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27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经济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与此同时,政治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目前,许多中青年同志应时代的召唤,积极从事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和著述,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是值得称赞与鼓励的。我们这些老同志,总是寄希望于年轻人,正像我们年轻时老一辈革命家寄希望于我们一样。为了进一步发扬中青年同志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提高自己研究和写作的素质,我想就进行经济著述应当解决好的几个关系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与广大中青年经济工作者共勉。
一、理论与实践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它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这是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科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就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同志,都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党历来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近几年来,经济界涌现出一批作出显著成绩的中青年经济工作者,成为从事经济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实践,就一些重大经济问题,提出了颇有见解的新观点、新方法,写出了一些很有分量的著作和文章,有些还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这些,都是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结果。一本著作或一篇文章是否真有参考和实用价值,关键之点就是看它是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否则,写出来的东西,或者是空洞的说教,没有实际意义;或者是一些素材和情况的堆积,没有理论深度。因此,理论与实践两者不可偏废。从事经济理论工作和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同志,应当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虽然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但比较缺乏实践经验,来到新的工作岗位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所以,他们更需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以丰富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有了实践经验,还必须再学习、再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提高,因为事物总是不停地运动,历史不过是运动轨迹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不断发生变化,要求人们更新知识,增加新鲜经验,这就面临着重新学习、进一步实践的问题。认识与实践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经济工作战线上的老同志还是新同志,在新的形势下都要学习、实践。这是从事经济工作著述的首要的指导思想。
从报刊上可以看出,有些同志经过实践,发表的文章比较切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反映较好的见解。而有些同志的文章则只谈些表面现象,缺乏深度和实际应用价值。有的虽然用了些时髦的词句,但由于没有联系实际,使人看后如过眼烟云。也有的同志,过去在理论研究方面造诣较深,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已经成名成家,但由于后来长期脱离实际,对自己发表的议论又不是采取负责的态度,今天这样讲,明天又那样说,甚至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写出的文章也缺少实际内容,更谈不上对科学的贡献。这就失去了科学、严肃的学术作风。这些同志很需要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深入实际,多做些有益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事。如果有一点成绩,就自以为进入“象牙之塔”,轻视实际,下笔万言,空无一物,这并不意味着他有真才实学,反会被时代所唾弃。
二、继承与创新
继承是指吸收前人创造的有益经验为我所用,创新则是指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有继承才有创新;但只继承而不创新,事物就不会前进和发展。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我们在研究和著述中应遵循的又一条重要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就是通过继承和发展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合理内核,才写出了科学巨著《资本论》和其他著作,创建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这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正确运用和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的光辉结晶。在进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新时期,我们要通过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写出具有新意的文章,同样需要解决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当前,在处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上,往往存在两种片面性。一种是片面强调继承,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另一种则是片面强调创新,忽视继承,猎新求奇,结果使创新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两种倾向,都是有碍于理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在写出的文章中,无论哪一种片面倾向,都既无益于自己,也会贻误他人。我们必须在经济问题著述中,防止这两种片面性。有的人“言必称希腊,死不谈中国”,对外国的一切津津乐道,而对自己的祖宗,则“对不起,忘记了”。不用说对中国复杂的国情,就连中国的文化传统和革命历史,也全然不了解。有的人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从马列主义著作中寻章摘句,去找现成答案。还有的人把爱国理解为排斥学习外国的长处,只要说外国哪个经验和做法好,就认为是“崇洋媚外”,甚至把民族文化的某些糟粕也当作长处加以庇护。因此,在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中,必须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和问题,而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学习,勇于继承和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博采众长也是继承。对别人的东西,只要是好的、有用的都要学习。继承不仅仅限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包括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有益的管理经验。我们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摸索的经验固然可贵,但往往有其局限性,因而还要特别珍惜从别人手中学来的知识和经验,择其善者而从之,有批判地进行继承。“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继承以学习为前提,学习才能进步,进步才可创新。
继承是为了创新,不创新就没有发展。我们要着眼于发展,就应当多创新。但是,我们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创新是为了发展,如果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必然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发展,反而会误入歧途。有的同志写经济文章,没有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甚至把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也说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在一些实际问题上,有的鼓吹“全盘西化”,连四项基本原则都不要了。无可否认,现实经济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探讨、重新认识的要求,这只有通过正确地估计马克思主义产生时代的历史局限性,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历史与现状,把握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本质、内在联系,才能求得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如果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将会失去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也就背离了无产阶级政党所必须坚持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上,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应当学习、借鉴与参考西方发达国家一些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经验与做法,但决不能全盘照搬,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不相容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实行,使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系列变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继承基础上对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我们在研究重大经济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著述时,要深入学习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这一前提下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偏离任何一个方面,都会走向极端,导致不好的社会效果。
三、宏观与微观
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国民经济发展及其客观规律,要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方面去考察。宏观一般是指全局性、综合性的国民经济体系。相对而言,微观则指局部的如地区、企业等生产单位的经济活动。宏观与微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研究重大的或是具体的经济问题,都不可脱离这种联系。而且,宏观与微观又相互制约,对其中一方面的研究,决不能孤立进行,必须考虑到另一方面的影响。因此,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每个研究经济问题的同志在写文章时常常碰到的。而如何解决好这两方面的关系,这既是许多国家在改革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广大经济工作者十分关切和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在这里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想对经济论著写作是有益的。
我国的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正处于进一步深化阶段。为了在深化改革中取得更大成效,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如何把加强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结合起来。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整个国民经济就会持续、稳定地发展,否则就会走弯路。所以邓小平同志说,改革一要大胆坚决,二要谨慎。有的同志曾把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对立起来,认为只要进行宏观控制,微观就无法搞活;或者认为只要强调搞活微观,宏观控制就无从谈起。也有的同志写文章把宏观管理与微观搞活结合起来看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强调以宏观管理为主,有的主张以微观搞活为主。其实,宏观管理与微观搞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必须兼容。它们的结合,是相互渗透、共同发生作用的。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必须尊重价值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而要把微观真正搞活,则必须在运用价值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强必要的、适当的宏观管理,以防止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盲目性,指导经济朝着持续、稳定、协调的方向有条不紊地发展。这是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也是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各自发挥调节手段的重要特征。微观经济搞活的前提,一方面要求企业具有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地位,扩大其应有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又要求有宏观管理作为保证,通过必要的宏观控制来引导和约束企业的行为,使之按着宏观经济的要求发展。
我们在研究重大经济问题时,必然程度不同地牵涉到宏观与微观的关系。要把这个问题讲清讲透,首先要从指导思想上明确上述原则,与此同时还必须进行大量调查研究,针对具体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把应遵循的这些原则和思想方法灵活运用、具体体现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如果无视我国的经济性质和特征,不了解具体国情,或者对某些地区、某些企业的调查不深入,必然会片面地理解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使写出的文章得不到正确的结论。这样的研究也就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了。
四、政治与经济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对于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反作用。经济一般泛指为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它对政治起决定作用。政治与经济既相矛盾,又相统一。两者关系处理得好,政治促进经济发展,经济也为政治奠定基础;反之,互相妨害,必为阻碍。因此,在从事经济著述中,对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也不能忽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已列入议事日程。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调整、完善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由于十年动乱的干扰和我国过去传统体制的积弊,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得多,任务会更加艰巨。而且,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又相互联系,必须结合起来交叉进行。基于这一点,我们从事经济方面的研究和写作,则必须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认识到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重视研究政治对经济以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根本方法在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不仅要学习经济理论,还要学习政治理论。这是从事经济著述的同志乃至所有经济工作者应当注意的问题。忽视政治的学习,经济工作难以搞好。
这里有必要指出,要求搞经济著述的同志懂政治,绝不是无原则地“随风倒”,只注意政治气候的变幻而随机应变,而是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有关原则,与所研究的经济问题相联系。就是应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出发点,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去观察、分析政治事件、现象和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只要自己的见解利国利民,就应坚持下去,而不为来自任何方面的错误影响所左右。对待科学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什么好听就讲什么,什么好看就写什么,缺少对社会的责任感。经济科学的研究和写作,要求人们要有求实精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还有的同志对于学习政治,态度冷漠。殊不知,我们现在强调学习政治,是学习无产阶级政治。政治历来是有阶级性的,任何阶级都有自己的政治,都以保护本阶级的利益和取得经济的统治地位为目的。无产阶级政治在当前的重要体现,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当前对政治的理解,不能与“四人帮”为实现篡党夺权目的所宣扬的政治在内涵上相混同。澄清这些模糊认识,会更有助于我们重视和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有利于经济工作者在研究著述中正确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除了以上几个问题,经济论著写作还会有些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地解决。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想、敢说、敢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勤奋地探索、开拓、创造,相信总会处理好这些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