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述
人声形成的机理是这样的:在日常生活呼吸的时候,空气经过声门并不产生声音,因为这时的声门是呈等腰三角形敞开的,甲状软骨(喉结)一端为顶角,杓状软骨的两端为两底角,这时气流可以自由出入。
1.甲状软骨角2.左侧甲状软骨板3.左侧声带缘4.左声带
5.环状软骨6.左侧杓状软骨声带突7.左侧杓状软骨肌突
当开始发声时,喉部肌肉群和声带肌肉开始收缩,使两侧声带呈闭合状态,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在呼吸器官的作用下,气息从声门通过。当气压超出声带闭合的紧张度时,空气就会周期性冲击声门形成一系列气喷(Air puff)。声带在不断变化的声压下弹动、开合,使气流形成有节律的声门波(Glottal wave)。声波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共鸣腔引起的震荡,就成为人的嗓音,即人声(Hllman voice)。
1.杓会厌肌2.甲状软骨上角3.楔状软骨4.小角软骨5.杓状软骨6.杓横肌
7.杓斜肌8.环杓后肌9.环甲关节10.气管软骨环11.环状软骨
12.环杓侧肌13.甲杓肌14.甲状会厌肌15.甲状软骨16.会厌软骨
从上述发声机理可以看出,决定声音状况的主要是声带。声带的变化既受到喉部周围肌肉的牵制,也取决于声带肌肉(甲杓肌)自身的状况。喉的支架由11块软骨构成(环状软骨、甲状软骨、会厌软骨,以及成对的杓状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和麦粒软骨),环绕这些软骨的肌肉和韧带,控制着整个喉部的运动。这些喉肌又可分为喉外肌和喉内肌。喉外肌将喉与邻近组织联结在一起,可使喉上升、下降或固定。使喉上升的有甲状舌骨肌、茎突咽肌和咽中缩肌,使喉下降的有胸骨甲状肌、食管纵肌等。喉内肌中,除杓横肌外,其他喉内肌都形成相互对抗的一对,按照它们的作用可以分为三组。
(一)关节
它由环甲肌(前肌)和甲杓内外肌(内肌又称声带肌)组成,控制声带的松紧、长短,从而改变着声音的频率(音高)。
(二)环杓肌组,主要作用于环杓关节
它由环杓后肌(后肌)和环杓侧肌(侧肌)、杓肌(杓横肌、杓斜肌)组成。负责声门的开闭,其中环杓侧肌收缩时可关闭声门2/3,而杓肌可关闭声门余下的1/3空隙。
(三)喉口肌组,主要作用于会厌软骨
它由杓会厌肌和甲状会厌肌组成。它们控制着喉口及喉前庭的收放、宽窄。
声带运动的生理变化,就是声带位置、形状、质量、张力和弹力,取决于喉内肌与喉外肌的收缩。其中决定声带本体和包膜间关系的主要是声带肌和环甲肌。声带由于本身有纵、横、斜三向肌束纤维走行的特殊结构,因而自身也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振动:既能让声带整体振动,也可以局部振动,这对调节人声的音高、音色、音量,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播音发声主要是指对喉部肌肉的控制。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保持喉头稳定;二是喉肌松紧适度,声带调节灵活。控制喉头上下位移幅度,保持发声时喉头的相对稳定,是获得变化自然、和谐通畅、润泽丰满的声音的有效方法之一。控制喉头的稳定主要是依靠喉外肌的力量,因此用恰当的训练方法来增强喉外肌的调节能力,是获得这种控制力的有效途径。而声带调节的灵活与否,与喉内肌的控制力密切相关。增强和提高喉内肌的调节能力,我们也总结了一整套有效而科学的方法。关键是要长期不懈地把它们作为一项练声基本功坚持下去,就会产生理想的效果。根据语图仪的测试分析:一般人的音高运动幅度只有七个半音左右,而经过发声训练的播音专业人员,可以达到十五个半音,发声能力增加了一倍。由此可见,发声器官的生理机能也和其他的人体功能一样,是用进废退的。
训练
(一)口腔控制训练
口腔的控制能力既是保障吐字归音清晰准确的手段,也是美化音色的重要途径,需要持之以恒地通过训练,不断增强和提高。
1.提颌肌练习。
手托下巴保持不动,以后颈为横轴,(切忌以牙关为轴)张嘴抬头。反复多次,可以克服口腔开度不足的问题。
2.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平放。反复练习,锻炼咀嚼肌的张力。
3.唇肌练习
双唇闭拢上下左右活动、转圈;双唇打响。这个练习可增强唇肌的力量。
4.舌肌练习
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上齿刮舌面;
舌尖在口内上下左右顺逆转圈,直至酸累;
伸缩舌尖练习;
舌尖分别与硬腭、软腭、上齿龈接触打响,反复多次。
练习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適市视狮,十时,適十狮通市
是时,通施氏遗市,氏视是十狮,恃失势,使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
適石室,石室狮,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
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六十六岁的陆老头,盖了六十六间楼,买了六十六篓油
养了六十六头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六十六篓油,堆在六十六间楼;六十六头牛,扣在六十六棵垂杨柳
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间楼,翻倒了六十六篓油
折断了六十六棵垂杨柳,砸死了六十六头牛,急煞了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任命是任命,人名是人名,任命不是人命,人名不是任名,人名不能任命
人是人,名是名,任是任,命是命,人、任、名、命要分清
桥东有一家丁家,桥西也有一家丁家
有一天,桥东丁家说桥西丁家的冬瓜好,桥西丁家说桥东丁家的西瓜好
不知是桥东丁家的西瓜好还是桥西丁家的东瓜好
天上七颗星,地下七块冰,树上七只鹰,梁上七根钉,台上七盏灯
呼噜呼噜扇灭七盏灯,嗳唷暧唷拔掉七根钉,呀嘘呀嘘赶走七只鹰
抬起一脚踢碎七块冰,飞来乌云盖没七颗星。一连念七遍就聪明
(二)发声控制训练
在进行发声能力锻炼之前,应首先分析并认识各人的嗓音条件,确定声音类型和嗓音器官的客观特点(如声带、声腔、共鸣体等)。在对声音类型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喉的发声能力的训练了,主要应包括扩展音高、音域的训练,扩展动力音域的训练和虚实变化训练。
1.扩展音高、音域的训练
依照训练幅度大于使用幅度的原则,播音专业人员的音高能力应该保持在一个半八度以上。开展音域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螺旋式上绕、下绕练习
用“b”或“i”音,从说话的自然音高中的某一个音开始(日常言语声,男声平均在110~145赫兹之间,女声平均在220~295赫兹之间),持续发音,逐渐“环行上绕”,即向高音扩展,而后再由刚才达到的、力所能及的高音逐渐“环行下绕”,周而复始,循序渐进。
(2)阶梯式升高、降低练习
首先可用单一元音或单一音节,从说话中的某一个音开始,一次次地接连发音,一个音阶、一个音阶地逐次升高或降低。练习时要注意分辨说与唱的区别,避免发出唱声。
在单元音、单音节的练习之后,可发展到语句练习,即在保持合理语势情况下,整体提高或降低音调。这种练习也是按照音阶的感觉,逐次升高或降低,周而复始,循序渐进。
2.扩展动力音域的训练
动力音域指的是音量的变化范围。播音发声在音量变化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与语言表达的规整性要求,以及电声设备的功能要求有关。其训练要求应在50分贝上下,强调规则而细微的变化。
扩展动力音域可采用以下方法:设想不同的听众人数,设想不同的交流距离,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最好首先使用格律诗或文告类稿件,而后再向其他文体稿件过渡。
3.声音色彩对比变化的训练
声音色彩的变化最主要的表现为虚实变化。就生理机制而言,实声是声带闭拢时发出的声音,虚声是声带较为松弛,声门适度张开时发出的声音。播音要求的是“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的音色变化原则。这种音色使听众感到结实又不过分明亮,柔和又不显虚空。这种音色是在声带张弛适度的情况下发出的。
(1)在音高、音量比较自然和“宽窄”适度的情况下,发出实声的“a”或“i”的长音
在保持基本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只稍稍放松气力,在少许“回音”感的情况下,再次发音。此时,便是“以实声为主,虚实结合”的音色。
(2)对比练习
A.单元音对比,如:
a(实)—a(虚)i(实)—i(虚)
a(虚)—a(实)i(虚)—i(实)
B.语词对比,如:
啊(实)—啊(虚)啊(虚)啊(实)
大海(实)—大海(虚)大海(虚)大海(实)
大海啊(实)—大海啊(虚)大海啊(虚)—大海啊(实)
(3)过渡练习
A.单元音过渡,如:
a—a—a(先由“实”过渡到“虚”,再由“虚”过渡到“实”,如此循环往复多次)
B.语词过渡,如:
大(实)—海(虚)—啊(实)
大(虚)—海(实)—啊(虚)
(4)综合运用练习
以强烈感情色彩的文学作品作为练习材料。根据内容的变化体会虚实表达的色彩变化。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5)自然声区的训练。
A.吸好气,喉结位置基本固定,利用横膈及腹肌的控制交替弹发i和a音。要求音量大小、音调高低一致,弹的力量要均匀,胸部要有振动,然后逐渐改变音高及音长。根据这种感觉练习讲述和朗诵。
B.交替发出lu、lia音,用加强舌前部和舌中线力量的方法,取得舌用力的平衡,解除舌根和颈前部的过分紧张。
C.汉语是有声调语言,声调是由音高的变化而形成的。在自然声区内,夸张地发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其音程可达到约八度。因此发夸张的四声调值,是练声的一个重要方法。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地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艾青《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