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震撼心灵的历史故事
28016000000155

第155章 略施小技以顺利达成自己的目的

◎文/佚名

思维灵活并不一定表现在发明创造上,只要你肯动脑,随时都可以享受灵活思维带给你的便利。

在拿破仑东征埃及的战争中,部队一连数日行进在广袤沙漠之中,干渴难熬,士气极度低落。

拿破仑发现这种情况,就来到士兵们中间。有人在人群中大胆地说:“好哇,将军,你就这样把我们带到印度去吗?”拿破仑反驳说:“不,我才不愿意带你这样的士兵去执行任务呢!”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法国士兵的荣誉感,说那句话的人和他的伙伴们不由地感到十分羞愧。于是他们又重新振作精神,顽强地战胜干渴带来的痛苦,终于顺利地到达了尼罗河边。

英国人在战争中也常运用心理战术,其中的一个著名例子是“钢铁棺材”。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于1941年制定的建造几十艘潜水艇的计划快要成为现实,需要有几千名德国青年来操纵这些出色的新船。

正当许多青年把当潜水艇员作为一种崇高的职业,争先报名参加邓尼兹海军上将的潜水艇部队时,许多地方出现了一种精心设计的传单:潜水艇被画成一个“钢铁棺材”,并写上这样的文字:当潜水艇员危险,寿命短,长时期同外界隔绝……。同时,英国人在无线电广播中,告诉德国人如何假患某些病,可以避免当潜水艇员,原来这是英国海军部一个代号为OP-16-W的秘密部门,针对德国人容易受到心理攻击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德国进行的一次“心理战”。这样一来,许多青年对当潜水艇员产生了恐惧心理而放弃了报名。它使德军招募潜水艇员的工作拖延了好几个月。

还有一个“人油肥皂”的例子。

这是英国在1918年春季的宣传。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僵持不下的战局已延续了四年。无名的郁闷,极度的疲惫和绝望弥漫于德国。英国人说:德国人竟然已用人的尸体榨油,用人油制造肥皂……

“人油肥皂”,耸人听闻,极度贫困的德国、残暴的天性;而且不由你不信,德国人本来就是化工专家;不由你想不到,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种、所有的民族、所有的人,几乎天天要用肥皂……

“人油肥皂”令德国方面极度恐慌。由于它不可能公开自己的全部工厂,所以它没有丝毫办法对些加以有效否认。由于“人油肥皂”的致命一击,更加快了德军士气的彻底崩溃。

在遇到困难或障碍的时候,只要思路灵活,略施小技,就能走出困境,轻松地解决问题。

东方朔是汉朝最著名的滑稽大师,也是一个有名气的文人,他很受汉武帝的宠爱。

东方朔就职郎中后,认为待遇太低,而且久不升迁,又无机缘接近皇帝,什么好处都捞不到,心中不免烦闷。

有一天,他正怏怏不乐,忽见前面来了一群侏儒,于是心生一计,走向那些侏儒,故作惊讶地说:“我告诉你们一个机密,大事不好了!最近朝廷要节省开支,说你们这些矮子无用,只能供人游戏,不能生产,白白耗费粮食,要让你们统统死去!”

侏儒们听了,吓得个个面面相觑,无计可施,一起请东方朔设法救命。于是他又伪装慈悲,向他们说:“你们只有赶快去恳求皇上,或者可以获得恩典,幸免一死!”

这时正好汉武帝刚好经过这儿,于是侏儒们一齐跪到圣驾前,放声大哭,哀求饶命。武帝莫名其妙,细问之下,大怒,立传东方朔见驾,骂道:“你为何造谣?”

东方朔跪奏:“臣罪该万死!但有下情启奏皇上:侏儒身长三尺,俸米一袋,钱二百四十,臣身长九尺三寸,待遇竟然一样。如此,侏儒岂不吃得会撑死,而臣岂不将饿死吗?陛下如不补救,调整臣的俸禄,提高生活待遇,臣实在无法生活。”

汉武帝听了哈哈大笑,即令东方朔待诏金马门,管理宫廷宦官,从此升官加薪,侧身大夫行列了。东方朔造谣而加薪,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东方朔被誉为“智圣”,能有这种谋略不足为奇;令人赞叹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庞振坤也有许多机智之举。

庞振坤是河南邓州人,他小时候,跟着叔父过活。叔父不让他上学,他自己偷偷跟人家学,认识了不少字。

一次,庞振坤对叔父说:“你老是说我是小毛猴子,咱俩明天一起去邓州城,看谁认识的人多。”

叔父说:“你不过想到城里看看罢了,好吧,若没有人认得你,当心你的屁股!”

第二天,庞振坤手里提一个小孩玩的灯笼,做得非常花哨,跟叔父一起去邓州城。

到了城里,庞振坤跟着叔父转完南街转北街,串罢东巷串西巷。庞振坤不论走到哪里,都有不少人惊奇地看他,嘴里还说:“看,‘庞振坤来了’!”

庞振坤点点头回答说:“嗯,来了。”

起初,他叔父以为大街上人多重了名,就把他领到背巷里转。走不多远碰上一群学生走过来,刚走到眼前,就见学生指着说:“看,‘庞振坤来了’!”

庞振坤又说:“嗯,来了。”

叔父感到奇怪,又把他领到茶馆里。庞振坤一跨进门,几个老学究就说道:“看,‘庞振坤来了’!”

庞振坤小声说:“嗯,来了。”叔父更感到稀奇了。到了家里,他叔父问他:“你没进过城,咋会城里人们都认识你?”

庞振坤笑着把手里的灯笼高高举了几下。眼睛不好的叔父凑近一看,见上面写着“庞振坤来了”五个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人们并不认识庞振坤,是在念灯笼上写的字,不禁大笑道:“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一定供你上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