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际传播概论
27694000000042

第42章 中国国际传播(3)

第三节 中国国际传播与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早在1998年,影视和音像出版业就已经是美国的第一大出口行业,出口总收入达600亿美元。对于美国影视行业来说,国际传播所获收益要远大于国内收益。比如以电影为例:

好莱坞全球票房

从上表可以看到,自2004年以来美国电影的国际票房都大约是国内票房的两倍。可见在国际主流大众媒体的市场营销和媒介影响体系中,国际传播已经远远超过国内传播,占据着主导位置。但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的情况却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好。在2005年和2006年全球电影票房总额中,九成以上属于美国好莱坞大片及好莱坞与欧美的合拍片,中国电影在全球电影票房总额中所占的份额连1%都不到。这是我们在研究国际传播中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

一、电影:艺术功能与国际影响

(一)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巨大作用

电影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重要显现。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大众特别是青年人都越来越喜爱走进电影院,观看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电影。因此,电影成为全球化社会中不必跨出国门而认识其他国家形象的美学手段。

电影是多种艺术的综合载体。它可以综合运用色彩、叙事、结构、人物、音乐、语言等多种因素,从每一个细节表现一个国家的形象和构成元素。电影业表现各民族的真实人生以及各个国家的民族风情,我们可能并没有去这个国家,但我们可以通过电影首先认识甚至爱上这个国家。好莱坞电影的成功运作,已经极为有效地证实了这一点。

(二)中国电影的迅速发展及其国际影响

2008年,面临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的电影仍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票房收入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名,达到43.41亿元,较2007年增长30.48%;国产电影的海外版权销售和票房总收入达25.28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5%。

1980~2005年美国市场的外语影片票房排行榜中,《英雄》以5370万美元的票房排名第三,《功夫》和《十面埋伏》分别排在第八和第十六位。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有45部国产影片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249部次国产影片入围102个国际电影节,其中有39部影片在24个电影节上获得了72个奖项,比2007年增加了23个,增幅为47%。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艺术还是产业来说,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此外,从国际传播的大视野中,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电影出现了另一个喜人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在一个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时代里,它已经脱离狭义的定义,而延展为具有更大张力和活力的“华人电影”。它既包括中国内地制作、上映的电影,也包括台港澳、华语范围的相关电影,甚至更包括像《卧虎藏龙》、《花木兰》、《功夫熊猫》这类由华人导演、华人投资或具有中国元素的优秀电影。因为对于国际传播的普通受众来说,他们并不会有意识地分辨电影的投资方和导演、演员的国籍等因素。每一个明确传达了中国元素的影片,都在传播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时代形象。

二、电视:媒介地位及其传播现状

(一)电视的媒介地位

从现有的传播覆盖和受众构成来说,电视是当代社会的第一媒体。这从中国持续增长的广播电视覆盖情况中可见一斑。

全国广播电视覆盖情况

在全球化的社会中,电视的覆盖率不但是惊人的,电视节目全球化的速度也异常迅速。此外,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也远远超过其他娱乐活动。可以看出,电视在全球化社会中发挥着远比其他媒介形式更为重要的功能。

(二)中国电视的国际传播现状

美国占有全世界新闻的90%,以及75%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生产。与之对应,外国节目在美国仅占1.2%。但是需要注意到,中国的电视节目及其出口呈现出上升趋势。

中国中央电视台已经相继拥有了汉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以及俄语频道,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在海外已有1.3亿用户。

2009年中国影视节目出口总时长约10617.2小时,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金额约达8604.2万美元,其中影视节目出口5889万美元,影视服务出口(包括电视节目境外落地、播出、对外工程、劳务承包、影视器材出口等)2715.2万美元。

2009年,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全国影视节目出口额逆势大幅上扬,比2008年增长了44.2%。其中,动画片出口3056.6万美元,占出口总金额的51.9%;电视剧(含电视电影)出口2004.8万美元,占34%;纪录片、综艺专题类节目出口836.6万美元,占14.2%。动画片出口增速明显加快,比2008年增长了150%,首次超过电视剧等节目类型,在影视节目出口中占据最大比重。

2009年全国影视节目出口时长比2008年增长2.4%。其中,电视剧(含电视电影)出口152部7259集5444小时,占出口总时长的51.3%;纪录片、综艺专题类节目出口3683小时,占34.7%;动画片出口79部1490小时,占14%。

三、互联网:民间网络与国际传播

(一)中国互联网与国际传播现状

互联网是人类自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以来,在信息存储和传播上的又一次革命。相比较其他媒介,互联网因其技术优势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1)时效性强;(2)信息量大;(3)互动性强;(4)最大限度地贴近用户。互联网所隐含的传播理念和对传播机制的改变,将随着时间和技术的不断延展和改进而逐渐显现。据CNNIC提供的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亿关口,达到了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与2009年底相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

自2000年起,中国逐步确立了六大中央级网站:人民网、中国网、新华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以及央视国际。另外,据称中国使用博客写作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所以,中国当代的国际传播不只有官方一个渠道,在网络社会愈发呈现出全民传播的新状况。全民传播所蕴含的特殊意涵,已经在相关国际传播事件中渐渐显露出来。

(二)中国民间网络的国际传播

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迅速提高,民众使用互联网进行国际传播的行为越来越多,其影响力也日益显著。在个体使用网络的群体中,手机网络用户引人注目。中国有将近7亿手机用户,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手机网民用户达到2.77亿,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攀升至65.9%,相比2009年底增加了4334万人,增幅达18.6%,其中,大约有4914万的网民只使用手机上网,占网民总数的11.7%。作为日常使用媒介的移动互联网,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网络在中国民间的普及,使得当代国际传播趋势有了新的转变。

2008年西藏“3·14”事件后,以CNN为代表的西方媒体集体对中国进行了歪曲和有偏向性的报道。23岁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饶谨于3月18日迅速建立anti-CNN.com网站,并发出公开信,称旨在“收集、整理并发布西方主流媒体作恶的证据”,发动“一场反抗西方话语霸权的斗争”。网站迅速得到海内外华人、留学生的响应,短时间内聚集了300多名志愿者,以及遍布全球数以万计的“草根记者”,引起了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网民的强烈关注。网站陆续曝光了涉嫌在西藏“3·14”事件中有虚假、偏颇报道的西方媒体的多则新闻、图片及视频截图,受到海内外网友、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个青年学子一时起意建立的民间网站,仅7个月就已经有近15万注册会员,日浏览量达到了50多万次,累计浏览量数十亿次。网站的相关内容出现数天之后,就引起了世界媒体的高度关注。国内的CCTV《对话》、《新闻会客厅》以及《中国青年报》,国外的《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法兰克福汇报》,甚至CNN本身,都对此作出了相关报道,其传递的新闻以及其本身,作为新闻被中外主要媒体大量报道。更有国外媒体根据anti-CNN.com网站公布的证据纠正了自己以前的新闻。

在西藏“3·14”事件的新闻战中,与官方媒体的左支右绌、事实性失语刚好形成反差,民间成立的anti-CNN.com网站在国际传播中却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这是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我们认为这一事实的出现有以下原因:一是,西方媒体对中国官方媒介的抗拒。长期的正面报道和严苛的政府审查以及审查所延误的时间,使得西方媒体既反感官方新闻丧失了时效性,更怀疑为其过滤之后信息的真实性。二是,网络媒体的民主性、公共性和自由性。一般说来,相较于传统媒介,网络媒体因为其入门门槛低,发言自由,具有朴素的真实性。此外,不同网友的发言也自然地形成一个自由、民主的公共意见。而且这种意见因为参与人数的庞大,从而无须记者的铺排也天然地囊括了多元意见。三是,传播理念的变更:单向传播到全民传播。从传播渠道来说,网络媒体既不需要依赖报刊印刷,也不需要单独申请电视频道。全民都参与到互联网之中,既是传播的受众,同时也是传播信息的制造人。从传播者来说,再庞大的通讯机构所雇用的记者都是有限的。但是网络时代的新闻报道和媒介传播,理论上可以将全民纳入其中。也就是说,全民都可以作为传播的采集人和新闻第一战线上最富有激情的记者。这也是anti-CNN.com网站之所以能够揭露如此多的虚假新闻信息,从而迅速崛起的内在原因。

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多元而深远的。中国国际传播的媒介管理体制是否可以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中国长期以来的宣传理念是否需要与时俱进?在对国家形象和新闻事件的国际传播过程中,我们是在西方媒介作出“歪曲”报道之后再去解释,还是应该更及时地传达信息,更主动地建构自己的国家形象?我们怎样去利用民间智慧、独立机构和网络时代传递自己的理念,达到更好的说服效果?这都是中国国际传播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和继续变革的方向。

第四节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所谓国际传播人才,指的是在大众传播领域从事与国际信息流动工作相关的实践者,其主体是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采、编、译、评、播等工作的记者、编辑、翻译及播音员、主持人等。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其主要途径是指学校的学历与学位教育、国际传播管理机构与国际传播媒体实施的职业训练以及个体与组织之间的职业传承。

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已历经百年的历史沿革。自上个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21~1949年),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机制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1949~1966年),是“高校”与“训练班”双向结合阶段;第三阶段(1966~1976年),实践的“传帮带”重新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第四阶段(1978~1992年),“国际新闻”专业建立并迅速发展,专业化、复合型的专业培养模式开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第五阶段(1992年至今),逐渐形成了学校教育成为主体,传播机构内部培养成为补充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格局。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显得十分必要。

一、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三大推动力

(一)实施国家战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自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制定了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建设覆盖全球国际传播体系”的发展目标,中央各重点新闻媒体随之开始业务上的战略转型,这标志着中国国际传播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对于国际传播人才的需求在质量与数量上都大幅度提高,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6月26日,李长春同志在出席《光明日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上特别提出,要着力造就“一批熟练掌握外语、善于在国际场合维护国家利益的外向型新闻人才”。刘云山同志在2010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总结讲话中也指出,要“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优化人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为应对复杂挑战、完成繁重任务提供有力保证。”可见,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作,着力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