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写给青少年的书)
27001600000015

第15章 不可思议的人体之谜(5)

饥饿感是人体内热量正在减少的信号。人体内储存的碳水化合物,半天的时间就会消耗掉,这个时候就必须补充食物,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如果人体在很长的时间内,不补充食物而又在不断地消耗体能的话,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就会下降,大脑对血糖的变化十分敏感,立即会发出摄食的信号。在人的中枢神经中,有“饱神经”和“饿神经”,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微妙地平衡着进食和停止进食的行为。婴儿只有饱和饿的感觉,没有成人分辨各种美食的能力。

为什么饭后不能立即做剧烈运动

饭后立即做剧烈运动将会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管的蠕动。因为做剧烈运动时,全身肌肉的血液增加,胃及内脏的血液就会相对地减少,这些原因都容易造成消化和吸收不良,影响新陈代谢,甚至造成慢性胃病或胃下垂。

骨头断了为什么会长好

如果我们在运动时不小心,就可能发生骨折。只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生骨折的地方就会长好。

骨头为什么会长好呢?因为骨头本身有一种愈合功能,药物只能起到滋生、活血、舒通经络等辅助作用。骨头表面有一层骨膜,骨折发生后,这一部位的骨膜受到刺激,就会不停地增生并产生新生骨。这些新生骨像桥梁一样,将断折的骨两端连接起来,伤就会痊愈了。

骨折愈合缓慢和没有愈合的患者,在良好的固定情况下,应该经常在室外散步或进行体育锻炼等活动。骨折不愈合的患者应该多晒太阳,因为太阳光中有大量的紫外线,紫外线可以促进皮肤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产生,而这些是骨骼代谢的重要物质。

骨头有砖头硬吗

一些对骨头实际承受力量的研究表明,骨头可以承受高于混凝土40多倍的压力。手和脚比单纯的骨头可耐受的压力更大,是因为它们的皮肤、肌肉、韧带、腱和软骨都可以吸收大量的冲击力。

因此,一只健全的脚可以忍受的压力,是混凝土破裂前所承受的压力的2000倍。

人受冻后嘴唇为什么会发紫

脸部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人的五官都长在脸上,脸上有大量的血管。嘴唇是脸部最敏感和柔弱的地方,所以嘴唇上的血管特别多。而嘴唇的皮肤特别薄,又是透明的,所以皮肤下面鲜红的血液就能透出来,使嘴唇呈现出红色。

但是人在受冻后,嘴唇就会发紫。人体里流的是红色的血液,为什么嘴唇会变成紫色呢?

其实人受冻后,全身都会发紫,只是与其他皮肤相比,嘴唇的皮肤薄且娇嫩;加上嘴唇较引人注目,因此一般人都只注意到嘴唇发紫。当我们感觉冷的时候,神经中枢会立即命令皮肤内的血管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但受冻时间长了,神经感觉就会失效,血管扩张,导致血液流速减慢,不少还原血红蛋白积存于皮肤表面,它们是紫色的,血液因此而变成了青紫色。

人全身的血管有多长

血管布满全身,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静脉是进入心脏的通道,动脉是出心脏的道路,这些“路”都是单行线,血液只能按正确的方向流动,不能倒流。毛细血管则是人体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的地方。全身大大小小的血管连起来有15万千米长,约能绕地球4周。

人脑的潜力有多大

美国知名学者奥图博士说:“人脑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我们只用了不到1%的脑力。即使最聪明的爱因斯坦,其大脑的使用量也没有达到10%。人类的智慧和知识,至今仍是‘低度开发’!”人的大脑是个无尽的宝藏,可惜的是每个人都忽略了如何有效发挥它的潜力——潜意识中激发出来的力量。

人脑与生俱来就有记忆、学习与创造的巨大潜力,而且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得多。据研究,一个正常人的大脑有146亿个神经细胞,约能贮存4.5千万亿个信息单位,相当于一部大型电脑存储量的120万倍。有人计算过,全世界图书馆的藏书总数约8亿册,假如每册书包含的信息量为600万个单位,那么这些书总共有4.8千万亿个信息单位,也就大致相当于一个人大脑所能贮存的信息量。

脑的进化历程

在世界上所有的动物中,人类最为聪明。这是因为我们有了两耳之间的那团柔软的东西——大脑。原始脊椎动物的大脑是脊椎动物大脑的祖先。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虫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大脑是由线形动物大脑进化而来的。

人的记忆能移植吗

经过研究发现,动物身上存在着一种化学记忆密码,犹如生命的遗传密码一样。现在,从一只动物中抽取一种记忆因子转移给另一只动物的试验,已经成功了。

美国培罗医学院的安卡博士认为,神经系统就是一台用遗传密码编出程序的计算机,通过新信息的输入,神经系统能够不断地自我修改程序。这种记忆密码像遗传密码那样,也由20个氨基酸组成。为了证明这一理论,安卡博士着手分离一种“知识缩氨酸”。首先他训练一种不怕光的老鼠,使其害怕黑暗;然后从老鼠脑中抽取15个氨基酸,从中分离出“恐暗素”,注入正常老鼠脑中,这些老鼠都变得害怕黑暗。这是用人工方法第一次获得的“记忆化学物质”。

虽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但由于种种原因,人的记忆移植目前尚未实现。不过,在不远的将来一定可以变成现实,并造福人类。

肾脏移植手术

只有捐赠者与接收者的组织和血型都十分吻合,才能进行器官移植。捐赠者和病人若是单卵性孪生儿,成功的概率最大,其次是兄弟姐妹或其他近亲。因为身体会排斥外来的组织,所以器官移植的主要障碍是病人自己的免疫系统。

人的唾液有什么用

古人对唾液非常重视,称它为“玉泉”、“甘露”、“金津玉液”等等。的确,唾液的功用是很多的。唾液能溶解食物,帮助胃消化食物,唾液浸湿食物后,可以润滑口腔、咽喉、食道,使这些部位柔软而有弹性。唾液具有刺激味蕾的作用,舌头要在唾液的帮助下,才能辨别食物的酸、甜、苦、辣。唾液对口腔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另外,科学家发现唾液还能杀灭食物中的一些致癌病毒。

在野外受了伤,或者被蚊虫叮咬后,如果身边没有药,可以暂时在伤口处涂点唾液。因为唾液中含有特殊的物质,可以杀灭细菌,帮助止血,加速伤口愈合。

为什么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当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可用餐时最好细嚼慢咽。因为让牙齿把食物嚼烂,可使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对消化吸收大有益处。例如,蔬菜中的胡萝卜素,按通常吃法一般吸收得很少,要是充分咀嚼,吸收量就会增加5至9倍。

为什么人会长出痣

常见的痣分为三种:一是黑痣,多为褐色或黑色;二是青痣,都是青色;三是血管痣,主要有大红、紫红和暗红三种颜色。

我们常说的痣多指黑痣。它长在表皮和真皮之间,是大量的茶褐色的黑色素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黑痣大多是先天性的,这和父母的遗传有关;但新生儿一般没有黑痣,逐渐长大后,黑痣才会显现出来。黑痣不是病,对人体的健康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黑痣长得快;或者黑痣表皮破了,就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血管痣和血管有关,它是真皮或皮下血管组织过度增生造成的,不影响人体的健康。青痣很少见,它的面积要比黑痣和血管痣大一点,有可能会损伤人体的健康,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长了痣算是皮肤病吗

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痣,它是天生的,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发育期的青年人身上更多见。痣的颜色大多为黑色,大小不一,大的如同蚕豆,小的形似针尖。虽然痣是一种皮肤病,但它不痛不痒,很少发生异常变化,因此大多数的痣是无损于健康的。

为什么汗是咸的

运动过后,我们一般会大汗淋漓。出汗是为了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以及排出水分,调节体温。人的皮肤里长着汗腺,它一端在真皮里,另一端在表皮上,就是汗孔。汗是由汗腺排出来的,出汗以后可以降低体温。

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7℃左右,体温过高的时候,皮下血管就会扩张,体内的血液会大量涌进血管,汗腺开始分泌大量汗液,以带走体表热量,降低体温。

当我们出汗的时候,如果有汗液流进了嘴巴,就会发现汗液是咸的。被汗液浸湿的衣服上面也会看见一圈圈的白印。因为汗液里除了含有水分以外,还有很多固体成分,比如钠、氯、钾以及钙等,而且钠和氯的成分最多,当它们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就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也就是盐,所以,汗液是咸的。我们大量出汗以后,要补充水分,还要补充钠、氯、钾等各种成分的无机盐类。

汗液来自什么地方

汗液由真皮内的汗腺产生,通过毛孔的小开口释放出来,臂下、腹股沟内、手、足和面部都有许多汗腺。汗在皮肤上挥发,从身体吸收了一部分热量,身体的温度便会跟着下降。

为何人老了听力就会变差

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当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耳朵时,中耳的鼓膜就会受到振动,并同时传送振动给三块听小骨,再由听小骨把振动传递到耳蜗中。耳蜗里的感受器受到振动以后,通过听觉神经把信号传递给大脑,于是人就听到了外界的声音。

人类的听觉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处在下降状态。内耳是人在胚胎期中第一个发育的听觉部分,是真正的听觉器官,它在胎儿形成20天以后就开始发育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细胞就会退化,组织的弹性也随之降低,听觉也就越来越差了。研究表明,婴儿能听到的是振动频率为每秒16~30000周波范围内的声音;到了十几岁能听到的声音频率的上限就降低到20000周波了;到80岁的时候,也许就只能听到4000周波范围内的声音,所以说人老了听力就会变差。

为什么会有耳垢

在耳道的皮肤上有许多耵聍腺,耵聍腺能制造出一种油乎乎的东西,它能把皮肤掉下来的皮屑和吹进耳朵里的脏东西粘在一起,干了以后就变成一片片耳垢。

为何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

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血液能够自动处理伤口,是因为血液中有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等。这几种成分都有自己的作用,当我们不小心弄破了皮肤,细菌进入时白血球就会马上把细菌包围起来消灭掉;红血球像一只只运输船,把新鲜的氧气输给人体各组织,又把那里的二氧化碳运出来;而血小板起着凝结伤口、止血的作用。当伤口流血时,血小板也跟着流出来。血小板一流出来就破裂了,随之放出它所含有的凝血物质——凝集素。凝集素一遇上血液里的凝集原,就会和它结合成凝血素。凝血素再和血浆里的纤维蛋白原结合,组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能很快地凝固,形成一条条细细长长的纤维。这些纤维纵横交错在一起,形成一个堵住伤口的“水泥墙”。过几天,就渐渐地形成一个痂。

血液中有哪些成分

如果将血液注入试管并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就会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透明的微黄色的血浆,它是血液的液体部分;下层是血细胞的混合物,呈暗红色。

久蹲站起为什么会头晕

头晕又称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类: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倾倒的感觉为主,人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二为一般性眩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

人蹲下时,下肢呈屈曲状态,下肢的血管受压,血液不易往下肢流去,下肢就缺血了。当蹲久突然站起时,下肢血管恢复畅通,就像猛然打开了闸门,血液就会大量地往下肢涌去。同时,血液自身也有一定的重量,猛然站起来,血液由于重力的吸引,在惯性的作用下也大量地向身体下半部流去。这样分配到上身去的血液就会减少,再加上站起来的同时,头部也直立起来了,由心脏向头部输送血液就比较困难,这样一来,头部的血液就不够用了。由于大脑一时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人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的现象,等身体血液流动正常后,这种现象会很快消失。

什么是惯性

物体保持自己原有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叫做物体的惯性。我们在乘车的时候身体随着车一起前进,当突然刹车时,车停止运动,但我们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时我们就会由于惯性向前倒。

为何人走路时手脚左右交错摆动

人在走路的时候,总是右脚向前伸的同时,左手向前摆动;当左脚向前伸的同时,右手向前摆动。如果改变一下,当右脚向前伸的时候伸出右手,同样当左脚向前伸的时候伸出左手,就会走不稳。这是为什么呢?

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猿猴是四肢着地的动物,它们行走的时候,前后肢交替跨步是有规律的,这是由动物脊髓的“节律发生器”控制的。猿猴进化成人以后,就开始直立行走,前肢变成了人的双臂。人类两手摆动的习惯,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于人的脊髓是属于大脑控制的,大脑能在某种程度上操控脊髓的活动。因此摆动两手走路,可以保持身体平衡,有一种自然前进的趋势。同时表明人在走路自然地摆动手臂时,肌肉在有规律地收缩。

宇航员在月球上怎样行走

在月球上,重力只是地球的1/6,而脚的蹲力却基本不变,致使重心在两脚先后迈步时改变过猛,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左右摇晃。如果采用蹦跳式行走,身体的重心不再摇摆,就可以稳步前进了。

为何说手是人的“病例卡”

人有了手,能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能进行各种劳动,手能形成抓握姿势,使人们能够抓住和操纵物品,帮助人们完成意愿。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手、脚等皮肤纹理的变化,可以分析出他的健康状况和生理变化。

手指发白,指甲根部的白色半月形营养圈很小,甚至没有,这说明他贫血、营养不好;轻轻地按住指甲可以看出血管的搏动状况,从中可以判断微循环的情况;手指头很粗,像棒槌一样,是肺心病缺氧的表现;手指关节粗大,可能是大骨节病。如果关节处有结节,就可能是患上了痛风或类风湿疾病。大拇指下的手掌和小拇指下的手掌,分别叫做大鱼际和小鱼际,若是这两个地方发红,在医学上就叫做“肝掌”,就是患有慢性肝病。掌纹中若有许多“蝴蝶结”形细纹,则常常是十二指肠溃疡的象征。

脚的功能是什么

脚有支撑和平衡作用,无论人们在运动还是静止不动时,脚都可以防止人体摔倒。另外,当人走路、跑步或跳跃时,脚能将人体推离地面,在脚将人体向上推时,脚趾是人体与地面唯一接触的部位。

人为什么会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