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提升的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28369100000018

第18章 基于知识要素的集群企业自主创新模型分析

5.2.1 集群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特性

集群企业自主创新是学习知识、转化知识的过程。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理性认识的总和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而显性知识则只是冰山一角。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技术知识、产品生产的诀窍往往是隐性知识。如果产品走向成熟和标准化,技术知识就被编码化成可以远距离传递的信息。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书籍、手册等形式传播,而隐性知识一般难以编码化,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实践。个人的价值观、直觉在创造隐性知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知识的传播范围,加快了知识扩散的速度,但这仅仅是对于可编码化的知识而言。隐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实践与经验的积累。由于隐性知识是蕴藏在人的大脑之中,难以编码化,具有很强的个人属性,因此它的传播在形式上也受到制约,基本上只能通过非正式的、偶然的、面对面的以及口头交流等非正式方式进行传播。而且隐性知识的交换必须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必须要建立在长期合作关系基础上。

集群企业创新中的知识具有这些特性:

第一,隐性。显性知识相对于隐性知识来讲易于管理,主要是通过编码化、数据库化等形式来实现知识共享;而隐性知识则较难管理,其共同受到员工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则主要是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然而,隐性知识中只有其中的小部分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大部分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因此,知识隐性特征决定创新要求近距离的交互作用。地理接近的交互作用的创新效率高于分散的创新效率。

第二,分散。知识载体的个体的差异及知识的独特生产方式不可避免带来知识的异质,因而知识个体在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广泛分布带来知识的分散。知识分散实际上来源于专业化分工,因为参与专业化分工的个体,其知识的广度缩小而深度增加,专业化分工可以创造更多知识。

第三,植根性。知识隐性特征使知识具有植根性,地理的接近有利于集群企业创新中知识持续、高强度、快速的交换,创新知识的空间黏滞有利于维护企业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由于知识活动的外溢效应,地缘上的接近使得相互竞争的企业或者具有互补性生产活动的企业创新可以彼此受益。产业集群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独特促进作用体现在其成员间紧密的创新合作和相互模仿,带动知识流动和共享更快捷,企业从中所获知识量是比单个企业独自创新所远不能相比的。产业集群的合作知识创新比单个企业的内部创新更为有效,决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是其所拥有的集群创新知识的持续流动与扩散,以及自身与竞争者的资源要素条件、市场需求条件、配套和关联企业等结构因素。全面化、生态化、网络化的自主创新体系所形成的集群企业知识与结构的互动共生关系,提供了产业集群式的知识联盟思路,充分利用产业集群这种关联企业良性竞争的关系,通过有序的知识管理,在产业集群中形成创新合力,以助于各企业更好地获取知识、培育要素资源,提升集群内所有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多赢目标。

产业集群下的知识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在硅谷产学创新系统中,技术专家和企业家的集聚促进了最新技术、专业知识及诀窍的及时流动和传播,促进了新思想、新资源与新技术的融合与集成。产业集群对创新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人才、资金等有形资源上,更重要的是集群内部的知识转移。同质化的企业集聚不仅降低了编码化知识传播的成本,同时,也使得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变为可能。5.2.2基于知识要素的集群企业自主创新模型建立根据前文对集群企业自主创新模式比较与分析,许多学者主要研究了集群企业的原发(独立)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等三种模式,本书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以原发(独立)创新为基础,独立创新是集群企业依靠自身拥有的知识为创新源泉,这种知识应该主要是集群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所进行的创新,模仿创新主要是依靠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和显性知识所进行的模仿,而合作创新模式在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本书所提出的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包含了合作创新的特点,因为全面化创新需要创新主体的合作,生态化创新需要创新要素之间的生态关联,其实也是合作的自主创新,而网络化自主创新是一种跨越时空界限的知识资源开发与共享,网络化自主创新包括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网络化创新体系的建立,而包括集群企业通过战略联盟或者建立虚拟企业所形成跨区域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创新,这种创新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知识的扩散与共享。

本节模型的建立就从知识要素的视角进行分析,借鉴潘忠志、高闯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集群内企业知识自主创新的行为博弈及策略选择问题。假设有两个同产业的集群企业A、B,在独立和模仿创新阶段可以假设这两个企业是在同一区域内,而在网络创新阶段可以是同一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也可以是指跨区域的虚拟网络创新。我们假设A、B两个企业是同质的,即有相同的知识含量t,知识含量的提高可以使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或推出新的产品,获得创新收益。企业的研发收益为知识含量t的凹函数12βt2,其中β为边际知识含量的收益参数。而单位知识含量的开发成本为线性函数,即开发成本y=ct,c为常数,则企业的研发收益函数为R=12βt2-ct。在初始条件下,A、B有相同的知识含量和研发收益函数。即RA=RB=R=12βt2-ct。现在A、B为了提高知识含量水平,获取更大收益进行知识开发博弈。A、B可以选择自主创新的单独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3种策略。下面分别讨论不同策略下收益的比较进行论证。

(1)A、B都采取单独创新策略

如果A、B各自独立自主创新,获得Δt的知识含量提高,则成功后新的收益函数均为:

R1=12β(t Δt)2-cΔt(5-22)

以前的开发成本ct作为沉没成本在此不予考虑。求导,得:R′1=β(t Δt)-c。

令R′1=0,解得最优解Δt=cβ-t。

(2)A企业单独创新,B企业模仿创新

设α为企业模仿能力参数,0≤α≤1.即结果A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可以获得Δt的知识含量提高,B企业通过模仿创新可以获得αΔt的知识含量提高,模仿创新成本为cαΔt。则B企业模仿创新的收益为:

R2=12β(t αΔt)2-cαΔt(5-23)

比较其模仿创新前后的收益:

R2-R=12βΔt βtΔt-cαΔt ct(5-24)

将Δt=cβ-t代入,得:

R2-R=c2 2αc2β-12βt2-cαt ct(5-25)

只有当R2-R≥0时,B企业的模仿创新才是有利的。因此,只有当α≥2cβt-β2t22c2-2cβt时,B企业才会进行模仿创新。

(3)集群企业A、B进行合作创新

如果A、B进行合作创新,各自投入cΔt1和cΔt2的资源,则开发成本函数y=c(Δt1 Δt2),可以获得Δt1 Δt2的知识含量的提高。开发成功后各自的收益为:

因为α≤1,所以12[β(t Δt)2-β(t αΔt)2]≥0.但cΔtα-12的具体值则取决于α的大小,如果α≥12,则必有R′2-R2≥0;如果α<12,则有可能会出现R′2-R2≤0的情况。如果R′2-R2≥0,则双方联盟是有利的;如果R′2-R2≤0,则A的开发能力较强,选择自主创新,B企业则倾向于模仿创新,而放弃战略联盟形式的合作创新。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高科技产品研发收益较高,风险较大,成本也较高,往往会导致R′2-R2≥0,企业还是倾向于结成联盟的。尤其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较弱,更加具有合作的要求和可能。

从以上自主创新的知识模型可以发现,集群企业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本质上是基于知识积累与整合的创新能力,知识积累与整合提供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或是管理创新的机会,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使企业能获得发展和组织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了竞争能力。持续型自主创新主要在于通过全面化、生态化和网络化自主创新,实现创新知识资源的整合,创新知识合作与联盟对双方都是有利的,集群企业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化自主创新的知识整合

全面化自主创新的知识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集群企业对其内部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摒弃无用的知识,并将企业中员工和组织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此形成企业新的核心知识整合体系。从知识的分布规律来看,企业中不同的员工和不同的组织拥有不同的知识,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要求集群企业拥有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知识整合,可以将企业各局部知识优势变为全局知识优势,员工的个人知识和企业内各个组织的知识会同原来企业知识系统的全部知识,经过知识整合以后,将形成企业新的知识系统。

(2)生态化自主创新的知识整合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生态化自主创新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从宏观层次的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立法,中观层次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到微观层面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管理实践,生态化的概念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革命,促成了生态与产业成为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产业绿色化含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形成了广泛的生态产业化现象。以生态产品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为基本内容的新兴生态产业不断发展,使生态环境和产业领域产生了全方位创新知识渗透与知识整合。由于产业链在本质上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功能网链,通过知识的分工和知识共享创造递增报酬,为顾客创造价值,产品的生产联系和由此产生的物质流动只是产业链的外在表现形式。相关知识的有效整合,以及知识整合的生态化将从本质上有助于产业链的生态化,从而对知识整合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知识整合的生态化并非是异于现有三种产业链形态的第四种形态,而是从环境友好的角度对现有产业链形态的功能附加和提升。这意味着知识整合所要求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包括知识产权保护、行业进入、产业支持以及其他基础性的激励与约束安排)应该具有新的维度——在保护产业链分工专业化协作利益的同时,还要保护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整。

(3)网络化自主创新的知识整合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构建集群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网络和知识服务器成为可能。网络化的自主创新通过知识网络和知识服务器,用来给集群企业提供知识服务并且集纳、归类、整合企业成员提供的知识以供全体企业成员共享。网络化自主创新通过知识联网使得集群企业能够把人员集中起来,针对市场机会开展跨职能的工作,而不是把那些机会的各个方面分解为僵硬和严格的等级层次,实现集群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化。这种“柔性化”的自主创新使集群企业具有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对意外的变化能够做出及时的反应以及迅速进行调整的能力,利用知识联网将柔性组织的各部分链接起来,使组织既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也能够在组织里面通过知识联网,随时分享、整合、创新知识,进而提升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