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是企业的生命,它在支付时有什么技巧呢?下面通过公司财务诊断来揭示一些技巧,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问题:现金支付过快
1.诊断症状
(1)现金状况差。
(2)对客户信用评级不准确。
(3)过早支付全款。
2.原因
(1)现金管理水平差。
(2)现金流量分析欠妥,决策水平低下。
(3)现金支付程序不规范。
(4)没有采用先进的现金计划方法、计算机软件或现金运作模式。
3.问题解析
现金支付过快的负面作用是可引发下述问题:手中现金短缺,资产变现能力差、回报率低,财务成本攀升,利润率下降。
解决此问题,应该计算延迟支付所能节省的金额。通常,公司长期持有的现金可以产生一些回报。
例如:一家公司每两个星期须开出支票,平均金额为50万元;银行清算需要三天时间。公司财务总监要计算:从公司付息存款账户转款,按日息0.0384%计算,延迟三天支付可以为公司减少多少利息损失。
计算公式:
50万元×(0.000384×3)=576元
576元×26次=14976元
应使用现金模型管理现金,减少现金交易的固定成本和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
4.修补措施
(1)回避过早支付。
(2)在不会引发其他成本因素的前提下,合理延迟支付期。
(3)确认支付的先后次序。
(4)通过与公司开户/结算银行合作,合理延迟对客户的支付。
(5)分期支付或以展期支票方式支付。
(6)使用现金模型实施现金管理。
5.预防手段
(1)应付款集约化管理,确保债款支付时间准确、合理。
(2)使用银行汇票支付。
(3)使用异地银行支票支付。
(4)使用邮政系统锁箱服务(Lockbox)寄送支票(海外方法)。
(5)使用概率分析方法确认支票清算日。
(6)使用记账式支付手段,延长货物购买与支付货款的时间。
(7)回避预付费用。
(8)考虑非货币支付的可能性,例如以股票或其他有价证券作为支付手段。
(9)在合法的前提下,减少工薪支付的频率,或暂缓费用报销。
(10)收到应收款时再支付佣金。
(11)可通过易货方式交易,避免支付现金。
(12)使用现金流管理程序软件,计划和分析现金流以及支付日期。
二、问题: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
1.诊断症状
(1)利润下滑。
(2)现金流出现问题。
(3)增加使用信贷额度。
(4)不能按时支付货款或偿还债务。
2.原因
(1)客户欠款收缴不及时。
(2)利润边际低下。
(3)提前支付货款。
(4)应收账款催缴失败,或对方支票支付入账时间拖延。
(5)开销超支。
(6)负债过高。
(7)对客户信用评审失败。
3.问题解析
为有效控制现金流,公司管理层必须明确账面利润与实际利润的差异。
当现金流出超出现金流入时,公司须承受较高的借贷利息,为其业务拓展而忍受较高的财务成本,从而使利润边际下滑。通常,这可以导致公司产品生产质量下降。现金流量不足还可以导致企业信用评级低下,上市公司的股票或债券的市场价格下滑,失去有效投资的财务能力。极端情况下,可导致一个公司破产倒闭。
4.修补措施
(1)通过提供优惠折扣、调整信用(赊账)标准的方式,加快欠款收缴工作。
(2)尽可能延迟货币支付。
(3)出让资产,减少负债。
(4)按期支付费用或偿还相关债务。
(5)买二手资产,不要购置全新资产。
5.预防手段
(1)与银行建立信用额度。
(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付款的支付效率。
(3)使用现金管理模式。
利用现金的超现作用
现金与房子、股票等实物不同,它是一般等价物,能直接操作,与多种多样的商品发生联系。人们买股票或进军房地产,是把这作为一种投资。在人的主观愿望中,自然是希望它们升值的。套用一句老话是“股市有风险”,何况,生活中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需要现金,你的房子与股票即使立刻变现,也肯定会使你遭受损失,而如果是并不紧俏的货物呢?所以在生活中要学会利用现金,发挥现金的超现作用。
土地储备一向被看做是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在2008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中国房地产投融资大会上,房地产企业代表所津津乐道的不再是土地储备规模的大小,而是如何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如何平衡土地储备和资金链等问题。“储地为王”转向了“现金为王”。
和泰亚洲有限公司(香港)董事长章新明表示,货币从紧和有关住宅行业金融政策的出台使房地产企业进入洗牌阶段,现在是现金为王的时代。以和泰亚洲为例,目前公司进行了战略调整,从原来以土地为王的策略,转变为现在以现金、融资渠道、拓展现金渠道为首的策略。章新明说,“现金流是我们公司在未来长期发展中主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一家开发企业,伟业控股公司副总经理张剑认为,只有少数开发企业能够通过上市来融资,很多企业仍然要通过其他方式融资,如与信托机构、基金、保险、券商等合作。另外,与开发企业的兼并重组可能也将成为今后融资的一条重要渠道。对于资金问题,他认为需要未雨绸缪,“在资金很紧张的情况下再去找钱,就很困难了。开发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好地依托多元化渠道来解决融资问题”。
章新明认为,在目前的背景下,如果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比较宽裕,而且还未上市,则应首先考虑进入资本市场;如果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很紧张,而且负债率特别高,则需要考虑与其他企业合作。另外房地产企业还可以从境外基金、国内基金、信托产品上发掘融资渠道。
与会专家还认为,房地产公司应通过管理来降低运营成本。在目前政策下,土地储备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国家出台的土地政策规定,一年不开发要收费用,两年不开发要收回,大量土地储备面临着法律风险、经济风险”。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表示,2007年很多房地产上市公司借壳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很多房地产业务不断扩张,资产和负债规模显著增长,“大家都非常关心怎么规避相关的财务风险,也就是确保资金链的问题”。
刘洪玉对部分大型房地产企业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目前,这些房地产企业现金持有量和到期负债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实际短期风险相对较少。刘洪玉说,房地产企业现金持有量大幅度增加,到期负债也增加,说明其负债率实际有所下降,即资金状况在持续改善。但同时,部分房地产企业当年到期债务超过了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这个情况要引起关注。
研究也发现,部分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是负数,这说明许多企业通过公开资本市场融资,改善了这些企业当期现金状况。“从12家样本企业的情况看,其中有8家企业现金持有量大幅度增加,现金主要是通过公开资本市场融资活动获得的。”刘洪玉表示,现金流过分依赖融资是有问题的,企业应该更加重视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或者尽可能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的流出,“一个是想办法产生现金流;另外,要减少现金的使用,降低在新增土地储备上的投入,提高对现有土地储备的开发力度,加快销售速度”。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研究项目负责人汪勇提出,房地产上市公司成本的上升以及负债率高的风险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房地产企业应该通过IPO等多种形式打开融资渠道”。
据统计,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2007年大幅度上升,突破了70%大关,2007年底达76.49%,与2006年相比提高了7.39%,负债风险显著加大。“上市公司如何提升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灵活有效地使用债券、信托、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等不同方式扩大资金来源,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汪勇如是说。
无论着眼于当前政策还是经济形势,手中握有现金越来越成为企业的一种选择,他们看中的正是现金的超现优势。
成本战争:以现金为王
一个再伟大的人也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误,但是一个战略性的失误则可能导致整个企业全军覆没。而手中始终握有资金,就是为你犯错误留有余地。如果你不认为自己是天才,那就应该手中始终握有资金。如果你手中不留有资金,你就是把自己定位于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天才和常胜将军了。你这样做,风险会很大,万一你不是天才或常胜将军呢?那又该怎么办呢?你没有为此留任何余地。
因此,不能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投资要留有余地,花钱也要留有余地。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误,但是如果没有了钱,一个企业也就没有了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留有钱,也就为自己留下了改正错误的机会。正可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前“巨人”时期的史玉柱把所有的资金都投进去了——卖汉卡挣来的钱投进巨人大厦项目,卖楼花挣来的钱投进保健品项目。不仅如此,还在上游那里赊着,在下游那里欠着,在各公司、产业之间挪腾着,资金的链条绷得紧紧的。结果,一犯错误,资金链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所有的钱都化为乌有,手中又没有现金,只好眼巴巴地干着急。
如果你不把自己定位为永不犯错误的神仙,那么,请你始终留有现金;如果你孤注一掷,毕其功于一役,你就要做好从头再来的准备。成功了,恭喜你,你的超凡胆魄和远见卓识获得了巨大的回报,你可能因此而一夜暴发。但要是失败了呢?就只有从头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