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写给青少年的书)
27001600000014

第14章 不可思议的人体之谜(4)

维生素A是影响暗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体中维生素A的含量缺乏,人的暗适应能力就会降低,甚至可能变成夜盲。而当人进入老年的时候,由于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逐渐减退,暗适应能力也会逐渐下降。

眼镜的演变

玻璃和石英做的放大镜至少在45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的镜片是用手拿着放在物体上使用的。到13世纪时,威尼斯人把两块镜片连在一起制成了眼镜。到15世纪中叶,眼镜的需求量大增,一直沿用到今天。眼镜不断发展演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眼镜,从品种和功能上已有明显的改进。

为什么多看绿色对眼睛有好处

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看一看窗外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绿油油的草丛,对眼睛有好处。这是因为颜色对人的情绪有影响:过分鲜艳的颜色会使人容易产生倦怠;而过分暗淡的颜色又会使人情绪低沉。

不同的颜色会带给人不同的感觉:红色和黄色对光线的反射比较强,让人感觉刺眼。眼睛如果长期受到强光的刺激,就会形成近视。而绿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适中,能让人感觉清爽、平静,这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和视网膜组织比较适合,能起到解除眼睛疲劳和保护眼睛的作用。绿色不仅能吸收强光中的紫外线,还能够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所以,绿色对眼睛有好处。

什么是视力受损

视力损伤最主要的原因是眼睛器官老化所致,但某些视力损伤可能是遗传造成的。视力的受损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尤其是儿童出现的视觉疾病,及早进行诊断和纠正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为何多数人的右手比左手的力气大

绝大多数人的右手比左手的力气大,这影响到人的右腿比左腿发达,是什么原因呢?生物学家们认为,人们的右手比较发达是长期形成的习惯所致。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成群结队地拿着石斧、石矛与野兽搏斗。交战过程中,人类本能地将身体弯曲,来保护胸膛左侧的心脏,而用右手拿着武器与野兽搏斗。在古希腊留下来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见人们右手拿着枪矛,而左手则拿着盾。后来,在人类的劳动和学习中,都已习惯使用右手了。个别的儿童使用左手拿筷子或笔,家长或老师就会督促他们改成用右手,这种习惯渐渐地通过遗传保留了下来。

在人的身体中,神经线路是交叉的,右手归左脑“管”,而左手是归右脑“管”的。不过,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由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人的左脑和右脑的活动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了。

人手的进化过程

专家认为,人的手源自于鱼的胸鳍,这期间进化过程大约经历了4.5万年。但是人是从猿直接演变进化而来的,因此我们的双手是直接从猿手进化形成的。

手指为什么比其他部位敏感

手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手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许多复杂的工作,比如编织、剪纸、绘画等,还可以帮助人们感知物体的形状、温度、光洁度等。

人的皮肤上有许多神经末梢“感受器”,能把冷、热、痛等信号传递到大脑,再经过大脑的判断作出决定。据统计,人体皮肤上每平方厘米大约有12个感受热的“感受器”,100~200个感受痛的“感受器”,25个感受冷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并没有平均分布在皮肤的各个部位,而是在手指、嘴唇、脚底等部位多一些,所以这些部位就比较敏感。

盲人的手指的敏感度明显比一般人要强,他们靠手指触摸盲文纸上凹凸不平的小颗粒,可以流利地“阅读”盲文。一般人对手的触觉的依赖程度远不如盲人。当人患上某种疾病的时候,例如麻风病,患者就会丧失触感,感觉不到痛、冷、热等。

为什么洗澡时手指和脚趾会起皱褶

洗澡时在水里泡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手指和脚趾的皮肤起了许多皱褶。这是因为手上和脚上的皮肤比较厚,表层的细胞特别容易吸收水分,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皱褶。

为什么坐久了手脚会发麻

工作或学习时间长了,手脚就会有发麻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的身上布满了神经,这些神经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负责感受冷热,有的负责身体活动等。全身的神经都和大脑相连,神经把感受到的冷或热等各种感觉回报给大脑,大脑作出判断,再通过神经来指挥全身的活动。比如说把手放进水中,如果感觉太热,大脑就会指挥神经把手赶快缩回来。

胳膊和腿上有几根比较大、比较粗的神经。胳膊上有尺神经,腿上有股神经、坐骨神经等。这些神经有的在肌肤的深处,摸不到,有的就在皮肤下,用手可以摸得到。比如在我们的胳膊肘里侧,有一根很粗的神经,有时候不小心碰到它,手就感觉到麻,所以这条神经就叫做麻筋。

为什么经常干粗活的人手上就会长趼子

皮肤有韧性和弹性,对外界的撞击能起到缓冲作用,经常干粗活的人手上就会长一层老趼,这实际上是皮肤的一种保护本能,使皮肤表皮局部增厚,能保护里面的皮肤不受伤害。

手指为什么比脚趾长

人的手指比脚趾长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劳动中不断进化的结果。几千万年前,人类学会了直立行走之后,原来用于爬行的四肢开始分工,前肢逐渐演变为手,后肢也就相应地演变为脚。手脚分工之后,脚主要使用脚掌来走路,手主要依靠手指来拿东西。于是,脚趾就用不上了,开始渐渐退化;而手指因为经常用,就发达、变长了。天长日久,就变成今天我们这个样子了。

人的手指头肚儿上都会有指纹,指纹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指纹一旦形成,就成为终生不变的一种标志。指纹由不同长短、形状、粗细、结构的纹线组成,分斗、箕、弓三种基本类型,从指纹中可看出遗传规律和某些疾病的迹象。此外,科学家还研制出了一种“指纹钥匙”,主人只要用手指按一下设在门上的机器,门就会自动打开。

人的左脚和右脚有哪些不同

一般左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比右脚大,男女都一样。由此可见,左脚主要起支撑全身重量的作用,右脚主要用来做各种动作,人老以后,左脚的作用衰退,所以不易站稳。大多数人以左脚为主轴决定前进方向,而大多数人在攻击时会使用右脚。

手指甲和脚指甲生长速度为何不同

手指甲对人是很有用的。当我们用手拿东西的时候,一般都是指尖先接触物体,如果没有指甲的保护,手指就会很容易受到伤害。脚指甲对人也有保护作用,只是现代人都穿鞋,脚指甲的作用就不明显了。

手指甲和脚指甲生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普通人的手指甲平均一天长0.1毫米,脚指甲每天长0.05毫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手指经常需要拿东西、抓物体、接触物体,比脚活动的机会多。越是常用的指尖,长得就越快,因此手指甲就比脚指甲长得快了。

不但手指甲比脚指甲长得快,而且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常用右手的人右手指甲长得快;常用左手的人左手指甲长得快。同样是右手,中指的指甲长得比较快,小指的指甲就长得慢。科学家们还发现,人的指甲白天比晚上长得快,夏季比冬季长得快。

为什么要经常修剪指甲

指甲有两个用处,一是保护手指;二是有利于干活,因为人的手指能够灵活地写字、拿东西,都要靠指甲的支撑。指甲太长,细菌和污垢便容易藏在指甲缝中。指甲缝中的污垢较难清洁,也不美观。所以要经常修剪指甲,保持清洁卫生。

指甲是怎么生长的

指甲的底部是嵌入手指里面的。这部分指甲称做甲床,也就是指甲生长的地方。细胞在甲床分裂,形成新的甲细胞,并把老细胞推到手指的顶端。一旦指甲在甲床中形成了,甲细胞就会死亡,并由一种帮助保护指甲不受损害的坚韧的蛋白质——角质蛋白所覆盖。

这就是指甲的生长方式,通过底部的新细胞把上面的细胞推向指尖。几乎所有的人的体细胞都是通过一个叫做“有丝分裂”的过程形成的。

有丝分裂就是由一个细胞通过自我复制形成另一个同样的细胞的过程。首先,遗传物质被复制了;其次,细胞的其他所有东西都被做了备份;然后细胞自我分裂成两个,每个部分变成一个完整的新细胞。这就是身体成长并自我更新的过程,当然也包括你的指甲。

指甲生长有多快

指甲以每星期约0.5毫米的速度生长。因为每个月约有4.33个星期(52个星期除以12个月(,所以指甲每个月约长2.16毫米。夏天它们会长得稍微快些,而冬天稍微慢些。脚指甲生长的速度比手指甲稍微慢些。

指纹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10个手指的指纹是不一样的。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指纹是一样的。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在《指纹》一书中说,即使在60亿个人中,也不会找到一对特征完全相同的指纹。

根据指纹的长短、粗细和结构的不同,分为斗、箕、弓三种基本类型。其中斗形纹分为双形斗、螺形斗、纹形斗;箕形纹分为正箕、反箕、空心箕;弓形纹分为平行弓、帐形弓。此外还可以根据中心花纹的形状和三角点的位置等,作出进一步的分类。

人体从胎儿时期的第三、四个月开始,就会在掌、跖等部位的皮肤表面长出纹理来,到六个月的时候基本定型。此后,在人的发育过程中,指纹只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粗,纹线的式样、数量和位置却不再变化。

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利用指纹来破案的

根据每个人指纹都不相同的原理,它可以用来作为鉴别身份的“证件”。1892年阿根廷的内科切阿镇郊区发生了一件谋杀案,当地的警察运用指纹学的指示,根据留在门上的血色拇指印,找出了凶手,这是世界上第一件由作案现场的指纹侦破的谋杀案。

有人为什么会有灰指甲

指甲对手指、脚趾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指甲是由一种硬角质蛋白组成的,是从表皮细胞演变而来的,表皮细胞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新的角质蛋白不断产生出来,因此指甲不停地生长。

正常的指甲透明发亮、表面光滑。如果指甲变得发灰带黄,或者变成棕色,而且变得很厚,没有光泽,表面粗糙,那就是得了甲癣病,又叫“灰指甲”。

灰指甲是一种病,在医学上称为“甲癣”。灰指甲是小病,对人没有多大的害处,但若毁坏了指甲,手指头就失去了保护,这不仅给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而且还会影响美观。

引起灰指甲的罪魁祸首是霉菌,常见的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念珠菌等。它们在指甲上生长繁殖,使指甲变质、发脆。灰指甲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地区发病较高。

角质蛋白一般存在于哪些地方

指甲是由角质蛋白生成的,角质蛋白不仅仅是指甲的原材料,头发也是由角质蛋白生成的,还有动物的角都是由角质蛋白生成。

为什么剪指甲不痛

人之所以能感觉到痛,是因为人的身体里面有专门管疼痛的神经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靠皮肤里的神经末梢和血管来感应的,一旦皮肤上发生异样,神经末梢立即将疼痛感迅速传向神经系统,由神经系统传达给大脑,大脑再发出疼痛的命令,这样才会感觉到疼痛。人的指甲上没有血管,也没有神经,所以剪指甲是不会感觉到疼痛的。

指甲是由角质蛋白组成的,它由身体的表皮细胞演变而来。表皮细胞从“出生”到“死亡”,一直都在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只要有新的角质蛋白产生,就会把指甲向外推,因此指甲就会一直不停地生长。

做事的时候,总不能缺少手的帮助,只要室内有灰尘,长指甲缝里就很有可能成为污垢和细菌的藏身之处。如果不经常清洗,这时若抓伤皮肤,极易造成继发感染,传染上疾病。同时,长指甲加大了抓伤皮肤的可能性,所以指甲要常剪。

为什么手能感觉到疼痛

人的皮肤表面有许多神经末梢,它们能感受到冷、热、痛等感觉。手被扎了的信息通过神经迅速传达给大脑,大脑再通过神经告诉手收回来,免得继续被扎。这种信息传递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手一被扎,马上就收回来了。

为什么拇指仅有两节

拇指的两节结构完全是人类进化的结果。类人猿用四肢爬行,拇指短小,不能弯折活动,主要依靠三节长的手指来进行攀援活动。类人猿直立行走后,下肢专门用来负重行走,上肢用来拿工具劳动,拇指就渐渐粗壮有力起来,具有了发达的肌肉,并和其他四指对称活动。

为了适应拇指的活动,拇指处的掌腕关节形成了鞍状关节面,而且由三节变成了两节,使拇指可以进行伸屈、收展和旋转活动。拇指的这种结构,可以使它发挥最大的力学作用,以完成按、持、捏、夹等很多动作。事实上,大拇指也有三节,只是第三节已下移,与掌骨结合在一起,所以只能显示两节。若拇指仍然保持三节长,活动便不可能兼备灵活和稳健这两个优点了。而拇指有三节的人,偶尔也可见到,这属于返祖现象,是一种先天性的畸形。

什么是对掌运动

对掌运动是第一掌骨外展、弯曲和旋内运动的总和,其结果是使拇指尖能与其他各指掌面接触,这是人类劳动进化的结果。它使手形成了一个抓捏的姿势,大拇指与食指精确地抓取动作,有助于人抓捏一些小物体。

为什么有的人是左撇子

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但是也有少数人喜欢用左手,这种人被人们称为左撇子,也叫做左利手。世界上大约有90%的人都是右利手,其余的10%是左利手和两利手,而且这种现象只限于人类。科学家们发现,人在出生后16~20周的时候乐于使用左手,28周以后就成为双利手,36周以后再次爱用左手,40~44周后成为右利手。经过这样的几次循环以后,大概到7~8岁以后才能定下来不再变化。

为什么会有左撇子呢?科学家们认为遗传因素具有很大的影响。据调查,如果父母双方都是左撇子,子女中出现左撇子的概率就会达到45%~50%。如果父母双方有一方是左撇子,这个概率就下降到16%~18%。如果父母双方都不是左撇子,子女是左撇子的机会就不会超过2%~6%。在一些患神经发育不全、口吃、阅读障碍或癫痫等疾病的儿童中,左撇子的比例高于正常人。

为什么锻炼左手有助于发展智力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控制右手,右半球控制左手。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所以左半球比较发达,而右半球则相应落后。加强左手、左侧身体的训练,可使右半球大脑得到锻炼,促进智力发展,使自己不仅有一双灵巧的双手,而且可以使身体行动更加迅速,思维更加敏捷。

人为什么会感到饱和饿

当人饥饿的时候,就会感到肚子里空空的,胃里一阵阵痉挛,眼花耳鸣,四肢无力。这时如能饱餐一顿,就会神清气爽了。可是人为什么会有饥饿感和饱的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