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
26801600000044

第44章 军事篇(4)

1927年前苏联在战场上第一次使用了空降兵。当时巴士马赤土匪发动叛乱,苏军派遣空降兵在中亚细亚进行镇压,大获成功。

苏军空降兵部队于1930年正式成立。此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也都相继组建了空降兵。在“二战”中,空降兵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而备受各国重视,在战争中和战后获得了重要的发展。现代战争因为强调机动性,从而使空降兵更受各国的重视,成为21世纪必不可少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最早出现的地雷

地雷是一种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最早的地雷发源于中国。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

到了明朝初年,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据1413年焦玉所著《火龙经》一书所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

1580年,中国明朝名将戚继光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钢轮发火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明代文献中,已有多种地雷的详细记载,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地雷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欧洲在15世纪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

19世纪中叶以后,各种烈性炸药和引爆技术的出现,才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样化发展,从而诞生了现代地雷。

第一个骑兵集团军

1919年11月,前苏军在骑兵第1军的基础上组建世界上第一个骑兵集团军——骑兵第1集团军,该集团军编有第4、第6、第11骑兵和独立指数部队,分队等,总兵力约1.8万人,装备机枪362挺,火炮48门,飞机24架,司令是C.M.布琼尼,1920年1月16日,该集团军编入高加索方面军,1923年10月,该集团军建制撤销。

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军事条约

公元前1283年,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哈图西利斯三世为结束两国之间战争而签订的《古埃及—赫梯合约》,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军事条约,该条约主要内容是:缔约双方确立永久和平,永不发生敌对,保证永不侵入对方领地和掠夺对方财富,双方提供军事援助,双方均不接纳并保证引渡对方的逃亡者。

最长的战争

持续时间最长的连续进行的战争是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在欧洲各国之间进行,持续时间从1618年到1648年。

三十年战争起初是德国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的一场内战,后来由于西欧和北欧的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卷入了进去,从而成为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战争断断续续打了30年。

战争主要还是起因于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的矛盾。宗教改革后,诸侯势力不断增强,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签订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力几乎相等,七大诸侯中有三个信奉新教(勃兰登堡、萨克森和巴拉丁)。新教、旧教诸侯都无意遵守和约,常常为扩大地盘和增加财产,以宗教为借口挑起武装冲突。

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是1618年捷克人民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1526年,捷克并入神圣罗马帝国,国王由德皇兼任,捷克只保有自治权。1612年,德皇指定耶稣会士斐迪南为捷克国王。1618年,斐迪南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集会,于是捷克国会提出了抗议,并拒不承认斐迪南为国王。1618年5月23日,在皇帝宣布新教徒为暴徒后,布拉格人民爆发了起义,他们冲进王宫,按照捷克人民惩治叛徒的习惯把两个钦差大臣从窗口掷入壕沟,这就是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了捷克起义和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捷克—巴拉丁时期(1618—1624年);丹麦时期(1625—1629年);瑞典时期(1630—1634年)法国—瑞典时期(1635—1648年)。

三十年战争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地位,加深了德意志境内分裂割据的局面。它为法国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使西班牙的国力下降,瑞典的力量则大增,成为北欧强国。

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战争

古代苏美尔城邦拉格什与乌玛为争夺土地和水源而进行的多次战争,即拉格什—乌玛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战争。

第一次发生在约公元前6世纪,由于基什国王麦西里姆出面调停,划定了有利于拉格什的边界;第二次发生在约公元前25世纪中后期,乌玛国王乌什挑起这次战争,但是被拉格什国王安那吐姆打败;第三次发生在约公元前25世纪末,乌玛国王乌尔鲁马率军侵入拉格什境内,拉格什打败乌玛国;第四次发生在约公元前2377—前2371年,乌玛国王卢伽尔扎吉西率军进攻拉格什城,初期受挫,后于乌鲁克组成联军,攻占拉格什城,在苏美尔暂时取得霸权。

最早使用电报通信的战争

1853—1856年,俄国为争夺近东地区势力范围与英国、法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撒丁王国进行了一场战争,因主战场在克里木半岛,这次战争称为克里木战争,俄国参加战争兵力约70万人,火炮1400余门,战舰380艘,英国、法国等总兵力达100余万人,战舰440余艘。战争分两个阶段进行,这次战役,俄军损失50万人,土耳其损失40万人,法军损失9.9万人,英军损失2.2万人。

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今天大多数人已经将这场战争遗忘了,但它从军事上和政治上改变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它与巴黎和约是19世纪继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后的第二次重大事件。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铁甲船和现代的爆炸性的炮弹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壕沟战和静止战。电报首次在战争中被使用,火车首次被用来运送补给和增援,并第一次使用电报进行了通信。

最早使用坦克的国家

1916年9月15日,英法联军与德国在法国的索姆河一带激战。突然,英军出动了11辆黑黝黝的钢铁怪物,它们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轰隆隆地向德军阵地冲去,一下子把敌军打得一败涂地。这些配有枪炮的钢铁怪物就是坦克。

英国在试验和制造坦克时,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保密,试验车的车体和底盘是在不同的工厂制造的,所以当时人们叫这种车辆为机动“水箱”,是为前线供水的。“坦克”一词就是由英文“水箱”一词音译而成。奇怪的是,世界上几乎每一种文字都采用这个名称。

最早的剑

在冷兵器时代,剑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武器。千百年来,剑得到人们的珍视,也得到人们的充分利用。

最早的剑,是我国西周时期的青铜剑。这已为无数考古学者、历史学家所证实。在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北京市琉璃河等地的西周时代的墓中,都曾经挖掘出柳叶形青铜短剑。青铜是用锡、铅、铜混合而成,具有较强的硬度。

春秋时期,与中原地区士兵用戈、用矛不同,吴、越等国的步兵都擅长用剑。他们使用的剑剑身很长。如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等,长度都在50厘米以上。那时候,吴国、越国善于铸剑,铸剑技术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铸出的宝剑名扬天下。

战国时期,剑身继续加长,并且铸出脊部和刃部具有不同铜锡配比的青铜剑。这种青铜剑脊部很柔和,刃锋却很坚利,提高了作战御敌的杀伤力。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剑长94厘米,剑身窄薄,刃部锋利,表面还进行了防锈处理。此剑代表了青铜剑最高的技术水平。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剑作为重要的防身利器一直受到重视。许多著名的剑还留名青史,如湛卢剑、鱼肠剑、越王勾践剑等。

刃最多的刀

一般的刀只有一个刃,这是普通常识。如果说刀上有很多刃,那就无法理解了。不过,除了实用之外,有些是工艺品,有些是表现制作技巧的,也还有一些带有某种纪念意义,那就可以有许多刀刃了。

英国希斐德郡有一个很古老的刀剪商店,是罗吉尔父子公司开设的。这家在1682年开设的老店,其产品享有很高的声誉。后来这家公司别出心裁地制造了一种世界上罕有的、称之为“年刀”的小刀,这把刀的刃,是按公元纪年为基准来制作的,每年制造出一个刃来。

自1822年开始,这家商店创制了一把有1822个刃的刀,以后每年再在刀上加一个刃,那么到了公元2000年为止,在此以后便再也没有制刀刃的余地了。这是一把名副其实的世界上刀刃最多的刀。

第一把刺刀

1640年前后,在法国巴容纳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把刺刀,该刺刀呈剑形,插入滑膛枪口内使用,作为枪手的自卫武器,欧美许多国家都以该城名称呼刺刀,但这种刺刀一旦插入枪口,就不能射击,若插得太紧,就不易拔出,若插得太松,就容易脱落,或留在敌人身上,故不便于使用。直到1688年,它被沃邦发明的套筒式刺刀所取代。由于刺刀的出现,17世纪末长矛手便从欧洲军队编制中消失,冷兵器退居到次要地位。

最早出现的雷管

雷管是诺贝尔发明的。

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研制出炸药后,为了安全使用火药,他迫切需要解决安全点火的问题。1860年,诺贝尔开始研制雷管。在研制过程中,由于不断炸死人,政府下令,不许诺贝尔再进行火药的实验。诺贝尔只好把实验室搬到马拉湖上的一艘平底船上。

在困难的条件下,诺贝尔每天工作长达20个小时,终于找到了办法。他用雷酸汞代替黑色火药装进导管,用它来引爆硝化甘油,从而成功地解决了使用这种炸药的问题。

雷管的发明,使人类将爆炸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历史意义是巨大的。

最早的鱼雷

鱼雷是重要的海军装备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设计制造。最早的鱼雷,是英国工程师怀特黑德于1866年制成的。其直径为0.35米,长为3.58米,重达136千克,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活塞发动机带动旋桨推进,航速达6节,航程为640米。俄国人最早把鱼雷用于实战。

在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俄国海军第一次使用鱼雷击沉了土耳其军舰。在其后一百多年里,鱼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改进。鱼雷的发展从无控制到有控制,从程序控制到声导、线导和复合制导,从压缩空气动力到热动力、电动力,从常规装药到核装药,航速从6节到50—60节,航程从640米到5万米。由于鱼雷在水中爆炸,着重对舰船的要害部位进行破坏,因而对水面舰只有着极大的威胁。

现在,俄罗斯制成的高速鱼雷成为西方国家海军的心头病,其先进程度令美国海军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