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小荷尖尖
27817200000058

第58章 民族旅游中文化的表述及真实性问题——龙胜细门红瑶旅游的发展(8)

因此,面对日益发达的民族文化旅游,我们还不如认为,权利政治、经济资本与地方性政策的互动产生民族旅游的兴旺,就是萨林斯所指出的是“本土化的现代性”的一个表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功利利用,完全服务于以上的各种利益。民族旅游的开发,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然存在着真实性开发与虚假性开发之间的矛盾,因而失去民族文化的生活真实。我们在前面就看到了龙胜当地导游对红瑶“原生态生活”的描述与夸张,在细门红瑶旅游中“背新娘”节目的“开发”等。

(二)“真假参半的文化旅游”与当地群众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正是在这一商品化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其他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一定的地位,进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声誉,提高本民族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我们在前面看到,龙胜红瑶正是因为旅游开发才在国内享有很大的知名度,前面“寻找金花”的案例,则应该被看做是这种知名度提高之后的一种必然结果,同时,这样的结果也使他们有了改变自身地位的可能,“文化扶贫”也有了施展的空间,但是在市场经济的选择面前,类似龙胜红瑶这样的少数民族毕竟是极少数。

另外,作为旅游产品开发项目的民族文化旅游,权力政治与资本已经将其定位于一种消费性的功能。被纳入到旅游项目中的民族文化始终都是以被观看、被消费的客体的形象出现,这种自我客体化的形象却只有一个追求,就是以外来游客作为自己的消费对象,以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也就是只有他们才成为自己的“仪式”表演、“奇风异俗”的消费和被观看的主要人员。一旦确定了如此的主客体关系,我们便不得不承认,民族文化的旅游形式就有点19世纪的人类学进化论的政治意味,因为游客在“通过仪式”上就被暗示了文化有“落后”、“原始”,甚至是“愚昧”的区分。正因为这一缘故,国外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旅游中少数民族少女的歌舞表演,与国外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无休止的消费欲望有关;当时通行的“文革”后中国少数民族的形象,大多由女性代表,将女性表现为带有落后乡村特色却又青春盎然的融合体,并加以非汉族文化的色彩。

可以预见到的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只能是越来越被动的依靠、受制于所有这些因素,哪怕是自己文化被扭曲地宣传了也毫无办法,这是他们所处的弱势地位决定的。所以事实上,少数民族旅游的开发只会加速其市场化进程。

(三)游客的感觉

2004年7月1日—8月1日,笔者在细门红瑶寨专门对游客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里需要说明:(1)这段时间是该地一年之中的旅游旺季,客源范围基本上涵盖全国各地,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游客游览出来到出发时间只有4~5分钟左右,所以问卷设计要尽量简洁明了。(3)问卷发放了110份,有效的是103份,基本上是每天针对不同地区的团队,一团一份,由游客亲自填写。为了做到客观准确,笔者都是在等客人上车后才发给他们填写。

各地游客的有关信息反馈(问卷)

您是哪个省的?

您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

您对这次游览感到:满意不满意一般

您对哪一项表演印象深刻:

油茶情歌对唱长发表演背新娘集体舞送行酒

如果有机会,您是否会再来:是不是不一定

您是否会向别人推荐:一定不一定不会

您的意见:

2.百分数表示深刻。

另外,90%以上的客人对这次游览满意,有3%~4%左右的游客表示不一定会再来,4%~5%的游客表示不会再来。有趣的是,却有98%的游客表示会向别人推荐。而且,不同地区或者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却几乎没有差别,感觉惊人的相似。因此,总的说来,游客对该点的游览是满意的。

(第六部)分对民族旅游的可持续

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倡导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则是:

生态可持续。指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进程、生物的多样性与生物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

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指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地区的个性。

经济可持续。指发展能取得经济效益,资源能得到有效的管理,以便能造福子孙后代。

在我们前面的论述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旅游要得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维护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当地群众和游客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追求。使它既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但现实上,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往往还需要在对政治、经济和宗教等等复杂问题权衡得失的基础上,做出艰难的选择,这就需要旅游权力部门在进行旅游规划和决策时比传统的眼光要看得更宽、更远。

一、科学发展观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规划、开发和经营应该是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战略的组成部分,不应该把它割裂开来,这和我国政府目前大力提倡的“科学发展观”是相一致的。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旅游产业加以计划和管理,应该特别重视对目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并以恰当的方式加以利用。同样,少数民族旅游的规划、开发和经营应该是跨行业的和综合性的,应该提倡政府、企业、当地民族的积极参与,使大家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使大家都能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果,在这一点上,细门寨的三方办旅游情况倒是给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提倡主旋律

游客、旅游权力部门、当地群众都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和其他原则,尊重目的地的文化和环境、尊重目的地的经济模式及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行为等,特别是对于游客和旅游权力部门而言。从前面我们对游客们在细门寨的表现来看,我们现在是有点过于放大了旅游的休闲娱乐功能,如一味地强调“情歌”的对唱,异化当地红瑶传统文化的“背新娘”节目,这些都过于追求在感官上的刺激,却忽视旅游活动的其他作用。其实旅游活动除了休闲娱乐作用外,它还具有很多的功效在里面,如学习、求知、探险、修身养性等功效,如欧洲青年一般都把外出旅游生活看做是自己学习、求知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把它看成是自己迈向成人的标志,就是在现在,还有不少的欧洲青年都这样做。另外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开展的红色旅游等,突出的都是旅游方面的积极意义,我们显然是忽略了这样的旅游主旋律。

三、相互尊重

在现在的中国,对农民问题的求解,拼的不是学问的多寡,不是阅历的深浅,拼的只是对常识的认识和尊重。无数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专家学者,比农民更关注自己的处境和利益。应当让农民广泛参与管理事物,而不是让少数精英们垄断决策的权力,让他们来代替农民规划发展前途。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实施过程中,尤其应该让当地群众了解有关的信息,以便他们能从自身和集体的利益出发,尽量多的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并影响开发的方向和效果,而不是只由少数旅游权力部门来“代表”他们的利益。在这一点上,我就比较赞同细门寨的旅游开发,从前面的叙述来看,虽然龙胜的旅游权力部门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开发之前和之后都比较的注意经常和当地群众进行讨论,并且也采纳群众的不少意见,如门票收入的结算分配,环保厕所的占地,变换“背新娘”节目的一些内容等,所有这些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科学的规划和监督

这里可能比较引起争议的是,在任何旅游开发重大项目开始之前,我们都应该对当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综合规划进行分析,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并不是任何一个有特色的地方都适合搞旅游或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我们必须仔细研究旅游开发的不同类型及其与现在的资源利用方式、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关系。我们一再强调“以人为本”,对于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旅游开发而言,以人为本就是应该以旅游接待地的居民为本,而不是以匆匆而过的游客为本,因为他们才是那里的真正主人。当然也不是说游客就不重要,而是我们应该分清楚主次关系,另外,在旅游开发和经营的各个阶段,应该自始至终的实施一个细致的评估、监督、审计和协调计划,以便当地群众和其他参加者能充分了解事情的进展情况,以便能够对各种变化做出反应。

(第七部)分结束语

如果我们把旅游研究过程从学术发展上做出回顾时,我们就会发现,国外旅游研究是从研究旅游活动的经济现象开始,而以研究它的文化内涵进入20世纪70年代,并延续至今。可以这样认为:二战以前的数十年是把旅游活动作为经济现象研究,而二战以后则是文化内涵逐渐成为旅游研究中心。

二战以后,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引起旅游学术界的兴趣,而是不久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介入则使旅游研究开始有明显变化,出现战后旅游研究的新局面,奠定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旅游人类学”和80年代形成的“多学科、多维尺度”分析方法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活动的文化本性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刻的认识和论证,相比之下,在同一时期,“旅游影响研究”中对经济现象的研究,虽然证明旅游收入在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就业理论意义以及还取得了该学科其他方面一些重要成果,但始终未能看见有突破性成果出现,也未能开拓出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需要在深层次上作更多的分析探讨,但如果从旅游活动的形态结构上加以考察,就不难发现,经济现象仅仅只是一个外壳,而社会文化和环境生态关系才是它的内涵本质;前者只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发生作用,而后者则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与许多方面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

所以,在旅游活动的研究中,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环境生态科学已日益成为国外旅游研究中的主导科学,而人类学、环境生态科学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超越经济学。对一些国家来说,尤其是对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西方旅游发达国家来说,旅游经济只占整个国民经济的一小部分,但是,日益迅速发展的全球化旅游活动,却在更深层次上给各国学术界带来大量社会文化和伦理问题,带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调、道德沦丧等问题,这些问题与经济现象相比,具有更为严重的紧迫性。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发展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迅速为旅游学术界所重视,学者们和普通大众都已经意识到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的复杂共存关系,在保护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旅游的发展及其对物质资源和环境要素的合理利用,以保证社会和旅游都得到持续发展。

30年前,研究旅游在人类学里被认为是肤浅的、不严肃的,今天,“研究旅游”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学者关注,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但是,人类学学者们也同样意识到自身的薄弱之处,旅游人类学的先行者纳什(1999)指出:“旅游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还须深化、方法还须提高。虽然已经形成一些较为完善的理论,如商品化理论、依附理论、官僚主义理论等,但是它们只是一些中期理论,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应该做进一步的提升。”克利克(Crick1989)也指出,研究旅游的人类学者应该为整个人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民族志材料,他还强调:“这些新的民族志研究应该注重方法论并有坚实的理论指导。”可以看出,方法论越来越缜密、理论越来越深化是旅游的人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