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经商50年
27115000000016

第16章 谋略决定局面(2)

次年春,港府初步选定在电讯方面有着实际业绩的以和黄为核心的财团为第二电讯网络的经营者。但由于和黄集团内部出现了问题,导致在此项投资上不能达成一致,结果,港府将第二电讯网络的经营权转手给了颇具实力的九龙仓有线传播公司。

虽然事情没有按照李嘉诚的计划发展,但李嘉诚并没有放弃,而是另辟蹊径。

1990年4月,“亚洲卫星一号”发射成功,按照计划,此卫星主要用于电话服务。

由于当时的使用率很低,李嘉诚将其用在了电视领域。他以家庭的名义与和黄共同组建了卫星广播有限公司。

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对父亲即将要实施的卫星电视计划非常感兴趣,于是,他被任命为刚成立的卫星广播有限公司的董事兼行政负责人之一。李泽楷的商业天赋从此便逐渐显露出来。

卫星电视计划对九龙仓的有线电视造成了威胁,自然引起了九龙仓有线传播公司的敌意。于是,双方剑拔弩张,都有不肯退让之意。

年底,港府正式批准了卫星电视的经营权,但有附加条件,不准播放粤语节目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香港是卫视的主要市场,大部分香港华人听不懂国语,更不用谈收看国语节目了。如果不准播放粤语节目,那么卫星电视的经营权可有可无。

为了拉拢人心,李嘉诚不再采取温和态度,他与次子李泽楷轮番上阵,借助传媒表明了对港府规定的不赞同。

此外,李泽楷力压九龙仓有线传播公司董事局主席吴光正(包玉刚的女婿),逼得该公司以放弃有线电视计划来得到港府的帮助。

因为在电视计划方面双方投资皆达数十亿,再加上双方后台实力雄厚,港府不得不出面调解矛盾。

1991年3月,卫星电视公司成立。李泽楷为副主席,实则掌握了该公司的管理大权。

1993年7月,卫星电视公司转售给跨国传媒大亨默多克。和黄集团及李氏家族收益颇丰,各获十来亿的非经常性收益。此外,李氏家族与和黄集团仍控有卫星电视公司近40%的股权。

李泽楷在卫星电视公司成立前后和抛售过程中表现不俗,卫视交易成功后,更是名噪一时。

李嘉诚经商箴言:

一个企业的开始意味着一个成功的开始,意味着一个良好信誉的开始,有了良好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忠诚、有义气。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一定要能够做到。当你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后,成功、利润便会随之而来。

4.好风凭借力,借“壳”能上市

在体育竞赛中,撑竿跳很有意思,运动员手持长杆,助跑加速,长杆点地,身子腾空而起,十几米高的横杆轻松越过。运动员之所以能越过如此高的横杆,就在于会借力。在商战中,高明的商家就善于借力。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巧借别人的力量为自己服务,既可以广交朋友,又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来港资历浅,或会计制度不合上市要求,香港的中资公司一般很难通过正常途径上市。要想上市,只有在一些资产少或经营差的上市公司身上打主意,他们可以打着上市公司的旗号上市。

有买壳者,自然就有造壳者。一些集团有意将公司分拆上市,或掏空上市公司的“肉”,使其变成空壳,然后待价而沽。他们的做法自然迎合了买家的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买家买的不是肉,而是壳——即上市地位。

在李嘉诚看来,“借壳上市”是协助中资的一个好办法。因为他可以以自己的实力帮助中资购得上市公司的壳,使得中资能够在香港上市。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在港一家中资公司董事长荣智健和李嘉诚的看法一致。

李嘉诚、荣智健二人不谋而合,通过多方寻找和权衡,他们相中了泰富发展。

泰富发展的前身是香港证券大亨冯景僖旗下的公司,几经改组后,控股权落入毛纺巨子曹光彪的手中。1988年8月,曹氏拥有泰富发展50.7%的股权,成为了泰福发展主席,对泰福发展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李、荣二人之所以相中泰福发展是有原因可循的。一方面,泰富经营地产及投资,状况良好;另一方面,曹光彪经营的大项目港龙航空正在与太古洋行的国泰航空进行激烈的空中争霸战。曹氏因不敌对手弄得财力枯竭,焦头烂额。为摆脱困境,曹氏不得不“减磅”。

当时,在长实出任主席的百富勤同时也是中信的收购代表。1990年1月,百富勤以中信的名义向泰富主席曹光彪以1.2元/股的价格购入其泰富股份,并以同样的价格向小股东全面收购泰福股份。其实,中信在那时并没有付出现金收购泰福股份,而是通过复杂的换股以及物业作价的步骤完成的。另外,李嘉诚和荣智健都曾是港龙的股东,都与曹光彪打过交道,从这两点来看,这次的收购行动是经过各方缜密协商过的,对各方来讲,都是有利的,公平的。

到1991年6月,泰富经改组、集资、扩股之后,股权的分配结构为:中信49%、郭鹤年20%、李嘉诚5%、曹光彪5%。泰富正式改名中信泰富,荣智健任董事长。从股权分配上可以看出李嘉诚旨在促成这件事,并无意从中获取权益。

其实,早在1990年初,李嘉诚辅佐中信收购泰富起,香港中资与内地国企已纷纷扯其衫尾,想借超人之力购壳上市。然后利用双方的优势合组联营公司,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拓展业务。面对众多的合作伙伴,李嘉诚并没有盲目与其合作,而是以独到的眼光从中选择了首钢为合作伙伴。

李嘉诚之所以选择首钢,有一个机遇因素。

香港有一家以经销钢铁为主的上市公司,名为“东荣钢铁”,它为李明治的联合系集团所控。1990年,该公司仅钢筋一项就进口33万吨,占香港同年市场的1/3。李明治是香港股市上著名的魔术师,他不停地将全系各上市公司的股份倒来倒去,据说买家卖家都是他一人,害得小股东叫苦连天,不知所措。

此时的李明治正涉嫌触犯证券条例,招致证监会等机构的大调查。如果证据成立,李明治及其联合系集团将会受到严厉处罚。在这种情况下,走为上策,李明治有意将旗下上市公司作壳出售。

首钢即首都钢铁企业总公司,它是中国特大型四大钢铁基地之一,职工人数多达27万。规模宏大,在国内拥有100多家大中型工厂和70家联营公司,在海外拥有独资、合资企业18家;经营多元化,包括钢铁、采矿、电子、建筑、航运、金融等18个行业。

首钢的实力雄厚,再加上东荣钢铁与首钢的入港发展方向相吻合,它既可消化首钢的钢铁,还可将部分钢铁销往海外,于是就有了李嘉诚与首钢的第一次合作。

1992年10月23日,首都钢铁、长江实业、怡东财务和东荣钢铁四方在北京签订有关收购东荣的协议,商定的收购价为9.28港元/股,涉资2.34亿港元。收购方的股权分配是:首钢51%,长实21%,怡东3%,一共占有东荣股权的75%。收购停牌前,东荣市价为9.2港元/股。

东荣的市价及收购价均低于其股票面额,足见东荣当时在股市上的信誉之低。东荣虽是一只没有肉的微型空壳,但是并不会限制它的未来主人将其发展成大型中资企业。

次年,李明治的联合系进一步斩缆,将旗下的上市公司三泰实业出售。三泰实业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因为它的出售,于是有了与首长的第二次合作。

4月2日,首钢、长实、怡东再次联手,收购了联合系三泰实业67.8%的股权,每股作价1.69港元,涉资3.14亿港元。收购后,三家的股权分配是:首钢46%,长实19%,怡东2.7%。

5月,东荣从长实和怡东手中购回三泰股份。同月,东荣正式改名为首长国际。大股东仍是首钢、长实、怡东三家,三泰实业则挂在首长国际旗下。收购完毕后,首长国际开始投资,重整结构,并将其改名为首长四方。

8月12日,收购建筑公司海成集团,斥资1.74亿港元。

9月12日,首长国际全面收购宝佳集团,涉及资金11亿港元。宝佳的业务以黑色金属为主,对他的收购是首长国际金额最大的一次收购。

经过这几次收购后,首长国际在香港站稳了脚跟,实力大增,于是调头向内地进军。在与内地政府及企业合作的投资项目中,首长国际的累计投资金额高达百亿以上。

从1992年起,借壳上市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中资公司采用,不仅如此,招股上市在香港也呈现出蔚然成风的景象,其中红筹股成为股市令人瞩目的股种。

香港证券界评出1995年中资上市公司四大天王,市值排名如下:

第一名,中信泰富,474.7亿港元;第二名,粤海投资(广东省政府驻港投资机构),89.4亿港元;第三名,首长国际,63.6亿港元;第四名,越秀投资(直属广州市政府),50.9亿港元。

中信泰富发展极为迅速,在1994年跻身香港十大财团榜。据1995年1月1日的《快报》,中泰以375亿市值,排名第8位。风头之劲,使得香港老牌华资和英资大财团都感到可畏。

有人说,中信在中资坐大,是其背景大。其高层人员要么自身是高干,要么出身是高干。更重要的是,中信是直属国务院的一级公司,级别相当于部级。

香港中信,拉香港超级富豪助威,其中一位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另一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首富郭鹤年。权势加财势,任何一家大财团都莫与争锋。

中资大举进军香港,曾引起英资的恐慌,让英资认为中资将要取代他们的地位;也引起了华资的不安,使他们觉得中资是来港占地盘抢饭碗的。

很明显,中资在香港上市给香港的金融业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指出,“在未来的特别行政区,所有的本地资金和外来资金(注:包括中资英资在内)将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所有资本将在无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公开、公平地竞争”;“中资现在和将来都要遵守香港的法律、法规,并且平等地与其他资本竞争”;“中资公司到香港完全按照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方式去竞争,对我们来讲还是个新课题,我们仍在学习之中”。

由此可见,“借壳上市”的确是一个快速上市的好办法,也可见李嘉诚在协助中资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李嘉诚经商箴言:

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多付出一点,更可多赢一点。就像参加奥运会一样,你看一、二、三名,跑第一的胜出第二及第三,就是快了那么一点点,若是跑短程的可能是不够一秒之差,只赢一点,所以快一点就是赢!

5.以小博大,决胜千里

做生意就要学会以小博大,这才是地地道道地做生意。现代经营理论认为,评价一位现代企业家的能力,不仅要看它拥有多少财富,还要看它能调动多少财富作为资本。因为在资金回报率同等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家能够调动的财富越多,他所得到的资金回报也就越多。

早在50年代创业初期,李嘉诚就考虑到了融资问题。从创业开始,李嘉诚经历了独资、合股的漫长岁月,终于跻身上市公司之列,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不足、筹措无门的问题。

李嘉诚无法忘记他在创业之初,其塑胶厂由于资金紧张几乎倒闭的经历,也同样无法忘记事业发达之后在融资方面帮了他大忙的银行和股民。可以说,善于筹集足够的资金,是李嘉诚作为一个超级企业家的重要秘诀。

建厂初期,李嘉诚就已经体会到了没有资金寸步难行的情景。当时他通过到亲友中集资招股的方式解决了租赁厂房和添置设备的问题。为了使企业发展有保障,李嘉诚开始筹划如何集资。

在意大利考察塑胶花时,他了解了西方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对欧洲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中发现了股份制的优越性:不仅不用承担无限责任,而且能较快地筹集到大批资本。对于想扩大规模,而又缺少资金的企业来说,通过股份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来达到目的是再好不过的。

后来,为适应北美市场需要,长江塑胶厂必须扩大塑胶花生产规模。而扩大生产规模的前提条件便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李嘉诚为此深感苦恼。他说:“我深刻感受到:资金,它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之泉。”

融资问题无论对于叱咤商场的大企业家,还是对于刚刚起步的小企业主,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白手起家和扩大企业规模的过程中,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明显。李嘉诚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充分认识到了资金的重要性和股份制的优越性。在外人看来,长江公司的发展势头不错。但李嘉诚没有感到满足,他认为长江公司不仅发展缓慢,而且资金不足,与他心中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将公司上市转变成为股份公司,便可利用股市吸纳大量资金,加速公司的发展,李嘉诚在发展长江塑胶厂时有过的想法终于要付诸行动了。

李嘉诚看准蓬勃发展的地产高潮后,一方面在现有的地盘上大兴土木,楼宇未等建成就有用户上门求租,获得租金后,又继续投入兴建楼宇,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申请上市,成为公众性的股份有限公司,以期利用股市大规模筹集社会游散资金。

李嘉诚是个对新事物抱有浓厚兴趣、渴望从事具有挑战性事业的人。他已经树立赶超置地的目标,并以其作为竞争对手。置地是一家上市公司,长江也非得跻身股市不可。除此,长江要想拓展别无他径。

立志赶超置地的李嘉诚,及时跻身股市。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嘉诚在股市方面比他办实业更具天赋。

1972年7月31日,李嘉诚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实)。随即,委托财务顾问拟定上市申请书,准备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实绩、各项账目等附件。

同年10月,李嘉诚向香港会、远东会、金银会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长实获准挂牌,法定股本为2亿港元,实收资本为8400万港元,分为4200万股,面额每股2港元,溢价1港元。包销商是宝源财务公司和获多利财务公司,分别在香港、远东、金银三家交易所向公众发售。

长实骑牛上市,备受投资者青睐。上市后不到24个小时,股票就升值1倍多。“僧多粥少”,认购额竟超过发行额的65.4倍,包销商不得不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谁是长实的(公众)股东。

股票升值1倍多,意味着长实公司市值增幅1倍多。消息传来,长实职员惊喜若狂,买来香槟庆贺。长实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并未显出特别的欣喜。

李嘉诚深知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他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动,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显出了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

果然,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跌破1970年以来的新低点——150.11点。

除极少数快捷抽身脱市者,绝大部分投资者均铩羽而归,有的还倾家荡产。香港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哀声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