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刚经学记
28434700000035

第35章 第十讲(2)

得。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上说:“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心法本来无有形相,心法本求无有住处,一切诸佛尚不可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这个就说得很透彻,过去心已灭了,未来心还没有到,现在心念念迁流不住,你在哪里去找心呢?所以说三心不可得。但是凡夫众生,有无明实执,他的心总是在执著。心如果活在过去就会有后悔,心如果活在未来就有恐惧,心如果执著于现在就会有抱怨,觉得现在不如意,就有担忧。所以要能够无怨无悔、无忧无惧活在当下。当下的每一个念头,它的本体都是本觉智慧。我们修行能够用功的着力点就是活在当下,在当下这一念中契入到不生不灭的真心,契入到本觉智慧。所以,活在当下就是不住于显现而住于本性。我们要知道,凡夫的分别念并不是智慧,但是它的本体才是智慧,这个分别念的本体是本觉智慧。

第三个要点,我来说禅宗的两个公案。有个公案就是德山宣鉴禅师因为三心不可得而转过来学禅宗。

德山宣鉴禅师是四川人,俗家姓周。他几十年的功夫都在学《金刚经》,讲《金刚经》,也为《金刚经》写了个《青龙疏钞》,写得非常多,但是他没有开悟,没有见性。他没有用佛的知见来学《金刚经》,而是用大脑思惟来学《金刚经》。所以他虽然是写了很多的注释,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地通达佛意,没有生起般若的智慧,当时的人号称他为“周金刚。”

他听说南方的禅宗能够顿悟成佛,不大肯相信,就一担挑起他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准备到南方来找龙潭崇信禅师辨论。差不多已经到龙潭崇信禅师的寺院了,到的时候是早上,他肚子很饿了。看到有位阿婆摆个摊子在卖早点,他就走过去,请求阿婆能够布施一些点心给他吃。

阿婆就说:“请问法师,你挑的是什么啊?”他一听就很高兴说:“这是我研究《金刚经》,为《金刚经》写的注解《青龙疏钞》。”阿婆就问:“那法师您对于《金刚经》是很通了,是专家了。那么,我请教法师一个问题。《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上座,你到底要点哪一个心呢?”德山宣鉴禅师哑口无言,不晓得怎么回答,卡在那个地方了。

我们哪一位知道怎么回答呀?我们学《金刚经》学了这么久还不知道怎么回答?那其实很简单。如果从行为模式上来说,你把点心拿过来吃了,这就回答得圆满无余了。如果说你要是比较文雅一点,用语言来回答,就是一切法都无实无虚,点心也是无实无虚的。用这样的方法,懂得这部见性的《金刚经》宝典,我们要能够破除这个无明实执,能够真正地证悟空性,在每一个公案、每一个话头之中要能够起疑情。你知道吗?如果你真的能够起疑情,这个疑情就会把你将起的念头的能量全部吸过来,所以你就能够在那种定中。终日穿衣不曾穿着一缕纱,终日吃饭不曾吃着一粒米,因为你在那种定中。

德山宣鉴禅师因为没有用佛的思惟模式,没有开佛知见,所以他用大脑思惟还是不能够回答,不知所措,之后他就真正地信受禅宗了,真正知道禅宗有了不起的地方。你看,一个阿婆卖点心都能够卡住他。之后他在龙潭崇信禅师这边就真正得到了证悟。

凡夫众生都是用识心,都是用过去累积的知识来作思考,来作逻辑推理,所以,他不能见性。他的心智模式、思惟模式不对,没有入佛知见。所以禅师如果要考察一个禅行者有没有见性,就一定会先逼他掉入到一个陷阱里面去,看他有没有继续用那个识心活动。如果继续用第六意识心来推理来思惟,他就肯定没有见性。一个真正见性的人,绝对不会掉入到第六意识心里面,不会掉入到心意识的陷阱里面,而是无住而住,不住于显现而住于本性。

能够无住而住,住在般若智慧里而,因此就能够不起妄念,心常空寂,诸法实相就能现前,就能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心中常生智慧。

比如说,百史怀海禅师开悟的公案。我们都知道“马祖建从林,百丈立清规”。马祖和百丈对于禅宗的兴盛,功德是很大的。百丈怀海禅师是怎么开悟的呢?

百丈怀海禅师做马祖道一禅师的侍者。有一天,侍从马祖道一在山路上经行刚好看到一群野鸭子飞过去。马祖就问:“那是什么?”百丈怀海回答:“一群野鸭子。”马祖继续问:“到哪里去了?”百史就回答说:“飞过去了。”

这样回答以后,马祖马卜走过来,抓住他的鼻子拼命一扭,百丈怀海弹师痛得就大叫起来。马祖马上就说一句:“又飞过去了。”这一下马上令百丈怀海禅师恍然大悟。

百丈怀海禅师言下悟到了什么?我们从百丈怀海禅师开悟的公案,得到什么启示呢?教导我们怎么修行呢?

第一个启示是要能够活在当下。百丈怀海禅师回答说野鸭子飞过去了,那是什么?那说明他活在过去,住著于过去心。所以,马祖道一禅师扭他的鼻子,就是开示他,让他在强烈的痛受之中回到当下,要活在当下。

第二个启示就是百丈怀海禅师回答说是一群野鸭子,又说说飞过去了。这其实他都是在用想蕴,落在想蕴里面。那是什么?那就是表示他活在五蕴里面,落在心、意、识的活动里面,在起分别。所以,马祖扭他的鼻子,让他从想蕴跳到当下强烈的受。启发他要能够不住五蕴而住于它们的法性,住于五蕴的法性。因此马祖又启发他说:“又道飞过去也。”这一句话就能够让百丈怀海禅师顿悟。悟什么?就悟到其实这个受蕴的法性,即一切法的法性是没有来去之相,是不生不灭的。因此在《般若摄颂》上就开示我们要:不住于色不住受,不住于想不住行,不住何识住法性,此即行持胜般若。

我们要能够超越五蕴。能够不住于五蕴的显现而住于它们的法性,就是真正地行持般若。要超越五蕴,这是下手的功夫。初学参禅打坐的人,几乎都是被色蕴和受蕴所障碍,他难以超越色蕴和受蕴,腿子盘起来很痛,痛这个受让他受不了,他没办法不分别。修行难的就是因为有这个色身和感受,对它们往往会生起执著心。如果能够空掉这个色蕴、受蕴,想蕴才能够空。

禅门三关说破初参、过重关、透牢关。其实破初参的时候就能够破想蕴,过重关的时候就能够超越行蕴,透牢关的时候就可以空掉阿赖耶识的种子。

第三个启示,我们通过百丈怀海禅师开悟的公案就能够明白,禅的修行方法就是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好像一条铁链子,不管它有多长,无量劫以来有一条生死的无明锁链,你只要斩断它一环,整条链就断掉了。同样的,你只要在一个念头上契入到不生不灭的真心,能够不住于它们的显现而住于它们的法性,那么你生死轮回就超出了,你就开悟了。所以,她是非常直捷痛快,真正能够顿悟的。

精神活动最小的单元就是念头,所以,将当下一念转过来,没有主观和客观的对立就是开悟。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当下一念就是永恒。

第四个启示,三心不可得是对治烦恼的妙药。凡夫众生总是活在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里面,所以整天都是胡思乱想、颠倒梦想、自寻烦恼。就像李清照所说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上心头的是什么?过去心。很多人都会像她一样活在过去心里面,所以就烦恼痛苦。比如,过去的一段让他很伤心的感情经历,就会使他久久地不愿意再去碰触跟那个人相关的一切,以免得自己触景伤情。

但是,因为他的心智模式、思惟方式没有转变,他用大脑思惟,所以那些哀伤的记忆,还是会常常在没有什么人、事、物干扰的时候,悄悄地爬回他的心头占领他的心。虽然都是过去的痕迹,但是却常常借尸还魂,让他活在过去里面而痛苦,身心都被已经过去的尘影再一次地捆绑而不得自在,就会像李煜一样地哀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所以,我们要能够举起《金刚经》的般若智慧宝剑,过去心不可得,要能够念念无住,否则经常活在过去心里面,就会像刻舟求剑一样愚痴可笑。

还有一些人是执著于现在心,就会生出种种的不满意,生出种种的抱怨、不如意。凡夫众生都是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这其实就是一种贪念,执著于现在心,所以就活在贪瞋烦恼里面。还有一些人是活在未来心里面,比如说担心自己事业的成败,担心自己儿女的成长等等,因此就有种种的恐惧心。

所以,占德有一句话:“万事说休何曾休,妄念儿番上心头。”古代有一位诗僧也说:“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这都是因为他的心不是活在过去,就是执著于现住心,或者执著于未来心。所以我们要能够知道三心不可得,就能够知道活在当下,不落入第二念。

第五个要点是《金刚经六祖口诀》上面说:过去心不可得者,前念妄心,瞥然已过,追寻无有处所;现在心不可得者,真心无相,凭何得见;未来心不可得者,本无可得,习气已尽,更不复生。了此三心皆不可得,是名为佛。六祖大师已经说得非常透彻了,真正能够了此三心不可得,就名为佛。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这一分是讲圆证法身功德的福德众多。前面都是讲究竟菩提,圆满法身功德,知见圆明。前面讲智慧,这一分就讲福德,得福德多。可以分为四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前面讲了究竟菩提智慧圆满,这里就是讲福德众多。佛陀称为福德智慧两足尊,就是以此福德圆满、智慧圆满为体。这一分是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比喻来形容福德广大,与前面的校量功德不同。

释迦牟尼佛说:须菩提啊,你是怎么想的呢?如果有人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拿来布施,这个人因此殊胜因缘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此人因布施所得的福德,多极了。佛陀就教诫说:不过,假使福德有实在自性,那么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也不过是得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福德罢了,佛陀就不会说他得福德多。正是因为福德无自性,所以称法界以为量。因此修布施者,能够与般若智慧相应,不取布施相,施者、受者、所施物三轮体空来布施一切,所以所感得的福德就能够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而圆成无量清净的佛果功德,这才说是得福德多。此处大家又看到出现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要知道,这是拿来作比喻的,不是校量功德的,前面都是校量功德。

第二个要点就是讲究竟菩提,圆证法身功德,是从第十八分开始的,总共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十八分是讲佛陀知见圆明:第二部分,第十九分是讲福德众多;第三部分,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是讲身相具足;第四部分是讲究竟菩提,法音圆满,都是大菩萨来闻法;第五部分是讲信众殊胜,第四、第五部分都是在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里面;第六部分就是正觉圆成,包括了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所以讲到究竟菩提圆证法身功德是从十八分一直到二十三分。再往后就是讲化身的种种度化众生。

第三个要点,第十九分讲到福德众多,是承接前面来的。前面已经讲到三心不可得,有些人可能会起疑惑:既然三心不可得,那么积累资粮有没有意义。这一分就讲正因为是般若空性之故,所以要能够用三心不可得来修布施,所感得的福德才是浩瀚无边、广大无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才能够证得佛陀的福德圆满。由此可知,般若能够产生一切功德,一切功德都是随般若而行。般若犹如转轮圣王,一切大臣、眷属跟随转轮圣王。同样的,一切功德都是跟随般若而生起,没有般若,你修的只是人天有漏福报,难以成就功德。所以,在《般若摄颂》上面说:“轮王常由何道行,七宝四兵经彼道,如来般若从何行,诸功德法随彼行。”也就是说,正如转轮圣王出行的时候,金轮宝、摩尼宝、大臣宝、将军宝、骏马宝等等七宝四兵都随行。同样的,修行人的心相续里面如果有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一切的功德法也随之而行,随之而成就。

在修行中,证悟般若是关键。所以我们为什么说听闻到般若法、证悟了般若法,这个人成佛就不遥远了,因为般若是关键。修行要进步就要依靠般若的功德力和威力,修行道路的最初、中间和最后都要依靠般若才能成就。最初的时候我们要依靠般若来破除无明实执,使我们的心从对世间的贪染之中转过来,心依于佛法,心与法相应。在中间修行道路上,能够增上一切的功德也要依靠般若法。为什么?因为你在修行道路上执著于修行功德就不能够再前进了。而且,如果你生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能够名为须陀洹、不能够名为斯陀含,不能够名为阿那含,不能够名为阿罗汉,也不能够名为菩萨,所以在修行的中间也需要依靠般若。最后,所有的功德都能够得以圆满,也要依靠般若。乃至于成佛的时候,都是得无所得,才名为成佛,才名为成就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可见,般若法非常重要。这些福德众多,都是因为有般若,所以经文里面佛陀开示说:“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如果你认为这个福德有实,就没有般若。没有般若,你得的只是有漏的人天福报,哪里可以说得福德多呢?以福德无故,就是这里面有般若。你三心不可得而修六度,所以就能够得福德多。

第四个要点,(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用般若来透视,修布施等所感福德无自性,所以如来才说得福德多,可见般若的殊胜。《般若摄颂》上面,释迦牟尼佛金口宣扬:“布施前行即智慧,戒忍精进禅亦尔。为善不损故摄持,此示诸法惟一理。”也就是说,前五度要成为出世善根要依靠般若度,在行持布施等善法的时候,它的前行就是般若,或者说它的本体就是般若。你没有般若来修布施,不能够名为波罗蜜。没有般若,那么你修善法,所感得的果报是有限的、有漏的,它会减损。如果布施没有般若摄持,只能够感得人天福报。持戒如果没有般若,只能够得到暂时的转生到欲界天享受天人之乐;修忍辱没有般若,只能够感得暂时的相好庄严,不能够证得无生法忍;修精进没有般若,就不能够入真如性海;修禅定没有般若,就不能够获得金刚喻定。

这一切都需要有般若。此地如来就赞叹修福德,开示我们:要以福德兀故,如来说得福德多。因为这里面有般若。

第三个要点,此示诸法惟一理。就是告诉我们,般若法才是真正得一法则一切法在手。你得到这个法,其它一切功德法都跟着来了。你懂得这个修行,其它一切修行功德都能成就。修行要有这样的智慧,要能够学总持法,得一法则一切法在手中。得一法,解脱就决定有把握。那这个法是什么?就是般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