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对决:即将爆发的中美货币战争
2750600000013

第13章 中国突围战略一:激活另外半个中国的财富

对于即将来临的这场金融大对决,中国绝无退路。不过,作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战对手,中国潜力依然巨大,这个潜力,首先来自另外半个中国财富的复活。

住房货币化改革的完成,让中国城市的土地进入了国民财富的循环圈。但是,中国仍然有广大农村的土地财富没有货币化,这意味着中国至少还有一半的财富,仍然没有纳入中国的金融大循环。

也就是说,中国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仍然有一半的潜力没有发挥作用,它意味着国家金融力量的低估。现在,是该纠正这个低估的时候了。

苏联、俄罗斯金融战败对中国的启示

金卢布怎么就成了木卢布

苏联的银行是世界上最守信誉的银行,虽然苏联的外债达到了500亿美元,相当于苏联一年出口收入的两倍,但是,这点债务算不了什么,苏联人两个月的劳动,就可以还清这些债务……苏联不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苏联有世界上最大的黄金与钻石矿藏,有惊人的自然资源,是最大的石油、天然气、钢铁、木材产地;此外还有庞大的非金属矿和铜、镍、钴、铂。所有这些不是神话,你们可以从苏联的统计数据里找到它们,它们都是苏联卢布价值的支撑!

1990年2月,苏联著名的改革派经济学家弗拉基米尔?克文特,在美国的《福布斯》杂志上撰文,对苏联卢布在国际黑市上贬值近百倍一事,表示很耻辱。

当时在一些中东欧国家,苏联卢布黑市已经很出名,一些西方人如果想去苏联旅游或者做生意的话,就可以到当地黑市去兑换,兑换价格要比苏联官价低很多。按照苏联官方规定的比价,卢布比美金还值钱:1卢布可兑换1.68美元,但在黑市上,1卢布只能换6美分。也是因此,西方人称苏联金卢布为木卢布。

对这一比价,苏联人感到很不解,难道是苏联卢布超发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1989年,苏联国民在银行的存款为3 300亿卢布,存放在家里以及流通中的卢布大约是1 200亿,两者相加大概是4 500亿卢布 。这个数字也就相当于1989年苏联的M2,也就是说,当年苏联卢布的M2规模只有5 000亿美元左右(1卢布兑1.1美元)。同年,根据IMF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估计,苏联的GDP大概为1.5万亿美元。其M2与GDP之比为33%。同一年,美国的M2大概为2.6万亿美元,对应的GDP为5.5万亿美元,其M2与GDP之比为48%。

两者对比,可以看到,苏联当时的货币总投放量,是无法与美国相比的。

按道理说,苏联当时这么小规模的货币总投放,对应这么高的实际GDP(这个GDP规模还被低估了),是不太可能发生通货膨胀的。但事实却是,当年苏联的通货膨胀率大概为15%,同年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各国的通货膨胀率稳定在3%~4%。

那么,卢布贬值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苏联经济货币化的严重滞后。苏联的货币无法购买苏联的大部分物质财富,弗拉基米尔?克文特所说的那些苏联财富,居民用卢布是买不到的。也就是说,苏联庞大的国民经济财富,实际并没有通过其货币来体现。国民经济货币化的缺乏,让卢布的购买力严重缩水,因此,尽管货币发行量实际很小,但依然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苏联在物质上毫无疑问是个大国,但是在金融上却是个小国。对市场经济的排斥,让苏联无法完成其经济的货币化,而经济货币化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起点。苏联的金融力量不要说与美国比了,就是连西德都比不上。

在金融的角斗场里,苏联直接进行了自我阉割

苏联与西方的竞争,只能依靠军事力量。不过,核武器的出现让大国之间爆发热战的可能性降到很小。反倒是经济与金融的竞争成为最常态的竞争;在经济与金融力量的竞争中,金融则又是竞争的最前沿。

因此,在苏联后来逐步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时候,苏联经济货币化的落后,让苏联的金融力量没有能够真实地反映苏联的财富,而是将苏联的真实财富压缩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从而让苏联成为抱着金饭碗要饭的国家。

这样的自缚手脚,让苏联败局难免。由此可见,苏联金融上的失败,不是战败,而是直接自宫。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总统推行的“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经济货币化十分初级的情况下,俄罗斯走了一条以“私有化”为特征的国民经济货币化的突进式道路。

1992年10月1日,俄罗斯开始发放私有化证券。每位公民不论年龄和资历如何,各领取一张面值为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为什么是1万卢布,而不是更多或更少呢?据俄罗斯联邦国家财产委员会说,为了把国营企业变为私有企业,国家决定按市场价格拍卖4.7万亿卢布的固定资产,其中1.5万亿卢布资产(占私有化基金的35%)售予持券公民。按1.5亿人口计算,每个俄罗斯人分得1万卢布。每个人可以拿这证券去购买一份相应的国家资产。

有些生活困难的退休者、大学生和穷人,把私有化证券以低于1万卢布的价格卖给了商人和实业者;一些嗜酒者用自己的证券换了伏特加;有些人买了企业的股份,但是企业垮了,证券也就泡了汤。

“证券私有化”到1994年6月结束。从1994年7月开始,私有化进入第二阶段——“现金私有化”。也就是说,人们已经不能用私有化证券,而必须拿现金来购买股份了。只有极少数富者才买得起。俄罗斯政府规定不许外国购买俄国的企业,不少外国公司就通过俄罗斯的中间人购买那些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股份。

俄罗斯的私有化,本质上属于其国民经济货币化的一种,不过,由于俄罗斯本来就缺乏资本,因此尽管俄罗斯规定不准外国人参与私有化过程,但实际上,西方资本通过借债的方式,间接获得了俄罗斯经济货币化的一大部分财富。

目前,美国与西欧的资本在俄罗斯的股票市场上控制了2/3的市值,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基金,就在俄罗斯拥有大量股份投资。这些美欧资本,从俄罗斯突进的经济货币化过程当中,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激活另外半个中国的财富

半个中国的财富,支撑了10年高增长

如果说苏联当时的货币化落后,使得苏联是在以自己的一小部分经济力量与美国竞争的话,那么今天,中国农村货币化的落后,就意味着中国是在以半个中国的财富与世界竞争。还有农村土地这一半财富,没有参与到中国的国际竞争之中来。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俄罗斯以私有化的形式,完成了俄罗斯资产的货币化。但是,货币化不等于私有化,这一点,从城市国有土地70年产权的出让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目前,中国城市的土地大部分通过70年国有产权出让的形式,完成了货币化,但是,这些土地仍然是国有的,它并没有私有化。

在以经济与金融为主要竞争舞台的时代,将一部分国民财富排斥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之外,这就如同一个人,只用自己的半边身体,在摔跤场上与人摔跤一样,是必然要吃亏的。

过去10年来,中国的财富见证了高速增长,GDP从美国的1/5不到,增长到美国的60%,从根本上而言,是半个中国财富的激活所导致的。

而这半个中国财富的激活,最大的源头就是1999年以来,城市住房商品化改革让中国城市土地财富的价值得到了正常的体现。

先来看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从2012年11月30日到2013年1月31日,两个月的时间,上证A股上涨了大概20%,但有一只股票却上涨了将近2倍,复权价格从最低点的4.8元,涨到了最高价12.6元,短期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效应。

这只股票就是罗顿发展。罗顿发展为什么这么疯狂,就是因为它有一块土地被市场发掘了出来。这块土地是其2002年6月18日买的,地点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水城大灵湖规划区万泉河一侧,面积是1 800亩,成本是2.16亿,每亩成本12万。由于各种原因,这块土地一直没有被开发。这一下,罗顿发展的这块土地赚大了,以2013年当地的土地价格每亩120万来计算,这块土地的价值至少值21.6亿,10年升值了9倍。

其实,罗顿发展的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中国所有城市的财富故事的一个缩影。住房货币化改革的10多年来,土地货币化成为其中最主要的财富推手。

2012年11月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透露,截至2011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2.7平方米。当年的城镇人口规模是7亿人,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按照2012年全国城镇均价5 800元每平方米计算,居民城镇房产的财富规模达到了132万亿元。

当然,城市土地货币化的过程,也带来了分配不公的问题,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随着土地不断地升值,那些越早在城市土地货币化过程中获得土地使用权的人,获益越大。不过,这是另外一个领域的问题,需要从分配制度上加以解决。它不应该成为否认城市土地货币化的理由。

而从全球竞争的角度而言,包括土地货币化在内的中国所有经济要素的货币化,是中国经济壮大的必然之路。

如果中国土地不货币化,它的真实价值就会被严重低估。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如果中国是个完全封闭的国家,与世界没有任何往来的话,那我们可以说,低估就低估了吧,反正肉是烂在了自家的锅里,外人占不了便宜。

然而现实却是中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在世界上是最靠前的,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一半份额,是外资所有的。可见,土地作为经济要素之一,已经非常深入地参与了中国的对外经济往来,但是,这部分应该体现的价值,却被低估了,外资到中国来设工厂,土地租金就太便宜了。

而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经济在2015年之后,将走向完全开放,包括房地产业。届时,如果中国的土地财富仍然被严重低估的话,将意味着中国财富的无偿对外输送,这将是对中国财富最惨烈的掠夺。

这一点,不妨想象一下,如果罗顿发展是外国公司的话,那么,这土地升值所带来的9倍的财富,将全被外资拿走。

还有另外半个中国的财富没被激活

在北京北五环外,有个公园叫望京公园。这里原来的名字叫作“大望京村”。2009年,作为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大望京村的拆迁补偿总额高达50亿,村里1 700户,大都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拆迁补偿。

村民都变成了富翁,现在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房、有车。农民一下子获得了上百万的补偿金,宝马当黑车来拉客。27岁的王振宇,家里几十间房换来千余万补偿款,除了购置数套商品房,此外还有宝马和奥迪车。

“现在我们村扫马路的都开着高级车去。”一位村民很得意地说。

2010年10月,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条调查新闻,探秘一群特殊的富裕农民群体。他们都位于大城市的边缘地带,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边缘。由于靠近城市,他们的宅基地被货币化了。农民不仅分到了房子,还得到了一大笔补偿金。

这些农民由于接近大城市,率先尝到了农村宅基地货币化的甜头。不过,这仅仅是中国农村城镇化与货币化的一个开端。

由于历史与制度上的原因,目前农村的货币化程度非常低,农民所拥有的住宅还没有货币化,也就是说你不能像城市住房那样自由买卖,当然你也不能拿你的宅基地去抵押贷款了,因为价值没有办法评估。这样,农民的财富就是死的;这对农民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这一局面将有望改变。中国农村地区,将像过去10年的城市地区一样,因为城镇化与货币化,而迎来巨大的财富激活效应。

仅仅以住宅货币化来看,7亿农村人口人均住宅面积即使按照城镇的同等规模、价格按照城镇价格的一半来算,也将意味着近65万亿元的财富将被激活。这65万亿元的财富,不再是没有名分、无法估价、更无法流动的“死水”,而是可以与中国的城镇财富一起,参与国际竞争的“活”资产。

如果再算上农村非住宅土地的货币化,将带来更大的财富盘活效应。

如果在未来1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能上升到2/3,也就是从目前的7亿,上升到9.3亿的话,年均社会消费额可以从目前的10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可以维持20年。

而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投资需求6.6万亿元,能够替代10万亿出口。同时每1%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能使中国居民消费总额提高0.19~0.24个百分点,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能带动居民消费总额增加1 200亿元。

城镇化的推进,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下一个社会财富大跳跃的10年,并将彻底改变中国的内外需求格局,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不再看外部脸色。这将为中国抵御外部经济与金融环境突然恶化的冲击,构筑一道巨大的缓冲墙。

2008年次贷危机高峰之后,中国紧急出台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教训。中国为什么要出台4万亿刺激计划,因为中国贸易对外依存度,达到了GDP的60%左右,外需突然冰封,没有这4万亿的刺激计划,中国经济恐怕就要硬着陆,所以虽然明知有不良后果,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但是这就像生病了要吃药一样,是药三分毒,但不吃就要命!

反观美国,由于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内需,因此其受到其他国家经济与金融影响的程度是全世界最低的。

农村货币化的最重要条件已经具备了

与俄罗斯以私有化的方式,走的一条激进的货币化路线不同,中国城市土地的货币化,是以国有使用权出让的方式,走的是渐进的货币化路线。

俄罗斯是在没钱的时候,就大搞货币化。而货币化的钱,只好向别人借了,所以,俄罗斯经济货币化的过程,就欠了一大笔外债。很多俄罗斯人为了从货币化中获得利益,偷偷地向外国人借钱。越是穷人越是难借钱,借钱的条件就越苛刻,最后借钱者以曲线方式,参与了俄罗斯经济的货币化,比如签个对赌协议,如果买来的资产,三年内不赢利10%的话,你就要把欠债转化成股权,外资就这样通过俄罗斯经济的货币化,控制了俄罗斯的许多重要经济领域。

俄罗斯经济货币化的大便宜被外国人占了。这正是普京做俄罗斯总统之后,下重手打击寡头,冻结寡头在俄罗斯资产的由来。

这些资产当中,好多已经通过债转股等形式,乾坤大挪移,成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人的资产了。所以,美国对俄罗斯打击寡头的政策,非常不满。2012年美国大选,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就在俄罗斯拥有很大的投资,因此,他就表示,如果自己当选,首先就要惩罚俄罗斯。

与俄罗斯不同,中国是等自己有足够的资本,再搞货币化,因此,中国的货币化是逐步的。在1980年代初期,只有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才用得着钱,当时的教育、住房、医疗等基本上是公费的。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上述领域大体都货币化了。

城市土地货币化的结果,使中国人的钱再一次多了。截至2012年末,中国M2(广义货币)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从商业银行高达20%左右的准备金来看,央行也知道货币超发了,所以要压缩信贷货币的乘数。中国城市房价过快的上涨,其根源也就在货币超发里。

不过,这也说明,农村资产货币化的资本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了。中国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资本,来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经济货币化。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农业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2013年1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只要农民持有这个证,就可以依法自主、自愿地处置自己的土地并取得收益。从这点看来,确权证就相当于住房货币化中的房地产证了,当然宅基地就可以买卖了。

催生金融强国的良机

一个缓解房地产泡沫的新池子

过去10年,我们看到半个中国财富的激活,也就是城市住房货币化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中国制造业大国的贸易顺差以及外来的直接投资。

这个部分的体现,就是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2000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是1 561亿美元;2013年1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大概是3.31万亿美元,13年增长了20倍。20多万亿资金,激活了130多万亿的城市居民财富。

按照发改委专家的预计,中国城镇化10年要投入40万亿的人民币。这不是一笔小钱。很显然,中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度增长时期已经不可能再有了,也不能再有了,因为外汇储备增长,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既然外汇储备不能高速度增长,以外储来创造基础货币的局面,自然也就不能持续了。

那么,要激活另外半个中国的财富,钱从哪里来?

答案就是,主要从现有的资金里想办法。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第一是消除当前中国某些行业里的资产泡沫,第二个也是更重大的目标,就是以此推动中国金融强国的建设。

第一个目的很好理解,当前中国城市的房价与国民人均年收入之比,已经处于世界高位,房地产价格泡沫是存在的。

虽然这里有各种因素,一方面它与中国的货币超发有关,另外一方面,它也与中国人喜欢投资房地产的天性有关。当农村宅基地货币化开始之后,投资城市房地产的资金,会有一部分进入农村市场,因此,会将城市过高地区的房价,慢慢拉下来。

这个过程就是“水多了加面”,等于是慢慢消化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

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农村资产货币化将给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推进,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推进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度与效率建设。

在这方面,我们来比较一组数据就大致清楚了。2012年,中国GDP为51.93万亿元,M2为97.42万亿元。同期,美国GDP大概是15.6万亿美元,M2大概11万亿美元。

从M2与GDP之比,可以看出中国的银行融资部分比例太高了。也就是说,中国的融资市场,太依靠贷款了,而在美国,银行信贷在整个融资当中,比例很低。

不过,美国也不是生来就这么低的,美国的M2增长速度,也有过疯狂的时刻,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一年增长不过4%左右,而M2增速就达到了14%左右。可见,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曾经像今天的中国一样,高度依赖银行。

可是,美国怎么突然就变了,不依赖银行了?那就是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大发展,带来了金融业的大发展,使得美国能够以10万亿美元的M2,支撑700万亿美元左右的金融资产。

为中国资产证券化带来良机

资产证券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城镇化会给资产证券化带来机遇?

回答完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如果城镇化利用得好的话,它会给中国金融业带来20世纪80年代美国金融自由化那样的革命。

以大家都很熟悉的房贷为例。

比如银行有笔50万元的房贷,贷期20年,利率按5.51%算,总还款将是82万元,每年还款4.1万,银行总毛利32万,平均年利润1.6万。

可见,房贷是拿时间换金钱的交易。银行这笔50万元的信贷资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就被这笔贷款占用了。现在银行发现了一个更好的交易机会,但是没有了信用额度了,银行可以把这笔贷款加点价卖掉,锁定了一笔利润。这样一来,银行等于解放了这50万的资金,而那笔贷款被投资者买走了,银行的账上就没了这笔贷款。

以上就是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那么它有什么作用?有以下三个作用。第一,银行锁定了利润,同时也转移了风险。以后这笔房贷要是违约的话,不会对银行资产有任何影响。这就是风险的分散,有利于银行的安全。

第二,银行资产得到了解放,银行立马可以用这50万,去进行新的贷款。

第三,银行体系外多了一笔证券资产,也就是投资者购买的那笔房贷,现在投资者可以吃这笔贷款的利息了。

那么,为什么说中国城镇化会给资产证券化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呢?

细致观察今天全世界的发达国家,有一个现象非常奇怪。只有美国发展出来了高度发达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而其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则要严重落后于美国。

2008年底,法国的资产证券化债券未偿余额只有269亿美元左右,德国只有873亿美元,而美国是6.9万亿美元。 当时法国与德国的GDP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4左右,也就是说这两个国家的资产证券化程度,只相当于美国的6%。即使是资产证券化程度最高的英国,其证券化比率也只是相当于美国的30%。

亚洲的情况也是如此。日本瑞穗证券的研究数据显示,2005年8月,日本的资产证券化规模大概是2.5 万亿日元,约相当于300亿美元;同一时期,美国的资产证券化规模,大概是5万亿美元。 日本的资产证券化程度相当于美国的2%。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证券化如此发达,而其他国家却止步不前呢?

有的观点认为,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之所以如此发达,是因为其法律属于海洋法系的原因;也有人将其归之于文化与传统,比如把日本的资产证券化落后归因于日本的保守文化。

其实,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之所以没有能够像美国那样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建立起发达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其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法律体系或者文化,也不在于市场传统,而在于在其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当中,没有突然出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二元化市场。

在英国或者德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有中国这样的城市资产几乎完全货币化,而农村资产基本没有货币化的情形出现的。

但是,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使得美国之外的地方对美元资本的需求,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相对于美国本土的二元化市场。

也是因此,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伴随着的是大规模的美元资本输出;美国之所以能够资产证券化程度如此之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外部世界对于美元资本的庞大需求。

应该说,在货币自由兑换的今天,美元资本也好,日元资本也好,都是资本,对于需求国家来说没什么区别。为什么日本、德国、法国没有这种外部的二元化市场呢?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货币,不是美元那样的世界货币。

虽然不同币种的资本,对输入国来说没什么不同,但对资本输出国家来说,这区别就很大了。因为,其他国家的资本输出,首先就要通过美元来实现,比如中国要投资阿根廷的话,不是直接用人民币投资,而是要先去购买一笔美元,才能投资。这样,其他国家的资本输出就要承担多重的汇率风险。但世界货币美元就不用了,你借我多少美元,就还我多少美元。

正是因为如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海外金融资产的收益实际上并不高,美国海外负债消失的这种情形,其他国家是没有的。所以,对其他国家来说,除非海外资本输出的利润高于国内的收益水平一大截,能够抵消政治与汇率风险,否则就不会有输出的动力,因此,资产证券化的要求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组建中国的“两房公司”,催生中国金融业革命

中国农村资产货币化的落后程度,与城市货币化的高度发达,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美国那样的资产证券化的良好环境。

政府所要做的事则是,在农村资产货币化这个未来10年的大池塘里,创造出赚钱效应。中国甚至不妨组建一个类似美国房地美与房利美那样的公司。这两个机构一开始就都具有半官方的性质。它们属于受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其主要目的是盘活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开拓美国房地产贷款的二级市场。

这两个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购买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发行以房地产为抵押品的MBS债券。目前,债券总额高达5万亿美元左右,占据美国房地产贷款证券化业务的半壁江山。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发行债券,目前两房债券约有5.2万亿美元左右。

这两个机构为美国银行业资产证券化做出的贡献,可谓居功至伟。中国既可以考虑在现有的机构上,增设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功能,也可以单独设立一个类似的公司,向市场发债筹款,推动银行的资产证券化。

2012年末,中国银行业整体的贷款余额是65万亿,其中12万亿为房地产贷款,这部分贷款由于抵押品产权明晰,其证券化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操作。

中国版房地美公司,可以主导这一贷款证券化操作,推动银行资产货币化的大发展,使银行能够腾出资金,投入到中国农村资产的货币化进程中去,使中国能以新的、革命性的金融业大发展,来激活另外半个中国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实现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