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庆直辖市的范围以及周边相邻的地区,基本上呈现山地形态为特征的地理地貌。这一区域,因人类聚居的悠久历史、丰富的物资、优美的山川环境而形成人口聚居密度很大、地域文化独特的一方水土。
西秦会馆位于老街关外沿街东面,俗称红庙子,是典型的四合院形式。原作为商业交易和住宿之用,现已改作民居,内有四户人家居住,但有一半的人外出打工而留有空房数间。
(2)历史沿革
西秦会馆始建于1806年,时间久远,相传为陕西帮商人张朋九来龚滩开设的盐号。当初该馆作为同乡商人会聚之地,也是家族议事、祭祀、仪典、民俗娱乐的场所。该馆为一幢二层的四合院式建筑,天井封闭而向心,体现了同乡的凝聚力。土改后,被政府征用,作为区工所用房。文革期间,立面的白灰墙上被加上一颗红星,两边镶上毛主席语录。现存的空间结构基本完整,部分改作居住用,部分因损毁严重而空置。
(3)建筑环境
西秦会馆在上街建筑群中尤为突出,是整个组群的聚集中心,它的外观高大威严而庄重,体现了它的主导地位。西秦会馆对面原是一排低矮的盐仓用房,现在已作为民居用,其与对面民居间距较大,馆前空间较开敞。
西秦会馆的南侧紧挨着作为商业活动场所的周家院子。周家院子后方有一片开阔的空地作为休闲场所,周家院子对面是用来祭祀祖先的黎家祠堂。西秦会馆的北侧,紧挨着的是当时的有钱大户冉家大院。西秦会馆的后侧种植古树一棵。整个建筑群是以西秦会馆为中心的,形成一个相对内聚的空间,显示出当时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节点曾经繁荣的迹象。其整体选址基本是依山面水,坐东面西,有青龙入水之势,风水极佳。而其后的黄葛古树更是画龙点睛,使整个建筑虽经百年沧桑而风姿犹存。
(4)建筑风格
西秦会馆是典型的四合院木构建筑,其大堂主体建筑跨度较大,为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戏台顶部是抬梁式结构。两侧均建有高高的封火墙,其戏台是歇山屋顶,屋角起翘较陡,外观轻盈活泼,将大堂、厢房的屋顶联为一体,在空间上构成既统一又富有变化的整体轮廓线。两侧厢房的实门花窗栏杆使得立面效果虚实相间,虽然立面形式较单一,但细部划分却使得整体立面轻巧灵活。会馆立面为青砖墙挂白灰,外轮廓富于变化,造型清秀而大方。
(5)空间形态
西秦会馆内部空间朴实而凝重,并具有明显的中轴线,由中庭(天井)来组织交通,从老街走上正面大台阶便可进入会馆内部的负一层,从压低了的负一层继续上台阶到达戏台一层,戏台一层内部两侧均设有耳房和侧房,拾阶而上进入到中庭内部,此时会感到豁然开朗。
虽天井较大,但屋檐投下很深的阴影会令人感到庄严而凝重;继续向前走走上台阶便可进入大堂内部,左侧设有一祭祀神坛,右侧有一台阶可直上到后门、到会馆后侧的台地。整个大堂空间有两层高,内部仅存结构框架部分,内部的空间划分已经荡然无存,估计其内部划分与川主庙相似。西秦会馆内整个交通流线让人感受到空间忽收忽放,空间的节奏感较强,建筑本身采取了开挖、筑台相结合的方式,巧妙地结合地形,形成高差变化丰富的四合院空间。
(6)工程技术
西秦会馆用至石铺砌作为地基,室内铺设了木板,可以达到防潮的效果,材料采用杉木可防虫蛀。其建筑边侧均设置了宽约200mm的明沟,结合两侧的暗沟将中庭内收集到的雨水排放出去。
西秦会馆前有一个2m多高的消防水池,下雨时可供蓄水之用,失火时可作消防用水,体现了当时居民非常超前的防火意识。
2)杨家行
杨家行位于老街中的下街段杨家桥附近,距百步大梯约250m。原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后屡烧屡建,现存建筑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它是下街段(新华街)中最宏大的一组建筑。
(1)历史沿革
据传,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之后,政府赶苗拓疆,从江西武装移民过来,发展商业及生产。开荒山,修码头,此地始为杨姓聚集之所。原来这里留有几家大的盐号租居。
宣统元年(1909),杨家行屋基、朝门都被洪水冲毁过,现存的基础和建筑都经过了修葺、改造。民国初年(1912),其后山居民曾因办斋事,烧纸化钱,人疲惫失火,烧了一坡古屋,现今只剩下一“L”形的大宅子,即现今的杨家行。随着历史的变迁,杨姓人家或迁走,或没落,现已寥寥无几,仅存两家故居。实际上,现在的杨家行共分成四家人,但都已不是杨姓人家,均是后迁入的,并对杨家行进行过一定的改造。
(2)建筑环境
①外界环境和选址特点
杨家行处在北侧的杨家桥和南侧通灵桥所夹的山脊上,由于自然地形较为平坦,因而沿乌江面是现在码头所在的沙滩,总体环境较平整。杨家行呈南北走向且背山面水,其东侧为一自然凹入的坡地,正好形成“聚宝”之势,杨家行正好处在这一聚气环境正中的气口位置。
建筑的选址也正符合了人们的一种心理。
②台地处理和防洪处理
由于建筑处于河滩较缓坡度的山脊上,因而建筑防洪较为突出,杨家行建筑在十余米高的石台上,以达到防洪的效果,整个台地与岩石浑然一体。
③周边建筑与环境
杨家行四周有较多的建筑,整个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群关系。建筑前方为一方形坝子,正对一面影壁,壁前为一半圆形消防池(太平缸)。太平缸有两百年历史,原上书“洋洋得所”四字。这一平坝曾一度作为群众的聚会场所,据说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就在这坝上毁坏。加之杨家行是组群中最完整、最华丽的建筑,因而成为组群中最重要的建筑,左右傍依着较小的建筑。
(3)建筑风格
①徽州民居特色
杨家行立面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两侧高出屋檐的封火墙,加上飞檐黛瓦,再饰以白色墙面,那千古的韵味就跃然纸上。它具有徽州民居的大部分特色,但又结合了古镇山地建筑的特色,整个建筑在十余米高的台地上,插上飞翘的马头墙,更是增添了建筑升腾而上的动态之美。
②结构特点
杨家行是典型的山地式吊脚楼,采用的是传统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古镇民居结构的共性。建筑采用“七柱落地”,并充分利用木结构的特色,层层出挑,在沿江面上更增加了吊挑的风格。同时,与左右建筑相连,“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形成了杨家行建筑结构的特点。
③建筑高度和体量
建筑呈“L”形分布,长度达20m,沿街立面上建筑基地高于街道面720cm,檐口高达6m。而在沿江面上,建筑立面更加高耸,高度达20多米,因而整个建筑体量较大。
④材料、色彩、装饰
杨家行的材料以木板和夹泥墙为主,两侧耸立起两堵封火墙。木板露出原色,局部刷成白色。整幢建筑的色彩协调、谦让,很有徽州民居秀美的韵味,装饰集中在正宅的门和窗子上,以及飞起的封火墙上,朴素自然,却更增加秀美。在两侧偏门的门板上和窗下板上,均遗留下了文化大革命深深的烙印,以黄色漆记录着各种毛主席语录,这些都让人感受到建筑中那份历史文化的记忆。
(4)空间布局
①建筑平面
北侧两开间的进深较其余几间为大,为“L”形平面。中间开间较其余四间大,形成主导的空间,两侧偏房均以厅堂组织交通流线。厅堂主要是待客,对外形成半公共空间,其余私密性空间围绕厅堂布置。穿过厅堂,可以远眺乌江和码头,山景、水景尽收眼底。
②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上,沿街层与上下层竖向上以木梯连接,上挑阳台,下吊一层房间。处处保证内部空间的完整,并充分结合地形,建造高达十余米的堡坎,以筑台方式取得了使用空间。
(5)工程技术
①堡坎处理
由于建筑防洪需要修筑十多米高堡坎,技术处理上也有其独特的地方,一方面要保证基地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保证坚固,尤其是发洪水时,要与屋基充分结合,不至于被冲走。主要有以下几点处理方法:
a.与岩壁锚固结合。通常堡坎在修建时,先以桩打入岩壁中,后以条石垒砌而成。
b.斜砌以抗冲击。堡坎斜砌可以增强自身的稳定性,尤其在发洪水时更能起到类似堤坝的作用。
c.层层内收的砌筑方式。分台式的层层内收,使整个堡坎修筑减少了工程技术难度,并可以一层层分别修筑,一层筑实再加一层,这样抗冲击的能力更强。
②防洪水处理
民居建筑中常见的防洪措施,无外乎筑房时做好防洪,洪水威胁时,能及时撤离,并保证房子不被洪水冲走,洪水过后稍作处理便能再住。所以杨家行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加以处理的。一是建筑房屋时,先修筑高台,以防水淹。二是建筑的主要柱梁均加以处理,以钢绳将屋架整个绑住,并绑在基座下方特设的突出方石上。方石上有一小洞,能够绑绳。而建筑的附属结构均能自由拆卸搬运,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洪水带来的部分影响。
③封火墙的处理。杨家行有两片封火墙。封火墙不仅起着分户、隔离火源的作用,还起着支撑部分重量的作用,尤其是北面一块稍斜的封火墙。在接近檐口部分,封火墙的厚度由420mm减少到了240mm,一方面是结构承重并非由封火墙承担,大部分是由柱梁承受,而且能达到轻巧、秀美的效果;再加上白色的粉饰和屋脊起翘,有一种动态之美。此外在材料的花饰处理上也有区别。封火墙接近檐口部分,层层叠叠,线角装饰丰富,而下部则敦实、厚重。
3.3.2宗教建筑
1)川主庙
(1)历史沿革
川主庙位于胜利路段,坐东面西,占地面积约31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7.3m2,建筑整体结构保存较完整,近年来曾整修过。川主庙之所以起名为川主,是因为当年李冰父子治水,保得四方平安,因此川内各水域均设庙塑像,祭祀供奉。川主庙现在内部还存有4块石碑,字迹清晰可见,12块的木雕饰品也历历在目,川主庙原先作为祭祀、供奉之用,现为公共表演场所。
(2)建筑环境
川主庙面街,高于街台地上修建,通过很多步台阶与老街相连,轴线正对对面山体,庙前的牌坊大门与庙宇有一个角度,与乌江平行。川主庙左邻董家祠堂,右接罗家院子,邻近龚滩镇的第二古树老黄桷树,与其相对。川主庙后方是一片斜坡,斜坡上种植了一些树木,空间较开放。从新街可以直接看到川主庙的全景,川主庙前的老街空间开敞。
(3)建筑风格
川主庙建筑是土家族祭祀庙宇类型,建筑内部祭祀大堂是穿斗结构,两侧耳房也是穿斗式结构。外观活泼轻快,屋面瓦当为圆形,有利于瓦当的分水功能,也起到装饰效果,滴水式样是尖形的,屋脊尾部向上转弯。
(4)空间形态
川主庙具有明显的中轴线,由中庭来组织交通,从老街上台阶穿过牌坊再上台阶,到达川主庙的戏台负一层。空间猛然缩小,面前有一个大台阶,可看到上方的一丝光,给人以神秘威严感。继续上台阶进到戏台一层,左右两侧各有一耳房。继续上台阶便可到达中庭院,回头看戏台可见戏台二层向外微挑,向正前方看是祭祀大堂,左侧有供奉的神坛,神坛立在半圆形的石基上,祭祀大堂比中庭高出1m多,正中伸出一台,两侧可上大堂。大堂内部现存的是框架,具体的空间划分已经荡然无存,从残存的遗迹推测,大堂外侧边缘原先是一个走廊,作为大堂与中庭的过渡空间,右侧划分了几个开间和进深,正中是一个大开间,左侧即是供奉神坛,根据南北朝向而立。估计当时供奉神灵的人们在烧香拜佛后就在边侧的屋内休息品茶,一些人则可坐在其中看戏台上的表演,戏台的高度与大堂的高度正好适合人看戏的角度。大堂最右侧有一楼梯可直接上到后门出川主庙,川主庙内整体垂直,交通安排得井然有序,功能布局也合理。此外,川主庙内无厢房,南北侧都是砖砌石墙,顶上有造型图案,祭祀大堂的两侧屋顶也各有半截马头墙做防火之用。川主庙正立面是砖墙白墙,是当时有钱人家修筑的典型建筑立面。入口大门牌坊顶端有三角形山花,风格有点类似西洋风格。
总之,川主庙轴线方向有收有放,收放自如的空间格局让人感到不单调,且能恰如其分地烘托庙宇的轩昂。
整体建筑利用开挖和筑台巧妙结合地形,祭祀大堂东侧开高窗。
(5)工程技术
川主庙台基做得很高,室内铺了木板,可防潮,材料采用杉木可防虫蛀,建筑周边修筑了明沟、暗沟,解决排水问题,沟宽大于一般民居排水沟的宽度。可能是中庭较大,收集雨水较多的缘故,建筑檐口向外挑出1m有余,可起到防晒遮阳的作用。南北侧山墙修筑低于东西侧的建筑高度,便于夏天盛行的南北风横贯中庭,调节中庭内的小气候。建筑石基均是层层叠加而成,中间不含抹灰,石基间砌合得相当严密,中庭内地面也铺有石块,采取干缝铺砌,建筑的柱基是石质的,柱子直接落在石头柱础上,柱子与梁、挂之间咬合紧密,做工较细致。
2)三抚庙
三抚庙位于龚滩古镇的南端,属关外的地域。由于年久失修,原来的外墙立面已被破坏,但空间结构形态依然存在,现为四户作居住之用。
(1)历史沿革
三抚庙的建成年代现在无从考证,相传是为祭祀冉、杨、田三姓的三人所作的贡献而建。
庙内原有神像泥胎,虽已毁,但仍有古貌留存,土改后将其分给三贫农居住。
(2)建筑环境
三抚庙位于上王爷庙旁边,其对面的两棵黄桷树都已过百年。三抚庙周围建筑相对密集,原有商铺(现沿江部分已被洪水袭走),另外一部分多为住宅。在其不远处有一码头,作为乌江上游行至此的停泊点,其周边环境为相对繁荣区。
三抚庙面江而立,呈东西向,因为三抚庙位置比其他建筑高(比上王爷庙矮),在立面上比其他建筑都高作为标志性建筑,其门外街道较宽,也可作为人流聚集点。
(3)建筑风格
三抚庙是民居风格的木构建筑,采用传统的穿斗结构。
(4)空间形态
三抚庙作为一个地标建筑而成为这一地域建筑组群的中心。其平面布局基本按一条中轴线垂直高程而建,从门厅到中庭,到两边厢房(门厅顶二层为戏台),正对着祭祀大厅和祀台。建筑有两个入口,较充分利用山地特点,门厅与中庭通过楼梯作为视线遮挡,避免直接与祭祀大厅的视线接触。拾阶而上,将戏台抬高而留出入口高度,同时通过对踏步高度的加大,增加人的负累感,加强对祭祀对象的敬仰。结合地形,抬高戏台也便于人的观赏。
(5)工程技术
在中庭外设有一雨水收集沟,中庭内挑檐很大,同时在地理上找坡(坡很小)。在排水上,避免由于地形坡度而形成对下一平面的积水。其高度在2m以上,沿坡逐级上抬,屋檐口挑出,以保证在洪水来袭时,稳定性较大;虽作为遮阳之用,但它对采光却形成了不良影响。
3.3.3宗祠建筑
1)董家祠堂建筑形态分析
祠堂是介于寺庙与民居之间的一种建筑类型,作为同族人供奉祖先的场所,是一个家族的活动中心。龚滩古镇现在的祠堂有董家祠堂、冉家祠堂两个,以所测绘的董家祠堂为例进行分析。
(1)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