982年,美国工业出现了严重的衰退,粗钢产量大幅下降,只有6570万吨,比1981年减少了40.1%,美国7家最大的钢铁工业公司的业务亏损总额在1982年的前9个月内超过了10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的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因亏损巨大不得不在1982年底宣布,永久关闭设在纽约州拉卡瓦纳和宾西法尼亚州约翰斯顿的两个分厂,这一举动让近1万名工人失业。 更为严重的是,伯利恒钢铁公司的下属麦克罗斯钢厂竟在一个季度内就亏损了1亿美元。 亏损如此惨重,麦克罗斯钢厂虽竭尽全力但仍无力回天,大钢厂前途叵测,4000多名员工面临即将失业的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谭仲英经分析思量,冒着风险,买下了这个钢厂,这个冒险之举后来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谭仲英不仅敢冒险收购即将倒闭的工厂,而且善于经营管理,把濒临破产的工厂扭亏为盈,随后,再以高价把工厂卖出,再做更大的投资。 对谭仲英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经营管理作风,他的朋友威廉·马克曾这样进行评价,他说:“谭仲英总是在葬礼上买下公司,而在婚礼时将它脱手出卖。” 这段话可以说是既实在又风趣,然而就在这一买一卖的进出之间,包含了谭仲英的精打细算。在资本运作上谭仲英也表现出他那种胆大心细,见机行事的作风。 谭仲英每收购一家即将倒闭的公司,都向银行争取相当的贷款,并且用第一个公司作抵押,再向银行争取贷款收购第二个公司; 然后又用第二个公司作抵押向银行争取贷款收购第三个公司……如此不断地发展,终于使谭仲英拥有20个与钢铁有关的企业,跻身于美国钢铁企业家的行列当中。

1964年,谭仲英建立第一家属于自己的钢铁公司。 富有冒险精神的谭仲英并没有在自己从一个职员到一个老板的转变中得到满足,1970年,他接二连三地买下了许多破产公司,从此,他所经营管理的企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假如谭仲英没有一种敢于冒险的精神,他不可能在短短几年中,快步地入围美国最大的私营企业行列。 他的成功,充分表明冒险成就了不可分割的联合体,可谓是冒险者,英雄是也。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敢于冒险,敢作敢为,是强者的重要性格特征,也是成功生意人的性格特征。 开创性的工作总是充满着风险,只有敢于冒险的生意人,才能在风险面前毫不畏惧,敢于开拓道路,敢于追求平常人不敢追求的目标,也才有可能取得常人所永远无法取得的成就。

在风险面前胆怯的生意人,不敢去做前人未做过的事,不敢去攀登前人未曾攀登过的高峰,当然也不会体验到冒险的刺激与成功的喜悦,结果只能是永远也不会有所作为,甚至被时代所抛弃。但是,冒险不等于莽撞,在冒险中需有谨慎的态度。 有了谨慎的态度,跌的跤肯定会少一些。 但若是过分谨慎,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做生意,处处谨小慎微,就会吓得不敢行动,从而错失良机。上帝赐给每个人的机遇都一样多,但就如美丽的玫瑰花带刺一样,机遇总是伴随着风险,因此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其性格中虽不可缺少谨慎的成分,但也绝不可无冒险的成分。

谭仲英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一次冒险机遇的实现,但如果你不具备独到的眼光,不具备冒险的精神,你就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 风险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但是要看到,所有的机遇都蕴藏在风险之中。 如果做生意因为不愿意冒险而放弃,你就永远不要想寻找什么机遇。 敢于冒险,善于冒险之人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成功,攀上财富之巅。

3.处处求安赚钱难,勇于冒险定乾坤

看准了就行动,不要拖延而失去绝佳良机,敢于冒险,出奇制胜,是成功商人必备的素质。

在成功者的心目中,人在生意场上就是一项挑战,是一项本能的想战胜他人的挑战,是一项经过准备、 要赢得胜利的挑战,是一项要如何去赢得胜利的挑战,从而显得生意场上人人具有强烈的竞争心态。 如果一个人不愿冒险尝试停留在自己面前一闪即逝的机会,那么他永远只能平庸度日。 过度谨慎与粗心大意、 漫不经心同样糟糕,因为,人要做生意就离不开机会,过度谨慎就会失去机会,就会成为 “安全赚钱” 而实际上赚不到钱的人。

一旦看准,就大胆行动,这在如今是许多商界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 冒险和出奇相连,出奇和制胜相伴,所以西方的谚语说:“幸运喜欢光临勇敢的人。” 冒险是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种勇气和魄力,险中有夷,危中有利,倘要创立惊人战绩,就应敢于冒险。 不冒险,怎么会有机会? 如果冒险了十次,六次成功,四次失败,你还是成功的。

一个介绍世界商业人才故事的报纸栏目中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勒是美国一位贫穷黑人家庭中的孩子,为了在社会上生存,他决定把经商作为生财的一条捷径,最后选定生产肥皂。 首先,他采取自销的方法,挨家挨户推销肥皂达12年之久,后来,他获悉供应他肥皂的那家公司即将拍卖,售价是15万美元,他决定买下这家公司。但他在做肥皂生意的12年中只一点一滴地积蓄了2.5万美元,最后,福勒与那家公司达成了协议:他先交2.5万美元的保证金,然后在10天的限期内付清剩下的12.5万美元。 如果他不能在10天之内筹齐这笔款子,就会丧失所交付的保证金,也就是说他将倾家荡产。福勒为了筹集资金,他首先想到他在推销肥皂的12年里,获得了许多商人的尊敬和赞赏,于是他去找他们帮忙。 他从私交的朋友那里借了一笔款子,也从信贷公司和投资集团那里得到了援助。 然而就在第10天的前夜,福勒才筹集了11.5万美元,也就是说,还差1万美元。 福勒回忆说:“当时我已用尽了我所知道的一切贷款来源。那时已是沉沉深夜,我在幽暗的房间里自言自语道,我要驱车走遍第61号大街。”

夜里11点钟,福勒驱车沿61号大街驶去。 驶过几个街区后,他看见一所承包商事务所亮着灯,他走了进去。 在那里,坐着一个因深夜工作而疲乏不堪的人。 福勒意识到自己必须勇敢些。“你想赚1000美元吗?” 福勒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句话把那位承包商吓得向后退去。 “是呀! 当然喽!” 他答道。 “那么,给我开一张1万美元的支票。 当我奉还这笔借款时,我将另付1000美元的利息。” 福勒对那个人说。 他把其他借款给他的人的名单给这位承包商看,并且详细地介绍了这次商业冒险的情况。 福勒离开这个事务所时,口袋里筹够了这笔款子。 冒险精神使福勒不仅没有倾家荡产,而且生意日渐兴隆,渐渐发展成为拥有七家公司和一家饭馆主要股份的富翁。

福勒的故事,启迪着急于在市场上求利获胜的人们:机遇来临时要敢冒风险,不要因不愿承担风险而失去机会。

4.敢冒多大险,才能获得多大回报

风险与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敢冒风险,往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 财富偏爱那些敢于冒险的头脑,这是古今中外不变的一条真理。

1984年,美国航天飞机成功地回收了返回地面的人造卫星。 悬挂在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大楼内的小铜钟发出了一声喜悦的响声,向全公司职员宣告,本公司因这次飞行保险而赚了5000万美元。 敢冒最大风险,才能赚最多的钱,这是劳埃德保险公司经营的一贯宗旨,也是他们赚钱的秘诀。

做生意有赚也有赔,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更何况保险业本身就是一种冒险,但劳埃德公司敢于承担风险很大的保险项目是其他公司望尘莫及的。 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曾经使海湾水域成了危险地区,许多保险公司都视为畏途而裹足不前,劳埃德公司也因一些油船和货轮的沉没、 损坏和被困,赔偿了5.25亿美元。 但劳埃德公司在海湾的保险业务并未因此中断,而其他保险公司纷纷退出或不敢进入,结果使保险费大涨,从伊朗哈格岛驶出的每艘价值2000万美元的油轮,7天有效期的保险费高达4000万美元。 劳埃德公司因此获得了大宗的巨额保险收入。

在世界保险市场上,劳埃德公司善于接受新事物,开拓创新,总是争当最新保险形式的第一。1866年,汽车诞生了。 劳埃德公司在1909年率先承接了这一新事物的保险,当时还没 “汽车” 这个名字,劳埃德公司将此项目命名为 “陆地航行的船”。 该公司还首创了太空技术领域的保险。 目前,该公司承保的项目可谓洋洋大观,从太空卫星、 超级油轮,直到明星的身体部位。 总之,只要能赚最多的钱,公司就敢冒最大的风险。

经验告诉人们:想发家致富又怕担风险,往往就会在关键时刻失去发家的良机。 因为风险总是和机遇联系在一起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冒的风险有多大,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就有多大; 人们冒风险有多少次,把握机遇的可能也就有多少次。 从平凡走向成功需要的是把握机遇,而当机遇平等地送到大家面前时,有勇气和胆略者才能抓住它,走向成功。 勇气和胆略意味着的就是去担当风险。5.不冒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追求安稳和谨慎的投资的确是最妥当的经营方法,但有时也会失去很多近在咫尺的机会,因而冒险对于欲成大事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不冒任何风险可能就是最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