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
26801600000045

第45章 雷达

世界上第一部雷达是于1936年出现的“本土链”对空警戒雷达。它是由英国人R.A沃森·瓦特发明的。

但在瓦特发明以前,法国物理学家H.赫兹、意大利工程师G.马可尼、美国科学家C.布赖特和M.A图夫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这项技术的运用做出过贡献。这是一种能发射并能接收电波反射的装置,当时能在250千米内发现飞行着的飞机。后来经过多次改进,雷达更加完善,监测距离也更远。

最早的细菌武器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理由,就是伊拉克拥有生化武器。细菌武器就是生化武器其中的一种,它由来已久。

据历史记载,1347年,围攻意大利热那亚要塞的鞑靼人,曾把自己部队中死于鼠疫的尸体投入要塞,从而把鼠疫传染给敌方。1763年,英国进攻加拿大时,曾把带有天花病毒的衣物,送给居住在加拿大的印第安人领袖,结果使天花恶疾在印第安人中广泛流行。这些都可以看作细菌武器的雏形。

20世纪初,真正的细菌武器开始应用到战场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间谍就用马鼻疽杆菌感染了协约国的4500头骡子。战争即将结束时,德国飞机在罗马尼亚上空投掷染有病菌的食物。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大量制造细菌武器,研制细菌武器的人员达6000人以上,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就是日本研制细菌武器的一支重要部队。日本人在中国也使用过细菌武器,对我抗日军民造成了极大伤害。

美国侵略朝鲜时,在我国东北使用过细菌武器。从目前的动态看,未来战争中细菌武器仍有大量使用的可能,各国在研制细菌武器方面仍投入了较大的力量。

最早的防毒面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出现了防毒面具。它是俄国著名化学家捷林斯基发明的。

1915年4月,德国军队在伊伯尔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化学武器,施放了18万公斤氯气。结果,造成了协约国1.5万人中毒,5000人死亡。

对此,协约国急切需要防卫措施。俄国著名的化学家捷林斯基为了寻找反毒气战的办法,亲自上前线调查研究。战场上,他发现当氯气袭来时,凡是用军大衣蒙住头或把头钻进松软土里的士兵都幸免于难。经过分析,他发现军大衣的呢毛和土壤颗粒有吸附有毒物质的作用,可以阻碍毒气渗入。

根据这个原理,他进一步研究、实验,发现木炭既能吸附有毒物质,还能使空气畅通。于是,捷林斯基研制出防毒效能较高的活性炭。1916年,第一具单兵使用的防毒面具诞生了,经战场实地使用,防毒效果很好。仅“一战”中就使10万俄军幸免于难。从此以后,各国争相仿制,使防毒面具成为士兵的常备用品。

最早的头盔

头部是生命的中枢。在作战时,士兵为了保护生命,往往戴上头盔。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将军亚得里安去医院看望伤员,一位士兵向他讲述了自己负伤的经过:“那天,德国人炮击时,我正在厨房值班,当时弹片横飞,我急中生智,抄起铁锅,把它扣在了头上,结果使头部免于受伤,保住了性命,而当场的许多同伴都被炸死了。”

亚得里安将军聆听了伤兵的陈述,很受启发。他想:战场上如果人人都有一顶铁帽子,不就可以减少伤亡了吗?于是,他立即着手成立一个小组进行研究,不久,制成了第一代头盔,并在当年投入批量生产,装备了部队。

在战场上,头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美国统计,在“二战”中,由于头盔的运用,使美军少损失7万人。

最早出现的口令

口令是军人在双方身份不明或天气昏暗不清的情况下辨清敌我的一种口头暗号,一般是以单词或数字表示。

口令源于古老的中国。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就开始使用口令。公元前525年,吴国军队与楚国军队交战,吴军乘坐的船被楚军截获了。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吴军派3个士兵装扮成楚兵,混入楚军当中,以“余皇”为暗号,夺回船只。从此,口令就开始在军队中使用,一直沿袭至今。

世界上第一支常备军

萨尔贡是古代西亚阿卡德王国国王,生年不详,卒于约公元前2316年,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了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支常备军,经严格训练有很强的战斗力,以这支常备军为核心,他的军队在历次征战中屡获胜利,统一了两河流域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后又挥师攻占下亚细亚南部和中部,在两河流域建立起第一个统一大国,曾自称为“沙鲁金”、“天下四方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