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写给青少年的书)
27001600000046

第46章 踏进神奇的动物世界(4)

螃蟹长着一双非常特殊的眼睛——柄眼。顾名思义,它们的眼睛是长在柄上的,柄的基部有可以灵活运转的关节,使得这一长形的柄既可以竖起,又可以倒下。竖起时,可以眼观六路;倒下时,甚至可以连柄一起藏在眼窝中,毫不碍事。

为何蒸煮过的虾和蟹是红色的

许多动物身上的颜色可以保护自己,生活在水中的虾和蟹也不例外。我们经常看到的青虾和青蟹,它们的血液其实是无色的,但由于甲壳下的真皮层中有一种叫虾青素的东西,在环境和光线的影响下扩散开后,虾和蟹看起来就略带透明的青色了。

当虾和蟹经过蒸煮后,体内的虾青素就会分解,而它们体内还有一种虾红素却不怕高温,会在整个身体中扩散并沉淀,所以虾和蟹煮熟后就会成红色的了。不过,在虾和蟹的真皮层中,虾红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虾和蟹煮熟后,并不是通体红彤彤的,虾红素分布的多少决定着颜色的分布。由于螃蟹的腹部根本没有虾红素,所以无论蒸煮多少次,永远都不可能变成红色。

我们去市场上买活虾时,可以利用虾身上的色素规律,识别哪种是新鲜的虾。如果虾放置时间长,头部和背部会变成浅浅的红色,那肯定就不是新鲜的虾了。

龙虾怎样觅食(1)

龙虾躯体粗大而雄壮,身披坚硬并且红光闪闪的“盔甲”。在它们的头胸甲和长长的第二对触角表面,长有许多粗短而吓人的尖刺。它们还有五对斑斓绚丽的长足以及同样显眼的两条直伸向前的长触角,它们迈着步足在海底爬行时,真有些像传说中的海底龙王!

虾皮是虾的皮吗

很多人都以为虾皮就是虾的皮,事实上,虾皮是一种小虾,它的真名叫做毛虾,是我国沿海的特产。这种虾长得扁扁的,长约3~4厘米,有一对红色的触角,比身体长3倍,肉少而皮薄,所以把它们叫做虾皮。

毛虾是不能新鲜保存的,它只能被晒干或者煮熟晒干来保存,我们平常吃的虾酱和虾油都是用毛虾加工而成的。春季捕捞出来的毛虾可以制成虾米,但是剥落下来的残渣不可以食用,只可以用来做肥料。

磷虾的身体一般都比较透明,不会爬行,但是游泳的速度很快,由于它身上会发出点点磷光,所以叫做磷虾。磷虾一般比较小,只有1~2厘米,生活在南极的磷虾比较大,有4~5厘米长。在磷虾的两个眼柄下面和胸足的基部,都有一个球形的发光器,发光器中央有能够发光的细胞。

龙虾怎样觅食(2)

龙虾喜欢住在海底穴中,白天常潜伏在岩礁的缝隙里或珊瑚、海藻中,夜晚出来觅食,吃饱后返回穴中。它性情凶猛,杂食,但喜欢吃美味的小鱼类。它总是先隐藏起来,一旦小鱼游过,就立即扑上去,美美地饱餐一顿。

为何说鳖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产品

鳖,又叫做甲鱼、团鱼等,是爬行纲鳖科类动物,它身体边缘有厚实的裙边。鳖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比同类水产品和肉食品要高出许多,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比一般的鱼类还要高。

经过专家的分析,每100克鳖肉和裙边中含有蛋白质达17克,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1.6克,钙107毫克,磷135毫克,还有其他硫胺素、核黄素、尼可酸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和氨基酸。尤其以组氨酸含量最高,含有糖类,裙边中还富有角质,所以鳖肉吃起来比较鲜美。鳖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它的甲、血、肉、脂肪、胆、卵都可以入药,具有滋阴除热、益肾、健骨的功效。所以说,鳖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产品,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鳖虽然没有乌龟那样坚硬的外壳,但是它有一副利牙。人们说,如果被鳖咬住,非得等到打雷,它才会松口,其实只要把它放到水里,它就会松口。

幼海龟的成长历程

雌海龟通常将卵埋在沙滩上或者泥土中的洞穴里,大约经过49~60天,幼海龟便会用吻端一个角质敲破卵壳出世。幼海龟一经孵化,便能独立生活。但是只有少数的幼海龟能顺利长到成年,它们在通往海洋的路上很多都成为了螃蟹、海鸟等天敌的食物。

乌龟真的可以万年长寿吗

乌龟的四肢和头部的骨头特别软,当它紧张或遇到危险时,它的头和四肢都会缩到坚硬的壳里,把自己保护起来,同时,乌龟身上有很好的保护色。

乌龟应该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了,科学家认为这与它们性情懒惰、行动缓慢、新陈代谢水平低有关。龟的心脏机能很特别,从活的龟体内取出的心脏有的竟然可以连续跳动两天。另外,龟长寿无疑还与它们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

根据动物学家和养龟专家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以植物为生的龟类的寿命,一般要比吃肉和杂食的龟类的寿命来得长。龟的长寿与它的呼吸方式也有关系。龟没有肋间肌,呼吸时必须用口腔下方一上一下地运动,才能将空气吸入口腔,并压送至肺部。在呼吸的同时,头、足一伸一缩,肺也就一张一吸,这种特殊的呼吸动作,也是龟得以长寿的原因。

乌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难道乌龟真能长寿到活上千年、上万年吗?其实不然,一般寿命最长的龟大概可以活到300岁。

最美丽的海龟是什么

最美丽的海龟要数玳瑁了,玳瑁的背甲十分美丽,呈棕红色而且有黄色花斑,盾片都呈覆瓦状排列,背甲在日光下闪现湖泊样光辉,瑰丽可爱。它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经常出没于珊瑚礁中。

为什么鳄鱼会流眼泪

鳄鱼其实并不是鱼,而是既可以在水里生活又可以在陆地生活的两栖类动物。鳄鱼吃水中的昆虫、甲壳类、鱼类、蛙类、蛇类,有时也吃小兽类。非常让人不解的是,鳄鱼在吃小动物的时候,眼睛里会流出液体。其实这种液体不是眼泪,而是鳄鱼在利用泪腺排出多余的盐分,使身体内的盐分达到均衡。由于它的泪腺长在眼睛的周围,人们就以为它在流泪,所以,人们常常用鳄鱼的眼泪来形容假慈悲。

鳄鱼多数分布在热带地区,独有扬子鳄生活在我国。扬子鳄一般以鱼、虾、蚌、蛙和小鸟等为食。鳄鱼在陆地上爬行的时候,能够睁着眼睛寻找食物;当鳄鱼潜入水中的时候,同样也是睁着眼睛寻找食物。原来鳄鱼除了有上下眼皮以外,还有透明的“第三眼皮”。当它在陆地爬行的时候,这个眼皮就自动收上去,当进入水中的时候就把这个眼皮放下来。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鳄鱼的牙齿是它的“武器”,保持牙齿的锋利对鳄鱼很重要。许多动物的牙齿在长成后不会更换,终其一生。而鳄鱼却不同,它们的旧牙会定期脱落并长出新牙。小牙在老牙下方发育,到长成的时候,就把老牙挤出去,成为新牙。

为什么蛤、蚌里会长珍珠

海里的蛤、蚌是珍珠诞生的摇篮,但并不是所有的蛤、蚌里面都有珍珠,只有寄生虫寄生或有外物侵入体内的蛤、蚌,才会产生珍珠。蛤和蚌体外都有两片硬壳,两片硬壳的内壁上,都长着一片柔软的膜。这两片膜像外套一样包裹着蛤、蚌柔软的身体,所以叫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所分泌的物质形成的。当寄生虫钻进蛤、蚌坚硬的贝壳内时,蛤、蚌为了保护自己,它的外套膜就快速分泌珍珠质,将这个寄生虫包住,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珍珠。

有时候,一些沙子掉进蛤、蚌里面,蛤、蚌无法将它们排出去,受了刺激的外套膜分泌出珍珠质来逐层包住它们,久而久之,就形成珍珠了。珍珠贝或蚌的贝壳的最里层闪烁着珍珠般的光彩,是最美丽最富有光泽的珍珠层,它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构成的。人们知道了珍珠的形成原理以后,就可以进行人工培植珍珠了。

扇贝的身体结构

扇贝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海域的贝壳,以热带海洋中的种类最为丰富。它的身体由三个主体组成:中间主体,被称为内脏囊,被石灰质的贝壳所覆盖;从内脏隆起伸出感觉和摄食的部分是头部;与运动相关的部分是肉足。

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青蛙小的时候叫蝌蚪,长大之后才叫青蛙。那么,从小蝌蚪到青蛙,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众所周知,青蛙是两栖类动物,它既能在水里生活,又能到陆地上生活。

青蛙的卵一般产在水里,经过4~5天之后,小蝌蚪就孵出来了。小蝌蚪很像鱼,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紧接着就慢慢地长出后腿,然后再长出前腿,尾巴也随着逐渐变短;当它的尾巴消失的时候,就彻底变成了幼蛙,幼蛙长大以后就是青蛙了。小蝌蚪是用鳃呼吸的,青蛙是用肺呼吸的。从小蝌蚪到幼蛙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从幼蛙到青蛙大约需要三年的时间。

世界上最大的蛙是非洲喀麦隆的巨蛙,它的身体有30厘米长。世界上最小的蛙是生活在古巴的矮蛙,整个身子不过1厘米,大概和人的小指甲盖一样大小。

为什么说角蛙是蛙中的“魔鬼”

角蛙头部有角状突起,外形狰狞可怕,性情粗暴,具有攻击性,它是蛙中的“魔鬼”,许多性情温和的蛙通常是它们的口中之食。角蛙天生一张大嘴巴,甚至连老鼠也能整只吞下。对它们来说,三两口将同类吞进肚中是极为轻而易举的事。

河马为什么常潜在水里

河马生活在非洲水草繁茂的河流湖沼中。它白天总泡在水里吃水草,它的食量很大,每天能吃大概60千克的食物。如果水中的食物不够吃,晚上它就会跑到岸上来吃草,或者偷吃一些农作物,但它睡觉时是在岸上。

白天河马常潜在水里,因为它四肢短,脑袋又太大,如果长时间在陆地上行走,四肢难以支撑巨大的身躯,沉重的头颅又带来很大的不便,而河水的浮力却可以使它减轻一些重量,在水里也凉快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河马的皮肤要经常保持湿润,以免干裂,所以河马不得不泡在水里。当河马上岸时,皮肤会分泌一种红色的液体来润滑皮肤,可别以为河马是在流血。

同时,河马喜欢泡在泥浆里,让身体布满泥巴,这是为了避开蚊子、苍蝇、跳蚤和虱子的叮咬。

河马身上真带有“水下发报机”吗

河马潜入水中时,阀门一样的肌肉组织会自动封闭它们的耳孔和鼻孔,但这并不影响它们在水下的听力和向同伴发出信号。被封闭的气孔中,能发出只有河马们听得懂的“嗡嗡”声和“嘀嗒嘀嗒”声。

企鹅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企鹅是脊椎动物,生活在世界最寒冷的地方——南极冰原。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只有企鹅这种比较善于保持热量、抵御严寒的动物,能在那里繁衍生息。那它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

企鹅的繁殖方式很特别,到了繁殖季节,雄企鹅和雌企鹅就结为伴侣,建立永久性的配偶关系。它们用小石头在地面上堆巢,里面铺上干草、枯枝等,雌企鹅每窝产一两枚卵,产完卵后交给雄企鹅去孵卵,自己就到海洋中觅食。

雄企鹅的腹部皮肤皱褶形成一个孵卵巢,它就用喙把卵放进孵卵巢里,靠体温保持孵化温度。雄企鹅在南极的零下60℃恶劣环境里,任凭狂风呼啸、腹内饥饿,坚持60~80天之久,靠消耗自身的脂肪来维持生命。在小企鹅破壳而出的时候,吃得又肥又大的雌企鹅回来了,从雄企鹅的怀中接过小企鹅,用嗉囊分泌物来喂养小企鹅。雄企鹅这时才可以松一口气,赶忙到海中捕食,补充身体养分。

模范爸爸——帝企鹅

帝企鹅从不筑巢,企鹅妈妈产下蛋后,爸爸就将蛋放在脚上,然后伏在蛋上,用腹部下端的皮肤把蛋盖住。为了保持蛋的温度,爸爸连睡觉时都站着而且无法吃东西,完全靠消耗脂肪来维持生命。这种状态要持续两个月。

为什么企鹅是黑白色的

企鹅的黑白色是为了确保它们能够生存。当企鹅在海洋中游泳时,它们黑色的背使海豹和其他食肉动物难以发现它们。从身体下面看,它们白色的前腹让它们的天敌在逆着天空中的光线时难以看见它们,使海豹、鲨鱼和虎鲸难以伤害它们。

当然,企鹅也可以利用颜色来控制它们的体温。如果它们热了,就会将白色的腹部朝向太阳而反射阳光。如果它们冷了,就会将它们黑色的背部朝向太阳来吸收热量。

企鹅群为何列队行走

企鹅群列队行走,这可能与人们在雪地上行走时也会一个跟着一个的原因一样。队列的第一个人将雪踩紧,从而使其他人更容易跟上,而且使后面的人可以更有信心地踏上去,因为如果前面的人没有掉进冰层,他也不会。这可能也是一种野外保护的要领,当然,除了走在最前面的那只可怜的企鹅之外。

为什么企鹅能抵御严寒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地球上目前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地方。在那里,有记录的最低气温是零下89℃。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只剩下企鹅仍孤独地坚守着白色的家园。企鹅是最古老的一种游禽,它可能在南极尚未被冰雪覆盖之前,就已经来此处定居了。南半球陆地少、海洋面宽,是水族最繁荣的领域,那里有丰富的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类,这些都是企鹅的主食,企鹅登陆南极洲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为了这片充沛的食源地。

在南极没有食肉猛兽,企鹅在这里很安全。同时,企鹅在南极洲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经过数千万年的磨炼,已经练就了一身抵御严寒的本领。它身上的羽毛退化成密集的重叠鳞片状,不会被海水浸透,肥厚的皮下脂肪层能够维持体温。因此,人迹罕至的南极洲就成了企鹅的天堂。

企鹅的翅膀为什么那么小

企鹅祖先的翅膀并不是这样小的,但是为了生存的需要,翅膀小就可以减小潜水和游泳时产生的阻力;另外,它们的食物来源于水中,不需要飞翔,这样企鹅的两翼就逐渐变小演化成鳍状肢。

为什么北极没有企鹅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企鹅都分布在南半球,而北半球一只也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说北极地区过去也有企鹅——生物学家曾在北极地区找到一种已经灭绝了的鸟类骨骼,他们称之为“大企鹅”。这种鸟身高60厘米左右,棕色的脑袋,一身黑披风似的羽毛,腹部呈雪白色。“大企鹅”不擅长在陆地上行走,和南极企鹅一样,走起来摇摇摆摆的,可在水里却灵活异常,经常捕食各种鱼类作为食物。这种“大企鹅”分布范围不是很广,主要生活在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以及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数量曾达到上百万只之多。但是欧洲在16~17世纪掀起北极探险热潮,许多探险者和旅行家纷纷涌入北极定居。由于移民贪婪无节制地大肆捕杀“大企鹅”,使其最终在北极地区绝迹了,也从地球上消失了。

企鹅为何能找到回家的路

每年南极的极昼来临时,企鹅便会带着子女离开家乡,到遥远的海洋去觅食。在往返的途中,它们还要穿越没有任何标志的冰原,但它们从来不会迷路。难道它们体内有指南针吗?

两位美国动物学家针对这一问题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把企鹅放到离它们的故乡几百千米的洞穴中,把洞穴盖上盖子,企鹅一开始是茫然地转来转去,但它们很快就会把头转向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