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经商50年
27115000000017

第17章 谋略决定局面(3)

李嘉诚的稳健作风又一次保证了长实平稳前航,他成了这次大股灾的“幸运儿”。长实的实际资产没有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绩。

这次投资,李嘉诚给经商者的启迪是,作为投资者,应该确定自己开拓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坚持前行,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被暴利牵引而偏离航道。三心二意,也许会赚一两次,但长此以往,便失去了自己的原则,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终不能成大器。

诚然,也有极个别精明的股坛高手以炒股牟取了暴利,既能审时度势,在股灾降临之前又能够及时抽身撤退,所赚远在李嘉诚之上。

但是,假如选择风险极大的投机,就应该冷静地分析自身是否具备那般高超的本事。同时,还应有充分的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在准备暴赚大利之前,首先要想到血本无归。

不能说李嘉诚经商法是唯一可行的,但以李嘉诚的成就来看,足可引起经商者的深思与借鉴。运筹帷幄使李嘉诚成为今天香港首富、全球华人首富。

长江实业的股票上市没有遇到多大困难,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在当时是可行的。但如果往上追溯几十年,这种方法是很难行得通的。李嘉诚的决策既是公司自身发展形势所迫,又出于香港股市发生的巨大变化所诱。

早在1891年,香港已经开始了正式的股票市场活动,但股票市场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却在1969年左右。

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停滞不前,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香港与大陆之间关系特殊,大陆的任何政治波动都会对香港前途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海外的证券市场比香港更加便利,仅在投资工具方面就优于香港证券市场。

(3)1961年后,由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从银行贷款已不是难事,股票的吸引力减弱。

(4)1969年之前,香港的所有股票市场活动必须经过香港证券交易所进行,而当时香港本地工商企业大都不能成为交易所的会员,无法通过股票市场进行集资。

1969年12月17日,“远东交易所”在李福兆等华人财经人士的引导下开始营业,香港证券交易所在股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远东交易所放宽公司上市条件,股票市场发展迅速。

随后,香港的交易所增至4所,公司上市更加容易,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与日俱增。长实就是在这个有利背景下,以股票面市。

其实,长实作为新上市的公司,并不是其本身有多么高的信誉。事实上,其他上市股票比长实股升值更惊人,只是李嘉诚运筹选择了一个最佳时机将长实上市,而取得了喜人的开端。

对于股票升值,李嘉诚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股票升值,并不能表示投资者独钟长实,而是大势的兴旺所致,其他上市股票均有升值,有的比长实股升值更惊人。要使投资者真正信任并宠爱长实股,最终得看长实的未来实绩,以及股东所得的实惠。

李嘉诚还意识到:股票升值如此神速,那么缩水也就会是瞬间之事。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风险会远远大于其他市场。

李嘉诚乘胜前进,又积极争取海外的第二上市地位。

1973年初,由新鸿基证券投资公司代表与英国股票公司商议,为长实牵线搭桥,最后达成了协议,长实股票开始在伦敦挂牌。挂牌后,长实股票受到了英国投资者的热烈欢迎,人们纷纷前来购买。

次年5月,长实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了“加拿大怡东财务有限公司”,实收资本为港币5000万元,双方各付现金资本2500万港元,权益对等。其后,双方积极在港拓展业务。这一联营公司的建立,对长实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长实从此可以引来大量加拿大外资,增强自己的实力。

6月,长实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促成下,经加拿大政府批准,在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发售长实股票,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挂牌买卖之先河。此举标志着长实在加入国际金融市场中又跨进了一大步。

长实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与加拿大银行界建立伙伴关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因为当初李嘉诚从事塑胶花产销时,以其良好信誉得到了北美贸易公司的认同,而加拿大帝国银行正是这家公司的主要关系银行。

李嘉诚在香港和海外股市进行全方位的集资,为长江的拓展提供了厚实的资金基础,为长实发展成为庞大的集团公司拓开了一条宽广之路,这也是他跨入超级富豪行列的关键一步。

1973年的大股灾,造成了地产低潮。李嘉诚深谙香港经济的兴衰规律,他认定低潮过后,又是新一轮高潮。因此,股市地产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时机。拓展离不开资金,李嘉诚就想到发行新股集资。

地产低潮引起了都市地产投资有限公司的财政危机,李嘉诚看准时机,准备捞上一笔。1994年,长实发行1700万股新股票,用以购买都市地产50%的股权。实际上,李嘉诚是用新股换取该公司的励精大厦和环球大厦。这两幢商业大厦,租金收入每年达800万~900万港元。

李嘉诚在捡便宜的同时,还做了好人,在客观上帮助了都市地产,真可谓一箭双雕。

李嘉诚在地产低潮时通过这样的方式积聚了充裕的现金,使他得以在地产低潮期地价偏低的情况下大量购入地盘。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随着形势的转变,李嘉诚一反过去只租不售的做法,将发展重点转移到物业上来。这样,资金的回笼和周转速度大大加快。回笼后的资金又可及时地用来购买地盘,兴建楼宇。

1976年,香港地产开始复苏,市场逐渐转旺。从地产低潮期走出来的人们这才惊奇地发现,当整个地产界沉睡的时候,李嘉诚一刻也没有懈怠,他正在不停地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一个小小的地产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地产王国。

1972年,长实上市时所拥有的物业为35万平方英尺。经过短短几年的购地建楼,到地产复苏的1976年,长实的物业和地盘面积竟增至635万平方英尺。无论是行内还是行外人士,无不为李嘉诚的经商手段和睿智所折服。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李嘉诚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1976年,长实发行新股5500万股,集资1.1亿港元,李嘉诚用筹到的资金继续大举扩充物业和地盘面积。

1977年,长实的物业和地盘面积一下子跃至1020万平方英尺,发展速度异常惊人。

当时,置地这个香港除港府之外的首席地主,拥有物业和地盘近1300万平方英尺。

换句话说,自长实上市后,李嘉诚在短短5年的时间内,将长实的物业和地盘面积发展到了可以和置地相媲美的程度。

曾几何时,李嘉诚“赶超置地”的目标被视为痴人说梦或是天方夜谭,而今,这个以前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就在眼前,能手可及。

业绩和成果能说明一切,李嘉诚的惊人业绩显示出了他在地产业界的非凡眼光和惊人气魄,他的超人风范也因此开始显现。

李嘉诚的精明之处,首先在于他的远见卓识,他从地产低潮中看到了地产新高潮,于是便充分利用低潮时的各种有利因素,大量买进股票。

其次,利用股市进行集资,并将筹集的资金加以利用。他果断改变只租不售的做法,重点发展物业,加速了资金回笼。然后又将这些资金投入到购地建楼中。李嘉诚在股市中来回搏击,收获甚丰,显得比他办实业更具天赋。

李嘉诚经商箴言:

创业是绝不容易的事,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知识是助我立足社会的最主要的工具,因此,虽然没有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很早我就立志,只要能力所及,一定支持教育和医疗的发展。

6.欲借鸡下蛋,先讨“鸡”赏识

从经商的理论来看,用自己的钱赚钱不算有本事,用别人的钱赚钱才算有本事。李嘉诚是一个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除招股集资之外,他还努力获得银行的支持。他的格言是:尽量用别人的钱赚钱。

李嘉诚有了一定资金之后,也有了更大的“野心”,但是,要想实现自己的“野心”,就要想办法弄更多的钱来,有钱的地方只有一个——银行。当时,香港最有实力的银行是汇丰银行,为了能攀上汇丰银行,李嘉诚开始想办法结识汇丰银行的大班。

汇丰银行的中文全称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它创设于1864年,投资方为英、美、德、丹麦和犹太人的洋行。次年,汇丰银行正式开业。后来,各股东因意见不合先后退出,导致汇丰后来成为了一家英资银行。

提起汇丰,在香港无人不晓,因为所用的港纸(港币)几乎全是汇丰银行发行的。现在的汇丰是一家在港注册的上市公司,由公众持股,是香港所有权最为分散的上市公司。据调查,1988年,它的股东人数为19万,约占香港人口的3%。汇丰一直奉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宗旨,管理权一直被英籍董事长操纵。

当时的汇丰集团董事局常务副主席为沈弼,李嘉诚寻求与汇丰合作发展华人行大厦的项目,正是与沈弼接洽的,两人还由此建立了友谊。

汇丰银行是香港第一大行,又是以香港为基地的庞大的国际性金融集团。1992年,汇丰集团收购了英国米特兰银行,其资产总值也因此达到21000亿港元,跻身全球十大银行之列;同年年底,汇丰集团在港发行股票总市值为1399亿港元,占香港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0.5%。该年度,集团总盈利为129亿港元。它有着如此强大的资金实力,以至于在数次银行挤提危机中,汇丰不但未受波及,还扮演了“救市”的“白衣骑士”。当然,汇丰的声誉,不只是限于它强大的经济实力,另外,它在香港还充当了准中央银行的角色,拥有港府特许的发钞权。

香港经济界的人士常说:“谁攀上了汇丰银行,谁就攀上了财神爷;谁攀上了汇丰大班,谁就攀上了汇丰银行。”

一个多世纪来,不计其数的人因汇丰提携而成为殷商巨富。20世纪60年代,大名鼎鼎的一代船王包玉刚进入航运界不久,便得到了汇丰银行提供的无限额贷款的资助,从而使其在航运界取得了丰硕的业绩,赢得了巨额利润;现在,李嘉诚取得汇丰银行的信任,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极有可能在汇丰的鼎力资助下,成为香港地王。

李嘉诚有了汇丰银行这样一个财神爷作为合作伙伴,使得他在发展长实的过程中如虎添翼。1978年,李嘉诚与汇丰银行联手,重建了位于中区黄金地段的华人行,李嘉诚的事业因此再攀高峰。

华人行于1924年在中环银行区建起,楼高9层。几十年后,这里高楼林立,显得格外庄严气派。而华人行因为失修多年,再加上所处的位置,显得异常破旧和矮小。它孤立地站在那里,与该地段的高大建筑物极不相称。

早在1974年,华人行的产权已经被汇丰银行购得。1976年,汇丰做出了计划,准备对旧华人行动工,将其拆卸并将地基清出,利用这里的地盘发展新物业。该年2月10日,拆卸工作开始。

当时,香港地产已经从低潮中走了出来,形势格外明朗,汇丰银行要发展的华人行物业又处于黄金地段。如此好的发展时机和地理位置使得香港众多地产商为之心动,莫不跃跃欲试。从他们的动机中不难看出,他们除了想从华人行物业中获得利润外,更想借此良机与汇丰银行这个巨头拉上关系,为自身的发展寻找一个坚实的靠山。

李嘉诚同样不想错过这次良机,此时的他已经不同往日。在地铁上盖竞投中,他一举中标,随后声誉大振。

李嘉诚虽然得到了地铁车站上盖的发展权,但他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利润。然而,他在这一役中,显示出了大智大勇,并由此得到了很高的名声和信誉。

正是这些无形的东西给李嘉诚带来了好运,它令汇丰现任大班沈弼对这位地产“新人”格外关注,欣赏有加,并产生了合作意向。

除商场才干令沈弼赏识外,李嘉诚在地铁工程竞标成功后,收购了虎豹别墅地皮后迎合大众的做法更为长实增添了良好的形象和信誉,长实正是从这件事上得到了汇丰银行的信任。

另外一点是,李嘉诚在收购九龙仓时,曾卖给汇丰一个面子。

1977年,李嘉诚成功收购外资公司永高后,准备大展手脚,于是筹备力量,欲对九龙仓展开全面收购攻势。

九龙仓是怡和系的上市公司之一,由于李嘉诚把目标定在赶超置地,所以没有注意到九龙仓的发展。

就这样,九龙仓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后,实力大增。九龙尖沙咀、新界和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酒店、大厦等行业几乎被它囊括。它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深水码头、露天货场和仓运仓库都在其麾下。

九龙仓的母公司怡和是香港当时四大洋行(怡和、和黄、太古、会德丰)之一,且地位处于四大洋行之首。九龙仓和置地公司是怡和的左膀右臂,怡和大班对其异常重视,九龙仓主席的位置就由怡和大班坐定。

在九龙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尖沙咀逐渐成为了香港的旅游商业区。火车总站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开始东迁。九龙仓随机应变,转到葵涌和半岛西发展货运业务,从而腾出了大量地皮,怡和决定在此处兴建商业大厦。

此时的李嘉诚才察觉到九龙仓的重要价值。他通过调查,了解到九龙仓的大体情况。他发现了九龙仓的优势和劣势,优势自然是好,李嘉诚担心的是劣势。那就是九龙仓的经营方式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九龙仓在发展物业的过程中,不考虑形势和环境,一直奉守着对兴建楼宇只租不售的原则,结果造成资金流动困难,使得整个集团陷入了本可避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除自己造成的资金短缺问题,他们把出售债券作为筹资手段,从而导致集团公司债务累累,信誉下降,九龙仓的股价迅速下跌。不过,经综合分析后,李嘉诚还是认为九龙仓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尽管九龙仓的物业不景气,但怡和是不会轻易放手的。这很显然对李嘉诚的收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李嘉诚志在必得,为了能够更有把握,李嘉诚继续打听有关九龙仓的信息。他从智囊那里了解到,九龙仓和置地虽是怡和系的双翼,而实际上它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置地比九龙仓地位更高,它以不到20%的股票控制着九龙仓。这就意味着只要能够拿到九龙仓20%也就是2000万股的股票,李嘉诚就可以控制九龙仓,然后便能顺利收购了。

在打探信息的同时,李嘉诚已经开始了对九龙仓股票的收购活动。为了不引起九龙仓的注意,李嘉诚在大量买进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的同时,尽量分散户头。李嘉诚的做法还是引起了证券分析员的关注。

待李嘉诚的收购活动得以公开后,各路人马顿觉其中必有利可图,于是一些职业炒家、华资、外资财团一拥而上,九龙仓股价一时居高不下,并频频上升,到1978年3月,竟蹿至历史新高,每股高达46港元。

李嘉诚无可奈何,只有等待股价下跌后再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