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新手爸妈的指南书: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
27476100000015

第15章 第一次成长——幼儿篇(2)

2.发烧

宝宝发高烧也是爸妈们最不想面对的情况,而且爸妈们听说孩子高烧预示着各种各样的疾病,一不小心就会出大问题,尤其在宝宝渡过婴儿期,身体各方面都面临着第一次发育的时候。其实对于宝宝发烧,新手爸妈们不必过分紧张,只要按照这里的贴心建议进行护理,注意观察宝宝的活动、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适度退烧、严重时及时就医,就可以避免很多突发情况。

【案例】

欣怡家宝宝有些发低烧,保险期间,她将宝宝带到医院检查,医生说不要紧,只是有些着凉,回家注意休息,配合一些降温措施便可痊愈。于是欣怡回家后用温水给宝宝擦浴,并且使用物理降温法,将冰袋敷在宝宝颈部两侧,到了晚上,宝宝就顺利退烧了。

【贴心建议】

宝宝发烧一般都会伴随一些症状,这里就介绍一些伴随症状,新手爸妈们可以以此判断是否需要及时就医。

1、眼屎多

宝宝在发烧的同时出现严重的白眼球出血。眼屎增多,可能是咽喉结膜热或麻疹,需要及时就医。

2、摸耳朵

宝宝在发烧时经常摸耳朵,晃动小脑袋,并且一直高烧不退,在床单或枕套上发现耳朵遗液,可能是患了中耳炎,需要带去医院检查。

3、出疹子

在宝宝发烧时要及时检查宝宝的身体有没有出疹,因为有的疾病会在发烧2~3天后出疹——但比如水痘之类的也会在发烧之前就会出疹,如果有着疹子,就需要到医院确诊。

4、脸色白、哭声弱

脸色苍白、哭声很弱、全身无力都是身体状况极差的表现,需要立刻到医院就诊。

5、肿胀

宝宝的脸颊、耳朵下方出现肿胀现象,可能是患了腮腺炎,需要看医生。除了这两个地方,无论宝宝在发烧时身体哪里肿胀,都需要告知给医生,这都是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

6、口腔长泡

一般来说,宝宝在发烧时都会口干,但有些疾病在发烧时口腔会长水泡,如果发现宝宝口水变多、反感吃奶、吃饭,那就要检查一下他的口腔,如长有水泡就应该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已经确诊为发烧,除了对症下药之外,爸妈们还要注意给宝宝降温。

1、物理降温法

宝宝发热时可以用温水擦浴,水温保持在33℃~35℃,用温水擦拭前额、四肢、腹沟、股沟和腋下。也可用冰块或毛巾冷敷,将冷毛巾放在颈部两侧、四肢、腹沟、股沟和腋下等大血管集中的部位。

2、解热剂

宝宝的精神和食欲都不错时不要忙着用解热剂,一旦体温超过38.5℃,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药品的使用说明,主要药量和疗程。如果吃后仍高烧不退,又没有其它伴随症状,可以咨询医生吃两种退烧药。

3、多喝水

水在人体内起着调节温度的作用,是以热水可以使体温下降并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如果宝宝不愿意喝,可以在水里加点糖或果汁。

4、凉爽的室内温度

家中有空调可以让室内温度保持在25℃~27℃之间,夏天可以让孩子吹电扇,但切忌不可对着孩子吹。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并且打冷战,表示他需要温热,可以盖层毯子,但不要盖太多。

5、补充营养

发烧时人体的营养和水分会大量流失,如果不能及时补充,不利于降温。是以可以让宝宝吃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适当吃些新鲜的水果、如果孩子食欲不振,不能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必要时可以到医院输液。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1、送去医院的途中

如果宝宝送去医院前,体温就已经超过38.5℃,可以先吃些退烧药再去医院检查。如果没有达到也不要大意,建议随身携带退烧药和温度计,在路上随时给宝宝测量体温,及时吃退烧药,这样可以防止宝宝在途中高烧惊厥。就诊时间最好在发烧超过24小时后(突发高烧和惊厥除外),太早的话医生是无法检测出宝宝到底是被哪种病菌感染。

2、发烧时注意口腔清洁和护理

宝宝发烧时唾液分泌会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腔的自我清洁能力减弱,食物的残渣会留在口腔中,细菌繁殖便有可能引起口腔炎等口腔疾病,是以宝宝一定要保持口腔的清洁,可以在早上和晚上用消毒棉签蘸清水擦洗口腔或者用淡盐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