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写给青少年的书)
27001600000045

第45章 踏进神奇的动物世界(3)

热带海洋中鱼类的颜色光彩夺目。在我国南海的西沙、南沙、东沙群岛的热带鱼类花花绿绿,让人难以判断谁更美丽,这些鱼由于色泽艳丽惹人喜爱,有的被送到水族馆或公园里供人们欣赏。

每一种鱼都有自己的颜色,而这种颜色是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然而蝴蝶鱼却是会变色的,这也是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

蝴蝶鱼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的礁盘中,它的体色可以随着周围海水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通常改变体色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甚至有的只需要几秒钟。原来蝴蝶鱼的体表有大量的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细胞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展开或收缩,体表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奇妙的鱼尾

蝴蝶鱼的尾部非常完整,呈圆形,几乎看不到分叉。据说有一次,人们在东非捕获到一条蝴蝶鱼,尾部有一条类似阿拉伯文字的图案。有人翻译出它的意思是“世上真神唯有安拉”,结果这条鱼身价倍增,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海里果真有美人鱼吗

儒艮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它的体型像一只巨大的纺锤,有3米多长,400多千克重,身大头小,尾巴像月牙。最难看的是它那像耗子一样的眼睛,鼻孔在头顶上,耳朵无耳沿,两颗獠牙从厚嘴唇边露出,样子十分难看。

有人说它像美人鱼,主要是因为它和人的生活习性有相近的地方。小儒艮都是吸吮妈妈的乳汁长大的;儒艮的体型也有点像女人的地方,它演化后的前肢——胸鳍旁边长着一对较为丰满的乳房,有如拳头大小,其位置与人类非常相似。所以在它偶尔腾海而起,露出上半身在海面上时,真有点成熟女人的模样。

儒艮喂奶时以其粗壮的手拥抱着孩子,头部和胸脯全部露出水面,酷似在水中游泳的人,故有“美人鱼”之美称。

海牛是海洋里游来游去的牛吗

海牛不是牛,海牛就是儒艮,它是生活在海洋和河道中的一种海兽。海牛虽然叫“牛”,可是除了外翻的嘴与牛有点相似外,其他与牛根本毫无共同点。它虽然和鱼一样生活在水中,但与鱼也毫无关系。

海马是从爸爸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吗

海马不是马,而是一种鱼,之所以称它为海马,是因为它有一个与马相似的头。

几乎所有动物都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小海马却是由雄性海马分娩出来的。海马爸爸的腹部有一个类似袋鼠妈妈的育儿袋,袋壁中布满大量血管,可以为胎儿供应足够的营养。每年谷雨过后,海马爸爸的育儿袋逐渐变厚变大,海马妈妈就将成熟的卵一粒一粒地产在海马爸爸的育儿袋中,与此同时,海马爸爸也排出精子,使卵在育儿袋中受精。大约经过三个星期,一个个针尖大小的小海马就从育儿袋中产出来了。

海马每胎产仔的数量不等,少则百十个,多则上千个,一条海马一年内可以产几胎甚至几十胎。小海马的生长速度很快,出生时只有几毫米,一个月后就能达到60毫米,三个月可达到100多毫米,五个月就长成大海马了。

海马的眼睛有什么特别之处

海马的眼睛生长在一个骨质的塔形结构上,每个小塔形都可以转向不同的方向,所以海马给予两只眼睛不同的任务。它们常常会用一只眼睛搜索食物,而另一只眼睛却在机警地环顾四周,随时观察有没有敌人也在伺机捕获它们。

大鲵为什么被称为“娃娃鱼”

娃娃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学名叫大鲵或鲵鱼,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

大鲵被称为“娃娃鱼”,是因为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啼哭。它体态奇异,身上无鳞、无毛、无鳃,无鳍,与人一样用肺部呼吸,棕褐色的身躯长有地皮状花纹和隆起的小疙瘩。宽阔的头上有一双小眼睛,四肢短小,长有脚掌和脚趾,在陆地上行走,爬树就靠四脚,还有一条橹桨式的长尾巴。

娃娃鱼在野外有着特有的生活方式,它白天常常潜居在清水的洞穴内,夜间才上树捕鸟为食,或者游出洞穴,张口对着流水,让鱼、虾、虫、蛙等食物囫囵流入肚里,娃娃鱼主要以此为寻食方式。井冈山溪涧纵横,洞泉密布,溪水清澈凉爽,是娃娃鱼生活的乐园。

娃娃鱼是怎么冬眠的

娃娃鱼的新陈代谢缓慢,食物缺少时耐饥能力很强,有时甚至2~3年不进食都不会饿死。它在每年的9~10月活动会逐渐减少,冬季则深居于洞穴或深水中的大石块下冬眠,一般长达6个月,直到翌年3月开始活动。不过它入眠不深,受惊时仍能爬动。

比目鱼的眼睛为何长在同一边

一般鱼身体的两侧都是对称的,而身体扁扁的比目鱼,身体却不对称,它的眼睛长在同一边,鼻子也偏向一侧,还有口、牙、胸鳍、腹鳍都不对称。

其实,比目鱼刚生下来的时候,眼睛是对称的长在头部的两侧。幼小的比目鱼非常好动,喜欢到水面上玩。当它长到20天左右,身体有1厘米长时,就开始侧卧在海底。侧卧时间长了,身体各部位生长不平衡,下面的身体变得特别扁,下侧的眼睛贴在海底也没有用了,这时眼下软带开始不断增长,使这只眼睛不断向上移动,逐渐经过背脊到另一侧,与原有的另一只眼睛并列在一起。当它到了适当的位置后,眼眶骨很快就会生成,眼睛以后就不再移动。它在游动时身体侧着,长眼睛的一面向上,有利于发现食物和敌人。

有哪些鱼会长胡须

在鱼类中,有不少鱼都长有胡须。它们的胡须不仅长、短、粗、细、圆、扁等形态不一,而且数目也不尽相同。鲱鱼生有1对胡须;鲤鱼、鲟鱼等生有两对胡须;海水中的海鲇和淡水中的大鲇都有3对胡须;胡子鲇生有4对胡须,泥鳅生有5对胡须;另外,还有长着8对胡须的鲇鱼呢!

为什么螺是“建筑师”

我们在海边散步的时候,会在沙滩上找到一些漂亮的螺壳,这些螺壳是螺的“房子”。

螺类动物中的海螺、田螺和蜗牛都是常见的无脊椎软体动物,他们都是有名的“房屋建筑师”,特别是海螺的壳最为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螺类的外壳都呈螺旋状,有的像宝塔,有的像纺锤,有的像陀螺,还有的像帽子或双锥。

螺壳不仅外表漂亮夺目,而且非常实用,它分三层,内层比较薄,用文石做成,特别光洁;紧挨着螺柔软肉体的中层最厚,用方解石做成;外层也比较薄,是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饰有花纹。由于螺在“建筑”方面的奇才,常常使得许多不会“盖房子”的寄居蟹垂涎三尺,螺死后,它的“房产”被寄居蟹霸占。

为什么寄居蟹要背螺壳

螺壳对寄居蟹的作用很大,如果它遇到可怕的敌人,就把身体缩进坚硬的螺壳中,使敌人无可奈何。

乌贼肚子里为什么有墨汁

乌贼又叫墨鱼或墨斗鱼,是软体动物。它的头部发达,有1对大眼,结构极为复杂,与高等动物的眼近似。头顶有口,口的周围有腕10条,其中2条触腕与体同长,顶端扩大如半月形勺,上面生许多小吸盘;其余8条触腕较短,上面生有4列吸盘,均有角质齿环。在乌贼的腹面,头的下方有1个锥状肉质漏斗(又称水管),这是乌贼生殖细胞、排泄物、水、墨汁的出口,也是主要的运动器官。

最奇怪的是,乌贼的肚子里有个装有大量墨汁的“墨囊”,这是乌贼保护自己的一种武器。当它遇到鱼、海豚、企鹅等动物追赶时,就从墨囊里迅速喷放出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成黑色,当敌人的眼前处于一片黑色的时候,它就可以从容地逃走了。

乌贼的墨汁里含有毒素,可以麻痹敌人,这是乌贼的武器,也是它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但是乌贼积蓄一囊墨汁,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它是不舍得将这些珍贵的墨汁喷出来的。

章鱼也会喷墨

章鱼,也叫鱿鱼、墨鱼,属于多足动物,它头部四周有八只手臂一样的触角。章鱼的身体下方有一个墨囊,墨囊中贮藏着黑色液体。在情况危急的时候,章鱼就会和乌贼一样释放出黑色液体,把周围的海水染黑,以掩护自己逃走。

珊瑚是动物吗

在大海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珊瑚,有的像松树,有的像花丛,那里是鱼儿的天堂。但珊瑚并不是植物,而是珊瑚虫群体死后留下的骨骼。

珊瑚虫属于只有内外两个胚层的腔肠动物,样子像一个双层口袋。它只有一个口,没有肛门,食物从口中进去,需要排出的食物残渣也从口中排出。珊瑚口的周围生了许多触手,触手可以捕捉食物。珊瑚虫个体的身体微小细软,互相之间有共肉连接,所以叫珊瑚虫群体。共肉部分能分泌石灰质的骨骼,越积越多之后,就形成了美丽的珊瑚。

珊瑚虫有很多种类,它们都生活在海里,尤其喜欢水流快、温度高、比较清净的暖海地区。

死后的珊瑚虫群体骨骼用处很多:有些质地粗糙,可以用做烧石灰、制人造石的原料;质地好的可以做建筑用材;有些质地紧密、色泽鲜艳的可以雕琢成工艺品,特别是红色的尤为人们所珍视。

有骨骼的珊瑚

珊瑚只有水螅体,没有水母体。珊瑚的骨骼由躯体下部的基盘和体壁的皮层分泌的石灰质形成。内陷的骨骼与包在外面的骨骼共同形成了珊瑚座,珊瑚虫的下部就镶嵌在此座内,上部仍露在外面。

黄鳝能自己改变性别吗

变性美女已经不再是让人大惊小怪的事情了,可是你听说过会改变性别的鱼吗?雌黄鳝就可以变成雄黄鳝,它可不是通过手术哟!

一般情况下,雌性鱼类的身体里有卵巢,雄性鱼类的身体里有精巢,从生到死都不会改变,而黄鳝却与众不同。刚孵出的小黄鳝都是长有卵巢的雌性鱼,当小黄鳝发育成熟并产卵以后,卵巢就开始发生变化,原来生长卵细胞的组织渐渐转化为生长精子的精巢,于是,雌鳝就变成可以排放精子的雄鳝了。这时,它就固定成为雄性,即使排完精子以后也不会再变回雌鳝了,黄鳝的这种特性叫做“性逆转”。

这种特性对于黄鳝种族而言是很有利的,每年都会有一批雌鳝变成雄鳝,每年又有一批雌鳝繁殖出来,保持了其种族的延续性。

选购黄鳝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在选购黄鳝用于养殖时,若对黄鳝的质量通过体表检查未发现异常,可将其放入水中,若发现长时间伸头出水的黄鳝则应将其剔出。若发现伸头出水的黄鳝较多,则不要收购该批黄鳝。

河马的五官为何都长在头顶上

河马是生活在非洲湖泊里的一种哺乳动物,是最大的非反刍偶蹄目动物。河马长得很丑陋,它们的外表看上去像一只硕大无比的猪,它的身躯特别肥胖,嘴巴大大的,眼睛小小的,看上去很可怕。但是,河马只吃水草和树叶,它长着一张簸箕状的血盆大口,张开时上唇可以高过头顶,能够达到90度,一个小孩藏在其中也不成问题。

河马的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几乎都长在头顶上。原来,河马天生喜欢呆在水中,只有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到岸上寻找食物。白天,当它把自己全部隐藏到水中的时候,只要稍微露出一点脑袋,感觉器官就正好超出水面。这样一来,河马既能通过这种手段来隐藏自己,也可以通过水面上的眼睛和耳朵关注外面的世界,监视周围的动静,又可以用鼻子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一举两得。所以,河马将五官长在头顶与它特殊的生活习性相关。

会流血的皮肤

河马经常全身“流血”,却似乎习以为常,不见丝毫痛苦状。其实这并不是血,而是河马在炎热的环境中待久了,就会从汗腺中排出一种呈粉红色的油脂性汗,像红色血液一般,这种“血汗”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晒和避免脏水浸染的屏障作用。

为何河豚的肚皮会膨胀

动物都有保护自己不被天敌消灭的看家本领,那么河豚的看家本领是什么呢?

原来河豚的腹部皮肤比背部的皮肤松弛,而且长着刺。当它遇见敌人的时候,就迅速地冲到水面,张开大嘴使劲吸气,肠子前下方与胃相连的气囊就充满了气体,腹部随着膨胀起来,刺就立起来了,让敌人没有下口的地方。可以看出来,河豚的肚皮膨胀是它自卫的手段。

生物为了保护自己,都采用了不同的自卫方法。河豚的体内贮存着一种剧毒,叫做河豚毒素。当河豚遇到敌人的时候,就会从皮肤上分泌出许多河豚毒素,使敌人马上放开它。虽然河豚有毒,但河豚的肉却味道鲜美。人们把河豚的内脏、血液、生殖腺去掉,并冲洗干净烹调出来,味道非常好,以至于有些人冒着中毒的危险来品尝这种美味,因此有“拼死吃河豚”之说。

刺豚有什么绝招

平时,刺豚身上的硬刺平贴在身上,与别的鱼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当它遇敌时,就会立即大口吞进海水,强大的水压使全身胀大2~3倍,倒下的硬刺也竖立起来,形成一个大刺球,让敌人无法下口,这样刺豚就可以避免被吞食的危险。

海獭为何被称做“海上老人”

海獭是肉食性哺乳动物,是稀有动物,只产于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分为海水海獭和淡水海獭两种。其中,海水海獭被称为“海上老人”。

海水海獭集中于北美西海岸,从加州到阿拉斯加,以及这一地区北部水域的宽阔地带。海水海獭比淡水海獭大,体重也比淡水海獭重得多;海獭的身上长有动物界中最厚密的毛发(每平方厘米有12.5万根),为暗褐色;外表好像覆盖了一层霜,还长着白色的胡须,这就是“海上老人”绰号得来的原因。

海水海獭很调皮,时常仰浮在水面上,把自己的肚子当成餐桌,把螃蟹、海胆和其他海生动物捉来吃掉。

淡水海獭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到阿拉斯加之间的溪湖里面,通常住在溪边或湖旁的洞里,里面铺着树叶。淡水海獭虽然好动,却很害羞,不常被人看见。

有没有旱獭

旱獭又称土拨鼠,是一种很有趣的哺乳动物。旱獭的头宽而短,耳朵小而圆,四肢短小有力,非常适于挖掘。旱獭毛粗糙,毛色为浅黄褐、褐、浅红褐色或黑白混合而成的灰白色。旱獭栖息于山区平原的开阔地区,一有风吹草动就发出刺耳的啸叫。

螃蟹为什么要横行

大多数动物都是向前走的,而螃蟹却是有名的“横行将军”,它为什么不向前爬呢?原来是因为它的身体结构决定了它的爬行的方向。

螃蟹是节肢动物,它身体的表面有一层硬硬的甲壳,头部和胸部连在一起,腹部是扁平形的,叫“蟹脐”。螃蟹的两侧对称地长着1对螯足和4对步足。螯足分别向头部靠拢,是捕捉食物的工具和攻击敌人的武器;步足分别向左右两侧伸出,是用来爬行的或在水里游动的。

螃蟹的每条步足都有关节,和其他节肢动物不同的是,它的关节只能上下方向活动,而不能前后转动。它在爬行时,由一侧的步足足尖抓住地面,另一侧足尖向外伸直,把身体推送向侧面移动。由于步足的长短不一样,所以螃蟹虽然是横行,爬的也不是一条直线,但它这种爬行的姿态却是在动物界里独一无二的。

“眼观六路”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