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
28313100000003

第3章 田自秉讲工艺美术学(2)

绘画表现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客观物象,如人物及环境的具体描绘,而工艺美术则不同,它不是去作具体的物象刻画,它主要是通过“工艺形象”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因而,人的这种感情是被表现在工艺形象中的。这里所谓的工艺形象,要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自然还有待理论上的探讨。但是,依据它的主要特征,就不能不是在适应一定生活用途而又是作者对于现实生活本质的认识概括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由工艺形象的特殊语言,如造型、色彩、装饰等组成和实现的。设计一把茶壶,毕竟是要形成一把“茶壶”,即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认识经过概括而创造形象时,必须服从它的适用性,使它具有饮茶的壶嘴、把手以及注口等应用条件所规限的一种形象,从这种形象中来显现一定的感情要求。因而这不是像绘画那样具体地去描绘客观物象以表达人们的感情要求。虽然,在有的工艺品中,如青铜器中的鸟兽尊等,也用描绘客观物象来创造工艺形象,但是这毕竟不是工艺美术一般的创作方法,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在工艺美术中,这种运用“表现”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的方式,就成为它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即使是那种作为描绘的装饰纹样,一般说来也是属于这种性质的。例如,在装饰纹样中,常用儿童作为题材,但是作为装饰所描绘的这个儿童,不在于表述这个儿童的行为、事件、环境或遭遇,而主要是通过儿童形象来表示人们的美好、纯洁、和平等感情的。我们描绘一朵牡丹,并不在于表述牡丹的具体生长情境,而是通过牡丹的灿烂盛开的形象,而表现人们的美丽、愉快等感情的。这里还要补充说明:在工艺形象的构成中,一般说来是以造型为其主要因素的;虽然在染织工艺中大都以纹样和色彩为其主要因素,但也要看染织物的具体应用,例如花布如果是制作服装,造型的因素也就是很重要的了。

因此,如果说艺术的表现手段包括“描绘”和“表现”这两个因素,那么,对于工艺美术来说,“表现”的因素不能不是占主导的地位了。

不仅工艺美术创造形象的特征及其反映感情的表现手法和绘画有区别,而且工艺美术在表现生活内容方面,也是和绘画不同的。一般说来,工艺美术主要是表现人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即工艺美术是通过人们的感情世界的描述,来表现生活,反映现实。在这一点上,它和音乐有某些相似之处,只是音乐是用音响来表现,而工艺美术则是用可视的形象来表现而已。

由于这,工艺美术在进行创作时,总是在适应表现人们感情的方面而创造形象和选取装饰题材:形象的创造中总是表现那种美丽的、健康的、完整的、明朗的形象;在装饰题材中,最普遍地采用鲜艳的花,美丽的蝶,以及一切逗人喜爱的动植物。这些形象,这些题材,不仅能够直接地明显地表现人们一定的感情要求,表现人们真实的感情和真实的生活,而且也最能适应工艺美术表现人们感情方面的这种特性。这就是为什么在工艺的创作中,总是反对那种丑陋的、残缺的、病态的、灰暗的形象,因为工艺美术和一般美术如绘画的用途不同,它总是从肯定的、歌颂的角度,而不是从否定的、批判的角度去表现。我们爱花,喜欢那璀璨开放,不喜欢那残败凋谢,喜欢那自在飞舞,不喜欢那生命无力;我们喜爱儿童,喜欢那天真活泼,不喜欢那哭啼沉闷。这可以说就是工艺美术的使用者和欣赏者的心理根据。我们所说的健康的、明朗的形象,并不是只是说明它们形式上的特点(例如有人认为健康就是厚重,明朗就是浅色),而是要看整个形象的内容和实际效果。同时,我们所谓表现感情的要求,是指那种集体的、社会的、人民的感情的要求,而不是指某种个人的感情的要求,虽然在一件作品中,作者的感情也是表现在作品中的。

工艺美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这种表现手法,一方面有它的弱点和局限性——不能具体地用描绘客观物象来创造形象,因而,和绘画比较,在表现人的这种思想感情时,也就不能很确切地表现具体的意义。但是,它的弱点同时也是它的长处。由于它在某些方面具有的强烈感染力,而且是通过一定的生活上的使用方式,因而它具有其他艺术所没有的对人影响的深度性和经常性。工艺美术工作者在进行设计时,创造和体现这种思想性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工艺形象,通过形体、颜色、装饰等特殊形象的特殊性达到的。因而,思想性的体现就不在于采用政治性的题材内容,更不是运用口号。至今还有人认为工艺美术没有思想性,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了解或忽视了它的特殊职能。

或许有人要说:用“表现”的手法,通过创造形象,通过形象语言,如形体、颜色、装饰来表现思想,这不是很唯心的吗?换句话说,工艺形象表现思想如何是可能的呢?

马克思主义指示我们:人的审美感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人在劳动创造中,不仅创造了世界,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本性。人在创造中看到了自己。人们在这种劳动创造中,形成和发展了人的感受的能力。

例如,由于发掘金属,而具有对于金属的感性;由于制造绸缎,而具有对于绸缎的感性。在一切的现实的创造里,形式、色彩、线条成为人们感受的直接内容;同时,在各种艺术创造中,例如一种工艺创造,人们所用以表现的几种形象材料,在其本质上说,已经不是原始的现实,而是经过了人的劳动的现实,亦即已是“人工化”了的一种形象材料了。因而,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完全的可能,对于一定形象而引起一定的感受和认识了。

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在劳动、斗争的现实生活里,丰富了自己的感性,因而,对于一种工艺形象,而能产生一定的感情和意识。自然,人们的这种直观感性,是和他过去的整个经验以及抽象能力密切地联系着,因而使这种感受成为感情的具体内容。自然,人们对于一定形象的感受也往往会是不一致的,这是因为这种感受要决定于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认识的深度。同时,工艺形象毕竟是一种抽象工作的结果,因此它如同所反映的现实本身一样,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因而,人民群众的这种感受往往也就具有其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属性了。对于工艺形象本身来说,当工艺美术工作者对于生活的认识经过概括被创造为具体的可感觉的个体形象时,即将他的思想用形象确切地体现出来时,就要赋予那种相适应的表达这种思想的形象形式了。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能表达出他所要求的那种思想。同时,工艺美术工作者在进行这种形象创造时,如果要真实地表现这种思想,那就必须具有现实的基础,即人们的欣赏习惯和现实要求;因而,这也就和那些形式主义的主观杜撰是有原则区别的,如果不这样,那就不能真实地表现思想,不能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如同形式主义者所创作的那样。在进行形象创作中,工艺美术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工艺形象所能恰当表现生活的那种能力和作用,依靠并且运用人们在历史发展中的传统习惯知识,使之能够以形象的形式表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

由于这样,就有可能使我们创造一定的工艺形象而能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由于这样,就有可能使我们从一定的工艺形象中领会到一定的思想感情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能够从唐代的工艺中,体察到唐代封建经济上升时期一定经济基础所形成的人们那种富丽、饱满和活泼的风格;从宋代的工艺中,我们亦可以体察到那种冷静、朴实的作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求在今天的新的创作中,要充分体现人民新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因此,马克思说:“工艺揭示出人类生活,以及人类生活所处社会关系和由此发生的种种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艺美术工作者,必须被要求创造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反映着生活,反映着时代;这样的作品,使人感到生活是有意义的,环境是可爱的,而且能唤起人们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改造自己的环境。

然而,这种任务不是单纯地在追求“艺术性”的努力中所能达到的。必须首先使自己和人民、和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从人民的劳动、斗争的现实生活中,从社会的全部的多种多样的生活中,从人们的一切生活经验和欣赏习惯中,去觅取创作的养料,表现真实的生活,表现生活本质的方面。一个工艺美术工作者的生活的态度愈真实,他所表现的思想性就愈深刻。

思想性必须是通过具体的形式来体现的,因而,努力提高艺术水平也是工艺美术工作者同等重要的任务,我们反对单纯追求艺术性的设计观点,并不是将工艺美术的艺术性也反对掉了。一件艺术作品,要它离开艺术性来表现思想性是不堪设想的。同时,工艺美术的设计,如果不从服从物质生活的需要出发,即注意它的实用性和经济成本,也会大大影响了和限制了它对生活的作用。因而,我们说,关怀人民,创造实用的、经济的、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这是工艺美术设计的重要原则。

论工艺形象

所谓“工艺形象”,是指工艺美术的艺术形象。每一种艺术,都有它自己特定的艺术形象,即它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它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表现的可能性,以及能够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某些方面,这也就是艺术的特性。作为艺术之一的工艺美术,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象,即工艺形象。一个工艺美术工作者,了解工艺美术的特性,如同战士熟悉自己的武器一样重要。它直接有助于我们在创作实践中,掌握工艺美术的规律,充分运用它的艺术特长,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

这里,仅从三个方面试谈关于工艺形象的一些问题。

工艺形象的实用性和生产性

工艺美术,是和生活紧密联系,也是和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石器和彩陶,除了要求符合使用功能,同时要求外在形式上得到审美的表现,获得艺术的喜悦。这种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不仅说明了工艺美术的起源,也揭示了工艺美术的艺术本质,即它既作为一种物质生产,又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既适应使用要求,又满足审美需要,它是实用和美的辩证统一。“人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创造”,工艺美术,就是人们对于生活或生产用品,按照美的法则进行创造,也是美的法则的体现。

工艺美术的实用和美的关系是一种从属关系。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即适应生活的具体使用,是第一性的。实用性是工艺美术存在的基础,是工艺形象构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它和绘画相区别的重要特点。绘画尽管是供欣赏的,但它并不具体使用,并不具有物质生活的目的。而工艺美术,一件生活用品,它首先具备使用功能,因而,工艺形象,总是要以使用功能为前提,并受使用功能的制约。例如,一把茶壶,其基本形要有容茶的壶身,倒茶的流,执壶的把手或提梁;一把椅子,其基本形要有适于人体坐用的椅座和靠背,有的还加以扶手。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于生活的发展,或由于材料和技术的变化等种种原因,一些工艺品种渐渐转化,脱离生活使用成为纯粹欣赏品。例如,一部分主题性牙雕、玉器、陶塑、漆画等,它们的创作方法和形象特征,实际已不属于工艺美术创作的一般规律。

工艺美术既是一种生活用品,就必定是通过一定的材料,制成具体的物质成品。在它的创作过程中,既有运用材料问题,也有制作技术问题,因而也关联到经济问题,这就是它的生产性。这种生产性也是它区别于绘画的另一重要特点。绘画是在画面完成其创作,虽然它也运用纸、布、木板、颜料等做材料,但它自始至终是在平面进行描绘。而工艺美术虽也用绘画手段完成其纸面设计,但这仅仅是创作的一个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它要通过物质材料,运用技术条件构成生活使用的物质实体。从工艺美术创作意义上讲,如果把这种制作只看做设计的体现,是远远不够的。在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的制作过程中,往往不仅能体现纸面设计所不能表达的艺术效果,而且可获得超越纸面设计的种种艺术特色。例如,在陶瓷的制作中,由于釉料配方的不同或烧制火度的差别,往往产生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含铜成分的釉料,因还原焰烧制而获得红色,因氧化焰烧制则又形成绿色。陶瓷的色彩,不是画出来的,是烧制出来的,所以人们往往不只把陶瓷称为“土的艺术”,也称为“火的艺术”。就家具来说,木制家具适于表现直线形,要做成曲线体就会增添困难;而钢管家具则适于表现流线型的曲线,如果单纯表现直线体,艺术处理不当则容易产生笨重感。所以,工艺美术家常常是在“用材料去思考”。这样看来,生产性对工艺形象有巨大的影响。尽管科学发展,生产性对于工艺形象的局限在不断缩小,但是充分运用生产性的特点,以巧妙构成工艺形象的美,这仍然是工艺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不等于美,生产性也不等于美。因为作为意识形态的工艺美术,具有上层建筑性质,在进行创作中,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因此,具备实用性和生产性的条件,不等于就完成了工艺形象。工艺美术家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服从这种实用性和生产性,而是善于利用它、驾驭它,并使这两者和美有机地协调起来,结合起来。因此,这就使我们看到,在相同的实用性和生产性的条件下,而会产生千差万别的多种工艺形象。这种工艺形象,能够使我们体现各种不同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

所以,在工艺美术创作中,深入人民生活的海洋,汲取生活的营养,除了熟悉人们的物质生活,还要熟悉人们的精神生活,才能创造出既适用又为人们所喜爱乐用的各种工艺形象来。

工艺形象的艺术手法和反映生活的特定方面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但各种艺术反映生活的艺术手法则各有不同,这是由各种艺术特定的创作规律所决定的。工艺美术和绘画,反映生活的艺术手法和性质既不完全相同,反映生活的特定方面也有区别。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中,我们通常可分为描写的(即再现的)和非描写的(即表现的)两类。前者是对于客观形象的再现,后者则不是对于客观形象的直接反映。绘画主要是运用描写作为反映生活的艺术手段,它描绘社会的人及其生活环境,再现客观物象,它通常构成主题性情节,具有说明的性质。工艺美术由于实用性的制约和生产性的影响,它通常是采用表现的艺术手段,不要求甚至不可能去再现客观物象。当然这是对工艺形象的总体而言。不过,采用描写的艺术手法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