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
26801600000002

第2章 序言(2)

美国历史上第一对父子总统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对父子总统是大名鼎鼎的亚当斯父子,他们分别担任了美国第二和第六届总统。

老亚当斯于1735年10月30日出生在靠北边的一幢房子里,因为这幢房子里诞生了美国第一任副总统暨第二任总统,所以美国人称其为“美国独立的摇篮”,现在房中的陈设仍和当年一模一样。

1784年,老亚当斯代表独立前的美国出任驻英国大使,四年后任期届满回国。在此期间,他买下了位于如今的昆西市亚当斯街135号的豪宅,并为其命名“和平田地”。这座大宅子拥有20多个房间,周围是大片的绿地和典型的18世纪风格的花园。亚当斯家族曾有四代人在此生活。1846年,亚当斯的后人将这幢房子捐献给了国家,从此,这里成为“亚当斯国家历史公园”的一部分,以纪念亚当斯父子对国家的贡献。

老亚当斯的父亲是一位英格兰清教徒的后裔,他既是制鞋匠,又是牧师、农夫,还兼任着民意代表等职。他一生生活俭朴,勤俭持家,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购置土地,从来不追求享乐。如果单从外表上看,没人会相信他是拥有数百公顷土地的大农场主。他这种脚踏实地、勤劳朴素的生活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儿子约翰·亚当斯,可以说,在他全部的政治生涯中,亚当斯都在努力践行着这一准则。

约翰·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享有“神童”的美誉。他20岁时就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硕士学位,并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师。约翰·亚当斯素来热衷政治,他是美国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华盛顿和杰弗逊一起,被誉为美国独立运动的“三杰”。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老亚当斯临危受命,出使法国和荷兰,参与缔结和平协定,使这两个当时主要的欧洲大国站在了正为独立而苦苦拼争的美国一边,打破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将这个新生的国家扼杀在摇篮里的企图,为不被当时绝大多数国家所承认的初生的美国争得了极其宝贵的物质和道义援助。

为此,英国人将其视为仅次于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的第二号“邪恶人物”,必欲除之而后快。在他出使欧陆期间,英国人派出的刺客对他穷追不舍,多次锁定了他那桀骜不驯的身影,但都被机警过人的他一一设法摆脱了。他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为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打开了外交局面。

作为美国独立运动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老亚当斯在独立战争后被选为第一和第二届国会议员。1789年至1797年,老亚当斯在开国元勋华盛顿的班底中连任两届副总统。1797年3月,他在大选中以微弱优势击败了自己在独立战争中的老战友托马斯·杰弗逊,成为第二届美国总统。

在老亚当斯那幢诞生了马塞诸塞州宪法的木房子里,1767年7月11日,未来的另一位美国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降生了。

小亚当斯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他与父亲一样,也毕业于哈佛大学,也修习法律,做过律师和教授。他后来从政成为一名外交官,代表美国出使过欧洲二十多个国家。他在政坛上很活跃,曾当选过参议员。在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执政时期,小亚当斯担任了国务卿一职,被美国人公认为最好的国务卿之一。正是这些在政界“摸爬滚打”的宝贵历练,为小亚当斯日后问鼎美国总统宝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小亚当斯的竞选之路远非一帆风顺,他遇到了和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同样的尴尬局面:由于票数统计出了问题,他与竞选对手、将军出身的安迪·杰克森之间的胜负迟迟不能判定。于是,选举机构又开始了重新计票。不料,由于小亚当斯与杰克森的票数实在是太接近了,重新计票的结果仍然不能很快产生。

一时间,流言四起,支持小亚当斯和杰克森的选民相互攻讦之声不断,这场“难产”的选战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堂堂美利坚合众国面临着在较长时间内没有“掌门人”的权力真空状态,这是美国独立后从未出现过的尴尬局面。最后,经美国众议院裁决,判定小亚当斯胜出,才结束了久拖不决的局面。1825年3月4日,小亚当斯宣誓就任美国第六任总统。

最早的保险

保险业虽然是现代社会经济发达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保险的由来确很久远。

公元前两千多年,地处亚欧要冲的地中海东岸的一些地区,已经有了规模比较大的海上贸易活动。但是,由于当时运载货物的船舶构造简陋,难以抵御海上狂风巨浪的冲击。因此,船舶遭遇大风浪时,有效的应急措施是抛弃货物,减轻船舶的载重,这常常给货主带来巨大损失甚或破产。

为了减轻货主的损失,在当时的地中海航海商人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遵守的原则,即“一人为众,众人为一”,使往海中抛弃的货物能从其他方面获得补偿,这就是最初的保险萌芽。

这个原则于公元前916年为罗地安海商法所吸收,并正式成文规定。以后这个保险方法被其他国家所利用,并得到不断的完善。后来,保险的项目从海上移到陆地,并进入了社会各个方面。

我国所讲的保险,据专家考证,很可能来自日语。

旧中国的保险业是自1835年英国人在广州设立“于仁燕梳公司”开始的。日本人从欧洲引入保险业后,译作“保险”,我国文字中也恰好有这两字。

1871年,中日两国签订了“修好条款”和“通商章程”。日本为了向我国扩张其经济势力,将保险随同其他商业一起输入我国,这才有了保险的正式称呼。

1876年,清政府的洋务派下令招商局拨专款设立了“仁和保险公司”,随后又成立了“济和保险公司”,后来合并为“仁济和保险公司”。这时,保险作为一种商业名称开始在我国流行起来。

最早的银行

英语“银行(bank)”一词源于拉丁语“长板凳(banco)”。

在中世纪中期的欧洲,国家之间以及城乡之间日益频繁的商品交换通过定期集市进行。当时的欧洲货币种类繁多,币质低劣,伪币横行,于是,就出现了专门以鉴定、估量、兑换货币为业的钱窗,称为兑换人。

异地买卖携带大宗钱币非常不方便,且不安全。于是商人就把自己要带的巨额货币交给兑换人,由兑换人开出凭据,商人在经商地以凭据兑取他所需的当地货币,这种凭据就是最早的汇票。

有时,需要现款的商人还可以向兑换人借款,由借款人出具期票给兑换人,按期票规定的日期归还,并付给利息。这样,信贷业务开始发展起来。

起初,兑换人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办公,不久,长板凳就成了兑换人的代替名词。兑换人通过经营汇兑和借贷业务获得高额利润,银行就起源于银钱兑换业,兑换人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银行家。

世界上第一家银行究竟建立在哪一年,成立于何地,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的看法很不一致。一些学者认为,1177年建立的意大利威尼斯银行,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而有些学者却认为,世界上第一家银行的建立要比这晚得多。

银行在我国起源于唐朝,在唐宣宗时期(公元847年—858年),苏州就有“金银行”出现。《太平广记》中有“行首率其党,纠集徒,迎拌赛社,所献无匹”,可见其资力之雄厚,店铺与人匠之多。

北宋惠佑二年(1057年),蔡襄知福州时,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条为“银行轧造吹银出卖许多告提”,这是“银行”一词单独出现最早的时间。到了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建康(今南京)城内不仅有远谷市、纱市、盐市、牛马市,而且“银行、花行、鸡行、镇淮桥、新桥、筐桥、清化桥皆市也”。可见,银行那时在南京就已存在,而且成“市”。到了景定元年(1260年),竟成了一条“银行街”,其街非常繁华。

“大清户部银行”是我国最早的官办银行,建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

最早出现在钱币上的肖像

今天,对纸币上有伟人的肖像,人们已习以为常,可把肖像铸在货币上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古希腊在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就有了钱币,但钱币上出现肖像却是在200年之后。有趣的是,最早出现在钱币上的肖像,不是雅典的九执政官或十将军会成员,也不是其他城邦的专制君主,而是各城邦的保护神。

公元前197年,罗马执政官费拉米奈斯在锡那塞夫利战役中击败马其顿王菲利浦五世之后,曾铸造印有自己头像的钱币。然而,直到公元前44年,古罗马元老院才正式同意把活人的头像铸在钱币上。恺撒是第一个享有这种荣誉的人。

逐渐地,以国家首脑的侧面像作为钱币图案的做法,成为罗马帝国的一种风尚。当时的铸模匠人手艺高超,为后世留下许多精美的钱币肖像:大独裁者恺撒形象奇特,细长的脖子上顶着一颗瘦骨嶙峋的小脑袋;残暴的尼禄颈粗如牛,颈背上毛发丛生;自命不凡的奥索戴着假头套,自以为没人能认出他来……

罗马帝国后期,从戴克里先起,钱币上的肖像开始趋于简单化。到拜占庭时代,钱币上的头像全都简单化,面部线条僵直、呆板,缺乏个性。

在欧洲中世纪,钱币上基本没有人物肖像。后来,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人物肖像才重新出现在钱币上。它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尔后各国君主都效法之。现在世界上各国主要是把头像印在纸币上。不过,一些国家的硬币上仍刻有肖像。

最昂贵的金币

美国于1907年铸造了一枚面值20美元的“金鹰”金币,当时有关决策机构认为,铸币图案中金鹰翅膀过于低垂,其神态有损于美国经济正处于腾飞的兴旺发达形象,于是决定将已试铸出来的这批金币全部回炉。但在毁弃过程中,有人偷偷地保存一枚,不久,这枚铸币就流入民间收藏家手中。

1940年,埃及国王法鲁克以近1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枚面值20美元的金鹰铸币,但这枚铸币突然失踪。20年后,美国一家公司以20万美元的价格从一名外交官手中购入了这枚金鹰铸币。近年来,先后有数名收藏家愿以百万美元的高价收购这枚铸币,但该公司还是不肯脱手。

世界上流通最广的货币

美国的货币在世界上流通最广,其货币单位代号是$。1美元等于100美分,纸币面额有1、2、5、10、20、50、100美元等,硬币面值有1、5、10、25、50美分和1元。

1775年,美国国会首次授权政府有限度地发行纸币,称为大陆货币,但由于不断贬值,1781年被银行券取代。1792年美国建立金银复本位制,以黄金或白银定出美元的固定价值,1美元含黄金1.6038克或白银24.06克,1837年减为含金1.50466克。

1897年美国实行金本位制,黄金官价定为20.67美元兑1盎司,美元含金量仍为1.50466克。1933年初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大量黄金外流。当年3月6日美国宣布取消金本位制,实行黄金禁运和外汇管制。1934年1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金准备法,美元含金量从1.50466克降为0.888671克,28.3495克黄金官价从20.67美元提高到35美元。1944年7月,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的有关条款,美国承担了让各国中央银行按每盎司(1盎司=28.3495克)35美元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与美元定出固定比价,从而使美元成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和等同黄金的储备货币。

上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国际收支出现逆差,黄金储备减少,美元地位受到动摇。1968年美元危机加重,美国无法全面维持黄金官价,宣布只对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继续按官价兑换黄金,而对自由市场的黄金价格则任其随供求关系波动,从而出现黄金的双重价格,黄金总库宣布瓦解。

1971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同年12月18日,美元贬值7.89%,含金量从0.888671克降为0.818513克,每盎司黄金官价上升到38美元。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贬值10%,含金量降为0.736662克,每盎司黄金提价到42.22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各国的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

1978年4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通过协议,正式割断黄金与货币的固定联系,承认浮动汇率。从此,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崩溃。美元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结算的重要工具,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早的纸币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本身不具价值,虽然作为货币的一种,但其不能直接行使价值尺度职能。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也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