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新手爸妈的指南书: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
27476100000014

第14章 第一次成长——幼儿篇(1)

1.咳嗽

咳嗽是1~3岁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每年的平均次数可达4~6次,在父母的精心照料和及时治疗后,经过一周时间大部分宝宝都会完全康复,但如果病毒的攻击力较强,宝宝抵抗力弱或者父母一时粗心延误了病情,就会出现各种更加让人措手不及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宝宝的健康,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幼儿呼吸道疾病与成人的症状有诸多不同,父母常常按照自己的经验判断宝宝的病情,因此,关注、了解这方面的常识是父母做好宝宝疾病防治的必要育儿常识。

【案例】

Jean家的宝宝刚满两周岁,虽说已是深秋,但天气不错,Jean决定带着可爱的小宝宝到公园去好好拍些照片。宝宝自然也特别开心,趁妈妈不注意就跑到这跑到那,摸摸这摸摸那,一直咧着嘴笑,Jean趁机抓拍了很多精彩镜头。时间很快过去,傍晚时分,宝宝还是赖在公园里不想走,就多留了一会,结果稍不留神,回到家的第二天就开始咳嗽。起先Jean只当是普通着凉,只是给宝宝多加了衣服,让他乖乖在小床上躺着,结果没几天就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Jean开始担心起来,心想儿子不是得了呼吸系统疾病吧?!

紫萱家的宝宝同样也是个顽皮的小孩,经常缠着妈妈带他出去散步,天气渐凉,紫萱有些担心宝宝会着凉。果然,一天清晨,起床后宝宝就开始咳嗽了,紫萱赶忙让宝宝吃止咳药,一连吃了几日,宝宝却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赶忙带去医院看医生,经诊断之后,医生却说宝宝患的是气管堵塞而不是咳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专家提议】

夏天和秋天是咳嗽的常发季节。一旦宝宝开始发出轻微的咳嗽声,爸妈就有些担心宝宝是不是生病了。但咳嗽不一定都是病。一般引起咳嗽的原因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父母一定要分辨清楚。

正常原因引起的咳嗽是宝宝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这是他的小身体在自行清理呼吸道。像紫萱家宝宝这种在清晨起床时出现咳嗽的情况,可能只是他在清理积存在呼吸道内的黏液,3岁以下的幼儿生理防御反射能力交差,很可能咳很久都清理不出黏液,而心急的父母不明病因就开始给孩子吃止咳药,导致宝宝呼吸道内的黏液排泄不出来,堵塞气管和支气管,严重了就会导致宝宝窒息。那么爸爸妈妈该怎样预防这种情况呢?很简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在宝宝睡觉时用枕头撑起孩子的后背和头部,就可以避免没有排泄的黏液留在喉咙内。其次要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让室内的空气流通,宝宝的气管还很脆弱,禁不起烟尘的刺激,爸爸们千万不要在宝宝的面前抽烟,这样不但影响宝宝的呼吸系统健康,更影响其它方面的健康。

非正常原因引起的咳嗽,就是指感冒、支气管炎、咽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引起的咳嗽,在这种情况下才需要打针、吃药。但是孩子咳嗽的原因复杂,很可能会因为用药不当或剂量有误而引发更严重的问题,是以,孩子一有病就让他吃药还不如加强日常的保健,让宝宝远离病菌的侵害。

就算孩子的好奇心很重,渴望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但在秋冬季气温下降时父母也要让宝宝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需要注意保暖,咳嗽时急速的气流会带走嗓子里的水分,造成缺水,是以要让宝宝多喝水,多吃水果,尽量不要给他们吃过辣、过酸、过冷等刺激性食物。如果宝宝不小心生病了,尽量不要洗澡,因为热水会刺激血液循环,从而增加喉咙内分泌物的产生。

如果宝宝咳嗽得非常猛烈、咳了很久也没有停止的迹象,那么可能与特性的疾病有关,如果父母能从咳嗽中看出端倪就可以及时判断宝宝的病情,就能及时就医。这里就介绍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以供爸爸妈妈们参考。

1、发病

突然开始咳嗽:有异物被宝宝吸入气管内(如瓜子、小玩具)、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喉炎

咳嗽频率由慢到快: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部受到附近器官的压迫

2、咳嗽的时间

早上起床后开始经常性的咳嗽:支气管扩张

咳嗽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里:被子盖太厚引起干咳、百日咳、支气管哮喘

吃饭时咳嗽:有异物被吸入

3、咳嗽性质

干咳:异物吸入、刺激性气体吸入、晚上被子盖太多、早期呼吸道感染

阵咳:异物吸入、百日咳、哮喘

4、咳嗽的声调

破竹声:急性喉炎

有痰声: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恢复期

伴有哮喘声:哮喘、哮喘性支气管性

咳声短促:胸膜炎、肺炎已经影响到胸膜

5、痰的颜色

浓痰:细菌性感染

白色:支气管哮喘、病毒性感染

带有血色:百日咳、支气管扩张

铁锈色:大叶性肺炎

6、咳嗽的症状

风热:发烧、口干、鼻塞、黄痰、喉痛

燥火:干咳、少痰、嘴唇和咽喉干燥

痰湿:痰多且黏稠、咽喉中有呼噜声、胸闷、呼吸短促

7、并发症

中耳炎:高烧不退(3天以上)、耳朵疼、幼儿烦躁

鼻窦炎:流鼻涕超过10天没有停止迹象,鼻涕颜色呈黄绿色并且浓稠,伴随咳嗽、鼻塞、头痛

肺炎:高烧不退、咳嗽加速、呼吸急促、没有食欲

脑膜炎:呕吐、怕光、持续高烧、颈部僵硬、剧烈头痛、神志不清

一般性的感冒,父母不用急着给宝宝服用抗生素,只需要让他多喝水、注意休息、注意饮食,减少在流行性感冒高发季节出入公共场合的次数,加强身体锻炼,多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参加户外运动,尽量避免与已经患病的孩子或大人接触。如果有痰、有鼻涕、鼻塞,可以依照上述不同症状用药物治疗,以减轻宝宝的不适感。若父母能掌握这些基本常识和判断标准,带孩子及时就诊,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宝宝脱离病症的困扰。

除此之外,提高宝宝自身的免疫能力、增强幼儿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也是帮助他远离病毒侵害最有效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母乳喂养

在婴儿时期,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和营养来源。众所周知,乳母能够提高宝宝的免疫能力,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和乳铁蛋白,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比不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抗感染能力方面更强。尤其妈妈分娩后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微量元素,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和胃肠道的感染,是宝宝天然的“保护盾”。

2、锻炼体能

新手爸妈们都知道,宝宝身体好,抵抗疾病的能力就强,但是很多父母一到天冷的时候,就把宝宝藏在家里,生怕他出去外面一吹冷风就感冒、咳嗽,这种溺爱的方式其实反而不利于宝宝的健康。保暖固然重要,但是让宝宝适应寒冷更加重要,只要这样,宝宝自身才能逐步具备提高抵御寒冷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不适合强度太大的锻炼活动,是以爸妈不妨从简单的练习开始,比如冷空气的刺激能够提高宝宝呼吸道的抵抗能力,爸妈们可以在天气渐凉的夜晚开窗睡觉,让宝宝在夜间吸入较冷的新鲜空气,在宝宝适应了开窗睡眠后,可以适当和爸妈来一次户外野营,进一步适应夜间的户外冷空气;除了之外,平时可以用温水洗澡、冷手洗手,并鼓励他在并鼓励他和其它小朋友玩耍、交流,锻炼他的交流能力,从小保持身心健康。这种不适合在太寒冷的天气进行,并且要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做适当调整。

3、增加营养

宝宝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或者维生素A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适当的饮食调整,宝宝的免疫力可得到明显提高。

4、按时打预防针、接种疫苗

这两点都可有效提高幼儿对呼吸道疾病的免疫力,尤其是传染病流行时期。

即使做了万无一失的预防准备,宝宝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得病,面对宝宝的症状,新手爸妈们常常被折腾的手忙脚乱,夜不能寐,下面就介绍几种帮助宝宝减轻病痛,平息咳嗽的好方法。

1、在宝宝入睡时抬高他的头部

夜间咳嗽严重影响了宝宝的睡眠,但是又很难止住。这是因为宝宝平躺在床上时,鼻腔内的分泌物很容易流到喉咙下面,刺激到宝宝的喉咙,甚至导致喉咙发炎,使得宝宝在夜间的咳嗽加剧。如果宝宝在入睡时咳个不停而且有痰声,可以把他的头部抬高,减少鼻腔分泌物流到喉部下方,咳嗽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除此之外,还需要隔一段时间就查看、调整一下宝宝的睡姿,虽然这样爸妈很辛苦,但对于疼惜宝宝的父母来说,只要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减轻宝宝病痛,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2、保持湿度

咳嗽多发于干燥的季节,空气中浮尘数量较大,这些夹杂着病菌的小尘埃被吸入呼吸道后,会助长宝宝体内病毒和细菌的增长,而日本医学家的相关研究表明,潮湿的空气可以帮助宝宝清除肺部黏液;并且,如果宝宝咳嗽的是由于流感引起的,当环境湿度高于50%时,流感病毒的存活时间不会超过10小时,是以在宝宝患病期间,可以在家中使用加湿器来保持室内的湿度,就可以缓解宝宝咳嗽了。除此之外,宝宝也需要多喝温水,以缓解咽部和肺部的不适。当严重时,也可以让宝宝蒸5分钟桑拿,同样可以起到很有效的缓解作用。

3、注意保暖

如果宝宝的咳嗽是因为受寒、伤风引起的,在患病初期要注意给孩子保暖,除了室内温度需要保持在20℃左右之外,还可以采取局部保暖法减轻病症——肺部和咽部是两个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爸妈可以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不断热敷宝宝的肺部,这样可以驱走寒气,很快止咳。温度最好保持在40℃,不宜过热,以免烫着宝宝。咽部可以用热饮和热流食保温,如温开水、温奶、温米汤,或者刺激性较小的果汁,给宝宝喝之前,爸妈最好亲自试一下温度,以免温度过高从而更加刺激咽部,这些热饮、热流食同时也可以清除宝宝的黏痰,缓解呼吸道粘膜的紧张,让宝宝不费力地咳出痰液。

4、咳嗽药不能乱吃

咳嗽只是一种病症的统称,其实其中有很多不同的表现,而在咳嗽药的选择上,要对症下药,而这只有专业医生才能完成。是以宝宝咳嗽的时候父母不能擅自给宝宝服药,只能做一些日常护理,宝宝病情加重时,必须到医院,听从医生的诊断和指导,才可给宝宝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