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28307300000011

第11章 气息控制及训练

原理概述

播音发声的气息状态决定了声音的优劣。用生理学来解释这种发声呼吸的机理,是这样一个过程:发声前,先轻轻收缩小腹肌肉(包括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的下部),由于这种收缩给腹腔施加了一定的压力,通过内脏器官传导到横膈肌。这种压力又通过横膈作用于胸腔内的呼吸器官(肺、支气管等),膈由于有下腹肌收缩所产生的腹压及腹腔内脏器官的缓冲作用,可以维持一定的张力,同时感到下胸两肋处于一种支持的状态,这种扩张支持的状态一直需要保持到发声结束。呼吸器官在获得腹压及缓冲作用之后,不仅使呼吸、振动、共鸣、吐字等器官肌肉的能量消耗减少,同时也使声带、喉、咽、口腔肌肉与腹部肌肉的灵活运用提供了方便条件。掌握这种呼吸法以后,就能做到气息稳健、自如,并且容易控制。实践证明,这种发声呼吸法是比较科学的方法,既有助于提高声音的表现能力,也可以保障嗓音的健康和持久。

由于播音语言发声没有歌唱发声变化的幅度那样大,所以尽管它们都采用这种胸腹联合呼吸法,但控制的强度有所不同。播音发声的突出特点是:稳劲、持久、自如。我们在生活中的呼吸量一般约为500毫升,言语时增至1000~1500毫升,而歌唱时可达1500~2400毫升不等。显然播音时空气吸入量比唱歌要少,一般吸入五、六成,最多到七、八成,就可以满足需要了。而不是像声乐那样充满胸腔的上下、前后、左右,因而小腹也不像歌唱那样紧张;特别不能像唱高音、强音那样紧缩小腹的方法,给人以“气竭”的感觉。播音发声应该始终有一种“拉住”的感觉。这种“拉住”的感觉主要就是对横膈肌向下的作用力(控制力)。如果对播音的这个呼吸发声特点注意不够,错误地认为吸气量越大越好,就会增加控制的难度,而且容易造成气息和声音的僵化,影响语言的流畅和表达的自如。假如有意识地运用向外送气的呼吸方式,则使气息状态更加难以持久,发声会感到很吃力。过强的气流冲击话筒也会出现“气声、杂音”等,影响声音的圆润度。

生理学表明,运用相互对抗、相互制约的力量,才能对肌体的某部分进行调节、控制。在气息控制中,就是指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的彼此对抗;外部则表现为两肋和小腹的拮抗力量。由于对呼吸起重要作用的横膈肌不能随意控制,而腹肌则相反,所以通过控制腹肌来调整膈肌力量是这种呼吸方式的重点,有人称之为“气息支点”。归纳起来,胸腹联合呼吸总的感觉就是:随着吸入气流,两肋下端扩张,腰带渐紧,小腹随之收缩;呼气时,保持腹肌的收缩感,以控制膈肌和肋肌,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仍应保持适度收住的感觉,而膈肌和肋肌在这种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

训练

艺术语言的气息状态与生活中的呼吸状态有很大的不同,必须学会胸腹联合的呼吸方法,才能扩大肺活量,提高控制能力,达到美化声音的效果。应循序渐进地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必要的呼吸训练。

(一)呼吸肌的锻炼

1.腹肌的锻炼,可以运用体操训练法和发声训练法两种方法

体操训练包括“仰卧起坐”、“单双杠举腿”、“坐椅子前沿举腿”等一些规定动作的练习和日常生活中“提臀拎腹”等良好体态习惯的培养。

(1)平躺,在腹部放置一摞书,先做慢吸慢呼动作,使腹部缓缓起伏,反复几遍。之后,做快吸慢呼动作,快吸时腹肌迅速向“丹田”位置收缩,而且不能让书本倾倒,慢呼时自然轻松地带出平稳的“yu”音。由此可以体会和提高腹肌在保持呼吸稳劲状态中的作用和能力。

(2)站立,放松喉部,以北方农民吆喝牲口的“yu”音,由弱到强、由低到高扬起,再由强到弱、由高到低落下。反复几遍之后,当对腹肌如何支持发声有了切实的体会的时候,再顺其感觉做朗诵诗句的练习。由此体会发出通畅、扎实的声音时如何控制、调节腹部肌肉。

2.锻炼膈肌的传统方法是“狗喘气”

即开口松喉,展开下肋,用笑的感觉(不出声)使膈肌做有节奏的颤动。经过改良的办法是:变开口为闭口。一则可以减轻气流对喉部的摩擦;再则可以减少干燥气流对喉部的刺激,变无声为有声。在呼气的同时,弹发“hei”音。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气流对声带的摩擦,而且可以通过声音来鉴定练习的效果。

(二)胸腹联合呼吸法

左右两侧下肋与“丹田”间由左右两侧腹肌和膈肌相连接,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吸气结束时,腹肌向“丹田”收缩,腹壁保持收紧。同时两肋打开,膈肌下降。呼气发声时,适度保持腹肌向“丹田”收缩的力量,以牵制膈肌和两肋,不致迅速回复到自然状态。在此基础上,“拉住”上行的气流,呼到最后“拉”到最后,从而产生稳劲呼气的效果。正是由于“丹田”在理想状态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在发声理论中把它强调为“气根”或呼吸的“支点”。

1.慢吸慢呼训练

(1)立定站稳,目视正前方,略收小腹,双肩放松。用闻香花的感觉,深深吸上一口气。并保持数秒,然后轻缓地呼出。反复多次,体会气沉丹田的感觉。

(2)用上述“慢吸慢呼”的动作,在呼出时带出“a”的延长音。声音逐渐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弱到强。始终保持气息通畅,喉部放松,声音集中射至硬腭发出。

(3)慢吸后,呼气带数数“1、2、3、4、5……”数数要均匀而清晰,中间不能换气,直至憋气为止。反复多次,间或收住数字,停顿片刻再继续数。

(4)用一口气连续发六个单韵母“a—o—e—i—u—u”,努力保持音调和音强的稳定,反复多次。

2.快吸慢呼训练

(1)用惊讶或狂喜的瞬间情绪,猛吸一口气,并保持住。然后用慢呼的方式释放气息。重复做这项练习,逐渐延长呼气时间。

(2)念长句,做换气、补气练习。

一口气数不了二十四个葫芦、四十八块瓢

一个葫芦两块瓢

两个葫芦四块瓢

三个葫芦六块瓢

四个葫芦八块瓢

五个葫芦十块瓢

六个葫芦十二块瓢

七个葫芦十四块瓢

八个葫芦十六块瓢

九个葫芦十八块瓢

十个葫芦二十块瓢

十一个葫芦二十二块瓢

十二个葫芦二十四块瓢

十三个葫芦二十六块瓢

十四个葫芦二十八块瓢

十五个葫芦三十块瓢

十六个葫芦三十二块瓢

十七个葫芦三十四块瓢

十八个葫芦三十六块瓢

十九个葫芦三十八块瓢

二十个葫芦四十块瓢

二十一个葫芦四十二块瓢

二十二个葫芦四十四块瓢

二十三个葫芦四十六块瓢

二十四个葫芦四十八块瓢

(三)弱控制训练

(1)缓慢持续地反复发“ai、uai、uang、iang”四个音。

(2)延长音节声调,控制气息缓呼。

急风暴雨:ji—feng—bao—yu

高山大海:gao—shan—da—hai

(3)用悠长的音调朗诵古诗词,以练习气息控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四)强控制训练

(1)弹气练习。

快速吸气后,闭口呼气时,一下一下弹动横膈,逐渐增加弹动频率。

(2)在上述练习的基础上,连续发喉门音ha—ha—ha—ha。

(3)朗诵豪放的诗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