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数理化通俗演义
2657500000031

第31章 濡沫相依兄妹深情凝遥夜 度曲为业歌舞妙手撷新星——天王星的发现(1)

上回说到在天文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牛顿不幸去世,一颗巨星陨落。但是后继有人,一个叫赫歇尔(1738—1822)的法国人紧步他的足迹,又不断开辟出天文学的新领域。

这赫歇尔从小极赋有音乐天才,他家境贫困,15岁便在军乐队供职,吹拉弹唱无一不会,尤其是吹得一手好双簧管,其声昂扬时响遏行云,婉转时如泣如诉。许多乐团都抢着要这个少年演奏家。但是由于法国战乱,到18岁那年赫歇尔便又只身流亡英国,在一个乐团里以演奏风琴为业,很快他誉满伦敦。只要他在台上左手拉动风箱,右手打起琴键时,全场听众就感到那风箱里挤出的音符像都钻到了自己的血管里,全身让这风箱煽得激动不已,脚尖不由得打着节拍。到高潮时,狂热的观众就一起击掌伴奏或干脆引吭高歌。读者或许要问这赫歇尔哪来这手好功夫,能使他的观众神魂颠倒到这般田地。你或许有所不知,大凡从事某种技艺都有两个阶段,一曰模仿,二曰创造。有的人只能停在第一阶段,将别人教给的技艺练得纯熟,就像学着画圆圈,再好也只是个圆而已。但有的人很快就不满足于此,必得精通其中规律,再探新路。他熟中有巧,巧中有变,变而后新,新而后创,就独辟蹊径与众不同了。这赫歇尔虽是爱好乐器,但他不止于会吹会拉,他还要钻研乐器的结构:弦的长短之比,管的粗细之别,孔的大小之分。

他还要研究乐理:声音的高低,音域的宽窄,和声的共鸣与和谐。这便要用到数学知识,于是赫歇尔便又由此闯入了数学领域,他得了数学这个武器再去指导演奏,音色、音高便精确得不差分厘,那美妙的乐声按摩着听众的耳鼓,梳理着他们的神经,鼓荡着他们的感情,自然使人如坐春风了。

但是数学这东西却不是只管音乐的,它是一门与其他一切学科都密切有关的学问,它是一个许多条路辐辏交叉的中心点,只要往这里一站条条大道都在眼前。

像牛顿当年得了数学之精妙便立即在力学、光学、天文等方面打开局面一样,赫歇尔今天得了数学方法,哪肯再偏安于音乐一隅?他立即将视线转向浩渺的天空,决心要计算出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但是谈何容易!观察需要望远镜,需要仪器,还需要时间,谁来白白养活他这个业余天文爱好者?于是赫歇尔就只好继续去演出,但这已不是他所愿意的职业了,只是为了赚取一点儿微薄的收入以便进行自己的天文研究。他就这样节衣缩食开始了自己艰苦的科学征程。

却说一天下午赫歇尔坐在自己的房间里背门迎窗,正整理着这几天的观察数据。晚上是演出,后半夜观星,上午是排练,一天之中就这一会儿时间还可坐下来专心思考一点问题。这时门吱扭一声走进一个人来。赫歇尔有个习惯,只要一工作起来就伏案不起,他是故意将桌子背门面窗而摆的,一般人推门进来,看他这般专心,也就自觉掩门而去;要是熟人进来取什么乐器也听自便,他不用分心抬头答话。今天的来人推开门后好像并不急着进来,先在门口小停片刻,然后轻手轻脚地迈向桌子,赫歇尔觉得有点儿异常,但也没回头,只问了一声:“谁?”

话音未落,只觉得一双手突然从后面搂过他的肩膀,他正要起立,那双手将他的肩膀按了一下,又很快蒙上了他的眼睛。是谁开这个玩笑呢?他用手一摸是一双柔嫩纤细的女性的手,不觉大吃一惊。赫歇尔一人漂泊在国外,潜心治学,既无妻室家小,也无女友。他正诧异间,只听一串银铃似的笑声,眼上的双手也随之移开。他一回头,一位漂亮的姑娘出现在眼前。姑娘兴奋地高喊一声:“哥哥!”

便一头扑在他的怀里。

“卡罗琳,原来是你。来,让哥哥好好看看你。”

他双手扶着卡罗琳的肩,把她推远一点儿。只见卡罗琳着一件修长洒脱的滚边连衣裙,腰间丝带轻轻一束又飘飘垂下。那宽宽的衣领翻在胸前,露出紧身的胸衣和一条金色的项链。大约是行了远路的缘故,她腮边的红云还未退尽,深蓝的眼睛里又放出新奇的光芒,一双酒窝里盈盈地贮满一汪笑意。她向后退了两步,身姿婀娜,体态轻盈,转身时那宽宽的长袖一扫,这间破败的陋室里霎时卷起一阵春风。赫歇尔想不到离家五六年,妹妹已经出落成这般模样,他高兴地喊道:

“卡罗琳,你真像一位女神!”可是他突然像想起什么,正色问道:“卡罗琳,你这样跋山涉水地远道而来,一定有什么大事吧?”

“是,有一件大事,一件我思考已久,最后才决定的大事。”卡罗琳认真地说着,但说完又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到底什么事?”

“来追随哥哥,研究天文,实现理想。”

本来已经坐下的赫歇尔呼地一下站了起来:“这么大的事,爸爸妈妈会同意吗?”

“他们本来不同意,但我就每天在他们的耳边念叨,后来我又加倍干活,我一口气织了一筐袜子,全家人十年也穿不完的,他们的心软了,就放我出来了。”

“不行!你还要回去。你根本不知道,天文学是一个最吃苦、最吃人的学科。

茫茫的宇宙以光年来计距离,可我们现在连离开地球一步都不可能,土星绕太阳一周就要29年,可我们的全部生命也只不过七八十年。人生之于天体是多么渺小,多么短暂。以第谷那样优秀的天文学家直到死也未能如愿观察够一千颗星而抱恨辞世,以哈雷那样幸运的人,虽发现了哈雷彗星,但也未能再见它一面。这还是些治学有方、已功彪于世的伟人。这期间更不知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天文工作者,一生一世受着寒夜的折磨,在迷乱的星阵里探索,到末了一事无成。所以我说天文是一门吃人的科学,谁要沾上它的边便要准备牺牲。成功的希望实在太渺茫了。大概也正因如此吧,这个领域从来是女子不敢涉足的地方。卡罗琳,你听说过从前有哪一位女天文学家呢?所以我劝你还是不要来跟我吃苦冒险。”“哥哥,这些我都知道。但是你该明白,我一个女孩子,要么就每天在家里织袜子,等着出嫁;要么自己去闯一条求学的路,但是学校里又不收女子,而且我仔细想过,到哪里去找您这样的老师呢?我最佩服您的聪明、博学和勤奋刻苦。

我也衡量过自己,还不是那种不可造就之材,我自信自己的聪明和毅力,但是现在缺乏导师,缺乏督促,缺乏研究的阵地。我怕自己再过几年还不走上一条轨道,就连这点才气和决心也要萎缩,也要消耗光了。今天我来跟您吃苦正是为了我更好地成长,而且您一个人这样苦干也需要一个助手啊。”

“卡罗琳,我了解你,也相信你的才气,可是眼下我穷得只有一架手风琴,这里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天文台,你不用说研究,怕连生活也难以维持啊。”

卡罗琳看哥哥的态度有一点儿转机,立即兴奋地上去摇着他的手说:“您忘了我的金嗓子吗?我到你们乐团里当一名歌手,至少可以养活自己。您从小就训练我唱歌,现在不正好是用武之时吗?”

“好吧,先试一段再说,不行你就赶快回到父母身边去。”

“您放心,您的妹妹从来还没有走过回头路呢。”

卡罗琳从此就留在哥哥身边。她比赫歇尔小12岁,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向哥哥求教天文、数学知识,又仔细地照顾他的生活。

闲话少叙,话说卡罗琳一来伦敦就是几年,整日台上唱歌糊口,回家操持家务,晚上还要观察记录。由于生活过得充实,虽苦一些倒也乐在其中。但是有一件事在卡罗琳心里存了很久,就是哥哥已经35岁,却还不娶亲,而且身体也越来越不好,她想问个究竟,但当妹妹的不该管这种事,所以几次话到嘴边终未出口。这天晚饭后,兄妹桌边闲坐。她看着哥哥疲惫的面容和满脸的胡须,终于鼓足勇气说道:“哥哥,有一件事做妹妹的不知该不该问。您今年已经35岁,也该有个嫂子来照顾您的生活了。我在剧场里留心到,您那架里面藏着妖魔的风琴不知把多少漂亮姑娘煽得心慌脸热,坐立不稳,她们向您狂呼,向您频频投送秋波,但是您都无动于衷。哥哥,您成一个家吧,您需要家庭的温暖,您需要有一个贤慧的女子来做您的好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