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龚滩古镇
26454200000003

第3章 聚居与社会(1)

龚滩古镇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陲、川黔两省交界的山区地域。龚滩古镇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重镇,长期以来一直是乌江流域的重要口岸城镇。明万历元年(1573),凤凰山岩崩塞江形成险滩,人称龚滩。由于龚滩之险阻,使其上下行的货物均不得不在此经人力“搬滩”转运另行装载。于是,各地商贾渐渐云集龚滩,古镇成为货物、客商集散中转站,经济因此而繁荣。直到1959年,老龚滩经过三次航道整治,将险滩夷平,大小船只才得以通行。在此之后,商贾渐次退去,经济也逐步衰落。

1.1自然与区域

1.1.1自然及资源

1)地理位置

龚滩古镇,置地东经108°54′,北纬28°54′,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为重庆市酉阳县西部重镇,为百里乌江画廊的起点,北倚凤凰山麓,东靠马鞍城,西隔乌江与贵州沿河县新井乡相望,北过大岩门接沿岩,乃三面环水、一面着陆的天堑。古镇距重庆253km水路,距涪陵153km水路,距酉阳县城75km,距彭水40km,距沿河县55km,是闻名周边的客货中转站。

2)地形地貌

龚滩古镇地形沿乌江呈带状分布,整个地形为东部高、西部低的山地深丘,属低山中切割、浅切割地形。海拔高度230~907m,平均海拔518m。岩层倾角西偏东15°~50°。该镇主要的山有两座:一座是从“马鞍城”至“尤家岩”的凤凰山,为三叠纪和二叠纪形成的馒头状山脉,海拔高度800多米。龚滩镇就坐落在凤凰山山脚下,小银、银滩、鞍城也位于此山上。

另一座山是“老鹰岩”“天池盖”,为馒头状坡立地形,海拔高度900m左右,鹅儿村和金砖村坐落其上。这两座山都是呈凹凸状山形,被阿蓬江隔断。

3)水文地质

龚滩地质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位居渝鄂湘黔沉降褶皱带。古镇及以东范围属堆积层,坡度较陡,北部小银村一带坡度稍缓,镇内有两处滑坡地带,分别位于原电影院、原小学一带,为不良地质用地。成土母质类型一般,但分布较复杂,无规律性。三叠纪泥灰岩和二叠纪灰岩发育的泥土、沙土主要靠侵蚀、冲刷等物理风化为主,志留纪页岩发育的粗骨性黄壤,主要靠崩塌、侵蚀及人为耕作方式风化为主。

由于乌江水涨落的影响,龚滩古镇易受洪涝灾害,常年水位一般在271m,历史上最高水位为287m,几乎将古镇完全淹没。

4)气候条件

龚滩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季差大;气候温和,冷暖不均;云雾多,霜雪少;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垂直气候变化明显。从季节上看,则是春季温暖,夏季炎热且多伏旱。全年平均气温20°,平均降水量为1239mm,平均日照时数为1131h,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次主导风向为南风。

龚滩古镇,据可考资料已有1700余年。今龚滩,即古涪陵郡汉复县。春秋辗转,古镇饱经风霜剥蚀,日晒雨淋,数经焚烧、冲毁、修葺,逐渐形成横贯南北,长约15km的以青石板街叠层木质吊脚楼群为特征的古镇风貌。龚滩之吊脚楼,看似安静平和,但粗犷、古朴的建筑形式以及裸露在外的焦黄色木质材料与绽裂纵深的纹理隙缝,掩饰不住脱胎于原始固有的沧桑岁月。15km长的狭窄街道,全系青石板铺设,沿江纵向伸展,起伏有致,恣肆穿插,日久天长,被踩磨得漆黑锃亮。

古镇多沟,常有灵泉秀水潺潺而下,故古镇多桥,桥用山石造就,或单拱横跨,或石板铺设,或独块成形,活脱自然。桥赋名贴切而生动,阿弥陀佛桥、桥重桥、过桥不见桥不胜枚举。弹丸之地,现存古桥就有十几座,风格各异,大小不一。

1.1.2区域及环境

古镇坐山抱水,有着独具特色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乌江惊涛拍岸,阿蓬江碧波荡漾;两岸悬崖峭壁,奇山、幽洞、灵泉、飞瀑自然天成,鬼斧神工;青石板街跌宕起伏,曲折幽深,吊脚民居千柱落地,飞檐凌云,寺庙祠堂庄严雄壮,气度非凡;古码头、古纤道、古梯道、古桥梁、古牌坊、古树、古井、古碑石等,无不映射出古镇悠久的文化底蕴。这些在山地人居环境研究中也是一笔宝贵的财产。

龚滩鳞次栉比的土家族民居建筑,在山险水恶的陡坎绝壁悬定托起长逾3km的吊角楼群,堪称千里乌江保存最良好、规模最完整且极具观赏价值的民居建筑景观。

百里乌江画廊由着名的乌江三峡--荔枝峡、白艿峡、土坨子峡组成,江边则有千年古镇、百年廊桥、巴人汗道、蛮王洞、棘人悬墓等景观。

1)山水

古镇位于乌江、阿蓬江交汇处,两岸是相对高度为100~300m的深丘区,古镇与江的关系密切:两江交汇形成一个节点,古镇主要沿乌江曲折的岸线呈带状分布;由于乌江水运交通的重要作用,古镇建在临乌江阶地上,在江与山相共的带状用地上发展,所以背靠大山、面向乌江是它空间形态构成的典型格局。乌江属山区河流,季节水流量变化大,水流湍急,两岸地形变化多端,建筑也因地形变化而灵活多变,江水与建筑结合形成岸线。

城市与山的关系:充分结合山地条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地形起伏,形成建筑空间高低错落,建筑组合丰富多样;地形的转折,使建筑顺应等高线的蜿蜒变化,形成结合环境的带状分布。虽然坡度较陡,但建筑与山地的坡度融为一体。

山水是古镇得以延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古镇风景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山水不似桂林的青山秀水,而是奇峰突起,山势连绵不绝,水流湍急,清而不染。“人是环境的主体,是古镇的主人,也是这个环境哺育出的审美者。”古人云“山得水而活,又云水得山而状”,巧妙地道出了山与水的关系。古镇与山水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不可分割,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2)边缘条件

(1)岸线

古镇与岸线的关系:由于凤凰山与飞蛾山的影响,乌江水在龚滩曲折经过,形成一条宛如腰带的曲线边界,从而临江的建筑也顺地势后退曲折,构成丰富的层次变化。由于岸线的季节性周期变化,古镇的吊脚楼建筑也适应水位的周期性变化,体现了对岸线的充分利用和古镇与乌江不可分割的关系。

(2)天际轮廓线

古镇天际轮廓线随山体的起伏而起伏,最高处为曾家坪附近,两边逐渐降低,而重要单体建筑又有意被抬高,体量较大,故其整体轮廓线有起有伏,重点突出。天际轮廓线是古镇形态的重要内容,由于它特殊的地形地貌,起伏变化较大,因而天际线层次分明,对比强烈,变化丰富。

3)交通条件

古镇水运较发达,它处于重庆南部的酉阳县西部,从重庆可沿长江向下游再转入乌江向上游走便可到达龚滩;龚滩陆运北上与彭水县相连,南下与龙潭镇相接,目前陆运未修好,交通尚不发达。

4)聚落形态变迁

龚滩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变迁多集中在近代。因此,将其变迁分为4个阶段:原始聚落时期、初始发展时期、鼎盛发展时期、(老街)衰落(新街)发展时期。

建筑布局呈现3个组群,分别为解放村、胜利村、新华村,呈自由扩张的趋势。

由于凤凰山崩巨岩塞江形成水流湍急的老龚滩,在滩上形成上下两座码头,围绕着上码头和下码头形成带状布局的平面形态。建筑不断向老街两边扩张,呈现生长的活力。

龚滩因其滩之险阻而成为乌江流域重要的中转口岸,大量的商贾云集至此,老街不断向凤凰山坡上扩展,新街建筑略有成型。

由于陆路运输的改善,龚滩成为过路码头,在龚滩滞留的货物和人流大大减少,龚滩失去了作为川、湘、黔物资中转和集散地的作用,古镇老街因此逐渐衰败了。而新街(酉彭公路在龚滩段)由于陆路交通的重要作用而兴起,建筑布局呈两条带状发展。

古镇也可说由三线三点组成,三线就是沿江的岸线、建筑的天际轮廓线和3km长的石板街,三点则是老龚滩、凤凰山与飞蛾山。

1.2沿革

1.2.1概述

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县西部,为酉西重镇,历史悠久,据资料可考已有1700余年。当时已有巴人聚居至此,形成古镇的雏形,最初为三国蜀汉所置的涪陵郡汉复县;西晋末废;唐朝置洪杜县;宋嘉佑八年(1063)废为寨;宋绍熙三年(1192)设罾潭巡检司,辖龚滩;清乾隆元年(1736)龚滩设巡检司;1949年龚滩解放后,成立了酉阳县第四区人民政府;1984年改称龚滩镇。

1.2.2发展变迁

龚滩古镇从明代开始初具规模,以明代为起点,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

1)明朝

明万历元年(1573)凤凰山岩崩,巨石塞江,自然形成上下两座码头,船只不能通行。

以食盐为主的大量货物囤积江边,须人力搬运过滩。居民点主要是以苦力为生的纤夫所居住,使龚滩初具规模。龚滩逐渐发展为借水陆边寨优势进行土特产交易、靠商运求生存。

2)清朝

明末清初,“武装移民”使大批陕西、江西居民移入龚滩。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后,以龙潭、龚滩为中心的商贸市场渐至完善、繁荣。光绪年间,陕西商人张朋九首先在龚滩修建“西秦会馆”,汇集本地商人经营生意。一时,渝、涪、江津帮商贾纷纷云集龚滩,上运大宗食盐及日用百货,下行大量生漆、桐油、粮食,古镇得到较大发展。龚滩因其滩之险阻而成为乌江流域重要的中转口岸,兴起很多客栈和商号,逐渐将两码头间的居民点连续成片,形成一条平行于乌江的带形村落。

3)民国期间

因经济的发展,涌现出“大业”、“久大”、“中南”、“蜀通”、“蜀运”、“玉成”等十余家较大盐号及百余家商号,龚滩成为当时闻名的油行、粮行、盐行、山货行,商贾、力夫、纤夫7000余人来往龚滩,热闹非凡。当时“钱龚滩、货龙潭”之说,实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此期间,兴建了大量建筑,沿老街呈带状发展。

4)新中国成立后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