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居家常识一本通
27116500000083

第83章 心理篇(1)

1. 心理健康应具备哪些特点

心理健康者通常具有以下5个显著特点。

能正确地面对现实

对人对事具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和矛盾,能以切实的方法予以处理,处处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了解自己,自知之明

不仅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弱点,而且能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个性爱好与情趣,据此妥善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而在学业、谋职及恋爱等诸方面作出正确的抉择,以增加成功的机会。

与人为善,乐于与人交往

对别人满腔热情,能与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态度(尊重、信任、喜悦)多于消极的态度(嫉妒、怀疑、憎恶)。

自尊自重,谦而不卑

在社会交往中既不狂妄自大,也不退缩畏惧。在行为上独立自主,既有所作为,也有所不为。凡是有益的、上进健康的,就主动去做;凡是有害的、低级庸俗的,就能自我克制,纵有外诱亦不为所动。

情绪乐观,心胸豁达,情绪稳定,热爱生活

不把工作、学习视作一种负担,而视为是一种乐趣,努力把自己的才智在工作、学习中发挥出来,对未来充满希望,遇到逆境或烦恼时,能自行解脱。

2.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强烈的智力反应

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下降,记忆力下降。

明显的躯体不适感

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

身心损害大

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

3. 如何识别几种常见的不健康心理

不健康心理有许多种,应当学会识别以下几种常见的不健康心理。

自恋心理

妄自尊大,过于自负,通常需要别人不停地赞美、羡慕,为了让对方喜欢自己,常不分青红皂白地答应别人的所有要求。

自卑心理

自卑的心理会使人认为自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自觉无法和别人竞争。

报复心理

报复心理者,易意气用事,心中常满是怨怒,一旦急火攻心,常只顾着发泄情绪而不听劝,无法泰然面对挫折,结果失去人缘,陷入麻烦中。

追求刺激心理

有些人爱走偏锋,只有在将生活步调转得很快,晕头转向之后,才会快乐。

风头心理

喜欢出风头,只有成为别人注目的焦点,才能抵挡袭来的寂寞、沮丧、焦虑等不佳情绪,但出风头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不惜以给别人留下笑料,或招致失败。

4. 心理抑郁症有哪些外在表现

一般来说,抑郁症患者常常有以下外在表现。

(1)感到生活没意思、无趣。情绪低沉,闷闷不乐,时不时有哭一场的念头。

(2)没有食欲或者依靠暴饮暴食来对抗情绪的不适,并且睡眠失调,体重下降。

(3)一到傍晚开始自我感觉不佳。

(4)不想跟人交往,即使是遇到有魅力的异性,也丝毫感觉不到对方对自己的吸引力。

(5)莫名其妙感到疲劳。抱怨身体各处疼痛,但又查不出问题。

(6)自己感觉思维和反应总是比平时慢半拍,作出某项决定也越发困难等。

5. 抑郁症患者怎样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抑郁症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同时,应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可加快康复。如何做呢?

(1)千万不要给自己制订一些很难达到的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担任一大堆职务,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

(2)可以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

(3)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不要自己独来独往。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看看电影、电视或听听音乐等。可以参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如讲演、参观、访问等,但不要太多。

(4)不要急躁,对自己的病不要着急,治病需要时间。

(5)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分析、认识它,哪些是消极的,属于抑郁症的表现,然后想办法摆脱它。

(6)宣泄心中的压抑。抑郁往往是因某种情绪、情感被压抑而引起的,找亲朋好友倾诉一番,有助于抑郁的消除。

(7)换个角度看问题。有位诗人说得好:“忧愁的眼睛到处看见凄凉,欢笑的眼睛到处看见光明。”当背向太阳的时候,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时不妨试试转过身来,面向太阳,便会看到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6. 如何消除失恋精神委靡

人们失恋以后,情绪通常就会一落千丈,甚至出现四肢乏力、不思饮食、精神委靡、夜不能寐等症状。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并将之称为“失恋综合征”。

这类症状是抑郁症的一种身心反应。恋爱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内一种物质——苯乙胶产生波动所引起的,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苯乙胶浓度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在热恋时,大脑的活动促使体内苯乙胶的含量骤增,从而使人处于兴奋状态。而在失恋时,人体内的苯乙胶含量又骤减,便使人处于精神抑郁状态。

许多患“恋爱病”的人在失恋时非常爱吃巧克力,因为巧克力内含有大量的苯乙胶——正好可弥补了人体苯乙胶含量的不足。但是,巧克力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心病还需心药医,年轻人在失恋后要及时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从中寻找一些兴趣爱好,多结交一些谈得来的朋友,及时发泄胸中的抑郁之情,这才是避免和防治“恋爱病”的根本方法。

7. 心理衰老有哪些外在表现

一般来说,心理衰老的表现有以下几条:精力分散,难以集中;不能主动拟定自己的工作及生活计划;遇事紧张,精神难以松弛,缺少与陌生人交往的勇气;常发牢骚,觉得别人都干扰自己,渴望独自生活;对眼前发生的事不关心,喜欢收集不实用的东西;对琐事特别敏感,深为自己的情感所束缚;记忆力越来越差,尤其是近事记忆,喜欢谈往事,爱提及当年的辛劳;对掌握新的工作感到十分困难,因而自卑自弃。

8. 识别心理疲劳要掌握什么技巧

进行繁重体力劳动或大运动量锻炼之后,感到浑身乏困,这称为“肉体性疲劳”;生了病或感到四肢无力叫做“疾病性疲劳”;还有一种疲劳,表现为精神上疲惫不堪,但又查不出病因,这叫做“心理性疲劳”。如果出现头部昏晕、心悸、耳鸣、气短、全身无力,这就是心理性疲劳。这是由于长时间感情上的纠葛、不安、忧郁和焦虑造成的。心理性疲劳是人体的各种疲劳中最严重者,如不及时消除,久而久之会导致疾病。那么怎样消除心理疲劳呢?

要消除心理性疲劳,主要依靠心理上的合理调节,注意饮食,加强运动,合理睡眠,准确地掌握自己心理和精神的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生活及工作,积极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

9. 刺激劳宫穴可迅速缓解精神疲劳

消除精神疲劳,用一种刺激劳宫穴的方法,能帮助你很快消除疲劳。具体方法如下:摊开自己的双手,然后轻轻握拳,指端触及掌心,中指尖所点之处为劳宫穴。用另一手的拇指反复按压或按揉此穴,或两手握拳,以中指尖按压此穴,或两手间夹一个核桃或钢球之类的东西,使其在劳宫穴上旋转按摩,均能很快使精神疲劳的症状缓解,并有一种舒坦的感觉。如果配合起身走动或闭目聆听美妙、轻松的音乐,则效果更佳。

10. 如何判断心理现象正常与否

心理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等。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

焦虑反应

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但可随着时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类似歇斯底里现象

这类现象多见于妇女儿童。如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儿童可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现实。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自笑、自言自语

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11. 化解不好情绪有哪些方法

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包括生活中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去化解那些不好的情绪。心理学家向我们推荐了以下几种化解不好情绪的方法。

多参加体育运动

多参加体育锻炼有益身心。一些体育运动,如跑步、疾走、游泳、跳绳、打羽毛球等可以有效化解不良心态,使我们变得心情开朗。

接受太阳照射

一位著名的精神病专家曾指出,阳光可改善抑郁症病人的病情,多晒太阳能振奋人的精神。

多吃水果

德国营养心理学家帕德尔教授发现,一些水果(如香蕉),含有一种能帮助人脑产生羟色氨的物质,它可减少不良激素的分泌,令人安宁、快活。

野外踏青

野外的景色及花草的颜色和气味对调节人的情绪很有作用。

听听音乐

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促进大脑产生更多的内啡肽,以镇静安神。

游览山水

青山绿水,美景如画,大好河山会将你置于美好的氛围中,心情自然会好转。

改变装束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发现,适当地选择称心如意的衣服,常有改善情绪的特殊功效。心理学专家认为,在情绪欠佳的日子里,不要穿色彩晦暗或麻纱、易皱和质地粗糙的衣物,它会给人一种黯淡、凌乱、不舒服甚至糟糕的感觉,也不宜穿质地硬挺的衣服,它会使人感到僵硬和不快。此时最好是穿着质地柔软的服装,如针织、棉布、毛织等面料的服装。在衣服的款式方面,情绪低落时,不要穿过分贴身的衣物,如果太紧身、太狭窄了,会加大沉重的压迫感。此时穿宽袍大袖形的衣服,会令人呼吸畅快,血液循环顺畅,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此外,情绪不佳时,不系领带能减轻受束缚的感觉。对于女性来说,则要避免穿窄裤窄裙,否则会加深情绪上的压抑。

12. 如何摆脱空虚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人长吁短叹,虽然工作、学习都很紧张,但依然感到生活空虚无聊,内心十分寂寞。空虚即无实在内容、不充实的意思。当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人们无所适从时,就容易产生这种空虚感。如何摆脱空虚呢?

及时调整生活目标

选择一件需要一段时间连续专心致志去做的事,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求得朋友支持

当一个人失意或徘徊之时,特别需要有人给予力量和支持,予以同情和理解。只有在获得很多人支持时,你才不会感到空虚和寂寞。

读几本好书

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通过读书使人能解脱出来。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富,生活也就越充实。

忘我地工作

劳动是人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当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记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

转移目标

当某一种目标难以实现,受到阻碍时,不妨转移目标,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当有了新乐趣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

13. 如何缓解轻度焦虑

焦虑症分为轻度焦虑和重度焦虑,所谓轻度焦虑症即比较轻微的焦虑表现,那么什么样的症状表现是轻度的焦虑症呢?轻度焦虑症如何自我调理呢?

轻度焦虑症常表现为心神不定、坐卧不安、搓手顿足、注意力无法集中、惊慌失措等,另外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手抖、手指震颤或有麻木感,月经不调、食欲减退、头昏眼花、恐惧焦虑。患者可能发作性或持续性地出现莫名其妙地害怕、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状态。

轻度焦虑症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自我疏导。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当前的心理是焦虑心理,应正视它,而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以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事物上的时候,心理上产生的新体验会逐渐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也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方法。

另外,也可以常常做一些放松的动作或行为,如做扩胸运动来进行放松,因为许多人在焦虑时会出现肌肉紧绷的现象,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不顺畅有可能使原有的焦虑变得更严重。欲恢复顺畅的呼吸,可以上下转动双肩,并配合深呼吸。举肩时吸气,松肩时呼气,动作要舒缓,不要太快,如此反复数回。

14. 怎样做到平心静气

医学证明,人在情绪稳定时内分泌会处在平稳的状态中,而情绪紧张时内分泌系统功能就会紊乱。因此,平心静气的生活态度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好处。控制情绪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那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凡事心平气和呢?

学会将心比心

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的行为或观点无法理解,认为他们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这时候你就很难再心平气和了。其实你不妨换个角度,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这样一来,你就很容易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平息自己心中的怒火。

学会宽容和容忍

存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对委屈和痛苦看得很淡,觉得全身轻松。而存有愤怒和报复之心的人,则希望把仇恨强加在所有人身上,这样的人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做到客观地看待问题,也永远感觉不到他人给予的温暖。“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待人,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学会用言语说明

人们在遭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都免不了要生气着急,但有涵养的人可以从容地以合理的方式把问题解决。如果以后不需要再与这个惹事的人打交道,那就可以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惹不起躲得起;如果以后还要与这个人打交道,那么就要平心静气地指出他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只要你言之有理,态度诚恳,那么很容易便能得到对方的认可,也就能够使对方的行为得到改正。这样不仅自己的心情不会受到影响,还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这也是对对方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学会自我调解

遇到让自己不能平静的事情时还可以做一些自我调节。学着幽默一点,幽默可以帮你有效摆脱愤怒的情绪。

15. 怎样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

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总是难以避免的。如果不能处之泰然,很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疾病。若要保持心理平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失意会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人生体验。所谓世事论沧桑,如果万事要求十全十美,那么稍有瑕疵,必然要陷入自寻烦恼的泥坑之中。

对他人期望不要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