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居家常识一本通
27116500000082

第82章 社交篇(4)

放置行李应相互礼让,与人方便;主动帮助老、幼、病、残、孕等特殊旅客;在车厢内不应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旅客;不随意脱下鞋子,更不可把脚跷放到对面座位上;车厢内禁止吸烟;不可长时间占用卫生间和盥洗间。

18. 乘坐公共汽车、地铁有哪些礼仪要求

自觉排队候车,先下后上,礼让妇女、老人和孩子先上车;主动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乘客让座;保持车厢和站点的环境卫生;雨雪天,妥善放置所携雨具,以免影响他人。

19. 乘坐出租车有哪些礼仪要求

上车时,年长者或女士先上;下车时,年轻者或男士先下;在没有禁止吸烟的车上,如要吸烟,应征得司机同意,不可将烟灰弹落车内,不将烟蒂扔到窗外。

人际交往

1. 社交时保持多大的空间距离才合适

在社交场合,应该根据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不然会让交际双方和旁观者产生冒失、不舒服的感觉。

恋人、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至亲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在一个小指宽度。除了十分拥挤的场合之外,一般交往是绝不应该进入这一空间的,否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即使是被迫挤进这一空间,也应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的碰触。

好友之间的标准型礼仪距离大概在0.5~1.5米,在这一距离,双方都把手伸直才有可能相互触及。由于这一距离有较大的开放性,亲密朋友、熟人、同学、同事都可随意进入这一空间。

严肃社交场合应相隔2米,这是商业活动、国事活动等正式的社交场合所采用的距离。这一距离主要在于体现交往的正式性和庄严性。例如领导人、老板的办公室里,办公桌的宽度都在2米以上,就是为了提醒双方社交场合和目的。

点头致意适用于两米开外的距离,处于这一距离的双方只需要点头致意即可,如果大声喊话不仅冒失而且有失礼仪。

2. 送礼需要掌握哪些礼仪

送礼讲究艺术,讲究礼仪,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一般来说,需要注意以下礼仪。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例如,给伊斯兰教徒送去有猪的形象作装饰图案的礼品,可能会被人轰出来;给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

礼物要轻重得当。礼物太轻,又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另外,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是最好的礼品,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3. 为什么给客人斟茶过满不合乎礼仪规范

给客人斟茶过满是不合乎礼仪规范的。因为,在社会上人际间的交往需要相互体谅。以茶招待客人,同样需要为客人着想。如果用开水沏茶,斟没杯顶,客人端杯饮茶的时候,茶水就会溢出烫手;若是茶水落地,还会弄湿污染地毯或地板。使得客人十分内疚,处于尴尬的境地。如果客人不端起茶杯饮茶,只能低下头去饮。而一般家庭的茶几又都是比较低矮的,客人便会感到非常别扭。很不舒服。从另一方面看,待客斟茶过满,也会显得主人做事毛毛糙糙,缺乏礼仪修养。正确的斟茶方法应该是,斟到茶杯的2/3处,随饮随斟,这样才不失礼仪。

4. 怎样做客才受主人欢迎

到别人家做客,怎样做才受主人欢迎呢?

不要忘记给主人家的小孩买东西。当然也可以在临走前拿些小礼物送给孩子。

主动给主人买些食物、蔬菜、水果,也可以邀请主人一家到当地餐厅去吃顿饭,表示对主人的感谢。

尊重主人家的起居习惯。在饮食上不要过于挑剔,不要使主人为难。

帮忙做家务。比如帮助主人家做些清洗碗碟、收拾房间等日常工作,主人一定会欢迎你再来。

保持整洁。所带的行李要请主人帮助放到合适的地方,起床后应该收拾好床铺被褥及自己的衣服。

尽量不要麻烦主人。你最好了解一下当地的景观和交通后,自己去游览,谢绝主人的陪伴。

到外地亲朋家去,带一些特产或对方那里没有的物品作为见面礼,会受到热烈欢迎。

离开前,要感谢主人的招待,或给主人买一件礼物,表达谢意。回家之后,应回电话,感谢对方的照顾,同时也让对方放心。

5. 做客时带孩子有什么讲究

在做客之前,应该让孩子知道主人家的成员,使孩子进门时知道该怎样称呼主人。如果孩子年纪小,记不住,应该指导孩子叫叔叔、阿姨。

主人招待糖果点心,经家长同意后,小孩方可接受。大人交谈时,可安排孩子们做些有益的游戏,使他们对做客感到有兴趣。

如果在主人家吃饭,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小盘,由家长将菜夹到盘里,不要让孩子自己到处夹菜。更不要让孩子用手抓菜。

离开时,要提醒孩子把在主人家看过的图书、玩过的玩具收拾好,或者自己代孩子收拾好。不能随便乱拿乱要主人家的东西;如主人送给礼物,要经家长同意后才能收下,并向主人致谢。主人欢送时,要让孩子说“再见”。

6. 接待多个客人时怎样做才得体

当家里来的客人比较多时,主人要主动介绍客人,使他们相互认识。

在与他们交谈时,不要长时间与某一个人交谈,要双方兼顾。最好能找出彼此间共同的话题,活跃气氛。当确实需要与其中一方单独谈话时,可以向另一方打招呼,说明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让他稍等片刻,并表示歉意。

拿出食物招待客人时,要叫所有的人吃,不能表现出对一方殷勤而对另一方冷落。

当送一方客人出门时,也需向留下的客人打个招呼,且送客时间不宜太长。

7. 日常交往中有了失误就道歉

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失误。当失误出现后,如何处理呢?那就是道歉。实际上,道歉是一种非常必要的而且是极其正常的交往方式。

出现失误后向对方表示道歉有许多好处。首先,道歉可以及时消除对方的误解,这对于日后的交往是极其有利的。其次,适当而得体的道歉还能够增添友谊。最后,道歉不仅不会使自己丢面子,反而可以使自己“长”面子。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歉正表明了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

8. 怎样退席才不失礼

宴会结束时,要注意退席时的有关礼仪:已经提出退席,应即刻从座位上站起,不要口里说走,身子却不动;一般情况下,退席时男宾应先与男主人告别,女宾则相反,然后再与主人家的其他成员告别;当告辞退席并致谢后,不要拉住主人谈个没完,以免影响主人招呼别的客人;如果退席人数较多,只需与主人微笑握手言谢就可以了。

宴会结束时,第一主人、第一主宾先起身离席,其他人员随后依次序离席。离席时,身份低者、年轻者主动帮助照顾年长者,让他们先离席。

9. 参加舞会怎样做才不失礼

舞会是社交最好的场所。如果你想以这种方式获得交际的成功,那么你必须注意一些舞会上的礼节。

舞会上,通常由男方主动邀请女方共舞。邀舞时,男方应步履庄重地走到女方面前,弯腰鞠躬,同时轻声微笑地说:“想请你跳个舞,可以吗?”弯腰以15度左右为宜,不能过分,过分了,反而会有不雅之嫌。

如果你是一位男性,有意邀请一位素不相识的女性跳舞,要先认真观察她是否已有男友伴舞,这样可以避免不该发生的误解。

女性之间共舞是正常的,但两个男性却不能同舞。一般来说,两个女性共舞,是宣告她们在现场没有男伴;两个男性同舞,则意味着对女性的不尊重。

如果女性邀请男性共舞,男性一般不得拒绝。

一场音乐播放完后,男伴应将女伴送到其原来的座位,待其落座后,说一声:“谢谢,再会!”

10. 夫妻之间相互赠礼有什么方法

夫妻间时常相互赠送一些小礼物,在一定程度上对夫妻关系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因为这样馈赠礼品,会使两颗心总是感到十分融洽、十分温暖。一般来说,夫妻间的赠礼,不需要考虑礼物本身的价值,相反更应考虑赠礼时能给对方带来多大的喜悦。比如遇到结婚纪念日,夫妻可相互赠送小礼品,表示珍惜相互间的感情;配偶过生日了,买一样他平时极想得到的礼品以示祝贺等。

11. 春节拜年需要注意什么

拜年不仅是欢度春节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一种手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拜年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11时;向长辈拜年时,要先作揖,以示敬重;拜年时穿着的衣服要整洁大方,给人节日的美感;拜年要说祝贺语,对主人家的老人,要道安问好;交谈时,不要扯上悲哀伤感的事情,不要信口开河,不要过分激烈争论问题,交谈要亲切诚恳、轻松愉快;进入主人家,举止要文明大方,不要坐在床上,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抖动二郎腿,不要乱丢果皮、烟头等杂物。

主人送茶,要站起来双手接,并表示感谢;主人招待食物时,应先给小孩、老人;节日期间亲友欢聚一堂,免不了欢闹一番,但要有节度,不宜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左邻右舍。

12. 探病需要注意什么

探病之前,不妨先打听一下方不方便去,有可能病人不想见人,也有可能病人患的是传染病,不能见人。

去的时候,应当遵守探病的时间,免得让人说你不识相。一踏进医院,当然一切动作都要放轻,以免骚扰病人。

你要不是预先约好了去陪病人的话,就不宜久待,可怜的病人哪里提得起精神招呼你?除非病人已经完全康复,准备出院了,否则,病情不严重,你顶多待二十分钟;遇上病情严重的,逗留五分钟就该告辞了。

为了尊重病人,不宜查根问底地探讨病情,尤其不应向医生问长问短,因为很多疾病是不方便告诉外人的。

不论你想带吃的、看的、玩的或是用的东西,都得配合病房的环境、病人的健康状况以及他个人的爱好。总不能送一大堆吃的给一个患肠胃病的人,也不该随便带一些不合用的补品去,你算是有了个交代,却给病人添了一堆废物。

别带四五个朋友一起涌进病房,探病不比拜年,人是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