枟集解枠载:“徐广曰枟史记枠:珍‘宝’皆做‘葆’,皆宝山别称,疑即巫溪宁常宝源山。”大明枟一统志枠载:“宝源山,在县北三十里,旧名宝山上有牡丹、芍药、兰蕙,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咸泉也。”
2)巫文化对宁厂古镇的影响
(1)传统民居的布局、形态及装饰
巫溪先民信仰、崇敬巫术,迷信鬼神,认为“万物有灵”。在日常生活各方面,如民居的布局、形态及其装饰等均有所表现(图5.149,图5.150)。
宁厂居民在起房造屋选择屋基时,对地势、方位、朝向均有讲究。民间在选择屋基时,大都要请地理先生择龙脉,建房动土、下脚、安大门、上梁等也要请地理先生看日子和时辰烧香敬神,以保平安吉祥。
宁厂民居的布局流行“屋不离八,床不离九”,传统房屋尺寸尾数有个八字,如“一丈五尺八(寸)、一丈六尺八(寸)”等,“八”与“发”谐音,寓兴旺发达之意。“床不离九”,即床的长度尺寸尾数必须是九,“九”与“久”谐音,寓夫妻白头偕老、天长地久之意。屋梁分水尺寸,逢中分水民间叫“骑马水”,最忌讳。在民间屋梁分水必须是“四六分水”:四寓“四季发财”,六寓“禄位高升”。“四六分水”,即前四后六,以檩子步数计,如十步檩子,前面四根,后面六根。
民居都要用大石做屋基础,屋脊两头翘起,若龙头龙尾远眺,屋面槽头瓦当,有圆形、扇形等样式。
(2)巫巴舞蹈、音乐
“巫”文化与民间音乐和舞蹈是不能截然分割的。如跳端公它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优美的民间舞蹈。
(3)巫医
巫医是巫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其神力,并让古人迷信的主要因素。人类自古就把“生、老、病、死”归为天意。所以,巫就肩负起为人类治疗疾病的职责。
(4)巫文化与古代天文历法
巫师们通过土圭测日影确定四季;为了对天上的恒星进行识别和记忆,分别给它们取不同的名称,如四象与二十八宿。
(5)巫文化对其他宗教的影响
古老巫文化的许多内容被后来的儒、释、道所吸收,庵观寺庙是“三教”活动的场所。
(6)其他
传说巫巴山人的祖先是“龙蛇”,巫重祖先崇拜,喜欢用龙命地名和庙宇;由于巫文化的深入与影响,在语言上民间喜听喜庆吉祥的话,忌讳不吉利的话;宁厂古镇发现一组崖棺墓群,墓葬形制与长江沿线东汉崖墓基本相同;当地在给小孩起名时喜用“荣、华、富、贵、朝、廷、栋、梁”等字。
3)巫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1)巫文化博物馆
为传承巫文化,在原吴王庙遗址的基础上修建吴文化博物馆。在设计中按照测绘数据进行规划改建,在规划过程中保留原有的两座山门及其原有的柱网结构。
巫文化博物馆分为四个区域。入口空间设纪念品商店与管理室,由入口进入后,即是表演空间,这块场地主要是用于巫巴舞蹈、音乐表演与古代祭祀模仿表演。正对表演场地的是十巫殿,里面供奉十巫像以及神像,同时也作为祭祀活动的室内场地。在表演场地的西面展示巫文化的相关内容,这里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向人们展示巫文化产生的地域背景、“巫”
的神话传说、巫文化对宁厂古镇的影响等等。
(2)十巫雕像
为了纪念“灵山十巫”的传说,沿宁厂古镇七里半边街设立十巫雕像。雕像设立于沿街的空间节点上。通过十巫雕像的设立,烘托整个古镇的文化氛围。十巫雕像分别为:巫即雕像、巫姑雕像、巫真雕像、巫彭雕像、巫抵雕像、巫谢雕像、巫咸雕像、巫盼雕像、巫罗雕像、巫礼雕像。
(3)巫文化影响遗迹
崖棺墓群位于宁厂中心街,墓口宽1m,深约3m,墓中凝聚钟乳石厚近6cm。
受巫文化影响,宁厂庵观寺庙众多,现存有观音阁、万寿宫、吴王庙遗址。
(4)巫巴广场
巫巴广场位于古镇中心——衡家涧。为纪念宁厂巫文化,广场上设十巫之首——巫咸的雕像,以及反映巫巴文化的壁画等。
(5)巫文化特色饮食店
拟建于古镇中心巫巴广场旁的吊脚楼内,主要以巴人鱼宴为主菜,配以当地特色菜肴,体现巫巴文化特色。吊脚楼内可展示三峡各类鱼种,布置表现巴人饮食风俗的屏风。为了突出巴人鱼宴的特色,可配印有三峡虎纹、手心纹等图案的餐盘。
(6)巫文化特色手工艺制品店
拟建于巫巴广场旁,主要商品有:各种材料制成的巴人图腾;以陶、石、木等原始材料制成的鱼形制品;当地的民间工艺刺绣与编制制品;缩小的十巫雕像;根据巫文化制成的脸谱。
店面装饰应古朴典雅,追求自然特色;橱窗陈列主题鲜明,色彩和谐,布局协调;也可根据游客的需要加工商品,亦可采用自助式的加工方式。
(7)仙人洞
保留仙人洞的炼丹遗址,将其作为仙人洞的人文景观之一。仙人洞历代留下不少诗文,规划时保留碑文,并在洞壁上镌刻相关诗文,作为人文景观之一。在精美碑文和诗文烘托的文化氛围内,充分利用仙人洞中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迷人景致。
(8)双溪溶洞
双溪溶洞群位于城北11km,靠近双溪乡场的大宁河两岸峭壁上。现建有灵巫洞,在规划中保留原有设计,游人可在参观溶洞景观的同时,了解灵山十巫的传说,进一步了解巫文化。
5.4古镇旅游发展与建设
5.4.1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分析
1)旅游资源分类
宁厂古镇的旅游资源可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1)人文旅游资源
宁厂镇地处大宁河与后溪河的交汇处,北倚宝源山麓,南对万顷山,清澈冰凉的后溪河水静静穿过。独特的盐卤资源和漫长的历史长河,创造了宁厂古镇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孕育了宁厂古镇悠久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产。文人墨客也曾集聚于此,吟诗作画、赋文,并留下石刻“黄金宝玉”等,街巷、石桥、寺庙、阁楼、牌坊、碑刻和悠悠的七里半边街无不展现着古镇的沧桑历史。而今宁厂镇拥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池,并有十几处可供开发的游览景点,它将逐渐成为渝东旅游线路中的重要游览胜地。
其中主要包括龙君庙遗址、栈道遗址、仙人洞遗址、女王寨遗址、桃花寨遗址、秦家老屋、过街楼、盐灶区、码头、桥梁、火神会、财神会、猎神会等。
(2)自然旅游资源
宁厂古镇最大的资源是盐泉,盐泉发源于镇内宝源山。除盐泉外,宁厂镇还出产当归、党参、独活、黄连等药材。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双溪溶洞群、仙人洞、后溪阴河。
2)旅游资源评价
(1)评价原则
①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
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相邻学科的定量方法,科学、客观地对宁厂古镇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②供给与需求结合原则
旅游资源的内在价值是否能转化为产业效益,不仅与旅游资源的内在价值有关,而且还与其可开发利用条件有关,尤其是旅游客源市场的导向性是决定其可否开发利用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子。因此,只有在同时考虑旅游资源内在价值(供给)和旅游客源市场(需求)两个方面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评估出旅游资源的价值。
③动态与静态结合原则
旅游资源的自身特征及其可开发利用的条件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必须要有动态发展的观点。但要深刻认识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律性,必须以某一个时间层面的资料为基础。这要求我们在综合评价旅游资源时,不仅要评价旅游资源的现状,更要具体地估计出旅游资源的潜力,并对一些动态性强的因子作出科学的估计。
④系统分析与分层评价结合原则
旅游资源是由众多自然、人文因子和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其开发利用条件更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空间尺度较大、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条件差异大的区域,要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上的分析评价,必须综合利用各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分层地对影响旅游资源吸引力和可开发条件的主要要素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
(2)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计分方法
计分包括基本分值和附加分值,基本分值100分,附加分一改过去资源评价打分的方法,出现了负值,更加符合资源所拥有的市场价值。基本分值中资源要素价值为70分,开发潜力30分,其中:“观赏游憩价值25分、历史文化价值1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0分、规模与丰度10分、完整性10分、知名度影响力10分、美誉度10分、开发前景5分、适游期和使用范围5分”。附加值包括“名誉称号”、“可进入性”、“污染与环境保护”等内容,分正分与负分。要特别指出的是同时具有同一类多等级的附加值不能重复计分,总是只取其中最贴切的一项。
依据旅游资源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以下三个等级: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0~60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20~3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1~19分。
(3)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宁厂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品质,以盐业而流传至今的完整小镇更是少见,这些旅游资源必将成为发展宁厂经济的一笔宝贵财富。
千年古镇宁厂以其独特的盐业文化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巫文化,构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两者交相辉映,许多文物古迹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了解历史、传说的同时欣赏到独特的人文景观,这是宁厂旅游资源的独到之处。古镇的景点众多,按景观资源吸引力、开发潜力、观赏价值、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心理等评价因子分级,可将景点分为三级,一级景点6个,二级景点7个,三级景点7个。
另外,宁厂古镇的特色旅游资源及旅游文化是宁厂旅游发展的中心所在。如宁厂的山、水、建筑、建筑装饰、巫文化以及盐文化。
5.4.2古镇旅游发展战略
1)旅游发展条件
旅游业是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互有关联的行业,也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他们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从产业性质看,旅游业是经济性的,但从消费角度看,旅游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因此,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旅游业是一种文化经济事业。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是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是以保护为前提,以政策为保证,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各种旅游设施为条件,出售各种劳务及产品,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通过愉悦旅游者获得经济利益。旅游业的发展,首先是旅客的发展,所以要有客源保证;其次才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旅游业发展的策划,就是一个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的策划。国家在“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以及重庆市的“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均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进行培育和发展。在刚刚完成的“巫溪县旅游发展规划”中,亦把宁厂古镇旅游作为两个重点中的一部分进行描述,有了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宁厂自身优秀的旅游资源和强有力的资金保证,宁厂的古镇旅游开发一定会朝着蓬勃的方向发展。
2)客源预测与市场分析
根据有关资料的调查与分析,区域旅游客流量与人们的休闲时间有紧密的联系,自每周五天工作日和带薪休假制度开始实行,城市居民的休闲时间有了充分的保障,这为各旅游区提供了充足的客源。本旅游规划对宁厂古镇的旅客流量预测主要以重庆市及其周边市县的城镇居民为主,今后可以视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动向而定。游客量的预测必须依据枟巫溪县旅游总体规划枠与枟重庆市旅游总体规划枠来进行。
宁厂旅游开发现基本处于起步状态,到镇区的游人主要来自巫溪及重庆两地,这部分游人多为有组织的学生及知识分子团体、一些党政干部和对古建筑有一定研究的学者及青年学生。观光的景点也就仅限于古镇和盐泉,逗留时间一般较短,年游客流量一般维持在1000~1500人次。
根据“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发展纲要,国内旅游出行人次将保持平均增长10%~12%,2010年,国内游客将达20亿~25亿人次,年均增长8%(表5.2,表5.3)。现国外游客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正在开拓欧美市场。根据市场要求,国家正准备推出有特色的风景区和度假区,以增强市场的发展后劲。
重庆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现在重庆市年接待国内游客已达1500万人次,并以60%的比率递增;接待国际游客达30万人次,并且以年平均40%的比率递增。其次有旅游条件的郊县正着力发展旅游,年接待人数多在50万~100万人次,巫溪作为重庆旅游资源丰富的重点县,宁厂是其重要景区,根据区域关系及发展速度,参照周边景区旅游接待人数,预测宁厂年接待3万~5万人次是相当可行的,日均接待200~500人次,最大日接待1000人次。
参照巫溪县旅游发展规划,可初步获得客源市场初步特征——性别结构:以男性为主,占61.6%;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占76.4%;职业构成:公务员居多,技术文教科技人员排第二;文化程度:以具有高学历的游客为主;月收入结构:月工资在500~1800元之间的游客最多;客源产出地:以重庆市、湖北省两地最多,共占79.6%。重庆又以主城区和万州地区为主;出游方式:以和家人或个人出游为主;了解渠道:以电视广告和亲戚朋友介绍占主要;交通方式:以乘坐公共汽车为主,占73.2%;旅游目的:旅游观光为主。
根据对巫溪县旅游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包括宁厂在内的现状旅游市场存在以下特征: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客源市场较小,辐射能力弱,结构不合理;游客数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游客消费时间有限,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游客旅游目的单一,旅游活动类型贫乏;中青年游客较多,旅游者的层次较高;峡谷风光基本成为观光主要对象;整体旅游环境欠佳。
3)产业定位与旅游商品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