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
26801600000001

第1章 序言(1)

长期以来,世界之最就一直是人们喜闻乐道、常谈不衰的话题。世界上所有的自然现象,人类创造中最有力量、最令人叹为观止的部分,体现着世界的博大精深与造物的神奇!最大的、最小的、最长的、最短的、最早的、最不可思议的、最引人入胜的……层出不穷、色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拍案叫绝!

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从地球诞生之日起,就有无数神奇的生命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蕴育繁衍;从人类社会形成之日起,就有无数玄妙的事件在这个复杂的群体中产生出现,带给你超乎想象的神奇感受。《世界之最全知道》搜集最新的资讯,将万千精彩的内容囊括其中,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着我们:“世界最奇妙!”

这里有令人瞠目结舌的自然之最,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出现在何时?最长的河流在哪里?最深的山洞有多深?最大的沙漠是什么沙漠?海拔最高的湖是什么湖?地球上最活跃的火山在哪里?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是什么?最大的花有多大?最高的树有多高?最矮的树又有多矮……

这里有无与伦比的人类成就,最早征服珠穆朗玛峰的人是谁?参加马拉松赛年龄最大的人有多大?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哪一部?作品最多的作家是谁?最大的石刻坐佛有多大?最大的陵墓是哪一个?最长的城墙长多少米?最早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最长的汽车有多长?最大的客机有多大?谁最先发现了青霉素?是早的克隆羊出现在哪个国家……

本书从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人类社会、体育等多个领域,分门别类地向读者介绍了各个领域之“最”,是一部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读物。在编纂本书时,我们参考了大量的权威资料和学术专著,全方位、多角度地诠释了这些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书篇幅精练,文字优美,在写作风格上力求通俗易懂,并配有大量精美的绘画图片,使知识的介绍更加形象化,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艺术上的熏陶。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使知识的传达更加流畅、准确,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还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新奇、神秘的世界。

千奇百怪的世界之最与悬念重重的地球奇景、罕见的山水景观、独特的民俗民情、珍贵的文明遗存……世界的多种极致之美在这里汇聚,碰撞出一首自然与人文的交响诗。

现在,就让我们倾听来自大千世界的玄妙声音,感受源自生命的神奇力量,走进神秘的世界之旅,开启一份新鲜、一份真实,获得一种充实、一种收获。

第一编社会篇

人类最早的祖先

人类的祖先是猿。猿类是从渐新世开始出现的,距今大约已有3千万年了。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猿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有些猿是人类的“伯父”,有些猿是人类的“叔父”。被人类学家认为是人类祖先的猿很晚才出现,那就是用印度古代史诗中的一个英雄王子——罗摩的名字命名的拉玛猿(罗摩的译名现统一为拉玛)。

拉玛猿生活在距今约为1000—1500万年前。拉玛猿首先是在印度、巴基斯坦的西瓦利克山发现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匈牙利的早新世煤层中所发现的鲁达古猿,也属于拉玛猿。1976年,在我国云南禄丰县石灰坝煤窑中,发现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拉玛猿类型的下颌骨化石,它是世界上已发现的同类标本中最完整、最接近于人类的早期祖先,时间距今也是在1千多万年以前。

据发掘的实物估计,禄丰古猿身体有黑猩猩那样大小,吻部短缩,犬齿不发达,缺乏一般猿类常用的“武器”。然而,它们具有比其他动物略高一等的智力,加上经常在开阔的地面上活动,促使它们进一步手足分工。因此,有人认为禄丰古猿能用手抓握树枝或别的自然物进行防御和取食。既然如此,手已经分化出来,两条腿也应该能直立了。

迄今发现的最早人种

科学家在2005年4月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新得到的一些化石证据和计算机成像都表明,早期在乍得挖掘到的一具化石属于迄今发现的最早人种。

2002年,法国普瓦捷大学的米歇尔·布吕内及同事曾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乍得沙漠中发现的一个头盖骨、牙齿和下颚碎片,距今有700万年的历史。他们从牙齿和头骨结构判断,化石属于此前从未被发现的一个新人种,他们将其命名为“乍得人”,并给化石取名“杜马伊”,当地土语的意思是“旱季前出生的孩子”。但是,一些古人类学家指出,从化石特征判断,“杜马伊”更像猿,而非人。

布吕内等人接着又在发现“杜马伊”的相同位置找到一些牙齿和颚骨碎片。他们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从牙齿判断,“杜马伊”的牙齿较小,并且还有臼齿和前臼齿,牙齿的珐琅质较厚,这些特征都与后来的人类很相似。

另外,研究人员还利用高清晰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重现了化石在没有裂缝和其他变形情况下的形态。从头骨下方与脊柱相连的地方看,“杜马伊”的头骨是平衡在脊柱上的,所以它能直立行走。而能否直立行走是区别人与猿的重要标志,这说明“杜马伊”的确是人。

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以树状结构进行,现代人与猿各自的始祖是在进化道路的某个点上分道扬镳的。但是,科学家至今也未找到标志人与猿分离的化石。而“杜马伊”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人种化石,如果它不在人类进化树的起点位置,也应该相当接近,对人类进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人类最早的指纹

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国痕迹检验专家赵成文教授在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一个7000年前的人类指纹。据报道,作为这个指纹的发现者,赵成文教授决定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第一个发现人类最早指纹的人。

1988年,赵成文教授在西安讲学时,到距今7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进行了考察。遗址现场有许多坛坛罐罐的陶器碎片,这在许多外行人的眼里是不值得一看的。但对于痕迹检验的专家,赵教授却对那些坛坛罐罐情有独钟。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后,赵教授发现其中有4个陶罐的碎片上似乎有人类的指纹。轻轻刷掉陶片上面的灰尘和泥土后,其中一个陶片上清晰地露出了一个7000年前的制陶人左手大拇指的立体指纹!

随后,赵教授与该遗址的主管部门进行了交涉,将指纹拍了照片,并制成了指纹模型带回沈阳。

那是一个细小的指纹,借助放大镜的帮助,可以发现上面的一些汗孔。赵教授向记者介绍说,指纹很细小,制陶者可能是女人或是10多岁的小孩,不过指纹上显示的信息表明,这个指纹的汗孔比现代人的要大要密,而且指纹也比现代人密一些。现代人的指纹线是每厘米有17条左右的纹,而陶片上的指纹则有19条之多。尽管有这些细小的差别,但总体上这个指纹与现代人的差别不大,这说明人类在7000年前已进化到与现代人差不多的生理情况,只是有文字的文明史短了一些,没有对这个时期的社会情况有所反映。

吉尼斯世界纪录申报中心的唐日松主任说,赵教授的申请符合吉尼斯“有趣、客观”的要求,中心可以受理。但赵教授需向中心提供两份材料:一是7000年前的人类立体指纹的照片;二是出具半坡遗址文物部门的证明,证明这个指纹当时就在陶片上,而且是7000年前的。

在世最矮的双胞胎

美国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的约翰和格雷格·赖斯身高均为86.3厘米,使得他们成为在世的最矮的双胞胎。虽然身体矮,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成功的商人。上世纪70年代,他们因投资房地产而赚到了一大笔钱,目前,他们经营一个拥有几百万美元资产的名为“奇思妙想”的公司,该公司主要组织研讨会,探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迄今为止身体最强壮的女孩

据报道,瓦娅·阿库洛娃和父母阿库洛夫夫妇居住在乌克兰采矿小镇克里沃伊·洛格。她自生下来不久就开始进行体能锻炼。据悉,瓦娅出生4天后就开始了第一次举重练习。刚出生不久的她从医院中被带回家后,父亲尤里就在她的胳膊和大腿上系上一些沉重的螺栓。

瓦娅道:“也许那是我的第一次举重训练,我妈妈说我当时并没有责怪父亲,因为她觉得我当时的表情非常高兴。”小瓦娅具有强大的意志力,据称当她只有3岁时,她就能举起100公斤的重量;一年后,她就获得了第一个成人举重比赛奖;如今,体重只有40公斤的她能设法举起350公斤重的东西。

事实上,瓦娅身上根本看不到什么明显的肌肉,因为每天除了细面条外,她根本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可吃。原因很简单,瓦娅的家庭相当贫穷。尽管她只有12岁,但她如今已成了家中的顶梁柱,能够赚钱来资助家庭。

阿库洛夫一家原来居住在矿工居住的狭小宿舍里,一个狭窄的储藏室就成了瓦娅的“训练房”,瓦娅经常在当地夜总会表演,赚钱帮父亲支付房租。当她10岁时,她决定靠自己赚足够的钱替父母买一套像样的公寓房子。

她设法在一个马戏团中找到了一份工作,尽管她凭自己的实力证明她是马戏团中最强壮的女孩,但因为她仍是未成年人,因此每次表演,她的报酬都不会超过10美元。最后,瓦娅付出的艰辛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6个月后,她终于赚到了足够的钱可以买一套两室公寓了。这套漂亮的房子成了瓦娅的骄傲。

由于瓦娅从小就接受“魔鬼训练”,举起远远超过她体重的重量,她的父母甚至受到法律起诉,被指控虐待他们的女儿。这些年来,瓦娅的父母一直努力使人们相信,他们的女儿是天生的强壮,并不是被他们折磨逼迫出来的。最后,阿库洛夫一家赢得了胜利,医生们为当初的判断向他们表示道歉,克里沃伊·洛格镇的官员和当地警方也不再为难瓦娅的父母。

没有人知道这样一个小女孩为何会具有这么大的力量。据父亲尤里称,他认为他和女儿身上拥有一种独特的“大力士基因”,这种基因在大多数人身上都失去了。事实上,如今瓦娅已经是地球上“最强壮的女孩”,这一事实已经两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所证实。瓦娅和她的父母相信,等她有资格参赛时,她一定能够成为奥运会冠军。

最袖珍的婴儿

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婴儿是个被昵称为“珍珠”的女婴。她于2002年5月25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卡瑞姬医疗中心获准出院,出生时的重量仅285克,身长25厘米。

据为“珍珠”接生的医生介绍说,“珍珠”的母亲怀孕27周后,于2002年2月初生下了这个袖珍女婴。女婴的父母当时不愿媒体宣传此事。看护“珍珠”的医生说,“珍珠”出生后体重曾一度降至255克,但很快就开始“长胖”,25日出院时体重已达2公斤。尽管她又瘦又小,但看起来很健康,举止与正常体重的婴儿没有什么区别。

看护小组负责人菲尔米诺·路贝尔特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珍珠”能够活下来是一个“真实的奇迹”,他认为,“珍珠”今后过正常生活的机会接近百分之百。

在“珍珠”出生之前,世界上最小的婴儿20世纪90年代出生在日本,体重为300克。

人体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长的“管道”。

人体各处布满着一千多亿条纤细的微小血管,如果全部连接起来,几乎长达10万千米,可绕地球两圈。

世界上的最奇特的“钢筋”。

自然界中,花岗岩的坚硬、桧木的结实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但科学家经过测定证实,骨的坚硬和结实程度,远比上述两种物质要强得多。据测定,人体长骨每平方厘米和面积上,可承受2100公斤的压力,而花岗岩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是1350公斤,桧木每平方厘米只能承受450公斤压力。

世界上最卓越的“水泵”。

人的心脏可以连续工作一百多年,每天泵出的血液6—8吨,三年半时间所泵出的血液足可浮起一艘万吨巨轮。

世界上最小的“电台”。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每个人体细胞都是一台微型电台,它能发射出频率为150K.C的无线电波,稍低于收音机的收听频率。

世界上最小的“化工厂”。

人体的新陈代谢大部分是化学变化。在数百种称为“酶”的催化剂管理下,数不清的化学反应按照一系列严格复杂方程依次进行。这一切,大多数都是在最小的“化工厂”——只有1.5公斤重的肝脏里进行的。

世界上最原始的“发动机”。

肺脏犹如一台发动机,推动人体氧化代谢的速度,肺在胸腔扩张量大时能容纳4.5升空气。据计算,肺吸收氧的面积有129027平方厘米,同一间小房子的面积一般大。另外,肺的内表面积比皮肤面积宽50倍。

生育年龄最高的人

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奎莱斯蒂妇产医院出生的女婴——埃丽萨·玛丽娅,她没有其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唯一让她与众不同的是她的妈妈:退休的大学教授伊丽斯库——创造了有史以来的妇女生育年龄的最高纪录,时年67岁。

一开始,伊丽斯库女士怀的是三胞胎,但怀孕十周后,医生发现其中一个胎儿停止发育,便将这个胎儿去掉了。剩下的两个胎儿发育一直很正常。不久,医生注意到另一个胎儿也不再发育。医生们作出决定,为了保住子宫里另一个胎儿的安全,立即给伊丽斯库实施剖宫产。此时,伊丽斯库怀孕刚好33周。

在伊丽斯库之前,女性生育年龄的最高纪录是由印度妇女萨特亚布哈马·马哈帕特拉创造的,她在2003年生下一个孩子,时年65岁。医生用马哈帕特拉侄女的卵子与她丈夫的精子在人工授精后植入她的体内,顺利怀孕、分娩。这也是这对结婚50年的夫妇生下的第一个孩子。许多生育专家警告,50岁以上的妇女怀孕风险很大,所以一些生育门诊将50岁确定为接受试管婴儿手术的最高年龄标准。

第一个安理会女主席

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1965年前为6个)组成。常任理事国是中、法、俄、英、美五国,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出,任期两年,每两年改选两个,期满不得连任。

1974年,几内亚被联合国大会选举为非常任理事国。根据安理会主席由各国理事会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按月轮流担任,几内亚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团,团长让娜·马丹·西斯便主持了其中的一个月的工作,当了一个月的安理会的主席。于是,她便成了安理会最早的妇女主席。

让娜·马丹·西斯原是名女教师,1964年开始从事政治活动。1974年前后,她便成了几内亚国民议会副主席和非洲妇女大会主席,多次出席非洲地区的国际性会议。她组织妇女工作的能力对她的政治生涯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让娜·马丹·西斯喜爱文学,很熟悉非洲的一些年青作家。她喜欢穿民族服装,在联合国大会上,她以讲话速度快而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