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们国内很多企业开始逐步谋求海外发展之路,尤其是近几年由于欧美等国金融、经济出现问题,很多的百年企业都岌岌可危,我国企业趁此机会准备大展拳脚,或并购实体企业,或参股金融投资。但是,很多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并不成功,甚至出现了血本无归的现象。尤其是国内非常著名的企业,在海外却频频折戟沉沙。本章将逐一分析一些较为典型的企业为什么总是出人意料失败,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的,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从2004年起,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强,中国在石油供给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能源紧缺、市场需求各方压力纷至沓来。国际原油价格也在逐步攀升。当时我国原油进口量已经超过1亿吨。据国际权威资料显示,2004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创1976年以来的新高。消费量增长了近250万桶/日,这是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的两倍多。全球石油生产也第一次超过了8000万桶/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产量增加了220万桶/日,达到3290万桶/日。沙特阿拉伯的产量达到1060万桶/日,创历史新高。
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就有了迫切“走出去”的要求。所以在2005年,中海油走出了第一步,有意收购优尼科。
优尼科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也是一家拥有百年资历的企业。在北美洲墨西哥湾、得克萨斯以及亚洲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和孟加拉国等地都有石油、天然气开采项目。
有资料表明,截至2003年年底,优尼科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总储量共计176亿桶油当量,其中50%位于远东。产量方面,远东占到该公司2003年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总量的46%,海外其他地区占8%。该公司还向泰国提供天然气进行发电,并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泰国拥有热电厂。但其时优尼科已经连年亏损,甚至向政府提出过破产保护。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当时看来不会有太大收购阻力。
其实中海油对于优尼科的收购意向很早就有传闻,从2005年1月起,外媒就报道过中海油准备发出130亿美元收购要约,3月达成了意向并提交了“无约束力报价”。但4月初,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提出了以164亿美元现金和股票并购优尼科,并达成了约束性收购协议。这样,雪佛龙占了先机。
在此期间,中海油一直是低调且非常慎重对待的,没有对外发布相关内容是否属实。直到6月初,中海油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一份公告,才第一次确定有考虑收购优尼科的方案。其实中海油一直保持低调,也是因为对此次收购案顾虑较多,其主要原因还是美国对石油企业被收购的政治敏感性。就在中海油公布了意向三天后,美国联邦委员会批准了雪佛龙的并购协议,机会正在一点点失去,这时已经不能再等了,因为雪佛龙只要通过反垄断法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审查,中海油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于是6月23日,中海油终于宣布以每股67美元的价格,相当于185亿美元的价格,准备以全现金方式收购优尼科。如此优厚的条件,优尼科自然愿意接受,并宣布准备随时与中海油谈判。
当一切风向开始逆转的时候,美国政府进行施压。美国财政部部长斯诺表示如果中海油收购成功,将会从国家安全方面进行审查。6月29日,雪佛龙并购计划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巧合的是,就在第二天,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对布什政府施压,要求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行为进行彻底审查。7月2日,中海油作出快速反应,向美国外资委提交通知,主动要求其对此次收购审查。7月7日,优尼科表示有条件考虑中海油的收购计划,条件是包括资产剥离要求和美国监管机构的其他要求。7月19日,雪佛龙迅速作出了反应,并把收购价提高到了171亿美元。
由于中海油认为自己的报价依然具有竞争力从而不再提高收购价。7月20日,优尼科就接受了雪佛龙加价后的收购价,并推荐给股东大会。这时候虽然压力重重,但也并非一点希望没有。不过最终还是政治压力让中海油彻底放弃。7月25日,美国参众两院投票决定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计划必须先通过国土安全部、美国能源部和国防部120天关于能源安全方面对美国影响的审查。再经过美国外资委21天的研究,这样就使计划押后了141天之久。
如此一来,收购计划已经回天乏术。于是,8月2日,中海油撤回了收购计划,最终,中国首起对美国最大资金的并购案宣告失败。但颇令人玩味的是,中海油退出收购的消息传出后,纽约证券交易所中海油股票价格2日终盘上涨415美元,升至每股7349美元,也就是说外界也并不看好此次中海油的收购。2005年8月19日,雪佛龙并购了优尼科公司,并因优尼科在东南亚的资源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热能源商。
其实中海油收购计划之所以会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海油自身的原因。开始有收购意向的时候,中海油并没有全力以赴。这样就拖长了并购时间跨度,让消息在美国政界扩散,吸引了政治家的注意力。其次,当雪佛龙有收购意向的时候,中海油没有占先机做更多准备工作夺取竞争优势,让雪佛龙在时间上有缓冲并做好准备。相对来说,中海油对在美国投资和参与并购事件的准备不足,没有做好政治应对,单纯地认为走程序即可。
另外,雪佛龙针对中海油并购采取的政治手段也令人始料未及。雪佛龙利用地利、人和优势,比中海油少出价十几亿美元竟能并购成功,不得不佩服其政治手段。
时过境迁,中海油的内部人员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没有预估到,美国这个世界一流强国上百年来形成的极度自负、充满强烈荣誉感的民族主义自尊心确确实实受到了打击,美国国会和很多美国人对中国公司的收购表现极度的惊愕和恐惧。”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其实即使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事后反思,中海油依然没有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美国整体运作机制又岂是简单自负的民族荣誉感能够概括?
所以即使做好准备,最终决定胜局的也不止这些,而是美国对于外资投资方向控制以及整个国家的实体投资战略。在这种大背景下,失败也就不奇怪了。美国近些年来针对外资参与能源投资尤其敏感,特别是中国企业。
优尼科的价值并不在于其本国内石油业务,因为就中海油答应的条件看来,在美国的石油资源根本无法外运,也就不会产生所谓的能源安全问题。况且在人家土地上投资,所有规矩都是设定好了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法律约束。所以美国这方面的顾虑只是表面现象。因为优尼科主要业务在远东地区,有极强的战略地位。一旦被中海油成功收购,就意味着中国企业成功打入了以印度及周边地区市场,并垄断其地热业务。后来雪佛龙能够成功垄断亚洲业务也就是靠这一步。中国能源企业业务拓展对美国垄断操控亚洲能源业务极为不利。如此例一开,势必将大大刺激中国能源类公司向海外拓展的速度,而石油能源又是美国特别重视的战略资源,所以特别敏感。
雪佛龙方面这么容易就利用政治攻势收购成功,最主要原因还是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逐步转化为政府和政府之间的博弈。一旦上升了层次,事情就无法逆转了。更重要的是此举可以让中国企业明白,想要做能源投资行不通。即使有这类投资,也不得在美国境内。即使境外,只要是美国势力范围内,也只能以加工面目出现,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近年来中石油在伊拉克投资就是一个例子,巨大的投资只换取少量加工费。
于是,当此路不通之后,我们的资金投资方向就只能向类似投行和投机为主的对冲基金类等金融机构挺进。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出现接连不断的投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