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新手爸妈的指南书: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
27476100000019

第19章 第一次成长——幼儿篇(6)

6.肺炎——宝宝身边潜在的健康杀手

肺炎球菌是宝宝、爸妈们最害怕却也是最容易被感染上的细菌。肺炎球菌也称“肺炎链球菌”,通常寄居在人的咽喉部,即使健康的人也有可能携带这种细菌,当宝宝受到传染,或者带菌者受凉、疲惫、抵挡力降低时,它就会乘虚而入,引起肺炎球菌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70~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肺炎球菌疾病。在全球,肺炎引起的儿童死亡率甚至高于艾滋病、麻疹等导致儿童死亡的总和。

【案例】

慧玲带着1岁多的宝宝去参加一个亲子活动,虽然宝宝年龄小,但是在游戏中表现得十分出色。没过多久宝宝就出了一身汗,甚至到最后脱了衣服就穿着一件T恤玩,还不时地显现出他的领导天分,让慧玲欣喜不已。但是回到家的第二天宝宝就生病了,去医院检查居然是肺炎,幸好及时治疗,宝宝很快便痊愈了。事后慧玲向参加亲子活动的其它几位妈妈打听,他们孩子的身体都很好,并没有得病,慧玲不禁奇怪,宝宝究竟是怎么染上疾病的呢?

【专家提议】

天真的宝宝很容易成为肺炎球菌的宿主,就算是健康的儿童也有可能携带肺炎球菌,并且肺炎球菌可以通过带菌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飞溅的唾液传染给其它人,因此大大增加了被传染的几率。更可怕的是,肺炎球菌通常不会引起感染,也不会有其它疾病表现,爸妈们很容易会疏于防范。正因为这些特点,才使得肺炎球菌伤害了很多宝宝,甚至给喜添贵子的爸妈们带来不可磨灭的伤痛。

肺炎球菌在呼吸道感染可以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疾病,如果肺炎球菌侵入了血液,就会引起菌血症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的感染。成人的免疫系统可以保护我们免受细菌的侵害,但是宝宝还小,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年龄越小。免疫力就越弱,是以0~2岁的宝宝很容易遭到感染。

对付肺炎球菌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宝宝接种疫苗。由于治疗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使得肺炎球菌对一些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越来越强。相对于被动后的治疗,父母们应该采取主动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的儿科专家均认为:及早给宝宝进行预防接种,使得宝宝获得抵抗病菌的免疫力,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除此之外,父母们还应了解和掌握关于肺炎的其它知识,以便判断和护理生病的宝宝。

1、婴幼儿得肺炎的表现

发烧:38℃左右的低烧到40℃的高烧

咳嗽:咳嗽频繁,早期是干咳,开始恢复后伴有痰声

呼吸困难:呼吸加快,每分钟可达60~80次,两侧鼻翼开始扇动,鼻唇沟发紫

气短:在发烧。咳嗽之后,食欲不正,没有精神,烦躁不安,有腹泻或呕吐症状

2、防治要点

呼吸次数:在宝宝安静的状态下数他的呼吸,健康的宝宝呼吸次数因年龄段不同有所差异,2个月内应少于60次,2~12个月应少于50次,1~4岁应少于40次。

胸部凹陷度:指宝宝吸气时胸壁内陷的程度。如果宝宝咳嗽并且呼吸增快,可能患有轻度肺炎,如果呼吸增加并且伴有凹陷,可能患有重度肺炎,在上述基础上还伴有不能饮水等症状,肯能是极重度的肺炎。

3、家庭护理要点

防止交叉感染:宝宝去医院时不要在病房走廊内长时间逗留,如果宝宝身边有已经患病的小朋友,最好避免他们之间过多的亲密接触和交谈。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家里的窗户,新生儿时期室温保持在20℃~24℃,过了这一时期需要降低到18℃~20℃,室内湿度约为60%,这样可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过干而不容易咳出。

充分休息:患儿需要静养,尽量减少探视。宝宝的哭闹、活动都会使缺氧症加重,是以爸妈们最好将测体温、换尿布、喂药等操作一次性完成,以免增加宝宝心脏和肺部的负担,影响康复。

皮肤护理:当孩子发烧出汗时,要及时换衣,并且用热毛巾将汗水擦干,并且让孩子经常变换体位,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还可以轻轻拍打宝宝的肺部,这样有利于痰液排出。

补充水分:高烧的患儿要多吃流食,如牛奶、米汤、豆浆、菜汤、果汁等,退烧后可吃半流食饮食。饮食要求多水分、高热量、高维生素、容易消化。

严格卧床:顽童多好动,但患病期间一定要卧床休息,恢复起来才可下床做些适当的运动。

4、肺炎防治

除了做好免疫,按要求接种肺炎疫苗等,还需要加强体质的锻炼,鼓励宝宝多参加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提高耐寒能力。提倡母乳喂养,到适当年龄段便可添加辅食,防止营养不良。在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少到人多嘈杂的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