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唐盛世
28441800000009

第9章 拉开贞观之治的盛幕(2)

李世民奉命后欣然前往,李元吉和倾向太子的妃嫔们则整日整夜地向李渊为建成求情。

封德彝本是降唐的隋朝旧臣,为人智略过人但却有阴险狡猾的一面。武德三年(620年)任中书令,执掌机要大权,曾多次随李世民征讨,李世民对他恩宠有加。在太子和秦王的倾轧中,他不时献策李世民,李世民以为忠于自己,前后赏赐以万计。但他也受到太子的重金收买。他表面脚踏两只船,骨子里实际倾向李建成。此时,封德彝在外暗中配合李元吉和妃嫔们活动。当李渊征求废立太子的意见时,他认为坚决不可。在内外两股势力的夹攻下,于是,高祖改变了原来的主意,又使李建成回去驻守京城。李渊只是轻描淡写地责备他兄弟不和,而归责任于太子中允王珪、天策兵曹参军杜淹以及左卫率韦挺三人身上。事后三人被流放到嵩州。

七月,宁州(今甘肃宁县)被杨文干攻陷。但李世民大军一到,其党羽便四处溃逃。五日,杨文干被部下所杀,宇文颖也被擒斩首。可是另立李世民为太子之事,李渊已不再提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初十,原州受突厥侵犯,高祖派遣宁州刺史鹿大师前去援救,杨师道被派去奔赴大木根山。十二日,突厥侵犯陇州,护军尉迟敬德前去迎击突厥。突厥十五日攻阴盘,二十一日攻并州,关中安全频频受到威胁。

二十六日李渊忙回长安商议对策。有人劝李渊说:“因为子女金帛都在长安,所以突厥才接连攻扰关中。若烧毁长安迁都远处,突厥之患自然就烟消云散。”李渊同意这一看法,中书侍郎宇文士及被派出逾南山至樊、邓等地寻找新都地点。

李建成、李元吉、裴寂顺旨赞同,虽知不可,但萧瑀等人也不敢谏阻。

这时,秦王李世民劝谏说:“戎狄造成的祸事,从古时起就经常发生。陛下凭着自己的圣明英武,开创大唐王朝,统辖着中国的领土,拥兵百万,所向无敌,怎么能够因有胡人搅扰边境,就想迁都躲避呢?这会在全国上下留下羞辱,使后世讥笑陛下。那霍去病不过是汉朝的一员将领,尚且决心消灭匈奴,何况您还封我为王呢!希望皇上给我几年时间,请让我把绳索套在颉利的脖子上,把他制服。假如不能获得成功,再迁徙都城,也为时不晚。”高祖说:“好。”于是,高祖不再迁徙都城。李建成与妃嫔因而向高祖共同诬陷李世民说:“虽然多次遭到突厥的进攻,但并无大碍,并且他们只要得到财物就会撤军。秦王表面上假托抵御突厥的名义,实际上是通过此事独掌军权,成就他篡夺帝位的阴谋罢了!”

太子得势

李建成和李元吉加紧谋害李世民的活动。一次,李渊到城南打猎,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随从。李渊令他们比赛射骑,李建成有匹胡马,体肥壮、性暴烈而喜蹶,他把这匹马牵给李世民说:“此乃良马,能腾跃几丈。你技艺高超,骑骑看。”李世民明知太子心怀鬼胎,但身经百战的他,有何惧怕?闻听此言,一跃上马追逐野鹿。果然在奔驰中马突然扑地而卧;但在马扑地之前,李世民已腾身离鞍,跃立于数步之外;马刚站起,他又翻身而上。一连三次,没伤他一根毫毛。李世民对宇文士及说:“想用这种手段害死我,可死生有命,暗算岂能左右。”李建成知后,心中暗恨,唆使妃嫔们向李渊诋毁道:“秦王自称有天命,要称天下之主。”李渊听罢大怒,先召李建成、李元吉询问,然后召来李世民大肆训斥道:“天子自有天命,靠智力强求是无力回天的,你谋取帝位的心也太急了吧!”李世民大惊,免冠叩头,连称冤枉,请求将这事交司法衙门审问清楚。

李渊怒气冲冲,正巧此时突厥入侵,才改容安慰李世民,叫他冠带整齐,共商对策。闰七月二十五日,诏令李世民、李元吉率兵出豳州抵御突厥。此后,每有寇盗,就令李世民征讨;国家安定之后,对李世民的猜忌却总是更加严重了。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深知和东宫集团的斗争已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洛阳是形胜之地,必须牢固占有作为自己的根基,以防政变时的不测事件。

所以就让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守洛阳,派手下车骑将军荥阳人张亮率五保等亲信一千多人前往洛阳,暗中结交山东的豪杰,等待时势的变化,拿出大量的金银布帛,任凭他们使用。李元吉告发张亮,张亮被交付法官考察验证。但是张亮始终不发一言,朝廷无奈便释放了他,让他返回了洛阳。

李建成召李世民夜宴,在酒里下了毒。李世民不知,饮酒中毒,吐血数升。

李渊得信前来探望,试图采取平衡的办法使三子不致骨肉相残。于是写敕给李建成说:“秦王素来不善于饮酒,以后不准与他饮酒。”高祖因此对李世民说:“首先提出反隋策略,消灭国内的敌人,都是你的功劳。我准备将你立为继承人,你却不愿接受。李建成年纪最大,作为继承人,为时已久,我也不能将他废除。我看你们兄弟似乎难以相容,同处京城,必定要发生纷争,我决定派你返回行台,让你留居洛阳,陕州以东都由你主持。我还要让你设置天子的旌旗,仿效汉梁孝王。”李世民哭泣着,不愿意远离高祖,表示推辞。高祖说:“天下一家。东都和西都两地,不算太远,只要我想念你,就可动身前去,你不用烦恼悲伤。”

李世民刚要走,李建成、李元吉商议道:“秦王如到洛阳,有了土地军队,想控制就困难了。留他在长安,除掉很容易。”就密令数人上奏,说:“秦王的谋臣都是山东人,让他们去洛阳他们肯定如鱼得水不愿再回来了。”又托近幸大臣从中劝阻。结果李渊又改变了主意,此事不再提及。

争夺皇位继承权使兄弟三人走到不共戴天的地步,宰相陈叔达为防止高祖贬黜李世民,力谏道:“秦王对建立大唐天下有赫赫战功,不可贬黜。而且他的性格刚烈,若加压抑,恐怕他身体难以承受,一旦得了不治之疾,皇上悔之晚矣。”李渊觉得有理,打消原来的念头。李元吉还上奏请杀秦王,李渊问:“他有平定天下战功,没有什么谋反罪证,以什么理由杀他?”李元吉道:“他初平定东都时,观望不回。散钱帛网罗私人势力,这不是谋反吗!当你想要他死,理由是很轻易就可以找到的。”李渊难以勾销父子之情,没有答应。

李渊倾向东宫,形势对李世民愈来愈不利。秦王府所属的官员都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事已至此,一旦发生祸患岂止是秦王府!实际上国家的存亡都成问题。应采取周公平定管叔与蔡叔的行动,以安定国家宗室。存亡的枢机,就在今天!”长孙无忌说:“我有这一想法已经很久了,可一直没胆量说出来。你说的这一番话,正好符合我的心愿。我定会禀报秦王。”于是,长孙无忌进去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传召房玄龄计议此事,房玄龄说:“大王神功盖世,应为天子。如今大王心怀忧虑戒惧,但不知现在正是天助您时。请您不要再举棋不定了!”于是,房玄龄与秦王府属杜如晦共同劝说李世民诛杀太子、齐王。但世民一时还下不了决心。

东宫集团也在紧张策划着。秦王府拥有许多勇猛的将领,李建成与李元吉准备诱为己用,便暗中赠送金银器物给左二副护军尉迟敬德,并且写书信招引他说:“希望您能够屈驾眷顾,以便加深我们的交情。”尉迟敬德推辞说:“我本来只是一介小民,遭遇了隋末的战乱,长期沦落在抗拒朝廷的逆境,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秦王赐我再生的恩泽,今为秦王府官,只能尽忠秦王,不敢对秦王怀有二心。如只因贪图财利而忘掉忠义,殿下要我这种人又有何用处呢!”李建成大怒,断绝同他的往来。

尉迟敬德把此事告诉了李世民。不久,李元吉指使勇士想夜间杀死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得知以后,将所有的门户都层层打开,自己却泰然地躺在床上,刺客到他的院子多次,而最终还是未敢进屋动手刺杀。谋刺一招不行,李元吉又诬告敬德谋反。李渊令逮捕审讯,竟定成死罪,幸亏李世民据理力争,才使他逃过此劫。接着,李建成、李元吉又想收买秦王府右二护军段志玄,段志玄也不为之动心,暗将此事禀告了李世民。因此尽管太子集团不断对李世民手下重臣进行收买,结果却很难成功。

李建成为了瓦解秦王集团,剪除李世民的羽翼,诋毁秦王府左一马军总管程咬金,远调他为康州刺史。程咬金拒不赴任,劝李世民早做打算。

李建成、李元吉分析秦王府谋士中最厉害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于是又加以诽谤。结果两人被革去官职。

秦王府党羽接连被调被逐,形势逼人。李世民只剩下亲信长孙无忌还在秦王府中,以及秦王府外的其舅父高士廉,车骑将军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人。他们日夜劝说李世民诛讨太子、齐王,李世民犹豫不决。后来,李世民向灵州大都督李靖以及行军总管李世勐问计,都遭到严词拒绝,他们不肯参与。两人都看到秦王集团处于劣势,难料事变结局。

激战玄武门

在这关键时刻,关中又受突厥侵扰,数万骑兵入塞后围攻乌城,李建成立即推荐李元吉督率诸军北征。李渊同意了他的建议,命李元吉率右武卫大将军罗艺、天纪将军张公瑾等救乌城。这正是削弱秦府势力的良机,李元吉还要求将尉迟敬德、程咬金、段志玄及秦府所有的军事力量归自己调遣。李建成与李元吉私下里商议:当他和李世民一起为元吉饯行时,要安排伏兵,将秦王刺杀,谎称秦王暴病而死;然后再坑杀尉迟敬德等秦府猛将。李建成还答应自己即帝位后,让李元吉做皇太弟。不料王晊得知此阴谋后秘密报告了李世民。

王晊是东宫的低级官员,任东宫率更丞,暗中已被李世民收买。玄武门之变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常何,此人在武德五年(622年)随李建成平定刘黑闼第二次起兵,因此被建成收为部下,武德七年(624年)调入京城守卫宫城北门即玄武门。玄武门是进入禁内的必经之路,是政变的必争之地。常何也被李世民收买了。此外,屯守玄武门的将领敬君弘、吕世衡也被收买,成为秦府死党。李世民主要收买李建成手下的次要人物,因为这些人既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无足轻重的,所以一方面容易达到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够发挥内应的功用。特别是他精心收买的驻守玄武门的禁卫军将领,在政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李世民的势力和地位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最后能诛杀太子,这一策略起了关键作用。

听了王晊的密告,李世民忙召集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议。长孙无忌等人劝说李世民设法在事发以前对付他们。李世民叹息着说:“骨肉兄弟相残,自古以来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我诚然知道祸事就要来临,但我准备在祸事发动以后,再以正义的名义声讨二人,这不也是可以的吗?”尉迟敬德说:“人之常情,又有谁愿意去死?但是大家都誓死拥护大王,这是天意。祸患就要发生,大王却仍旧安然处之,不为此事担忧。即使大王看轻自身,又如何对得起宗庙社稷呢!

如果大王不肯接纳臣下的建议,我就打算隐居野外了。我是不能留在大王身边,任人宰割的!”长孙无忌说:“假如大王不肯听从尉迟敬德的主张,事情便无法成功。尉迟敬德等人必定不会再追随大王,我也应离开大王,不能够再侍奉大王了!”李世民说:“我讲的这一些意见并不能完全舍弃,还是再商量一下,仔细考虑吧!”尉迟敬德说:“现在大王处理事情摇摆不定,这是不明智的。面临危难,不能决断,这最终会坏事的。况且,大王平时蓄养的勇士全都整装以待,一触即发,怎么能制止得住呢?”

生死攸关,李世民又访问秦府其他幕僚的意见。大家都说:“齐王生性暴虐,将来也决不会顺从他的长兄。听说,薛实曾对他讲,‘大王之名,合起来恰成唐字,最终要成为天子’。齐王听后高兴地说:‘只要能把秦王除掉,夺取江山易如反掌。’他和太子谋乱未成,就有取代之心,像这种狼子野心的人,没有什么下不了手的。若两人阴谋得逞,大唐的社稷就不保了。凭您的贤德才能,杀二人如拾草芥,为何要拘泥匹夫之节,而不顾江山社稷呢!”李世民仍然没有做出决定。大家说:“大王认为虞舜如何?”李世民说:“是圣人。”大家说:“如果虞舜在疏浚水井的时候没有躲过父亲与哥哥在上面填土的毒手,如果他在涂饰粮仓的时候没有逃过父亲和哥哥在下面放火的毒手,又如何能够使自己恩泽遍及天下,法度流传后世呢!所以,虞舜忍受父亲用棍棒笞打时,虞舜心里所想的大事大概就是被父亲用大棍棒笞时逃走了。”李世民仍然感到没有把握取胜,就命人取来龟甲,以卜凶吉。正好幕僚张公谨进来,见此情景,抓起龟甲扔到地上,说:“卜是用来解决疑惑的,而今天之事已不再令人迷惑,还用来卜什么呢!难道说卜后不吉利就罢手不成!”这时,李世民才终于下了立即政变的决心。

长孙无忌秘密地把房玄龄等人召来,房玄龄等人说:“皇上下敕书是不允许我们大家再侍奉秦王。如果我们如今私下去谒见秦王,必定要因此而被降罪致死,因为如此我们不敢接受秦王的教令。”李世民生气地对尉迟敬德说:“难道房玄龄与杜如晦要背叛我吗!”他交给尉迟敬德佩刀说:“您去察看一下,如果他们不愿意来,您可以砍下他们的头颅。”尉迟敬德前去,与长孙无忌一起暗示房玄龄等人说:“秦王已经决定采取行动,你们最好赶紧前去共同计议大事。”

于是房玄龄与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一同进入秦王府。尉迟敬德则绕道返回。房玄龄、杜如晦面见世民后,随即制定了周密的政变计划。

六月初三,李世民突然密奏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并说:“我没有做对不起他们的事,可他们却要谋害我,我如含冤而死,永离君亲,魂归地下,实在死不瞑目。”李渊看罢奏章,大惊失色,半晌才说“明日朝会当面审问,你要来与建成、元吉对质。”

初四,李世民事先部署妥当,亲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张公谨、侯君集、公孙武达、刘师立、杜君绰、独孤彦云、郑仁泰、李孟尝等十人,在玄武门内伏兵。不料,张婕妤暗中得知了李世民上表的大意,连忙告诉了李建成。李元吉被李建成叫来商议此事,李元吉说:“我们应当统率好各自的军队,假称有病,避免和李世民相见,以便见机行事。”李建成说:“军队的防备已很严密了,你我应当亲自入朝看个究竟。”于是,二人一起入朝,向玄武门走来。当时,李渊召来了裴寂、萧璃、封德彝、陈叔达、窦诞、宇文士及、颜师古等,准备会审,查清真假。

李建成、李元吉行至临湖殿,感觉情况不正常,立即拨马掉头,东归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