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28307300000016

第16章 语言表达的能力训练(2)

“昨天我来打搅大人”,等到将军抬起询问的眼睛望着他,他就喃喃地说,“可不是照您所说的那祥是为了开玩笑。我原是来赔罪,因为我在打喷嚏的时候喷了您一身唾沫星子……我从没想要开玩笑。我哪儿敢开玩笑?要是我们沾染了开玩笑的惯气,那可就会……失去……对人的尊敬了……”

“滚出去!!”将军忽然大叫一声,脸色发青,周身打抖。

“什么?”切尔维亚科夫低声问道,吓得呆如木鸡。

“滚出去!!”将军顿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的肚子里好像有个什么东西掉下去了。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退到门口,走出去,到了街上,一路磨磨蹭蹭地走着……他信步走到家里,没有脱掉制服,往长沙发上一躺,就此……死了。

(四)文艺解说

文艺解说主要是指电影、戏剧、广播剧以及歌曲、音乐、戏曲等介绍的播音。文艺解说要求对所介绍的文艺作品的内容、主题、艺术形式、特点风格有深刻的了解,按照作品意图,展开形象思维,并贯穿文艺解说的始终。它要求播音语言及感情表达与作品的格调、气氛完全一致,使节目和谐统一。文艺解说的语言表达样式多用介绍、讲解、抒情、描写、议论、评价等。由于解说语言要和剧中的剧情、内容、音响、音乐等协调配合,所以就要注意把握语言的隐入和隐出,解说语言始终要处在“配角”的位置上,发挥烘托和说明的作用,切不可喧宾夺主,影响原作的统一和完整。

在文艺解说中,语言基调要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同所介绍的内容完全吻合。既需要对整部作品总的基调的把握,也需要在剧情或内容发展过程中灵活变化。当以录音素材为主时,解说语言处于从属地位,为其铺垫、引路,或是解释说明,语气、节奏可较为平淡、和缓,只要适应录音素材情绪的变化就可以。在以录音素材为主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一般说,解说的语言先于录音素材,是铺垫、引路的作用;后于录音素材则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练习

专题音乐:古画新声

——介绍箜篌与箫组曲《清明上河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音乐节目时间。

听众朋友,今天为您播送专题音乐节目,介绍民族器乐新作:箜篌与箫组曲《清明上河图》。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一件稀世国宝,那就是北宋末年宫廷画师张择端创作的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气势宏伟、线条精细、内容极其广阔的风俗画卷。它以北宋重要的经济运输命脉——汴河为主线。细腻而又极为生动地描绘了首都汴京城郊清明佳节时的生活图景。无论是恬淡、秀丽、春意盎然的郊野,还是繁华喧闹、熙熙攘攘的市景;也不论是紧张辛劳的船夫、脚夫、商贾,还是悠然自得踏青、扫墓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五百多身份不同的人物,数十只造型各异的车、轿、船只,还有大大小小、高低错落的桥梁、城楼、屋舍、牲畜、草木…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画本是凝固了的生活。中年音乐作家刘为光以他艺术家特有的敏感,从这巨幅画卷中挖掘、提炼,创作出一部清新而又古朴的音乐——箜篌与箫组曲《清明上河图》。八百年前这一古画中的情、趣、声、韵就都在这流动着的旋律之中复活了……

你听!这音乐象不象和那原画同时诞生的姐妹?它们的格调、风韵是多么相似、相近啊!

作者把中国古典音乐旋律的旋法、音程调式的结构特点同中国戏曲音乐中某些表现手段相结合,揉进了宋代音乐家姜夔词曲音乐特色,又借鉴了一些西洋音乐的创作技法,使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天衣无缝。面对这一美术巨作,作者没有使用大乐队,而是从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中选择了两件——弹拨乐箜篌和吹管乐箫。北魏、汉唐时代的陶俑、壁画、石刻证实:箜篌和箫都是古代乐队里常用的乐器。箜篌从清代之后就已失传。现在,由于当代艺术家和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这件独具特色的古老乐器又恢复了生命。它形同竖琴,但结构又有许多不同。演奏家崔君芝吸收了古琴、古筝、琵琶、竖琴等中西弹拨乐的音色特点,创造出一整套特殊的演奏方法,使箜篌成为当代中国最美丽、动听的乐器之一。箫的声音如怨、如诉,楚楚动人。在这部作品中,箜篌演奏家崔君芝和箫演奏家张维良水乳交融的合作,使作品体现出纯正的古典气质。音乐含蓄、深沉、典雅、别致,蕴藏着深刻的内涵,又充满勃勃生机。全曲共分五个部分,每一段形象,意境都很清晰、完整。整部音乐根据一个主题发展,配合各种织体和陈述方式的变换,使作品既统一、和谐、凝练,又生动、丰富,五个段落起伏跌宕,一气呵成,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

下面,我们就把组曲《清明上河图》分段给您介绍一下。

第一段(中慢板)

开始是一段引子。箫的长音和箜篌浑厚的和弦,仿佛是牧笛和钟声的对答,把人带到遥远的年代……这引子有如京剧里的导板,引出了全曲的主题。

这个主题淳朴而又端庄,它由七声音阶构成,九度、七度、增四度等特色音程的运用体现了独特而且地道的中国古曲音乐的风味。

箜篌滚动着的固定音型的泛音,清脆、明亮,透露出万物复苏的春天的律动。

然后,箫在箜篌的陪衬下完整地陈述主题,徐缓、庄重、委婉,仿佛是画家,或者游人在尽情领略大地春光,安然而又深情。

第二段(行板)

这段音乐由两部分组成。

开始,箜篌用颤音和揉弦奏出主题。袅袅余音,使人们仿佛看到清晨大地上淡淡的薄雾。随后,箫奏出连绵不断重复和模进的乐句,更增添了流连忘返、无限感叹的思绪。

后半段音乐将主题倒置,旋律更加流畅。仿佛是踏青人的车轮、脚步和他们眼中的山光水色在频频移动。

第三段(小快板)

这一段节奏变得更加欢快,跳荡的音型体现了节日的欢快。

经过一大段铺垫,前一段倒置的主题又再次出现。这里运用了戏曲音乐紧打慢唱的手法,箜篌的固定音型象征脚夫、轿夫、挑夫繁忙的脚步。箫的歌唱性旋律抒发着人们的喜悦的心情。

第四段(急板)

这一段描绘原画中大船钻渡虹桥的场面,全曲进入高潮。

开始,箜篌从慢起到急速有力的弹奏造成一种紧张气氛。

由箫奏出的主题尾部长音上几个装饰音的急剧下滑,使人感受到惊险和顽强。接着箜篌和箫再次运用紧打慢唱的手法,使人不仅看到搏斗的场面,也感受到围观的市民与船工息息相关的情感。最后,节奏变得规整、坚定,转而越加急促,表现船工们齐心协力,冲破激流,终于胜利通过了虹桥。

第五段(小黄板)

音乐又进入恬静、优美的意境之中。前几段某些音乐素材的重现,仿佛是阅毕画卷,又重新浏览,回忆画面上的某些片断。

箜篌的泛音重又带来清新、明媚的春天的气息。

牧笛和钟声的出现标志着音乐进入尾声。与乐曲开头的引子遥相呼应。箫的甜润的长音伴着箜篌缠绵、温柔的揉弦、颤音,娓娓动听,并渐渐消失,令人回味无穷。

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是播音主持专业必考的科目,它主要反映考生在把握语言表达的分寸感和新鲜感所能达到的程度。总的要求是准确、客观、真实。

(一)新闻消患

以事实说话,追求真实、新鲜、客观,是消息播音的突出特点。从文体上看,“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用概述的方法反映客观事物,要求准确、客观、及时,恪守真实性和时效性原则。播报新闻消息就需要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表达事实的态度就必须是客观准确、实事求是的。新闻的真、快、新的特点,使得新闻播音的语言以叙述、报告为主,以实声为主。语气朴实大方、节奏明快稳健,重音突出准确,停连合理得当,才能给人以真实感和信任感。

新闻消息播报应该注意寻找和把握新闻的新鲜点。新鲜点主要存在于事实的新闻要素中的。它是消息播音表达的重要依据,创作过程中的表达重点。播音主体的政策观念、新闻敏感、知识结构决定着新鲜点把握的程度。从表达手段上,新闻消息播音的重音准确、停连严谨、语气稳重、节奏明快。

新闻消息播音还具有表态性,所以要注意把握好分寸感。我们说的“客观”是指对事物本质的客观认识。我们的表态,是基于这种客观认识所产生的恰如其分的态度。面对客观事物的变化,没有态度或无动于衷,反而显得脱离实际,故作姿态,不够真实。

(二)新闻通讯

“真实生动,感情饱满,以情感人”是通讯播音的重要特点。新闻通讯是用形象化的手法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文体。它具有很强的描绘性和抒情性。新闻通讯播音在准确、鲜明的基础上,比较强调表达的生动性。

新闻通讯形象生动的特点要求播音表达时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活跃形象思维。心领神会,才能言之有物。由于丰富多样的情感色彩使得气息控制也变化多端。多为实、虚声相互结合的变化形式。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一般重音灵活、停连自由、语气丰富、节奏多变。由于新闻通讯播音感情细腻、丰富,具有抒情、写实的特点,语势大多呈现跌宕多变的态势,所以对语言表现力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

新闻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经验通讯)、录音通讯、配乐通讯等。不同的通讯体裁,还会有具体的不同播音要求。譬如:人物通讯要求生动、传神,力求神似;事件通讯要求叙事抒情,脉络清晰,以事醒人;风貌通讯要求新鲜亲切,舒展自如,荡气回肠;配乐通讯则要求意境深邃、音声和谐、相得益彰等等。

(三)新闻评论

“是非分明,逻辑严谨,以理服人”是评论播音的主要特点。新闻评论,主要运用叙事说理手段.通过对事件或问题的深刻分析,阐述对该事件或问题的见解或主张。评论的核心问题是论理,根本目的是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指导人们的行动。新闻评论的内容,主要是对当前实际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政策性比较强。在论述某种观点,分析某种现象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熟悉了解相关的政策和针对性,这样在语气上才能把握住分寸火候,增加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评论播音态度鲜明、分寸得当、质朴庄重。在表达手段上表现为重音坚实、语气肯定、节奏稳健、张弛有致。论证方法要了然于心,这样论证才能有力,论点、论据才能清晰准确,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播音效果。

(四)电视新闻片解说

电视新闻片解说,就是给电视新闻现场图像配音。电视新闻片声像结合,以画面为主,声音为辅,声音是补充说明画面的。由于声像结合的关系,使得解说语言具有跳跃、插入、领起等特点。

解说语言的表达,是为了说明画面的,所以语速应随画面节奏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强调与画面的和谐与统一。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往往是语言表达的重点。电视新闻片解说仍然服从新闻性质的基本要求,语势不宜夸张,语气比较平稳、语流需要畅达。

(五)电视专题片解说

电视专题片以真实性为基础,由于它不像新闻片那样强调时效性,所以制作上比较考究,具有比较高的艺术表现力。所以解说语言也需要与之相适应,语言表达讲求细腻、生动、具有感染力。在吐字发声方面的特点一般表现为:强控制、弱发声;唇舌力度大,吐字灵活、集中,不跳脱。从语流形态看,始终保持畅达、连贯,有明显的推进感,起到烘托画面的效果。在注意与镜头画面配合时,解说还要和音乐、音响、画面节奏相吻合。与镜头的运动方式、景别、场景相适应。电视图像的组合有一定的讲究,体现着不同的含义和情感,解说语言都应与之配合,如:远景显示开阔、中景表现实感、特写突出内涵;仰拍意蕴褒扬、俯拍表示贬斥……画面节奏的变换和音乐气氛的烘托,都提供了不同的意境,解说语言都需要细腻地同步表现出来。当然,并不是说每个镜头都必须严格对应,而是要求在重点和特点部分着意加以表现。

练习

【消息】

今天是第一汽车制造厂休息日,可全厂到处是火热的劳动景象,广大职工积极参加厂里开展的“滁县日”活动,为安徽省滁县地区农民生产解放牌汽车。

安徽省滁县是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名篇佳作——《醉翁亭记》中所写的醉翁亭所在地。琅琊山绵延环绕滁县四周,“峰回路转”,交通十分不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滁县地区是我国比较早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的地区,农业生产获得连年丰收。1982年粮食产量比1979年增长近一倍,油料产量4年增长4倍多。大量农副产品等待外运,急需运输工具。

第一汽车厂应安徽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决定利用今天休息日,开展一个“滁县日”活动,专门为滁县地区农民除计划外生产汽车200辆。广大汽车工人怀着“多出车、出好车,支援农民兄弟劳动致富”的心情,精心装配,一辆辆海蓝色解放车欢快地开出总装配线。

上午10点钟,第一批50辆解放牌汽车已经装上火车,发往安徽。

【通讯】

一株小草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就会想起一位叫芦亚带的战友,他默默无闻地为人民站了三年岗,最后把生命也奉献给了祖国。这不正是我们所说的小草精神吗?1985年8月25日,广东省乐昌县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他为了完成任务以身殉职了。

那天早晨6点左右,一股迅猛的山洪翻着几米高的浊浪,卷着树枝,庄稼、家畜……沿着武江河滚滚而下,所到之处顿成泽国。无情的河水漫过河堤包围了某监狱,切断了接岗哨兵的道路。这时已经完成了两小时值勤任务的芦亚带,叫游泳前来接岗的战友回营报告情况,他却继续站在岗楼上监视犯人的动静。

洪水在以每分钟30厘米的惊人的速度急剧上涨。6点15分,水冲进了监狱。犯人开始骚乱了。纷纷向高处爬。值班管教干部对小芦说:“哨兵,我们要转移犯人,你先转移吧。”此时,如果小芦涉水爬上山坡,就没有危险了。可是,哨兵一撤手,万一犯人的混乱状态无法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小芦深知自己的处境,更知道肩上的责任,“不行,犯人还没有转移,我不能先走。”他毫不犹豫地说。

6点25分,洪水推倒了监狱围墙,冲击着像孤岛一样的哨楼。这时爬上楼房顶上的管教干部又对小芦说:“哨兵,快到我这边来。”“这是我的哨位,没有命令,我不能离开”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坚定地屹立在摇摇欲倒的哨楼上。6点35分,班长叶苗金带领部队控制了监狱,并传令芦亚带撒哨。正当他背起枪准备泅水回营时,一个巨浪冲过来,哨楼倒塌了……

“小芦——”“亚带——”战友们追着洪水狂奔,呼叫。风在呼啸,水在咆吼,山谷里回荡着战友的悲呜,但再也听不到这位年仅21岁的战友的回音了。

朋友,你有机会到粤北山区,在湘粤公路旁的雷土山上,一定会看到那座生着束束无名小草的坟茔,那就是芦亚带安息的地方了。

啊,只知奉献的小草,又何止这一束。

【评论】

还是要勤俭建国

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认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可以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