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我提升的九大法则
2629700000014

第14章 勇于冒险,低投入也能带来高回报(2)

中国有句俗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生意场上,有许多生意人就是在这句话的感召下走向成功的。 事实上,这样的事有很多,因为他们知道风险和利益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如果风险小,许多人都会追求这种机会,收益不会大; 如果风险大,许多人就会望而却步,所以能得到的利益也就会大些。 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就是利益,巨大的风险可能带来巨大的利益。 世界著名的雀巢公司曾用这样一句话来激励自己的员工:“不冒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而石油巨头,西方石油公司总裁哈默便是那种敢于冒大险的人。1956年,58岁的哈默购买了西方石油公司,开始大做石油生意。石油是最能赚钱的市场,也正因为最能赚钱,所以竞争最为激烈,形同你死我活的战场。 而对初涉石油业市场的哈默来说,要建立起他的石油王国,绝非易事。 哈默所面对的,是极大的风险。首先碰到的是油源问题。1960年石油产量占美国石油总产量38%的得克萨斯州,几家大石油公司已经营多年,哈默无法插手;沙特阿拉伯是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休想染指……如何解决油源问题呢?

1960年,当用完了1000万美元勘探基金仍无所建树时,哈默再一次不无冒险地接受了一位青年地质学家的建议:旧金山以东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了的地区,可能成为大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应把它租下来。 哈默从各方面又筹集了一大笔钱,投入这一冒险。 当钻到860英尺深度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的第二个大天然气田,估计价值在2亿美元以上。 几个月以后,又在附近钻出了一个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田———坚冰终于打破,航线已经开通!一个人,要干一番事业,尤其需要敢于冒风险,因为风险有时可以变成压力,压力变成动力,动力就变成了效益体现出来。 现在人们把市场竞争比作战争,的确,竞争之地虽不见战火硝烟,却也是风险遍布之所,这里容不得怯弱者立足。 你想取胜,绝对不能怯战,须有两军相逢勇者胜的胆识。 不敢冒风险,不愿担当风险,就不会有成功。 当然,冒险、 承担风险,并不见得什么风险都去冒。如果你想靠偷税漏税来聚敛财富,如果你想尔虞我诈盘剥他人,用这些见不得人的方式来求取钱财,去冒险,这是铤而走险,这样的风险却不能冒,否则的话就有可能落得个身败名裂,人财两空。

6.慧眼识商机,冒险成就摩根

具有冒险精神几乎是一切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摩根王朝的J·P·摩根的经历便证明了这一点。

J·P·摩根诞生于美国康乃狄格州哈特福的一个富商家庭。 摩根家族1600年前后从英格兰迁往美洲大陆。 最初,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了一家大旅馆,既炒股票,又参与保险业。 可以说,约瑟夫·摩根是靠胆识发家的。 一次,纽约发生大火,损失惨重。 保险投资者惊慌失措,纷纷要求放弃自己的股份以求不再负担火灾保险费。 约瑟夫横下心买下了全部股份,然后,他把投保手续费大大提高。 他还清了纽约大火赔偿金,信誉倍增,尽管他增加了投保手续费,投保者还是纷至沓来。 这次火灾,反使约瑟夫净赚15万美金。 就是这些钱,奠定了摩根家族的基业。 摩根的父亲吉诺斯·S·摩根则以开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

生活在传统的商人家族,经受着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年轻时便敢想敢做,颇富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1857年,摩根从德国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 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鱼虾等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他下船在码头一带兜风,突然有一位陌生白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买咖啡吗? 我可以半价出售。”

“半价? 什么咖啡?” 摩根疑惑地盯着陌生人。

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一船咖啡,可是货到了,那位美国商人却已破产了。 这船咖啡只好在此抛锚……先生! 您如果买下,等于帮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 但有一条,必须现金交易。 先生,我是看您像个生意人,才找您谈的。”

摩根跟着巴西船长一道看了看咖啡,成色还不错。 一想到价钱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这船咖啡。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给邓肯发出电报,可邓肯的回电是:“不准擅用公司名义! 立即撤销交易!”

摩根勃然大怒,不过他又觉得自己太冒险了,邓肯商行毕竟不是他摩根家的。 自此摩根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开自己的公司,做自己想做的生意。

摩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 吉诺斯回电同意他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偿还挪用邓肯商行的欠款。 摩根大为振奋,索性放手大干一番,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之下,他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摩根初出茅庐,做下如此一桩大买卖,不能说不是冒险。 但上帝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就在他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便出现了严寒天气,一下子使咖啡大为减产。 这样,咖啡价格暴涨,摩根便顺风迎时地大赚了一笔。

从咖啡交易中,吉诺斯认识到自己的儿子是个人才,便出了大部分资金为儿子办起摩根商行,供他施展经商的才能。 摩根商行设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里,这个位置对摩根后来叱咤华尔街乃至左右世界经济风云起了不小的作用。

这时已经是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林肯总统颁布了 “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对南方展开全面进攻。

一天,克查姆———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摩根新结识的朋友,来与摩根闲聊。

“我父亲最近在华盛顿打听到,北军伤亡十分惨重!” 克查姆神秘地告诉他的新朋友,“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对经商极其敏感的摩根立时心动,提出与克查姆合伙做这笔生意。 克查姆自然跃跃欲试,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摩根:“我们先同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通过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购买四五百万美元的黄金———当然要秘密进行; 然后,将买到的黄金一半汇到伦敦,交给皮鲍狄,剩下一半我们留着。 一旦皮鲍狄黄金汇款之事泄露出去,而政府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到那时,我们就堂而皇之地抛售手中的黄金,肯定会大赚一笔!”摩根迅速地盘算了这笔生意的风险程度,爽快地答应了克查姆。一切按计划行事,正如他们所料,秘密收购黄金的事因汇兑大宗款项走漏了风声,社会上流传着大亨皮鲍狄购置大笔黄金的消息,“黄金非涨价不可” 的舆论四处流传。 于是,很快形成了争购黄金的风潮。 由于这么一抢购,金价飞涨,摩根一瞅火候已到,迅速抛售了手中所有的黄金,狠赚了一笔。

这时的摩根虽然年仅26岁,但他那闪烁着蓝色光芒的大眼睛,看上去令人觉得深不可测; 再搭上短粗的浓眉、 胡须,会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的人。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摩根家族的后代都秉承了先祖的遗传,不断地冒险,不断地成功,终于打造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摩根帝国。7.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喜欢冒险的人总是善于抓住不成熟的时机。 在机会不成熟的时候,成大事者会先行一步,赢得主动,占据有利位置。 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先发制人,赢得全局。

所谓风险,就是由于形势不明朗,造成失败的一种概率。 如果成败都清清楚楚地摆在你面前,你只要选择其一,那就不是风险。当前面道路一片漆黑,你走过去,可能会掉进深渊里,但也可能踏上一条黄金大道,这就是风险。 所谓成熟的时机,就是为完成一件事情已经具备了天时、 地利、 人和的条件,是成功地完成这一件事的充分必要时机已经具备状态; 不成熟的时机,是为完成一件事情的天时、 地利、 人和三者缺一,或三者缺二,或三者皆不具备,也就是成功地完成这一事情的充分必要时机尚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状态。 做生意时如果时机成熟,那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能看到的,而是许多人都能看到的,大家一拥而上,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王荣森,本名王月香,一个普普通通、 貌不惊人的温州商人,竟跑到延安承包了30口油井,投资3600万在黄土高坡开采石油! 过去,她在温州做皮鞋生意,生意做得不错后便与丈夫老蔡一起,到西安搞服装批发。 一天,在回家途中的她,掏钱帮助陕西地质学院一位丢钱包的老师,老师无以回报,向她透露一个信息:陕北含有丰富的地下石油,政府鼓励到那里投资,谁要抢先一步,谁就能赚上一笔。 听了这番话,她动了心,和丈夫约上这位老师,租一辆轿车直奔延安。 一打听,政府确实鼓励外来资金到那里投资开采石油。 不过,人家的意思是,这里确有石油储量,但谁也不敢打包票就一定能打出石油。 另外,到底哪里有油,在哪里开采石油,这是承包者自己的事。 打一口井,大概要100多万元。 还有,资金要自筹,风险得自担。干不干? 当然干! 不但干,而且要干就大干!,王荣森与丈夫合计合计,一咬牙,掏出多年辛苦攒下的250万元,又回老家动员亲朋好友集资入股230万元,总计480万元全投进去,在延安包下了三口勘探井! 三口井同时开钻,现场的隆隆声震得王荣森夫妇浑身热血滚滚。 他们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同钻井工人打成一片。 泥一身,水一身,谁也分不清他们是老板还是工人。

1997年5月12日,一个铭刻在王荣森心里永远也抹不掉的日子。这天中午,正在工地打井的丈夫因疲劳中暑被送进医院,急救几个小时后,竟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痛不欲生的王荣森,赶到医院没能同丈夫说上最后一句话,她哭得死去活来,连人也变了形。 过后,她把王月香的本名改成了王荣森,告别了女人味的名字连同女人的无助与懦弱,把自己的命运与三口油井紧紧拴在一起! 她已别无选择,也不打算作别的选择。

整整一年过去了! 再过几天,就是她苦苦等待出油的日子。 正往下开钻时,意外发生了! 井下600多米深的钢管被井壁死死卡住,任凭起重机怎么加油也拉不起来! 现场的技术人员分析,这是钢管上的 “水利锚” 被卡住了,弄不好,整口油井就会报废! 咋办咋办?王荣森急得脸都白了,她嘴里喃喃念叨,这可是100多万元的投资,可是亲友们一分一分凑起来的血汗钱哪! 这位从不服软的女人急得没了主意,只差跪在地上了! 在旁人提醒下,她赶快一路小跑回住地打电话,20分钟连打十几个电话向认识的专家咨询。 经过专家们的会诊,调来几只千斤顶一起发力,直到下午4点,终于拉出卡住的“水利锚”! 王荣森浑身一软,几乎瘫在地上。 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她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油总算打出来了。 而且是三口勘探井都出了油。 成功后的王荣森并未歇息,她又筹资3600万元,继续在黄土高坡开发30口油井! 在王荣森身上,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成大事者的冒险精神。

在 “敢为天下先” 的成功者眼里,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冒险。 林法亮便是这样一位敢于冒险的人。

林法亮家中有9个兄弟姐妹,小时候家境贫寒,这让他比一般孩子更早懂事,也更能吃苦。1976年,年仅15岁的林法亮,开始在原瑞安马屿供销社上班,因工作努力,业绩突出,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然而,时间一长,他觉得这份工作跟自己的理想相距甚远。1984年,林法亮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提出停薪留职。 在这之后,林法亮做过小贩、 摆过地摊,后来到广州、 山东销售小商品。 也许,温州人天生具备下海经商的潜质,在下海一年的时间里,林法亮赚了2万元,这也是他第一次拥有这么多的钱。 他用赚来的钱在老家盖了一幢楼,安顿好家人后,又只身赴哈尔滨开始了 “闯关东” 的创业经历。

来到哈尔滨后,林法亮注意到了这里与南方的商品差价,于是就从温州进货到哈尔滨销售。 “刚来的时候,那真是艰难啊! 一个烧饼、 一杯白开水就是一顿饭。” 回忆过去的辛酸,林法亮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 在哈尔滨掘得第一桶金后,林法亮开始做起自己的“大生意” 来。1992年,他与别人合作,在黑龙江的中俄边境投资房地产,结果赔了200多万元。 说起这段曲折的经历,他倒显得非常坦然,“人必须朝前看,任何投资行为既有商机,也有风险。” 重新过上穷日子后,林法亮静下心来精心经营他的眼镜业。1996年,他的东方眼镜公司被评为黑龙江省质量信得过单位、 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荣誉称号。 去年,他又与当地眼科医院合作,验光配镜。 下一步,他还计划收购当地一家很有规模的眼科医院。

每一次决定,就是一次风险与机会的抉择; 要决定就要冒风险,而不冒风险就难以抓住机会。 成大事者胆量超群,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成大事者敢于冒险,敢作敢为,是强者的重要性格特征,也是成功者必备的性格特征。

8.敢为天下先,方能成大事

成大事者往往敢于想别人之不敢想,为别人之不敢为。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加明白:敢为天下先,方能成大事。

成大事的人有着敢为天下先、 敢做第一人、 敢闯全天下的勇气。他们所表现出的敢闯敢拼的精神,其实也是他们成功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商界,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为经济学家们和各地商人所津津乐道、 惊叹不已。 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温州人一不靠政府,二不求邻省邻市,不为当时的经营体制所限制,民间筹资建立起了温州机场,这在当时国内民航业方面无疑是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令人惊叹。 因而温州机场可以说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一个典型体现。 温州机场是温州人 “敢” 字当头的一个注脚,它的诞生是一个可以留传后世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