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宋宗儒摘阮歌
此首诗作于元祐三年(1088),写宋宗儒演奏阮咸时的情景,是一首以音乐为描写对象的七古。宋宗儒,为宋祁的后代。摘阮:弹奏阮咸。阮,即阮咸,为一种形似琵琶而圆的乐器,据说为晋代的阮咸所创造,因此以其姓名称此种乐器。
翰林尚书宋公子,文采风流今尚尔。
自疑耆域是前身,囊中探丸起人死。
貌如千岁枯松枝,落魄酒中无定止。
得钱百万送酒家,一笑不问今馀几。
手挥琵琶送飞鸿,促弦聒醉惊客起。
寒虫催织月笼秋,独雁叫群天拍水。
楚国羁臣放十年,汉宫佳人嫁千里。
深闺洞房语恩怨,紫燕黄鹂韵桃李。
楚狂行歌惊市人,渔父桡舟在葭苇。
问君枯木着朱绳,何能道人意中事?
君言此物传数姓,玄璧庚庚有横理。
闭门三月传国工,身今亲见阮仲容。
我有江南一丘壑,安得与君醉其中,
曲肱听君写松风。
翰林尚书宋公子,文采风流今尚尔——翰林尚书:指宋祁,字子京,曾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迁工部尚书,谥景文。宋公子:指宋宗儒。文采风流:有文采且风流倜傥。杜甫《丹青引》:“文采风流今尚存。”这两句是说:你是翰林学士、工部尚书宋景文公的后代,文章文采出众,为人风流倜傥,这样的人如今就只有你了。
自疑耆域是前身,囊中探丸起人死——耆域:又称耆婆,古印度高僧,为奈女与萍沙王所生,后为名医。探丸:取出药丸。这两句是说:你自己曾经时常怀疑耆域是你的前身,因为你医术高明,常常于囊中取出药丸即能使人起死回生。此二句写其精通医术。
貌如千岁枯松枝,落魄酒中无定止——“貌如”句:卢仝《与马异结交诗》:“此骨纵横奇又奇,千岁万岁枯松枝。半折半残压山谷,盘根蹙节成蛟螭。”此写其相貌不凡。落魄:无所拘束,落拓不羁。无定止:行止不定。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这两句是说:宋宗儒的相貌不凡,有如千岁的枯松;他落拓不羁,常常饮酒至醉,行踪不定,难觅其迹。
得钱百万送酒家,一笑不问今馀几——“得钱”句:《南史·陶潜传》记载,颜延之为始安郡守,常与陶潜来往,每次都痛饮至醉……临走的时候,留二万钱给陶潜,陶潜全部送到酒家,用来买酒。这两句是说:你常常痛饮,将百万钱送到酒家用以买酒,每每痛饮之后也不问还馀多少钱。此二句写其豪情痛饮。
手挥琵琶送飞鸿,促弦聒醉惊客起——“手挥”句:嵇康《赠秀才入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心游太玄。”促弦:加快节奏,促节繁声。聒醉:惊醒人的醉意。这两句是说:你手中弹奏阮咸,目视着鸿鹄远飞;你加快节奏,阮咸的促节繁声惊醒了人的醉意。
寒虫催织月笼秋,独雁叫群天拍水——寒虫:指促织,即蟋蟀,它的叫声好像在催人纺织,故叫促织。月笼秋:秋夜月色笼罩。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泊近酒家。”独雁:即孤雁。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天拍水:即水拍天。韩愈《题临泷寺》:“海气昏昏水拍天。”这两句是说:你弹奏的音乐有如秋夜月色笼罩之下的促织在鸣叫,又如那孤雁在水天相接、浪涛拍天之处鸣叫寻找雁群,一片萧瑟凄凉之感。
楚国羁臣放十年,汉宫佳人嫁千里——楚国羁臣:指屈原。屈原被楚王两次流放。《楚辞·大招》王逸序:“屈原流放九年,忧思烦乱。”汉宫佳人:指王嫱,也就是王昭君。汉文帝时与匈奴和亲,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这两句是说:你弹奏的阮咸有如那楚国流放之臣的慷慨悲歌,又如那汉宫佳人远嫁千里之外的匈奴时的哀怨之声。
深闺洞房语恩怨,紫燕黄鹂韵桃李——深闺洞房:幽深的闺房。语恩怨:悄声细语互相责怪。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韵桃李:在桃李之间婉转歌唱。这两句是说:你那乐声轻柔,有如深闺洞房之中夫妻闲话时的昵昵细语;你那乐声宛转,有如紫燕黄鹂在桃李之间施展歌喉。
楚狂行歌惊市人,渔父桡舟在葭苇——楚狂:楚国的狂士。《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渔父:《庄子·渔父》中记载孔子尊渔父为圣人,孔子向他求救,他“杖桡而引其船”。桡,指船桨,此处用作动词。葭苇:芦苇。这两句是说:你那乐声高亢,有如楚国狂士且行且歌,惊动集市上的众人一般;你的乐声逐渐隐去,就像渔父在荡桨,一叶扁舟在葭苇间渐行渐远。
问君枯木着朱绳,何能道人意中事——枯木:指琴体。琴体以木制。朱绳:琴弦。这两句是说:敢问你一句,这阮咸也不过就是在木制的琴体上系上琴弦,又怎么能弹奏出人心中所想、心中所思之事呢?
君言此物传数姓,玄璧庚庚有横理——玄璧:黑色的圆形的玉璧,此处用以形容琴身。庚庚:横向的纹理。这两句是说:你说道阮咸这种乐器多次流传于不同人的手中,看那琴身有如黑色的玉璧,上面琴弦横陈。
闭门三月传国工,身今亲见阮仲容——国工:一国之内的名手,此处指教坊名师。阮仲容:即阮咸,字仲容,为阮籍的侄子,与阮籍同列“竹林七贤”。这两句是说:你学习弹奏阮咸,闭门三月,亲自从教坊名师那里学得,如今在此演奏,我就好像亲自见到了它的最初创制者阮仲容一样。
我有江南一丘壑,安得与君醉其中,曲肱听君写松风——一丘壑:指隐居之地,有山有水。《汉书·自叙传》:“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曲肱:手臂弯曲侧卧,形容悠闲自得,语出《论语·述而》。写松风:弹奏名曲《风入松》。写,即弹奏。松风,古琴曲名,即《风入松》。这两句是说:江南山水林泉间适于隐居,你我能否携手退隐其间,与你日日把酒畅饮,悠然自得地听你弹奏名曲《风入松》呢?
这首诗记述了一次阮咸的演奏。整首诗歌可以分三个部分加以解读。第一部分为前八句。诗开篇先写阮咸的演奏者宋宗儒,他出身名公巨卿之后,文采风流,精通医术,可以“囊中探丸起人死”,而且豪情万丈,相貌不凡,每每“得钱百万送酒家,一笑不问今馀几”。前八句写其人的种种情状,实是为下文作铺垫。第二部分为中间十句。诗人从“手挥琵琶送飞鸿”开始,把我们引入了阮咸的演奏当中,随后分别以“寒虫催织”,“独雁叫群”摹写音乐的萧瑟凄凉;以“楚国羁臣”,“汉宫佳人”写音乐的哀怨;再以“深闺洞房语恩怨”,写音乐的缠绵,以“紫燕黄鹂韵桃李”写了音乐的欢快之声,最后以“楚狂行歌”,“渔父桡舟”写音乐在高亢之后犹如一叶扁舟在葭苇间渐行渐远,逐渐隐去。第三部分为最后九句。通过主客对话抒发自己听音乐的感受,又以“闭门三月传国工”赞叹宋宗儒演奏技艺的高超,最后禁不住约请宋宗儒共同归隐,畅游林泉,以期能够再次听他弹奏。
此首诗写得气象万千,是一首成功的作品。清代叶矫然说:“黄庭坚有《听戴道士弹琴》及《听宋宗儒摘阮歌》,亦复杰出者。……二诗点缀工巧,足继唐音,东坡、尧卧咸不及也。”(《龙性堂诗话·初集》)
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
此诗作于元祐三年(1088),时山谷在汴京。王宣义即王淮奇,字庆源。他辞官之后退居故里,给苏轼写信求红带一条,苏轼并红带寄上《遗王庆源诗》一首,山谷即次苏轼诗韵作了此诗。(《内集诗注》中说:“王淮奇字庆源,眉之青神,东坡叔丈人也。)宣义:为元丰改制后文臣的寄禄官名。”
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
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鞋称老夫。
沧江鸥鹭野心性,阴壑虎豹雄牙须。
翤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带邻翁无。
昨来杜鹃劝归去,更待把酒听提壶。
当今人材不乏使,天上二老须人扶。
儿无饱饭尚勤书,妇无复且着襦。
社瓮可漉溪可渔,更问黄鸡肥与癯。
林间醉着人伐木,犹梦官下闻追呼。
万钉围腰莫爱渠,富贵安能润黄垆。
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参军:指王庆源。王庆源曾做过雅州户曹参军。四立壁:形容家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家居徒四壁立”。千木奴:《水经注·沅水》:“沅水又东历龙阳县之汜洲,洲长二十里,吴丹阳太守李衡,植柑于其上,临死,敕其子曰:‘吾洲里有木奴千头,不责衣食,岁绢千匹’。”这两句是说:参军你辞官回乡之后,家中唯有四壁徒然而立;更谈不上像李衡那样有“千木奴”的家产。此二句表明王庆源家境贫困,生活维艰。
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鞋称老夫——“白头”句:陶渊明有不肯“为五斗米所折腰向乡里小儿”的故事。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黄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桐帽”句:黄庭坚在《与杨明叔少府书》中说:“桐帽本蜀人作,以桐木作而漆之,如今之帽,三十年前犹见之。棕鞋,本出蜀中,今南方丛林亦作。盖野夫黄冠之意。”这两句是说:你头发已白,不再为了功名利禄而向人折腰,你头戴桐帽,脚穿棕鞋,口称老夫,放步独行。此二句写王庆源服饰以及傲世之情。
沧江鸥鹭野心性,阴壑虎豹雄牙须——沧江鸥鹭:《列子·黄帝》记载有一个喜欢鸥鸟的海边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和鸥鸟一起游玩,鸥鸟也不惧怕他。一天他父亲让他捉几只鸥鸟拿回家,他第二天到海边,鸥鸟便飞到空中不与他在一起。用此典故表明王庆源天性自由。阴壑:山中不见阳光的沟壑。雄牙须:韩愈《别赵子》:“又尝疑龙虾,果谁雄牙须。”这两句是说:你天性就像那沧江的鸥鹭,喜好自由;你的长相清奇不凡,有着山中阴壑间虎豹般刚猛的风范。此二句写王庆源的性情与相貌。
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带邻翁无——:一种鸟。其羽毛可以织裘衣。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归成都时,“居贫愁懑,以所着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初服:指入仕做官以前所穿的衣服。《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猩血染带:猩猩之血所染的带,即指苏轼送王庆源的红带。《华阳国志·南中志》:“猩猩兽能言,其血可以染朱。”这两句是说:你以那的羽毛作裘,而且你志气高洁,做官以前所穿的衣服依然在穿,你还有那邻居老翁都没有的猩血染的红带。
昨来杜鹃劝归去,更待把酒听提壶——杜鹃:一种鸟,又称杜宇,相传是古蜀主杜宇死后精魂所化,其叫声好像“不如归去”。梅尧臣《杜鹃》:“蜀帝何年魂,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提壶:鸟名。这两句是说:昨天来了一只杜鹃鸟,不停地在啼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如今归隐山林,把酒独酌,听那林间鸟儿的啼叫,何等自在。
当今人才不乏使,天上二老须人扶——天上二老:指当时主持朝政的文彦博与吕公著。任渊对此句的注释是:时文潞国公、吕申国公皆以大老平章军国重事。须人扶:据《宋宰辅编年录》记载,文彦博、吕公著主持朝政时年纪已大,需要人在殿上扶掖。这两句是说:当今人才济济,文、吕二公虽然年纪已大,但主持着当今的朝政大事。
儿无饱饭尚勤书,妇无复且着襦——复即夹裤。即裤。《世说新语·德行》记载韩康伯送给范宣绢,范宣没有接受。后来二人一块乘车,韩康伯在车中扯了二丈绢给范宣,说:“人宁可使妇无裤邪?”范宣笑着收下了。襦:短夹袄。这两句是说:你家中儿孙们虽吃不饱饭,但也能够勤于读书,女儿们虽没有夹裤却也还有短夹袄。此二句写王庆源家居清寒,但各人却自得其乐。
社瓮可漉溪可渔,更问黄鸡肥与癯——社瓮:即社酒,祭土地神时所用的酒。漉:滤酒去渣,使其纯净。黄鸡:家中养的鸡。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癯:瘦。这两句是说:你平日漉酒捕鱼,乐在其中,有时还问问家中的人,家里养的鸡长得怎么样了。
林间醉着人伐木,犹梦官下闻追呼——这两句是说:你携酒独游,醉卧林间,恍然入梦,在矇之中仿佛听到“追呼”之声,醒来之后才知道那是林间有人伐木的声音。
万钉围腰莫爱渠,富贵安能润黄垆——万钉围腰:指万钉宝带。欧阳修曾有“万钉宝带烂腰”的诗句。渠:他。黄垆:指黄泉下的土。《列子·杨朱篇》中说:“要死后数百年中馀名,岂足润枯骨。”这两句是说:身居高位,腰围万钉宝带的生活你并不爱慕它,试想今日的富贵又怎么能够百年长有,直至身埋黄泉?此二句说明王庆源现在的生活足以快慰平生,不用想那功名富贵。
这首七言古诗共二十句,从不同的方面刻画了一位退居乡里的傲岸之士。诗在起首两句即写其家境,运用司马相如和李衡的事表现其清贫,当然言外之意说明了王庆源在为官时的清廉。随后两句“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鞋称老夫”首先以王庆源白头而不折腰点明其傲世之情,随后便以桐帽棕鞋的服饰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放步独行的老人。接下来的两句是对其性情与相貌的描写。他天性喜好自由,相貌威严,诗人并用“作裘初服在”表明其志高洁,随后的“猩血染带邻翁无”即暗含苏轼为他寄送红带的事情。诗人在对王庆源形象的刻画中含有无限推许之意,如此高洁之士,怎能混迹官场?“昨来杜鹃劝归去”便点明其辞官归隐之事,“更待把酒听提壶”为我们展现了他现在的归隐之乐。随后二句是说当今人材众多,你尽管归隐于林泉之间。接下来的六句则描绘其归隐的情趣,家中虽然清贫,但各人自得其乐,儿孙读书,他自己滤酒捕鱼乐在其中。有时候携酒林间,醉卧其中,矇中仿佛听到“追呼”之声,醒后才知是伐木之声,写得情致悠远。最后两句“万钉围腰莫爱渠,富贵安能润黄垆”,意味着其人对高官厚禄并不爱慕,他现在的生活足以快慰平生。整首诗写得曲折多姿,错综变化但又章法严谨。
与元明过洪福寺戏题
元祐四年(1089)三月,山谷与吕元明、毕公叔到汴京的洪福寺游览,见到元明在围墙上的旧题:“与晋之醉后,使骑木撼花,以为笑。”遂题此诗于墙。元明:吕元明。洪福寺:在汴京。
洪福僧园拂绀纱,旧题尘壁似昏鸦。
春残已是风和雨,更着游人撼落花。
洪福僧园拂绀纱,旧题尘壁似昏鸦——洪福僧园:即洪福寺。绀(ɡàn)纱:黑里带红的纱,喻灰尘。唐代王播少时家贫,到和尚寺中讨吃斋饭,受到冷遇。后来官运亨通,回到寺里,发现自己当年题在寺墙上的诗,已罩上碧纱保护起来。王播遂题诗云:“三十馀年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此处改“碧纱”为“绀纱”,语含嘲讽。这两句是说:拂去洪福寺中笼罩在诗壁上的灰尘,往日在寺壁上的题诗犹如傍晚时的归鸦,萧索不堪。
春残已是风和雨,更着游人撼落花——这两句是说:春残时候,风雨交加,花儿已不堪承受;更何况游人们故意去把春花摇落呢!
此诗在写景叙事中寄寓着对时局的忧虑。元祐年间,党争激烈,王安石新法全被废弃,旧党中也开始分裂。作者在此诗中进行讽谕,对风雨飘摇的政局表示了焦虑。可与《题竹石牧牛》对读。
六月十七日昼寝
此诗为山谷于元祐四年(1089)作,诗写睡眠中的感觉。
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洲白鸟双。
马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
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洲白鸟双——红尘:指热闹繁华之地。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席帽:以藤席为骨架编成的帽子。乌靴:黑色的长筒鞋。席帽、乌靴为官吏所习用。沧洲:水边之地,多为隐士居处。白鸟:指鸥、鹭等水鸟。欧阳修《贺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清川万古流不尽,白鸟双飞意自闲。”这两句是说:我终日戴着席帽、穿着乌靴在尘土中奔忙,什么时候能像江湖上的对对白鸟逍遥自在地飞翔!
马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hé):咬。萁:豆秸。这两句是说:马儿咀嚼豆秸的声音,干扰了午睡;这种声音,在梦中变成了满天风雨,滚滚巨浪,使我仿佛置身在江湖之上!
此诗写睡眠中的特定感觉,想像丰富,描摹生动,表现了山谷观察事物的细致精微之处。前二句写奔走尘世的辛苦,“沧洲白鸟”为下文张本。后二句写梦境,“风雨浪翻江”照应前文,揭示思归之意,结构井然。叶梦得《石林诗话》说自己一天在旅店里休息时,“闻傍舍有澎湃鞑之声,如风浪之历船者。起视之,乃马食于槽,水与草龃龉于槽间而为此声,方悟鲁直之好奇。然此非可以意索,适相遇而得知也。”
北 窗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当时,山谷在汴京任著作佐郎,参与《神宗实录》的编修。此诗写自己寓所北窗下的所见所闻。
生物趋功日夜流,园林才夏麦先秋。
绿阴黄鸟北窗簟,付与来禽安石榴。
生物趋功日夜流,园林才夏麦先秋——生物:指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趋功:趋于一定的功利、目的。麦先秋:植物果实一般在秋天收获,但麦子是在夏天收获的,故而《礼记·月令》中说:“孟夏麦秋至。”这两句是说: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好像都有各自所追求的目的,他们成长、繁衍,就像那长江大河,日夜流淌不息;你看那园林之中花木茂盛,刚刚进入夏天,但外面庄稼田中的麦子却已经黄了,在等待着收割。
绿阴黄鸟北窗簟,付与来禽安石榴——“绿阴”句: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来禽:即林檎,又叫花红。安石榴:即石榴,为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息带回,所以称为安石榴,后略称为石榴。这两种植物都是在初夏时节开花。这两句是说:我坐在北窗下铺着竹席的床上,悠闲地听窗外树上绿阴中黄鹂的鸣唱,任那窗外林檎与石榴花开得正艳。
山谷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景色,下语平淡但却耐人寻味。第一句“生物趋功日夜流”说的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的荣枯代谢、繁衍生长,就像那长江大河,日夜流淌不息。随后一句“园林才夏麦先秋”转入了具体的描写,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有自己的特点,看那园林之中花木茂盛,刚刚进入夏天,而外面庄稼地中的麦子却已经黄熟,等待着人们去收割,从而让我们想到自然界如此,那人世间的变迁也是一样的。三、四两句借窗外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受。诗人坐在北窗下铺着席子的床上,听窗外树上黄鹂的鸣唱,一副悠然自得;第四句“付与来禽安石榴”写出了诗人听任自然的心态,因为现在窗外的林檎与石榴花儿开得正艳,但过一段时间便会被其他花所代替,故而且听其自然吧。
寺斋睡起二首
这两首诗作于元祐四年(1089),是山谷在寓所睡起后的杂感。寺斋:指黄庭坚在汴京时的寓所,即池寺内的斋房。
小黠大痴螳捕蝉,有馀不足夔怜。
退食归来北窗梦,一江风日趁渔船。
小黠大痴螳捕蝉,有馀不足夔怜——“小黠”句:即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的是庄周欲用弹弓打一鹊,但发现一蝉卧在树上,螳螂在其身后准备捕获它,但见鹊又想捕螳螂。见《庄子·山林》。黠(xiá):狡猾。“有馀”句,《庄子·秋水》:“夔怜,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惜心。”夔:传说中的独脚兽。(xián):多足之虫。“有馀不足”即《老子》中“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字面之意。这两句是说:从螳螂捕蝉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小聪明,什么是大痴笨;从夔怜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有馀与不足是相对的。
退食归来北窗梦,一江风月趁渔船——退食:公事办完回家吃饭。北窗梦: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两句是说:我办完公事回家吃饭之后,卧于北窗之下,恍然入梦,梦中我随那渔船,趁着一江风月,渐渐远去。
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
人言九事八为律,倘有江船吾欲东。
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桃李无言”:见《史记·李将军列传赞》:“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两句是说:纵使春风不停,桃李依旧无言,花事褪去,绿树已然成荫,可以看见树上的黄鹂鸟飞来飞去,鸣于其间。
人言九事八为律,倘有江船吾欲东——“人言”句:《汉书·主父偃传》:“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这两句是说:台谏之上议论纷纷,但十之八九都是深文罗织,看到此情此景,倘有江船路过,我真想也乘船顺流而去。
此两首诗处同一题下,均为琐事杂感,但含同一主题,即从中反映了作者的归隐意图。想要更好地理解这两首诗,必须先对当时的背景加以说明。元祐时,苏黄等人俱在朝中为官,但党争激烈,苏轼等不断遭受台谏的攻击,无法立足朝廷,山谷亦多次遭议,本应在完成《神宗实录》后迁升,但却依然作著作佐郎,这两首诗就是在此种背景下写成的。
第一首诗前两句化用《庄子》中“螳螂捕蝉”、“夔怜”的故事,说明“小黠大痴”,“有馀不足”其实都是相对的。螳螂捕蝉殊不知黄雀在后,人世中的算计也无异于那些小虫。随后两句即表明了作者的退隐之志,“一江风月趁渔船”,泛舟五湖,逍遥自适。
第二首诗以“桃李无言”起,此处即寓指苏轼等人,因为《史记》用它来赞美李广。“一再风”即指他们不断受到台谏的攻击,无法立足于朝,“人言九事八为律”便为我们展现了台谏议论纷纷的景象,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禁发出了“倘有江船吾欲东”的慨叹。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绍圣二年(1095)初,山谷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哥哥黄大临亲送到黔州,停留数月,不忍别去。在大家的一再劝慰之下,才起身回去。元明:黄大临,字元明,作者的哥哥。此诗为绍圣二年冬所作,当时是兄弟离别之后追和其兄的诗作。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满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满离觞——逆旅:客舍,旅店。三声清泪:《水经注》引古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这两句是说:在这万里之外的荒远之地,兄弟相看,暂时忘却身在旅舍之中;猿啼声声,别离者的清泪已滴落在送别的酒杯之内。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朝云:宋玉《高唐赋》载:楚怀王在高唐梦见自称巫山神女者,说她“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攀天梦:指神女托梦怀王。攀天,此处有接近皇帝之意。此实则感叹自己当年在朝之事已成一梦。“夜雨”句: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后人因以“夜雨对床”为兄弟团聚的典故。这两句是说:我与你同来,途经巫峡,想起了楚王梦神女的往事;不知何时才能再与兄长对床而卧,同听夜雨,彻夜长谈。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脊令:鸟名,常巢于河上,水边觅食,用于比喻兄弟。《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这两句是说:你我兄弟相依,犹如那脊令在风雪中相并而行;但终究惊风四起,你我就像那风中的鸿雁,不能列阵同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归舟:谢脁《之宣城出新林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这两句是说:你我离别之后,你的船儿驶向天边,你一定会恋恋不舍地回望;今后,你可要多多寄信,来安慰我这断肠的人儿!
此诗歌咏兄弟之间的真挚情谊。首句言兄弟相聚之喜,次句写离别之悲。三句追忆往事,感叹已成一梦,四句悬想将来,期盼兄弟团圆。五六二句,描绘了环境的严冷,写兄弟于患难之中互相慰藉和分别之苦。结二句推远一层,从对方落笔,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深情。此诗善用典故,大大丰富了诗的内涵。
竹枝词(选一)
此诗为绍圣二年(1095)贬黔州时作。竹枝词:原为流传在巴东(今四川东部)一带的民间曲调。唐刘禹锡曾仿照其改作《竹枝词》九首,叙写当地风土,后世诗人多仿作。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一百八盘:山岭名。陆游《入蜀记》:“抵巫山。……隔江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曲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四十八渡:渡口名。一百八盘、四十八渡都是通往黔州路上的险要之处。作者《书萍乡县厅》:“略江陵,上夔峡,过一百八盘,涉四十八渡。”这两句是说:一百八盘,高入云际,在云遮雾罩之中,山路盘曲而上,落日的光辉透过峰壑,洒向山间,那四十八渡依稀清楚。
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鬼门关:即石门关,在四川奉节东,两山相夹如门户,“天下之至险也”(《入蜀记》)。四海:天下,全国各处。《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两句是说:不要认为鬼门关外的黔州地处荒远,四海之内处处都可安家,这里的居民们也和我们的亲兄弟没什么两样。
山谷贬官时,沿途备尝艰苦,但乐观情怀,毫不衰减。正如他的弟弟知命所说:“人瓮中危万死,鬼门关外更千岭。问君底事向前去,要试平生铁石心。”(《戏答刘文学》)在逆境中决不向命运屈服。此诗拈出“一百八盘”、“四十八渡”、“鬼门关”这些带有蛮荒意味的地名,用“浮云”、“落日”渲染出一种苍凉而壮阔的意境,用“莫言远”三字作转折,引出了“四海一家皆弟兄”的主题,表现了他对异地文化认同的可贵涵养,以及儒家大一统的宏大胸襟。诗歌音调流走,在朴素明朗中,给人以悠然不尽的回味。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
此诗作于元符二年(1099),时山谷在戎州(今四川宜宾)。此两首诗是以佛学的观点答黄斌老病愈后的遣闷之作。斌老:黄斌老,四川梓潼人,文同的妻侄,善于画竹,画其竹的技巧与风格传自文同,与黄庭坚为友。
百疴从中来,悟罢本谁病。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
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
百疴从中来,悟罢本谁病——百疴:指多种疾病。从中:从其中。此处指“心”。佛教有“万法唯心”的观点,认为人之得病首先是心得病,心居于“正中”,因此文中用“从中来”的词语。这两句是说:人的百千种疾病都是从心而生,如果你能悟透此理,就知道病的本源,就知道如何着手去医治了。
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将:携带,夹带。居士:佛教中称在家奉佛修行的人为居士。径:周围。这两句是说:如能参透佛理,加之西风带着小雨吹入,那么周围定会感到更加清凉。此二句指参透佛理,心病一好,众病皆消,四周清爽。
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苦竹:竹的一种,因其竹笋味苦,故名。莲:为佛教中崇敬的花。据《大日经疏》说,它是吉祥清净、能使众人的心感到愉悦的象征。“自悦”句: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是说:看那竹子围绕着莲花盛开的水塘,那鱼鸟也会感到分外愉悦。
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此二句运用维摩问疾,天女散花的故事。据《说无垢称经》记载,维摩诘为在家居士,但神通道力远高于诸菩萨,一日维摩称病,佛遣弟子前往,众弟子均不敢前去,舍利佛毅然前往,维摩诘宅神天女以香花撒著其身,使其有染,舍利佛运用神力也不能去掉花瓣。这两句是说:我学佛有所得,就是有红妆之艳、华盖之美的诱惑,也不能使自己的禅心受到污染。此句说明心中无病,则百病皆消。
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
一挥四百病,智刃有馀地。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
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风生高竹:风吹高竹。风本身看不见,但当它吹过竹子,竹子摇摆,就好像是竹子生出的风。新荷气:新开荷花的香气。这两句是说:我的病好之后,心情分外舒畅,那风吹过竹子,凉意阵阵,那小雨夹着新开荷花的香气,沁人心脾。
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世网:尘世的纷乱有如网一样。此二句化自陶渊明“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的诗句。这两句是说:众生皆有佛性,故而水中的游鱼也能悟透尘世中的纷乱,天上飞鸟的鸣声也具有禅味。
一挥四百病,智刃有馀地——四百病:《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中僧肇的注说:“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同时俱作。”智刃:智慧的利刃,即参透佛理后大彻大悟,游刃有馀。这两句是说:学佛之后,参悟佛理,人的智慧会更加增长,那么所有的疾病都会一挥而去。
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这两句是说:我生病之时,每每怕客人到来,因为我心中烦躁;但如今病愈,心情舒畅,就想着有客人到来,与之欢聚。
山谷生长于江西分宁,那里是禅宗杨歧、黄龙两派的盛行之地,山谷也深受影响,参修佛法。这两首诗即融化佛学观点,使深奥的禅理在浅显的诗境中表现出来。
第一首诗首先用佛教“万法唯心”的观点阐述疾病均由心生,“悟罢本谁病”是说只要你参透这个道理,就会知道人因何而生病。“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说明参悟佛理之后有所得,再加上那西风小雨,使人感到分外清爽。随后二句运用佛教中所崇敬的莲花象征一种清净,就连鱼鸟也感到分外愉悦。最后两句“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以维摩问疾,天女散花的故事说明自己学佛有所得,纵使有诱惑,也不能使自己的心受到污染。既然心无疾病,则全身百疾顿消。
第二首诗主要叙述自己病好后的心情。“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自然是因为心情舒畅而觉得风吹竹动,凉意阵阵,雨带荷香,沁人心脾。随后两句“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中加入了山谷的禅学见解,众生皆有佛性,故而水中游鱼也能悟透尘世中的纷乱,天上飞鸟的鸣声听来也有禅味。五六二句说明参悟佛理可以增强智慧,使内心澄澈,百病俱消。随后两句“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生病之时与病愈之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生病之时,每每怕客人到来,心中很是烦躁,而如今病愈,就想着能有客人来到,与之欢聚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