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揭秘一生的中药故事
27726700000034

第34章 乌鸡白凤丸

华佗为了充实自己的医学知识,掌握医术本领,到处访疾问病。

有一年,华佗在徐土(今徐州)游学行医。他堂兄用小车把他母亲推来了。华佗见母亲年老病危,行动喘息,说话气短,四肢无力,心里十分焦急。华佗母亲拉着儿子的手,不禁泪流满面。华佗为了安慰母亲,便把他在外边苦求医学的经过说了一遍。他母亲听了十分高兴,说:“儿呀!只要你能学到治病的本事,为贫苦人家治好病,娘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现在我已年老,又病成这个样子,想在临死之前再见你一面,就请你堂兄把我送了来,咱娘儿俩说几句话,娘就安心了。”华佗一听,伤心地哭了起来,含着眼泪把母亲的病仔细诊查一遍,见脉沉迟无力,生命危在旦夕,立即用人参煎汤给母亲喝,病情略有好转;但一停药,病又加重了。华佗见此情形说:“母亲,您抱病前来看望孩儿,孩儿未能尽孝,心中实在难过。先请堂兄送您回家,带点药路上吃,孩儿把几个病人安排一下,随后即回。”母亲有气无力地说:“我也知道自己不行了,如死在外面也会难为你。你快把病人安排安排,不要耽误了人家的病,这是做医生的道德。”

华佗转身对堂兄说道:“我母亲气色不好,估计不出三天,将要去世,请你路上小心照顾。我已准备好人参汤和急救药,路上代茶饮用,以防中途去世,我随后就赶回。”

华佗含泪送走母亲后,忙把尚未治愈的病人,安排停当,第二天起早就回家了。走了一天一夜回到家,看到母亲不但没死,反而能坐起来说话,华佗惊喜交加,心中不由疑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我诊断有误?随即他问堂兄:“你在路上给母亲吃过什么东西?”

堂兄想了一会儿说:“在回来的那天晚上,我们住在一个小庄上,婶娘想喝口鸡汤,我买来一只公鸡,借个锅熬了些汤。我把带来的人参汤和急救药放在鸡汤里一煮,让她老人家喝一碗,她感觉很舒服,半夜又喝了一碗,第二天早上,温热后又给老人家喝了。回到家,老人就感到病好了许多。”

华佗问堂兄买的鸡是什么样的。堂兄说白毛、凤头、皮肉都是黑的。

华佗听罢,心想:白毛、黑皮、黑肉,头上羽毛如凤。难道是它起的作用?他马上上街买了一只白毛黑皮的凤头鸡,按原法煮给母亲喝,没几天母亲的病就好转了。后来,华佗又用此法,治好了许多患同样病症的人。

华佗把此汤命名为“九户鸡汤”,后来人们又发现用“乌鸡”配合其他一些滋补药品治病的方法,经过实验制成丸药,专治妇女病,于是便取名为“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是由乌鸡(去毛和内脏)、鳖甲、牡蛎、鹿角胶、黄芪、人参、香附、当归、白芍、生地、熟地、川芎、丹参、山药、甘草等20余种中药组成。方剂中乌鸡是主药,具有养阴、补血健脾的功能。能治疗肺结核、糖尿病、慢性腹泻、慢性痢疾、遗精、带下、月经不调、崩漏、产后虚弱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