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28458600000008

第8章 轻松快乐的美国小学(2)

2011年1月,《华尔街日报》刊发了一篇对《虎妈战歌》的书评,题为《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而“虎妈”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更是引来了两国教育方法的大比拼。

“虎妈”,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之所以成为“虎妈”,一是因为她属虎,二是“虎”象征权力和敬畏,恰恰符合她在女儿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订立了诸如不准夜不归宿、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不准有科目低于A、除了体育与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不准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的十大“家规”。

“虎妈”的做法引来很多人的反响。在中国,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现象便是:小小的孩子每天早早就去学校,晚上很晚才回家,回到家里又开始做作业直到很晚,周末和假期还得上各种补习班和特长班。然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面,是多少孩子的不快乐。看看各种科目的考试竞赛,中国学生多能名列前茅,但再看看科技创新,中国远远落后。一位美国学者指出,中国家庭中的长辈过于控制孩子的发展,孩子缺乏自由的空间,由此使得社会逐渐丧失了创新和活力。因而,中国的人才结构呈一个金字塔形,处于顶端的部分过于单薄了。

美国的教育系统,呈现小学轻松、中学紧张、大学更紧张的循序渐进的特点。这样,孩子在小学时,有充足的时间享受孩童的天真和浪漫带给他们的无限快乐。当到了中学后,很多事情在孩子们的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身体和精神上也到了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担负较大责任的时候,此时,他们的功课也会相对增加一些。到了大学,每个学生都在通宵达旦地紧张学习,学习的强度和深度堪称全球最重。这样的系统,从客观上符合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的特点,也避免了学生因为过早的沉重负担而引起对学习厌倦的情绪。同时,也保证了学生从18至22岁左右这几年的光阴切实用在学习和必要的实践中,避免了这几年时光的浪费。

其实,“虎妈”是个特别的例子,她生活在美国,却用着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她耶鲁大学教授的身份带来了别人对她更多的关注。“虎妈”在中国受到很多家长的追捧,但在美国却引起了一片质疑。一个美国妈妈也让孩子去学小提琴:他对什么感兴趣,就学什么。不感兴趣,就停止。孩子可能成不了莫扎特、爱因斯坦,但只要他活的开心、自由,懂得对人生和社会负责,就够了。我不是“虎妈”,最多只能是个“猫妈妈”。其实想想,孩子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能达到自己理想的人生状态,开开心心,何尝不是件好事呢!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虎妈”事件:其实东方的严格和西方的自由教育理念各有优势,许多家长不会否认这一点。只不过,在中国的教育、升学体制下,很难实践西方的自由主义,否则孩子连大学都考不上,未来的就业、生活都难以保障到一个特定水平;但另一方面,在美国上学的中国学生,“放任自由”之外,如果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有理解他们的家长的监督,却可以将他们自身的潜力更进一步发挥。

动手能力巧培养

孩子稚嫩的双手,能捏出世界的未来,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国际评估组织的调查显示,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到让人惊讶的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也只占不到15%。中国的孩子如此差劲吗?不,肯定不是。

美国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且从小学生就开始着手。大多数小学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或者几次科学节。对科学研究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科学节的评比。这个比赛没有标准命题,一切以孩子的兴趣出发,孩子们对什么拿手,就拿什么课题去报名参赛。孩子们自愿参加科学节,学校和家长都不勉强。

美国小学在数学课堂上流行一种“木匠教学法”。其实这种方法特别简单:给孩子们一些木块和尺子,让他们去量木块的尺寸,然后自己想象着去拼造一些简单的物品。看似一个简单的活动,却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尺子的用途与使用方法,也充分的理解了线段长短和加减的实际运用。小学课堂上还有一种课程叫“活动设计”课,这堂课会让孩子们画出房间的平面图,包括桌椅、家庭布置、家电等,然后画出效果图,包括窗帘、灯具、床单的花色样式等,然后让孩子到网上去选择这些家具的图片,要考虑价格因素,选择物美价廉的。这一切都做好之后,同学和老师一起点评,不是找出设计最好的,而是找出每个同学的创意点子。教师的任务只是指导孩子去干什么和解答孩子们在动手劳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是这个方法的特别之处。它之所以能成功,要归功于它可以让孩子在动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像传统方式那样按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法去做。在提高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也给了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机会。

美国的教育者从小学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和勤工俭学的能力,会有做课题、演讲、参加音乐会、画展、卖报等各种活动。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机器,来增加孩子直接的感知和自己动手的能力。而且商场也会辟出专门的场地供孩子们玩橡皮泥、做手工等,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他们才真正身体力行地去学会动手,学会创造。

在美国的艺术课上,你可以随处看到孩子在用陶瓷、石膏、纸、木头等等来制作各种艺术品。而在科学课上,学习矿物知识时,老师可能会让学生先去采集石料,再由他们打磨加工成石球或石粉;有些艺术作品需要许多道复杂的工序,有时要花几个星期甚至整整一个学期去完成,但是孩子们都会很开心地去完成这些任务。

我国有句很着名的古话:实践出真理。仔细一看,美国的小学可谓把这句话发挥得淋漓尽致。美国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当然,经过长期的努力,美国孩子的学习考试成绩往往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但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的创造力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小小艺术家

从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高度,美国提出艺术教育要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让小学生获得美感体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唤起孩子们创造的热忱。世界上的各个发达国家都把艺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艺术教育的真谛并不在艺术本身,而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起小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快速适应社会的变化,在未来社会中学会生存。

美国小学的课程中,艺术类课程的设置,要比中国全面得多,音乐和美术是小学生必修的基础课。艺术的熏陶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达·芬奇是个难得的全才,这位闻名世界的意大利画家,在绘画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让我们忽视了他同时也是一位超前并且十分有想象力的发明家的事实。达·芬奇在1495年画了一幅降落伞的草图。而很多年以后,法国科学家才根据这幅草图,制造出降落伞,使达·芬奇的想象变成现实。这个事实证明,艺术和创造发明有很大的关联,想象力是艺术家的生命,没有想象力的支持,艺术家是根本无法进行创作的。所以,让孩子们学习艺术,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同样是美术课,中国的小学生一般只是拿着一个样画去临摹。谁模仿得最像,谁的分数就会最高。而在美国的小学,老师会鼓励学生自由想象,从来不做模画。小学的美术教材从古希腊的瓶画到毕加索的立体雕塑,甚至古埃及的木乃伊等都有涉及,而且很多小学还有正规的电窑和工作室,学生可以去实地实践。教师评价也没有固定的标准,更谈不上模仿的逼真与否,只要是用心去做的孩子,老师都会给予他们很高的分数作为鼓励。学校还鼓励孩子用鞋盒或者卫生纸的纸筒等废弃物做手工艺品,孩子们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还不知不觉养成了环保意识。学校会定期举办画展,展览孩子们的作品,无论多么糟糕的作品,都会被郑重地悬挂出来。家长和学生都会兴致勃勃地去参观,这也是小画家们非常自豪的日子。美国还有一些非常着名的报纸,也鼓励孩子们的艺术创作,只要是孩子们的认真投稿,他们都予以刊登,给孩子以莫大的鼓励。

美国小学的音乐教学也非常有特色。学校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以唱歌为主。到了三年级,学生需要选修一门乐器,学校会发给每个孩子一支竖笛和一本琴谱,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可以一起演奏简单歌曲。从四年级开始,孩子们有机会学习乐器,主要以弦乐为主,比如小提琴、中提琴或大提琴。五年级可以学管乐,有萨克斯、黑管、长笛、圆号、长号等等。学生们可以组成管弦乐队(Orchestra)和乐团(Band),利用自由活动时间排练乐曲,并在学年结束时举行汇报演出。之后,这门乐器会跟着孩子们一起成长,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生活。这样,美国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离不开乐器了。即使孩子不想当音乐家,也能在学校里受到系统和全面的音乐教育。另外,参加乐队对孩子的吸引力非常大,他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交到很多朋友,并且培养起孩子良好的责任心和集体意识。

美国亚利桑那州公共教育长官汤姆·霍恩先生,把为所有小学生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艺术教育作为施政目标。霍恩先生说:“教育的目的有三:为孩子们将来就业谋生做准备;为孩子们成为公民做准备;还要把他们培养成有深层次审美能力的人。”

美国的全体学生,无论其天赋如何,均有权享受艺术教育所提供的丰富内容。在科技日益先进、信息日趋复杂的环境中,艺术有助于全体学生发展多种潜力,更好地理解和辨别充满形象与符号的世界。只有重视艺术的教育价值,才能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一个空的书包,一对飞翔的翅膀

在看到一些美国校园电影之后,不少人感叹并羡慕着美国学生仿佛完全不用学习的校园生活。却不知道,美国学生并不是不学习,只是不像中国学生那样“学习”而已。

美国教育体系认为孩子需要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学生空空的书包给了他们自由飞翔的羽翼,在他们飞翔的同时,中国的小孩正在重压之下步履蹒跚地艰难前行。对此,一位生活在美国、名为高钢的家长,曾经写过一篇连载《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在国内引发了强烈反响。

他带着自己9岁的儿子来到美国,一开始忧心忡忡,他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学校。上课时,孩子随意地自由讨论,随时都可以放声大笑;老师也没有一点严肃的样子,常常和学生随意地坐在地上;上学似乎就等同于玩游戏;竟然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了;而且还没有统一的教材。第一次带孩子去学校,他把儿子在中国读的四年级课本给老师看,老师当时告诉他,到六年级他的儿子都不用再学习数学了。他当时就后悔把儿子带到美国,觉得会耽误了孩子的学业。在中国,小学生的书包都是沉甸甸的,一副很有知识分量的样子,再看现在的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放学,轻松无比。

但是他慢慢地发现,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放学后不直接回家了,而是直奔图书馆。常常背满满一书包的书回来,没两天又还了。他好奇地问儿子借这么多书干吗。儿子告诉他是做作业用的。然后,他看到儿子作业的题目竟然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十分诧异,这是什么题目啊?这个题目给了研究生,也没人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他责问儿子这是谁出的主意,儿子一副严肃的样子回答道:“老师说,美国是个移民者众多的国家,每个同学需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家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剩下的只是沉默和质疑。

没过几天,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便是他儿子完成的作业,从黄河写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写到五星红旗……整篇文章很有气势,观点明确,分章断节,最后列出的是一串孩子最近读过的参考书目,这位父亲彻底被孩子“吓着了”,这种博士论文的写法,他是到了而立之年才开始学习的,而自己仅仅9岁多的孩子,竟然可以写出如此的文章!等到他的孩子六年级快小学毕业的时候,老师留给学生一连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更是让他瞠目结舌,在他看来,这简直像是国会议员候选人的前期训练:

“你认为这场战争谁该负责?”

“纳粹德国最终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

“你认为现代社会避免战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诸如此类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空间的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是孩子认真思考得出来的结果,都是对的。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校只要求能够会分数的加减乘除、写“五段体”的短文、掌握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利用图书馆的图书和资料进行研究、会写正式书信等简单的技能即可。这种教育方式,没有教材的限制,没有标准答案的指手画脚,孩子的思维得以自由地翱翔于天际。

当中国的孩子和家长还在为“孔融该不该让梨”展开网络大讨论时,大洋彼岸的孩子却在思考与他们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世界相关的问题,关注如何成为一名公民,如何用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心态参与社会、创造生活。可见,学习结果如何,与书包的轻重没有必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