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把话说死,别把事做绝
2694000000041

第41章 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2)

正是因为自恃业绩卓越,她在一些宴会中,风头常常凌驾于香港分公司总经理之上。总经理是一位性格宽容的好好先生,一般也不会让她难堪。于是她更加有恃无恐,准备抓住这次宴会的时机,开拓新的职业生涯。

宴会当晚,戴蓉周旋于宾客间,确实令宴会气氛甚为活跃。到总公司的高层和主管分公司的总经理致辞时,戴蓉在旁一一介绍他们出场。轮到她的上司,即分公司的总经理时,她竟先说了一番感谢词,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已让总公司的主管皱眉,因为她当时只负责介绍上司出场,而无独立发言权。

在宴会的过程中,总公司主管主动与她交谈了一番。发现她在提及公司的事务时,常以个人主见发表意见,全不提经理的看法,给人的印象是,她才是这个子公司的总经理。

宴会后,分公司经理被上级邀请开会,研究他是否坚守自己的职位,是否懒至由公关经理代为处理日常业务。

后来,戴蓉因越位,被他的上司找个借口炒了鱿鱼。

在一个团体之中,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子。我们应该根据现实情况找准自己的位子,不要让自己越位,也不要让别人占据了自己的位子,这样,才能够保证团体成员间的协调合作,推动共同的事业向前发展。假如,大家都找不准自己的位子,团体工作便无法协作进行。

从为人处世的角度而言,一个人要想达到平稳发展的目的,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若非自己权限范围的事务,最好不要随便掺和插手,这样,才不会给人一种不尊重上司,或者想要霸占上司位置的感觉。否则,锋芒毕露,显现自己的野心,将会受到同僚的攻击、上司的防备和打击,会严重影响个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事业的发展。

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命运就会给你怎样的回馈。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可是,如此顶撞下去,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在不顺心的环境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忍耐,还要努力去寻找这种忍耐的价值。

人生在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从一般的心理说,我们都喜欢和心地善良、脾气好的人为伍。的确,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身心放松,即使做了点儿出格的事或者冒犯了他,也不必担心太多。对于那些吹毛求疵,时时刻刻都准备找碴儿的人呢?我们总是在下意识地躲避他们。

如果你想成功,想做一番事业,这种心态一定要注意克服。因为"修理"你的人,往往就是把你当成人才,想进一步打磨你的人。汉代张良遇到黄石公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在讲究个性的今天,依然有着它的现实意义。

张良原本是一个落魄贵族,后来作为汉高帝刘邦的重要谋士,运筹帷幄,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因功高被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一起被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年少时因谋刺秦始皇未遂,被迫流落到下邳。一日,他到沂水桥上散步,遇一穿着短袍的老翁,近前故意把鞋甩到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不禁拔拳想要打他。但碍于长者之故,不忍心下手,只好违心地下去取鞋。老人又命其给穿上。饱经沧桑、心怀大志的张良,对此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居然强忍不满,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老人又折返回来,赞叹说:"孺子可教也!"遂约其5天后凌晨在此再次相会。张良迷惑不解,但反应仍然相当迅捷,跪地应诺。5天后,鸡鸣之时,张良便急匆匆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先到,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再过5天早点儿来。"第二次依然如此。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博得了老人的赞赏,这才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毂城山下的黄石公。"说罢扬长而去。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看书,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了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命运就会给你怎样的回馈。现实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这样的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要知道,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可是,如此顶撞下去,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如果我们年纪轻轻,手中所掌握的资源很少,则更需要借助外来的力量向前了。有人修理你,正是促使你前进的力量。

周小刚大学毕业初入社会,在一家公司外贸部就职。他的顶头上司每天下班后总是跟着外方科长拼命"加班",无事瞎忙,把白天理好的文件弄得一团糟,出了错,又把责任推给周小刚。周小刚的稚嫩决定他不是一个会"争"的人,只好忍气吞声地等外方科长长出"火眼金睛",看出此中曲直来,结果等了3个月,还是等不来一句公道话。

一气之下,周小刚辞职去了另一家公司,在那里,他的出色工作博得了许多同事的称赞,但无论怎样也没法使苛刻、暴躁的经理满意。心灰意冷间,他又萌动了跳槽之念,于是向总经理递交了辞呈。总经理没有竭力挽留周小刚,只是告诉他自己处世多年得出的一个经验: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你就要试着去爱他。总经理说,他就曾经像鸡蛋里挑骨头一样在一位上司身上找优点,结果,他发现了老板的两大优点,而老板也逐渐喜欢上了他。

周小刚悄悄收回了辞呈,他此时已经明白,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放开心胸去包容一切,如果换一种思维来看待人生,一定会发现,乐趣比烦恼要多得多。

在不顺心的环境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忍耐,还要努力去寻找这种忍耐的价值。如果我们把苛刻的上司当成人生的大课堂上尽职尽责的老师,思想的弯儿马上就可以转过来。烈火之下,才能够炼出真金。在折磨我们的人手下,我们既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劳动成果,又免费获得了培训的机会,还有什么不可以忍受呢?

我们在一切竞争中,都要适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过分冲动地把自己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也不要过早地卷入这种竞争之中,选择在不成熟的时机和不适宜的地点出头,无异于是把自己挂出去当靶子。

出人头地是每个人的梦想,为了那美好的一天早日到来,我们一天天努力打拼着,争名、争利、争职位、争感情。竞争可以促进人类的进步,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在争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做事的方式。

在一切竞争中,我们都要适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过分冲动地把自己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也不要过早地卷入这种"竞争"之中,否则将给自己的事业带来不利。

轻易不出手,一击必中的才可称得上你的秘密武器。而选择在不成熟的时机和不适宜的地点出头,无异于是把自己挂出去当靶子。你越是骄傲,敌人反击的力量也就越大,如果把自己放在弱势的地位,用自谦的话体现你的君子之风,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同情和尊重。

应该承认,没有哪一个人在生存竞争中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把握。如果有的话,该竞争就不能称之为竞争了。所以,我们要学会韬光养晦,选择好出头的时机,这有助于我们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的角逐。

有些人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过分冲动地把自己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过早地卷入竞争之中,这容易使自己陷入一种不利的境地:

1.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有句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总是希望自己的对立面越少越好,自己的竞争对手越少越好。所以,谁要是先出头,无疑会首先遭到攻击,这是必然的。其实,我们不妨看看所有的竞争过程,实际都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淘汰制。也就是说,它是通过不断淘汰来实现的。而这种淘汰又往往是以某种不太公平的方式进行的。即使有一定的名额分配,那也还有一个机遇的问题。在把握不住的情况下如果晚点进入这个程序,观察得更仔细一些,往往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被动境地

如果你过早地卷入竞争之中,就会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也显出了自己的缺陷,以至于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被动境地。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在竞争初期总是十分谨慎地保护自己,做到尽可能地不露声色。这样,便可以使自己较好地避免在竞争中受到别人及对手的"攻击"。正如兵书上所说的那样,自己在明处、对手在暗处,此为大忌也。相反,尽可能地忍让、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便可以起到后发制人的作用,可以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获得竞争中的主动权。

3.会使自己的行为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