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新手爸妈的指南书:宝贝,我要你健康长大
27476100000020

第20章 第一次成长——幼儿篇(7)

7.五官

宝宝的身体正在经历第一次发育,是以耳、鼻、眼、口、舌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这里我们就按照五官介绍一些宝宝常见疾病和预防方法。

1、耳

中耳炎:宝宝感冒之后细菌感染了中耳膜就会引起中耳炎。患儿耳朵里会流脓、疼痛,并伴有30℃的高烧。爸妈们要在季节交替和流感多发时期注意提高宝宝的抵抗力,防止感冒。尽量用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平时要多注意定期护理宝宝的而且,洗澡、洗头时不要让脏水流进宝宝的耳朵,并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乱抓绕耳朵。

外耳道炎:当宝宝的外耳道皮肤被划破,细菌乘虚而入时就会引起外耳道炎。是以爸妈们在给宝宝洗头、喂药、掏耳朵以及宝宝游泳时要特别小心。患儿症状多为耳朵疼,张嘴咀嚼时更疼,甚至半边头都在疼,有些宝宝还伴有低烧。这时爸妈们可以用湿毛巾冷敷宝宝的耳朵,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还可在耳朵里滴上消炎滴耳液。但不要涂有颜色的药水,这些颜色会妨碍医生观察病情。如果有了脓点,就要请医生把脓引流出来,以防止炎症进一步恶化。

盯宁栓塞:这是由于游泳或洗头时宝宝的耳朵里进了水,把积存在耳朵里的耳屎泡大,堵塞了耳道。宝宝会觉得耳朵发闷,听力下降。出现这些症状,需要请医生检查之后,再把泡软的耳屎取出来。家长千万不要自己动手去掏,这样很容易划破了宝宝的外耳道或损伤鼓膜。

耳道异物:宝宝的耳道中难免会飞进或爬进小虫子,爸妈们不要太惊慌,可以利用昆虫的向旋光性,用灯光或手电筒照射进入了昆虫的耳朵,昆虫就会向着亮光爬出或飞出,也可以在耳朵里滴入食用油,隔绝空气,等昆虫窒息死亡后再用小镊子夹出。如果是豆子、麦粒、小珠子等光滑的异物,可以取一个小棉签,顶部粘上少许浆糊慢慢伸入耳道与异物接触,等浆糊与异物粘上后轻轻取出。如果这几种方法都不能取出,应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处理。

2、鼻

鼻炎:鼻炎是小儿常见疾病,不但小儿会得,成年人也有可能会患上。患儿会流鼻涕、打喷嚏、鼻孔堵塞,为因为呼吸不畅而憋闷。预防鼻炎应该从环境入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定期给宝宝做五官护理,保持鼻腔的清洁。最重要的是加强身体,多做运动,预防感冒。

鼻部出血:宝宝鼻部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发热、损伤、血液系统疾病、天气干燥引起的鼻粘膜干裂,一旦宝宝鼻部出血可以让他平卧,用拇指和食指紧捏住鼻翼两侧,压迫约10分钟。如果还不能止血,可以用冷毛巾冷敷宝宝的额头或用棉球、菜叶堵住出血的鼻孔。如果这样仍然血流不止,应该立即送往医院。切忌不能在出血时让宝宝的头向后仰,这样会使血液通过咽部流入胃中,引起呕吐。爸妈在平时也可采取一些防御措施,教育孩子改掉挖鼻孔的习惯,在天气干燥的时候给孩子服用维生素C,定期给宝宝做血液检查,对于有血液疾病的宝宝应该即使治疗疾病。

3、眼

斜视: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得近视眼的几率较低,爸妈需要预防的是宝宝斜视。斜视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常见的有内视、外斜视、上下斜视。1~3岁的宝宝鼻梁部位的皮比较多,是以接近鼻梁的眼白会被内眦皮覆盖住,看起来好像斗鸡眼一样,这时父母不必担忧,等宝宝再长大一点就会正常。忧心的父母可以用手电筒照射宝宝的瞳孔,眼珠中间的反光点在中间就属正常;一点在中央,一点在靠近耳朵的位置就是内斜视,俗称“斗鸡眼”;一眼在中央,一眼在鼻梁部位就是外斜视。预防斜视需要经常调换宝宝的睡觉姿势,使眼部接受光源的方向经常改变。床上挂的小玩具不能挂得过近,至少保持在1米以上的距离,而且要在不同的地方挂,不要让宝宝过久地注视一个地方。宝宝长到3岁时,父母就应该带他去医院进行一次视力评估,进行验光、视力及立体感的检测。

泪眼、牛眼:宝宝的眼睛总是泪汪汪的,看起来很惹人怜爱,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眼部疾病。宝宝泪眼可能是先天性的鼻泪管阻塞,经过按摩可以恢复,严重时可以动个小手术,使鼻泪管畅通。比较令人担忧的是黑眼球过大——就像牛眼一样,而且有怕光的情况,这可能是先天性的青光眼,如果不及时治疗,宝宝可能会因为眼压过高而出现失明、眼角膜变性等危险。在医生的治疗下,进行手术降低眼压就不会因此伤到视神经,也就可以避免失明、视力缺损等遗憾了。

4、口

疱疹性口炎:该病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会使口腔内出现疼痛的溃疡。1~3岁的宝宝最常发生疱疹性口炎。该病会从发烧和口腔疼痛开始。宝宝心情会变差,经常发怒,无精打采,牙龈、舌头和颚部开始疼痛并且出现溃疡,牙龈红肿,有出血现象,颈部的淋巴结肿大。如果出现这些症状,父母们要在24小时内将宝宝送去医院就诊,通过治疗,10天左右便可痊愈。宝宝患病期间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流食,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牙髓炎:宝宝的小牙长出来后,父母们一定要让他养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吃甜食,因为一旦牙齿被严重蛀蚀,牙髓就有可能遭受病菌的侵入,从而发生脓肿,引起牙髓炎。这时宝宝的牙齿会持续疼痛,用坏牙吃东西或喝饮料时就会异常疼痛,患部牙龈红肿,一碰就疼,并且在牙龈的开口处会溢出恶臭的脓液。虽然之后疼痛会减弱,但更可怕的是患病的牙齿会松动、脱落,如果细菌在这时扩散到周围,脸部和颈部淋巴就会肿胀,最后引起全身感染,出现发烧、头痛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父母可以让宝宝服用解热镇痛剂溶液,也可用热毛巾敷在患部,以减轻疼痛,严重了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看牙医。

5、舌

舌头是父母们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器官,只有在发病时,爸妈们才会注意到它,“舌为心之苗”,其实舌头的异常往往是很多疾病的信号,一定要重视。父母们可以通过观察宝宝舌苔的异常来判断病情。

舌苔厚:消化不良引起的肠胃疾病、积食、咳嗽、

舌面上出现较厚的白苔,并且发黄:感冒

舌苔干燥:腹泻、脱水、高烧不退

舌苔呈地图装:过敏性疾病

舌苔上有白点:可能肚子里有蛔虫

黑苔并且干裂:高烧

小贴士:要以宝宝漱过口,正常情况下的舌苔颜色为准,因为刚吃或喝过牛奶、橘子、橄榄等食物以及饮料,舌苔也会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