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准
宋准,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字子平。生于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宋太祖开宝六年(973)癸酉科状元。
癸酉科考官为翰林学士李昉,擢宋准为第一名,贡士徐士廉击登闻鼓,状告李在录取上徇私用情。太祖震怒,亲召宋准于殿上复试。太祖见宋准相貌英俊,聪敏迅捷,非常赞赏,认为就应是这样的人夺魁,遂复钦定宋准为第一。此后,省试之后再加殿试,成为制度,历元、明、清未改,宋准便成为宋朝殿试产生的第一位状元。
开宝八年(975),宋准受诏修定诸道图经。不久,又奉命出使契丹。第二年,南平军改为南平州,宋准为知州,加著作佐郎。太平兴国四年(979),迁著作郎,通判梓州。回朝后参与编辑文献。兴国八年,主持贡举,出为河北转运使。雍熙四年(987)患病,迁金部郎中,免知制诰。端拱二年(989)病逝,享年51岁。
宋准风度潇洒,辞采清丽,为官有政绩。赵普诬陷卢多逊与秦王勾结,图谋不轨,李穆因与卢多逊为同榜进士,受到牵连被贬官,朝中无人敢为之言冤,独有宋准借上疏之机,极力称赞李穆为忠厚长者,有操守,非卢多逊同党。太宗醒悟,将李穆官复原职,时人交口称颂宋准仗义直言。
王嗣宗
王嗣宗,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字希阮。生于后晋出帝天福九年(944),卒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乙亥科状元。
王嗣宗少年好学,刻苦自励。曾游京师,以文章拜谒王祐,颇受优待推许。中状元后,补秦州司寇参军,因直言知州路冲为政苛急,被诬下狱,后平反得释。
太宗征讨河东,王嗣宗上陈方略,被召授大理寺丞,通判睦州、河州。太宗派耳目访察臣民言行,嗣宗抓捕耳目,械送京师,并上疏道:“陛下不委任天下贤俊,猥信此辈以为耳目,臣窃不取。”忤怒太宗,将王嗣宗捕送监狱。遇大赦,嗣宗才被官复原职。以秘书丞通判澶州,命人在黄河岸植树万株,以固堤防。不久,被召回京,拜为三司开拆推官,以左正言出任河北路转运副使。当时,边境正有战事,崔翰为大将,王嗣宗常以言语激励其报效国家。太宗将议亲征,嗣宗言契丹必不至之理由,得太宗称许,改任左司谏。回京后,任度支判官,改任驾部员外郎时,因妻子病急,夜撬衙门取药,被罢官。重新起用后,出知兴元府,迁京西转运使,又移调河北,擒获群盗,再受太宗嘉奖。
至道初年(995),为江浙荆湖发运使时,正值江浙一带巫风盛行,民有病不服药,祭祀以禳灾。王嗣宗令毁弃祀庙,让得病之人服药康复。
咸平四年(1001),王嗣宗以右谏议大夫充三司户部使,改盐铁使,上疏言节约之法,获准,实施后大收成效。咸平六年,改左谏大夫,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中封驳事,出知并州兼并、代部署,政绩极佳。被召拜御史中丞后,因于朝内经常诋毁他人,被遣出京任耀州观察使,知永兴军府,徙知姚奕州、镇州。回京后,为枢密副使,因与枢密使寇准不和,屡屡上疏辞职,被任命为检校太傅、大同军节度,知许州,移知河南府,改成德军节度,徙知陕州,官终于静难节度使。寇准为相,素恶嗣宗,命王嗣宗以左屯卫上将军、检校太尉身份致仕。天禧五年(1021),王嗣宗病逝于家,享年78岁。谥景庄。
王嗣宗历事三朝,为政严明,政绩卓著。但其言语常有不敬人处。为御史中丞之时,讥斥宋白等老臣七十不致仕,但其晚年染病,贪图厚禄,拒不离职,亦授人以柄。王嗣宗喜作文,书札尤甚。著有《中陵子》三十卷。
王世则
王世则,桂林永福(今广西永福)人,一说为长沙人。字号,生卒年不详。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癸未科状元。
王世则中状元前,曾与韩见素等人同去拜访陈搏,王世则伪装成仆人,拜于堂下。陈搏感叹道:“侮人者,自侮也。”请王世则坐于诸人之右(上座)后说:“将来科名君为首冠,诸君名次正如此。”太平兴国八年(983),太宗御试进士,以“六合一家”为赋题。王世则赋中有:“勾画乾坤,作我之龙楼凤阁;开穷日月,为君之玉户金关。”太宗阅后大喜,遂擢其为第一,果中陈搏当年言语。
王世则中状元后,曾以右正言出使交州(今越南河内)。还朝后,将交州山川形势及所见事迹写成文字奏报朝廷。入值史馆,因与他人请立元僖为储嗣,忤怒太宗,被贬知蒙州。至道二年(996),为永州太守。真宗即位(997),官复原职。余事不详。
程宿
程宿,衢州(今浙江衢县)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戌子科状元。
戌子科主考官为礼部侍郎宋白,在其录取了以程宿为首的28人后,物议喧然,认为朝廷多有遗才。于是,太宗诏令于崇政殿复试落第举子,又录取了99人。但仍有一名叫叶齐的士子击登闻鼓告状,认为取士不公,太宗遂诏令在武成王庙再次复试未入选举子。因厌恶叶齐的嚣张,考官以“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为赋题,合格者有数百人。太宗复试,录取31人为进士,以叶齐居其榜首,诸科因此而步入仕途者多达数百人。(注:该科进士158人)太宗对文人的重视与宽容由此可见一斑。
程宿中状元后,曾权知某县簿尉,仕至职方员外郎,余事不详。
王曾
王曾,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字孝先。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卒于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壬寅科状元。
王曾少年孤苦,善为文辞,曾咏梅花诗:“未须料理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又言:“平生志不在温饱。”咸平中(998~1003)取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成为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中状元后,王曾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不久,奉诏入京,召试学士院,为著作郎,值史馆。景德初(1004),知制诰,真宗大建玉清昭应宫,王曾力陈五害以劝谏,真宗命王曾判大理寺,迁翰林学士,知审刑院,对其甚为敬重。
王曾以右谏议大夫为参知政事后,因受宰相王钦若排挤,罢为尚书礼部侍郎,出知应天府,徙天雄军后,复参知政事。
真宗驾崩,王曾辅佐11岁的仁宗即位,坚持刘太后只能代理国政。当时王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王钦若病逝,王曾以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后,刘太后借机将王曾贬知青州,以彰德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期间,百姓乐其政,画其像而生祠之。
刘太后病故,仁宗亲政,任命王曾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南府。景祐元年(1034),为枢密使。二年,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后因不容吕夷简专断,同被罢相,以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判郓州,死于任上,享年61岁。赠侍中,谥文正。
王曾端厚持重,眉目如画。在朝为官,进退有礼,平时寡言少笑。去世十余年后,仁宗亲篆其碑曰:“旌贤之碑”,又改其乡曰:“旌贤乡”。大臣赐碑篆,自王曾开始。王曾著有《王文正公笔录》。
张师德
张师德,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字尚贤。生卒年不详。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辛亥科状元。
张师德为北宋第二位状元张去华之子,在父亲夺魁五十年后,张师德又金榜题名第一,为世人艳羡。张师德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耀州,迁为秘书省著作郎、集贤校理,判三司都理欠凭由司。曾上疏请求赦免因贫苦无力还债之人,获准。一次,张师德上殿奏事,真宗以时事问之,师德回答详备,真宗喜道:“朕在藩邸时即知卿父名,今又知卿才。”以后每次派人出使,真宗就说:“张师德可用”,而契丹、高丽使者来朝,又大多让张师德接待。
天禧初(1017),张师德安抚淮南时染病,改判司农寺,擢右正言,知制诰。判尚书刑部,出知颍州。迁刑部员外郎,判大理寺,为群牧使。再迁为吏部郎中。因病,知邓州,徙汝州,拜左谏议大夫,罢知制诰。
张师德孝谨有家法,不结交权贵,但体弱多病,不堪重任,曾在任九年未得升迁,并逝于任上。张师德著有文集十卷传世。
蔡齐
蔡齐,莱州胶水(今山东胶州)人,字子恩。生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卒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乙卯科状元。
蔡齐仪状俊伟,举止端重,真宗见之,对寇准道:“得人矣!”诏令金吾卫士为其传呼开道。中状元后,蔡齐被授将作监丞,通判兖州,徙维州。任上,一改前任官府政苛律繁之弊,务行宽政,损济有度,狱讼无冤,盗掠不行,民风为之大变。仁宗初(1022),以起居舍入知制诰,入为翰林学士。时丁渭专权,排除异己,曾派人拉拢蔡齐,蔡齐不从。寇准被罢相,蔡齐愤而上疏,言寇准乃忠义之臣,为奸党所诬。
太后曾出金帛修景德寺,命蔡齐作文记之,因罗崇勋进谗言于刘太后,蔡齐被罢知河南府。太后去世,仁宗擢蔡齐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拜枢密副使。蔡齐曾劝谏仁宗勿强行遣返交趾百姓,以免其聚而为盗,又力谏仁宗勿以恩废法。景祐元年(1034),蔡齐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在朝中,素与王曾友善,王曾被罢相,蔡齐亦以户部侍郎归班。不久,出知颍州,颇有政名。宝元二年(1039),蔡齐病故于任,享年52岁,颍州吏民痛不欲生。朝廷追赠兵部尚书,谥文忠。
蔡齐方重有风采,性格谦逊,不妄言,从不自表功德。其推贤举能,不避亲疏,所荐庞籍、杨偕、刘随等后皆为名臣。
贾黯
贾黯,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县)人,一作河南南阳人,字直孺。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戌科状元。
贾黯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襄州。迁为著作佐郎,值集贤院,迁左正言,判三司开拆司。
贾黯备位谏官,敢于言事,首论韩琦、范仲淹可大用,为事实所印证。尚书郎杜枢秉公断案被贬,满朝上下皆知其委屈,然无人敢言,独贾黯上疏力救。侬智高反宋,贾黯建议军队应由余靖统一节制,仁宗从之。皇祐四年(1052),贾黯迁左司谏、徙判盐铁勾院,同修起居注。建议修起居注的史官参与记录迩英阁、延义阁的君臣访对,被采纳成为定制。贾黯以刚正著称,所到之处人们无不称颂。权知开封府时,两军狱中囚犯,每年死者甚多,而吏不任于责。贾黯上疏:“请岁计死者多少而赏罚之。”遂使监狱犯人待遇得到改善。后来,贾黯因变革人事任用上的弊端而遭吕诲、司马光,傅尧俞等人弹劾,被指为刚愎自用,遂被罢为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
英宗即位,贾黯迁中书舍人,受诏撰《仁宗实录》,权知审刑院,迁给事中,权御史中丞。未几,以吕诲知杂事,吕诲曾弹劾过贾黯,因而心有不安,有意回避。贾黯上疏:“黯荐诲为御史,知其方正谨厚,一时公言,非有嫌怨,愿终与共事。”使吕诲打消顾虑。贾黯后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陈州,因病未及赴任而卒,享年44岁。朝廷追赠尚书礼部侍郎。
贾黯修洁自喜,在朝言事,或从或否,人称其介正。其生母陈氏与庶母史氏,两不相善,但贾黯于中善为调和,终使两人相安于府。
冯京
冯京,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字当世。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卒于宋哲宗元祐九年(1094)。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
冯京少年时,即与众不同,举进士,自乡试、礼部以至廷试皆第一,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中状元后,以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回京后,值集贤院,拜龙图阁待制,出知扬州,以翰林学士被召还京,因数月未去拜访丞相,被韩琦视为傲慢。富弼要其拜见韩琦,冯京道:“公(韩)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神宗即位,冯京复为翰林学士,改御史中丞。王安石为政,试行新法。冯京上疏万言,论其更张失当,被王安石指为邪说,欲予罢黜,但神宗认为冯京可用,反而任命冯京为枢密副使,后进为参知政事。冯京因郑侠妄言时政受牵连,被罢知亳州。茂州夷人叛乱,知冯京率部前来,请降。冯京上奏朝廷,请求不究既往,发农具,给粮草,夷人感激涕零,歃血盟誓,愿世代做宋臣民。吕惠卿与王安石发生磨擦,将安石密信呈与神宗,中有“勿令齐年知”语,“齐年”即指冯京,神宗以此知冯京无辜,召知枢密院,冯京称病不去。神宗一日午睡后呼左右道:“适梦冯京入朝,甚慰人意。”乃赐冯京诏,中有“渴想仪刑,不忘梦寐”之语。未几,以冯京为观文殿学士知河阳。
哲宗即位,司马光、范祖禹极力举荐冯京为枢密使,冯京以老为由辞却,哲宗乃以之为太一宫使兼侍讲,改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师。绍圣元年(1094),冯京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哲宗亲至其处所祭奠、悼念,赠司徒,谥文简。冯京著有《灊山集》,可惜未留传于世。
章衡
章衡,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字子平,生卒年不详。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状元。
章衡中状元后,通判湖州,值集贤院,默默十年后,改盐铁判官,同修起居注。因对三司总理财政提出建议,被贬知汝州、颍州。熙宁初年(1068),回京任太常寺,上疏建议编辑《厚陵集礼》,以传后世作为依据,被神宗采纳。曾出使辽国,于宴会上施展射技,发发中的,显示出文武兼备才略,赢得辽国优厚待遇。
章衡担心学者不知古今,编写了《编年通载》,神宗阅后称善,赐之品服。后任吏部流内铨,剖析人才铨选制度利弊,多次上疏与宰相争辩,言“衡为朝廷大法,并非个人恩怨”。使宰相从其所言,时名声大振。不久,知通进银台司,值舍人院,拜宝文阁待制,知澶州,曾请朝廷允许百姓贩盐,但如泥牛入海,未得回音。改成德军时,因朝中同僚犯案受牵连,被免官。元祐中(1086~1094),历知秀、襄、曹、苏州,复以待制知扬、庐、宣、僎州。章衡历事三朝,享年75岁。
刘辉
刘辉,江西铅山(今江西铅山)人,字之道。生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己亥科状元。
刘辉中状元后,任大理评事,签书建业军判官。刘辉幼年孤苦,与祖母感情深厚,为尽孝道,奉祖母赴任。因祖母水土不服,刘辉请求解官以侍养祖母,仁宗得知,诏令移任金陵。祖母病逝,刘辉辞官回乡守丧,居丧期间,刘辉买田以赡养族中之贫困者,又选山溪形胜之处结庐,聚徒讲学,远近闻名而从学者纷至沓来。县官改其里曰:“义荣社”,榜其学曰:“义荣斋”,号其地曰:“清风峡”。居丧未满,刘辉病逝,年仅三十六岁,朝野惜之。
刘辉原名刘几,有文才,著有《东归集》,然其为文之初,好用怪险奇涩之语。省试时,曾被欧阳修(主考官)批下“秀才刺,试官刷”六字。此后,其人文风大变,以平实朴素为尚,并改名为刘辉,最后殿试中所作《尧舜之性赋》,大受欧阳修青睐,遂被擢为第一。
彭汝砺
彭汝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字器资。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
彭汝砺中状元后,历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潭州军事推官。被王安石举荐为国子直讲,改大理寺丞,擢太子中允。不久,神宗以汝砺为监察御史。彭汝砺首陈十事,言他人不敢言。当时宦官王中正受宠,神宗甚至让其统兵,彭汝砺知道后,直言极谏,朝野叹服。元祐二年(1087),任起居舍人。
三年,迁中书舍人,赐金紫。在蔡确案件中,正直无私,不计前嫌,以至被他人诬为蔡确同党而落职徐州。
彭汝砺回京后,加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两部侍郎,徙礼部,拜吏部侍郎,进权吏部尚书。元祐八年(1094),彭汝砺再一次被诬告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刘挚有牵连,被贬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未及上任,又降为待制,知江州,到任仅数月,即病逝,享年54岁。
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诚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
许安世
许安世,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字少张。生于宋仁宗宝元三年(1040),卒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科状元。
许安世少年从学于丁宝臣,以诗文为欧阳修、王珪等文坛巨匠所称重。中状元时,年仅27岁。其《公生明赋》中名句:“依违牵制者,即已去矣!则明白洞达者,乃其自然。”被时人认为不刊之语。其咏史诗:“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被清朝学者厉鹗辑于《宋诗纪事》之中。
许安世入仕后,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元丰六年(1083),其父病逝,许安世弃官奔丧。第二年,亦染病卒于黄州,享年44岁。苏轼曾解衣为之助葬。
徐铎
徐铎,兴化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字振文,一字振甫。生卒年不详。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丙辰科状元。
徐铎中状元后,被授镇东军判官。绍圣末(1098),以给事中值学士院。当时,蹇序辰上疏建议将反对变法的元祐党人言行汇编成册,做罪证收藏,被哲宗诏准。徐铎参与主持编辑,完成以后不久,迁礼部侍郎。徐铎为人不正,对宰相章阣,向来唯命是从,贡院抓住挟书考试做弊之人,开封府尹蒋之奇本欲从重处罚,徐铎力争不允,蒋之奇只得妥协,从轻发落。事后上报,章惇闻之大怒,处罚了有关官员,并把做弊之人判刑,而徐铎此时却不敢承担责任。后来廷议,欲委之为御史中丞,因有人指斥其不能主持正义,未被任用。
徽宗即位(1101),徐铎以龙图阁待制知青州,又因御史中丞弹劾其在主持编辑元祐党人言行时,以章惇好恶为轻重,极尽诽谤之能事,被贬知湖州。崇宁中(1102~1106),拜礼部尚书,朝廷议论庙制时,徐铎上疏建议增加为九庙,被采纳,进吏部尚书,死于任上。
时彦
时彦,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字邦美。生卒年不详。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状元。
时彦少年好学,读书不辍。中状元后,被授签书颍州判官,入为秘书省正字,累官至集贤校理。绍圣中(1094~1098),迁左司员外郎。因出使辽国失职,被罢免。不久,官复集贤院校理,提点河东刑狱。蹇序辰出使辽国回来,弹劾时彦擅自接受辽国赏赐,匿而不报,使之又被罢官。徽宗即位(1101),召为吏部员外郎,擢起居舍人,改太常少卿,以直龙图阁为河东转运使,加集贤殿修撰,知广州,未及赴任,拜为吏部侍郎,徙户部,为开封府尹。当时,都城开封苦于盗贼横行,治安混乱,时彦强化治安,使开封城坊邑宁静,盗贼敛迹,监狱屡空。数月之后,迁工部尚书,进吏部。不久,病逝于任上。
时彦工于诗词,《全宋词》收有其所做的《青门饮》。词云:“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星头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是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黄裳
黄裳,剑浦人,字冕仲、号演山。生卒年不详。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状元。
黄裳为书生时,常有魁天下之志。自叙门状,予家剑潭之滨,斗牛之光,上下相照,风雷之信,时有变现。又题黄龙州云:“看取黄龙沙斗起,茤城风雨入丰年。”元丰四年(1081),郡之谯门,忽为风雷所击,黄裳闻之,赋诗道:“风雷昨夜破枯枝,借问天公有意无,莫是卧龙踪迹困,放教头角入亨衢。”次年,黄裳对策,果为天下第一。
宋神宗对黄裳之文章极为喜爱,礼部奏进士,有黄裳名,及进读试策,前几位皆不合神宗之意,神宗等黄裳名出现,但末甲才始听到,遂亲擢为第一。考官因高下失实被处罚金。
黄裳为官清正恬退。政和间(1111~1118),知福州,尝为礼部侍郎,迁尚书。当时三舍法实行,黄裳认为“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遵祖宗科举之制。”黄裳享年87岁,著有《演山集》六十卷行于世。
沈晦
沈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元用。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卒于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甲辰科状元。
沈晦中状元后,任校书郎,迁著作佐郎。金国攻汴京,沈晦与肃王赵枢为人质于金国。张邦昌伪立,沈晦还朝,任给事中。
高宗即位,沈晦为集英殿修撰,知信州。高宗至扬州,欲召其为中书舍人,侍御史张宋议论沈晦布衣时事,高宗道:“顷在金营见其慷慨,士人细行,岂足为终身累邪?”乃令沈晦知明州,移处州。高宗莅临会稽,沈晦移婺州。成皋攻城,沈晦用教授孙邦计策,率数百民兵出战,结果被金兵打败。当时,浙东防御史在城中,单骑劝降了成皋,沈晦由此升迁为徽猷阁待制,因言者弹劾其无诏令而用兵,降为集英殿修撰。不久,官复原职,知制诰,知宣州,移知建康府。仅任职一月,又因御史常同弹劾罢官。
绍兴四年(1134),沈晦起知镇江府,两浙西路安抚使,行前上言:“藩帅之兵可用,敌至,五郡以舟师守江,步兵守隘,彼难自渡,假如能渡,五郡合击,敌虽善战,不能一日破诸城也。若围五郡,则兵分势弱,五郡尾而邀之,敌安敢深入。”当时,韩世忠屯军镇江,未予理睬。赵鼎称沈晦议论激昂,高宗言:“沈晦诚可嘉,然朕知其人言甚壮,胆志颇怯,更观临事,能副所言与否?”然而韩世忠不喜沈晦,沈晦遂被贬为洞霄宫提举。不久,起为广西经略兼静江府,用老将罗统戍边,招降诸酋,解除朝廷边患之忧,进为徽猷阁直学士,知衢州,改潭州,提举太平兴国宫,病逝于任上,享年66岁。
《宋史》称沈晦胆气过人,不能尽循法度,贫时尤甚,故累致人言。然其当官才具,亦不可掩。
张九成
张九成,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生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壬子科状元。
张九成少游京城,拜理学家杨对为师,曾有权贵托人馈赠钱物,言:“肯从吾游,当荐之馆阁。”九成笑而却之。中状元后,任镇东军签判,因对张宗臣不体察民情,滥捕百姓不满,与之争执,弃官而走。赵鼎为相,力荐九成,遂以太常博士被召入京,任著作郎,上疏请施仁政,被嘉许,授浙东提刑,力辞不就,回归乡里。不久,朝廷召张九成任宗正少卿,权礼部侍郎,兼侍读,兼权刑部侍郎。期间,张九成恪尽职守,平反一诬告案件,朝廷欲以嘉奖,九成辞却道:“任职刑部,出现冤案,我本有责,怎可邀功?”
赵鼎被罢相,九成因反对宋金议和及拒绝秦桧拉拢,被诬为赵鼎一党,屡遭陷害,虽高宗信任,亦不得救,被贬谪南安军长达十四年之久。秦桧死,方起知温州,不久,病逝于任上,享年68岁。宝庆初(1226),朝廷特赠张九成为太师,封崇国公,谥文忠。
张九成研究经学,多有训解,由于喜与佛者交游,被时论所不容,著有《孟子传》《横浦集》等传世。
汪应辰
汪应辰,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本名洋,字圣锡。生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卒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乙卯科状元。
汪应辰幼年聪慧,五岁能读书应对,语惊众人。因家境贫寒,常从他人处借书,过目不忘。中状元时,年仅18岁,高宗赐名应辰,授镇东军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后,因上疏忤怒秦桧,被贬谪长达十七年之久。秦桧死,召为吏部郎官,迁右司,任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任内裁减冗员,推崇节俭,并多次上疏言事,连乞补外。不久,以敷文阁直学士为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政绩卓著。几年后,入为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因勇于任事,敢于兴利除弊而得罪权贵,以端明殿学士知平江府,仍屡遭弹劾,遂以病为由,力请致仕。淳熙三年(1176),病逝于寓所,享年59岁,谥文定。
汪应辰待人温和,遇事有主见,为官刚毅,正直敢言,不避亲疏远近,好贤乐善。在翰苑二年,所撰制诰,温雅典实,人称其为“玉山先生”,著有《文定集》。
邹应龙
邹应龙,泰宁(今福建泰宁)人,字景初。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卒于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状元。
邹应龙少力学,性刚直,中状元时,年仅24岁。历官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权知赣州,迁为江西提点刑狱。不久,迁中书舍人,兼太子右谕德。试用于户部尚书时,曾奉诏出使金国,回国后,为太子詹事兼中书舍人。寻迁给事中兼太子詹事,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又代理工部尚书并兼修国史。擢为刑部尚书后,以敷文阁学士身份提举安庆府真原万寿宫。因臣僚议论,邹应龙被罢官。
嘉熙元年(1237),邹应龙进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宫资政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因年老,邹应龙引退辞职,理宗手书“南谷”二字赐他。邹应龙为官刚正,为朝野称颂。淳祐四年(1244),因病去世,享年72岁,赠太子少保,谥文靖。
曾从龙
曾从龙,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字君锡。生卒年不详。宋宁宗庆元元年(1199)己未科状元。
曾从龙初名一龙,由于廷对时其辞采飞扬,旁征博引,宁宗甚喜,亲擢为第一,并赐名从龙。中状元后,为签书奉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迁兵部员外郎、左司郎中、起居舍人兼太子右谕德。出使金国后,就州郡长官缺守,副职以事付胥吏管理之弊,提出多设二、三大臣以备补缺建议,被朝廷采纳。
开禧年间(1205~1207),曾从龙自请外任,先任信州(今属江西)知州,刚一到任,就依法捕杀扰民戍卒,平息了民愤。回京后,擢为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因驳回张粅复官之议,官职累迁至刑部尚书。
嘉定六年(1213),阴雨连绵不绝,曾从龙上疏言:“修德政,蓄人材,饰边备。”并乞放囚徒,又被采纳。七年,知贡举,对考生文风不正,根底不实,竞相抄袭、仿模之风,提出考试目的是为国求才,以治国安邦。不久,曾从龙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改任参知政事。因弹劾胡榘,贬建宁府。母亲去世,曾从龙解官还乡,服丧期满,起为湖南安抚使,在任整顿吏治,严明法纪,兴学养士,政绩被当地百姓刻于石碑之上。
端平元年(1234),拜资政殿大学士兼知枢密院事。在三京之役中,曾从龙极论元兵轻进易退,未几应验,进为参知政事,以枢密使身份督视江淮、荆襄军马。上疏言:“边面辽远,声援不接,请并建二紞。”理宗诏许,曾从龙于是专务江淮,魏了翁经营荆襄,两人并领督府。
曾从龙病逝后,朝廷追赠其为少师。
吴潜
吴潜,宜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字毅夫,号履斋。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卒于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丁丑科状元。
吴潜中状元后,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绍定四年(1231),吴潜上疏,纵论治国方略,被授任浙东常平提举,辞而不就。朝廷改任其为吏部员外郎。迁为太府少卿,总领淮西肘,吴潜又建议朝廷在边事上应“以和为形,以守为实,以战为应。”不轻起战事,后被事实证明正确。任建康知府时,吴潜又上疏论保蜀之方,护襄之策,防江之算,备海之宜。
端平元年(1234),因上陈九事,忤怒宰相,被罢贬为秘阁修撰。不久朝廷欲任命吴潜为太平知州,吴潜连续五次辞却,朝廷不许。当时内忧外患,国家日危,面对襄、汉溃决,兴、沔破亡,两淮俶扰,三川陷没,吴潜上疏朝廷,认为朝中大臣要“勿以术数相高,应以事功而勉;勿以阴谋相讦,应以识见相先。协谋并智,戮力一心,则危者尚可安,而衰证尚可起矣。”又请分路取士,以收淮襄之人物。
吴潜任吏部尚书、临安知府时,上疏论艰困之时,非反身修德,无以求亨通之理,理宗深以为然。淳祐十一年(1251),吴潜为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宝祐四年(1256),为沿海制置使。任庆元(今属浙江)知府时,采取措施,使地方财政大幅增加,对贫苦百姓,吴潜为之输纳赋税,减轻了人民的疾苦。不久,吴潜进封祟国公,被召入京,再次陈述“畏天命,结民心,进贤才,通下情”之必要,被理宗采纳。拜特进、左丞相,进封庆国公。
元兵攻鄂州,吴潜忧心如焚,言:“臣年将七十,捐躯致命,所不敢辞……”极论丁大全误国,被弹劾贬谪建昌军,徙潮州,责授化州团练使,循州安置。景定三年(1262),吴潜病逝。德祐元年(1275),追复原官,特赠少师。
吴潜一生两次为相,任职繁多,忠正睿智,政绩卓然。吴潜长于诗文,著有《履斋遗集》传世。
方逢辰
方逢辰,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生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庚戌科状元。
方逢辰少年时,手不释卷,读书常通宵达旦,因而学识渊博,擅长诗文,对程朱理学尤为推崇,其文章多为乡里奉为范本。淳祐十年(1250),殿试夺魁,理宗赐名“逢辰”。
方逢辰中状元后,授为承事郎,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宝祐元年(1253),人为秘书省正字。二年,迁校书郎,因上疏指斥时政,言辞过激,致使龙颜不悦,遂告病辞职。四年,诏拜著作佐郎,未及上任,即遭弹劾被罢免。以后,又因正直敢言,忤怒权相贾似道,屡遭弹劾排挤。度宗即位,方逢辰曾为司封郎官,兼国史修撰,实录院检讨,值舍人院,累官至兵部侍郎。咸淳七年(1271),又诏拜吏部、礼部尚书,方逢辰辞而不就。借父亲病逝服丧之机,退出官场,居家聚徒讲学,时人称其为“蛟峰先生”。
方逢辰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不避权贵。宋朝灭亡,元朝曾请其出山为官,被方逢辰严辞拒绝。后来,方逢辰病逝于家,享年71岁。著有《蛟峰文集》《尚书释传》《学庸注释》《易外传》《孝经解》等。
据传:方逢辰右脚跛、左眼瞎,其先祖为客家人。
文天祥
文天样,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天祥,初名云孙,后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丙辰科状元。
文天祥少年时,即仰慕欧阳修、胡铨、杨邦义等人的忠义。
宝祐四年,20岁的文天祥于集英殿殿试时,面对朝廷的内忧外患,以“法天不息”为对,洋洋万言,一挥而就,被理宗钦点为第一。
开庆初(1259),元军南进,兵围鄂州,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文天祥请斩董宋臣,未被采纳。临安(杭州)危急时,文天祥以江西提刑身份,应诏勤王,请求率20万义师背城一战,宰相陈宜中不允。不久,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身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文天祥冒险脱逃至温州,拥立益王赵岯,以图复兴,转战于赣、闽、岭南等地,兵败被俘,坚拒元将张弘范劝降,作《过零丁洋》诗,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名句。文天祥后被送大都(今北京),囚禁近四年。其间,元帝多次劝降未果,天祥誓死不屈,作《正气歌》,以明心志。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文天祥就义于柴市,时年47岁。临刑前,作绝笔自赞,系于衣带之间,其文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后人为凭吊瞻仰,于其囚禁地建造了文丞相祠,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内。
文天祥有《文山先生全集》传世。前期作品多为应酬之作,后期则为精华,表现了其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诗文风格激昂慷慨,偶亦沉痛悲凉,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张俭
张俭,宛平(今河北宛平)人,字号不详。生于辽穆宗应历十二年(962),卒于辽兴宗重熙二十二年(1053)。辽圣宗统和十四年(996)丙申科状元。此科及第者仅两人。
张俭中状元后,调云州幕官。圣宗狩猎云中,节度使进言:“臣境无他产,惟幕僚张俭,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圣宗召见张俭,见其容止朴野,即询以治世之道,张俭所对三十余事,甚得圣宗赏识,遂被待为上宾。
张俭于朝中有“明干”之誉。开泰中(1012~1020),累迁同知枢密院事。太平五年(1025),出为武定军节度使,移镇大同。六年,入为南院枢密使,吴叔达不容张俭,忤怒圣宗,被外放为康州(属今甘肃)刺史,而张俭则官拜为左丞相,封韩王。
兴宗即位(1031),张俭被赐为“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拜太师中书令,加尚文,改封陈王。重熙五年(1036),兴宗莅临礼部贡院,亲试进士时,进士之名皆令张俭签发,并特许其进见无须通报,且赐诗褒奖其功德。
张俭衣着朴素,食不重味,其有余之月俸,常周济亲朋旧友。一年冬季,上殿奏事,兴宗见其衣袍陈旧,密令侍从以火穿洞记之,后屡见张俭不易旧袍,兴宗问其故,张俭道:“臣服此袍已三十年矣!”兴宗怜其清贫,令其于内府任取物品,而张俭只持布三端而出。张俭兄弟五人,兴宗欲赐进士出身,张俭固辞不受。
司法部门抓捕八名嫌疑犯后随即杀害,等真正贼人抓到,被害人家属诉冤。张俭多次上书乞请审理,兴宗大怒道:“卿欲朕偿命耶?”张俭道:“八家老稚无告,稍加存恤,使得足慰存没矣!”兴宗感悟,听从了劝告。
张俭居相位二十余年,对朝政多有裨益。即使其退休后,遇朝政大事,兴宗仍至其寓所咨询。一次,宋朝书信无礼,兴宗欲亲征。行前,造访张俭,张俭极陈利害得失,使其放弃攻宋想法。张俭后来病逝于家,享年91岁,敕葬宛平县。
韩昉
韩昉,燕京(今北京一带)人,字公美。生于辽道宗大康八年(1082),卒于金海陵王天德元年(1149)。辽天祚帝天庆二年(1112)壬辰科状元。
韩昉其先祖仕辽,累世通显。韩昉五岁,父亲病逝,其哭泣能尽哀。中状元后,补右拾遗,转史馆修撰,累迁少府少卿、乾文阁待制后降金。被加官卫尉卿、知制诰,充高丽信使。
高丽虽与金早就通好,也自称藩臣属国,但迟迟不进誓表,金国多次遣使要约,均无功而返。韩昉出使高丽,晓之以情,陈之以利害,终使高丽进献誓表。回朝后,完颜宗干大喜道:“非卿谁能办此?”又对朝中群臣道:“自今出疆之使者,宜择人。”第二年,金太宗加韩昉为昭文馆直学士,改礼部尚书,迁翰林学士,兼太常卿,修国史。
韩昉从天会十二年(1134)人礼部,任职长达七年之久,原因是当时朝廷评议礼制,制度或因或革,多依靠其出谋献策,运筹推行。天眷二年(1139),韩昉任济南尹,拜参知政事。皇统四年(1144),韩昉上表,乞请致仕,不许。六年,再表乞致仕,仍被任命为汴京留守,封郓国公。不久,第三次表乞致仕,朝廷命以仪同三司身份致仕。天德元年(1149),加开府仪同三司,后病逝于家中,享年68岁。
韩昉性情仁厚,待人接物甚为宽容。曾被家奴诬告,查无实据,官府将家奴还与韩昉,韩昉待之如初,并言:“奴诬主人以罪,求为良耳,何足怪哉。”时人称其像一慈善长者。韩昉虽为显贵,诗书未尝离手,且善属文,尤长于诏册,所著《太祖睿德神功碑》,为当世所称誉。自出使高丽归来,每高丽使者来朝,必问安于韩昉。
胡砺
胡砺,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人,字元化。生于辽天祚帝乾统六年(1106),卒于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金太宗天会十年(1132)壬子科状元。
胡砺少年嗜学,幼时曾为金兵所掠,行至燕地时,逃匿于香山寺,遇韩昉,收于门下,自此学业日进。韩叻曾对人言:“胡砺才器一日千里,他日必将名世。”
胡砺中状元后,授右拾遗,改任定州观察判官,督学不倦,经其指点之学生,均成为乡校骨干,时人称韩叻考试示范文章为“元化格”。
皇统初年(1141),胡砺任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刚正不畏权势。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去汴京,路过真定府,地方官设宴款待,胡砺欲就座,遭高桢指责,胡砺道:“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官,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高桢问:“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胡砺答道:“当官而行,亦何所避!”高桢遂向其道歉。胡砺改任深州同知军州事时,对郡守暴戾,常以礼折之,郡守愧服,郡事皆委之于胡砺。深州所辖五县,按例设置弓手,每年雇用花费五千万钱,均取自百姓。而弓手皆为市井无赖,常借捕盗扰民,胡砺察其弊端,悉皆罢去。
胡砺任礼部郎中时,朝廷典礼多由其裁定。海陵王拜平章政事,百官曾贺于朝堂,独胡砺不跪。海陵王问其故,胡砺以法令回答不拜之理,海陵王由此对其深为器重。天德初年(1149),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出使宋朝回来后,任刑部尚书。随海陵王到汴京后染病,海陵王多次遣使慰问,终病逝于任上,享年55岁。
石琚
石琚,定州(今澡北定县)人,字子美。生于辽天祚帝天庆元年(1111),卒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己未科状元。
石琚七岁时,读书即过目成诵,长大后,博通经史,工于词章。中状元后,任弘政县令。当时,郡守对属下贪暴,搜掠民财,以至上行下效,中饱私囊。惟独石琚出污泥而不染,保持清廉,对非己之物,虽一毫而不取。郡守事败,诬属下与之同罪,石琚以廉力辩,改任秀容县令,召为左司都事,累迁为吏部郎中。
贞元二年(1155),石琚任左谏议大夫时,上疏六事,均被世宗嘉纳,再迁为吏部尚书。石琚在吏部任职长达十年,对所涉及之事,了如指掌。因政绩显著,世宗欲用为参知政事,石琚力辞三次,世宗均不准,并令其与右丞苏保衡监管工程,工程结束,进拜为尚书右丞,后又进拜为左丞兼太子少师。期间,石琚竭忠尽力,政名播于朝野。
大定十三年至十六年(1173~1176),石琚两次上表乞请致仕,均被朝廷拒绝。十七年,拜平章政事。十八年,拜右丞相,石琚以年老染病为由固辞,世宗道:“朕知卿年老,勉为朕留,俟一二年,朕将思之。”又对宰臣言:“朕为天子,未尝敢专行独断,每事偏问卿等,可行则行之,不可行则止也。”石琚与平章政事唐括安礼奏道:“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陛下行之,天下幸甚。”石琚居官一年后,又一次上表乞请致仕,世宗许之。大定二十二年(1182),石琚病逝于家中,享年72岁。谥文宪。泰和元年(1201),金章宗诏令将其图像挂于衍庆宫,牌位配享世宗庙庭。
石琚为人沉厚好学,为政勤逸清廉,有知人善任之名。世宗于大小政事,必先咨询石琚而后定,对其可谓言听计从,史家将世宗誉为“小尧舜”,石琚功不可没。
吕忠翰
吕忠翰,燕(今河北一带)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辽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庚午科状元。
吕忠翰廷试时,其策论颇受海陵王赏识,海陵王特地将策文递与杨伯仁,问策文之优劣。杨伯仁称:“当在优等。”海陵王道:“此今试状元也”。
吕忠翰中状元后,历官为翰林直学士,曾奉旨撰写《降海陵王庶人诏》,但点窜再四终不成文,世宗感叹道:“状元虽以词赋甲天下,至于辞命,未必皆能。”后来,吕忠翰又曾以贺宋生日使身份出使过宋朝。余事不详。
郑子聃
郑子聃,大定府(今辽宁凌源)人,字景纯。生于金太宗天会五年(1126),卒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1180)。金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丁丑科状元。
郑子聃少年时,即有能诗善赋之名。天德三年(1151),郑子聃进士第三名后,任翼城县丞。不久,升为赞皇县令,后又被召为书画直长。
郑子聃颇以才望自负,常怨不得为第一名。正隆二年(1157)会试结束,海陵王以第一名文章问其如何作赋,郑子聃傲然答道:“甚易”。海陵王很不高兴,令郑子聃参与考试。结果,郑子聃高中榜首,海陵王甚为惊异,为其加官三级,任翰林修撰,改侍御史。
京畿大旱,海陵王诏令郑子聃审理囚犯,郑子聃刚结束审理,天降甘雨,时人将其比为唐代名臣颜真卿。后来,郑子聃迁待制,兼吏部郎中,改秘书少监。迁升为翰林直学士后,兼太子左谕德,深为显宗所器重。郑子聃因病请求外放,被朝廷任命为沂州防御使。不久,又被召为左谏议大夫兼直学士,改任吏部侍郎,同修国史。迁侍讲后,仍兼修国史,并参与撰写《海陵实录》,最后,病逝于任上,享年55岁。
郑子聃相貌英俊,为人正直,所做文章畅达而有气势,平生著有诗文两千余篇。
徒单镒
徒单镒,上京路(今属吉林)人,本名按出,字号、生年不详。卒于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金世宗大正十三年(1173)癸巳科状元。
徒单镒中状元后,即被授两官。大正十五年(1175),为国史编修官,兼修起居注,累迁翰林待制后,献(汉光武中兴赋),世宗阅后大喜道:“不设此科,安得此人。”
章宗即位,徒单镒历官至参知政事,兼修国史。明昌三年(1192),罢为横海军节度使。五年,官拜平章政事、封济国公。
当时,淑妃擅宠,其兄弟嚣张于朝廷内外。徒单镒以古喻今,直言劝谏章宗勿过于宠幸李氏兄弟,以使百年之后生乱。泰和年间(1201~1208),徒单镒先后任威平知府,南京留守,阿中府知府及陕西安抚使。其间,上疏朝廷,请求加强、规范邮路建设,使各路军情得以畅达无阻。泰和七年,徒单镒反击宋军进攻,连战皆捷,迫使宋军停战求和。不久,任真定知府。
大安年间(1209~1211),徒单镒迁开府仪同三司,充辽东安抚副使。金兵兵败会河堡,中都危急时,徒单镒选兵二万,遣将人卫中都,得朝廷嘉奖,拜为尚书右丞相,监修国史。曾上疏战守之计,虽见解独到,富有远见,但终为朝臣所阻,未被采纳。后元军攻侵,金国连失州镇,卫绍王始悔不听其言。不久,宫廷兵变,卫绍王被废,政变者为立新君,多次征询徒单镒意见。
宣宗即位,拜徒单镒为左丞相,徒单镒建议与蒙古和亲,并坚决反对迁都南京,认为“銮辂一动,北路皆不守矣,今已讲和,应聚兵积粟,固守京师……”不被理睬,以至忧愤而卒。
徒单镒明敏方正,学识渊博,当时名士皆出其门下,且多至卿相之位。徒单镒长叹文人委顿,又认为文人应以道德仁义为本,故乃著《学之急》、《道之要》两篇,被大学诸生刻于石碑之上。徒单镒另著有《弘道集》六卷。
杨云翼
杨云翼,乐平(今山西昔阳)人,字之美。生于金世宗大定十年(1170),卒于金哀宗正大五年(1228)。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甲寅科状元。
杨云翼生于世宦之家,其天资颖悟,初学语辄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中状元后,特授承务郎,出为陕西东路兵马都总管判官。泰和元年(1201),召为太学博士。七年,签上京、东京等路按察司事。大安元年(1209),被召授司天台提点。
兴定元年(1217),朝廷欲对百姓食用油开征重税,云翼与赵秉文、时戬据理力争,遂使提议作废。三年,筑京师子城时,数万兵民在夏秋之际,病者相藉,杨云翼提举医药,躬自调护,病者大多痊愈。四年,云翼任吏部尚书,宣宗询以战和之事,杨云翼慢语温言,力主和谈之计。不久,升任御史中丞。
哀宗即位,杨云翼为翰林学士,与赵秉文谏止重修河中府事,被采纳。正大三年(1226),借为皇帝讲学之机,对朝廷言路闭塞,朝臣廷对顾望依违之弊,建议哀宗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杨云翼天性雅重,待人宽、律己严。与人交分一定,死生福祸不变。对国家存亡大事,极富远见。对金兵频频南伐,从天时、地利、人和及历史对比上,分析利害得失,并坦诚进言:“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于即得谁南之后……”后来,金兵南伐大败,几至全军覆没,宣宗愧言无面目见云翼。
曾有百姓,因被蒙古人追杀,不得已泅水到宋国。回到金后,朝廷欲依法处决,云翼谏止道:“法所重私渡者,今民为兵所迫,奔入于河,为逃生计耳。今使民不死于敌,而死于法,后惟从敌而已。”使宣宗醒悟,尽释百姓。
杨云翼博学多才,对历法、医药、经学均有研究,曾参订《太乙新历》,为历法家所称道。著有文集若干卷,编校了《大金礼仪》《续通鉴》《周礼辨》《左氏》《庄子》《列赋》《勾股机要》《象数杂说》《五星聚井辩》等著作。杨云翼是金朝杰出的人物之一,与赵秉文被金史誉为“金士巨擘”。
纳兰胡鲁刺
纳兰胡鲁刺,大名路(今属河北)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丁巳科状元。
纳兰胡鲁刺性情淳厚直爽,寡于言笑,好读书,博古通今。中状元后,任应奉翰林文字,曾奉诏令于临潢、上京等地统计耕牛数目。丞相完颜襄在肇州有田产,其家奴隐匿耕牛数目不报,纳兰胡鲁刺将其依法治罪。于是,两路再无隐匿不报者。回朝后,丞相不计私利,称其贤能。
纳兰胡鲁刺父亲病逝,其守丧极尽礼仪,为当地御史所称举。服丧期满,纳兰胡鲁刺转为翰林修撰,迁同知顺天军节度使事,随军征宋,因功加朝靖大夫,改礼部员外郎,曹州刺史。
曹州豪强仆散扣合于定陶间非法建立渡口,几任官吏不敢查办,纳兰胡鲁刺到任后抓捕仆散扣合,将其依法治罪,使曹州治安得以彻底好转。
贞祐二年(1214),纳兰胡鲁刺改任泗州防御史后,召为吏部侍郎,迁绛阳军节度使,代行河东南宣抚副使职责。当时,金与蒙古战事吃紧,纳兰胡鲁刺领兵民,加固城池,修缮军械,招募壮丁,屯集粮草,积极备战,并向年老及有学问者咨询战守之策,又将这些做法上报朝廷,被宣宗诏令嘉奖,并令其他郡县参照办理。接着,加纳兰胡鲁刺为资善大夫,改任代理经略使,诏令人京。纳兰胡鲁刺因病不能行,后卒于任所。
王鄂
王鄂,曹州东明(今属山东)人,字百一。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甲申科状元。
王鄂出生之时,其父因有一只大鸟飞落庭院,故依乡里先生张犿之说,命名王鄂。中状元后,授为应奉翰林文字。正大六年(1229),授归德府判官,行亳州城父令。七年,改同知申州事,行蔡州汝阳令。天兴三年(1234),金朝灭亡,蒙古军万户侯张柔久闻王鄂之名,将其救出并安置于保州。
十年后(1244),元世祖遣使礼聘王鄂,王鄂进讲《孝经》《书》《易》,及齐家治国之道,古今事物之变,常常讲到夜深时刻。世祖道:“我虽未能即行汝言,安知异日不能行之耶!”遂命王鄂迁居大都,并赐宅一所,又特准其祭奠金哀宗。
元世祖即位后,王鄂为翰林学士承旨,当时朝中制诰典章,皆出自其手。至元元年(1264),已为资善大夫的王鄂,建议并直接参与编纂了《太祖实录》及辽、金二史的修订工作。不久,又上奏请效唐宋之制,设翰林院及提举学校官,以重视教育,均为世祖采纳。
王鄂忠直敢言,在阿合马争夺相位之时,曾奋然掷笔于地道:“吾以衰老之年,无以报国,即欲举任此人为相,吾不能插驴尾矣。”言罢,振袖而起,遂使阿合马奸计为之中止。至元五年,王鄂辞官,获享廪禄终身。元世祖每有大事,必遣使就问。十年,王鄂病逝于家中,享年84岁,谥文康。
王鄂为文不事雕饰,著有《论语集义》一卷,《汝南遗事》二卷,其诗文四十卷,自命为《应物集》,以志其“学者当以穷理为先……”之意。
赵承元
赵承元,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某科状元。
赵承元中状元后,曾任职曹王府,因与王邸婢女有染,被杖责除名。复用后,世宗曾问宰臣:“近问赵承元何故再任,卿等言,曹王尝遣人言其才能干敏,故再任之。官爵拟注,虽由卿辈;予夺之权当于朕。曹王之言尚从之,假皇太子有所谕,则其可知矣。此事因卿言始知,其不知者知复几何?且卿等公受请属,可乎?”
赵承元虽为进士魁首,但品行不端。对此,金世宗在大定十七年(1178),又对宰臣言道:“文士有偶中魁选,不问操履,而辄授翰苑之职。如赵承元,朕闻其无士行,果败露,自今榜首,先访察其乡行,可取则授以应奉,否则从常调。”
另外,尚书省曾采纳赵承元建议,请追上孝懿皇太后册宝,然后行谥册之礼。余事不详。
张起岩
张起岩,历城人。字梦臣,号华峰。生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卒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元延祐二年(1315)左榜状元。授集贤修撰。转为国子监博土,升监丞,进为翰林院侍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历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中书省参议,官至翰林院侍讲。
至元三年(1337),出为南台侍御史,入中台,出任燕南廉访使。打击豪富,不容放贷害人、称霸作恶。贫穷百姓凭张起岩作主而吐怨忿之气。
至正元年(1341),升任南台中丞、进为翰林承旨。张起岩奉诏修撰辽、金、宋史。任国史院总裁官。累迁至荣禄大夫、翰林承旨学士。
张起岩幼从父学,其父为四川行省儒学副提举。他学有所成,经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由于他熟悉金代、宋代典故,且历史知识渊博,故总裁《三史》。编修时,据理审定、深厚醇雅,论证充足。辽、金、宋《三史》修成。后上书辞官归里。卒于乡里,谥文穆。
张起岩博学多识,刚毅果断,待人以诚。著有《华峰漫稿》《华峰类稿》《金陵集》,书迹有《赠季境诗》。
泰不华
泰不华,又名泰普化、达普化,伯牙吾台氏,居台州。字兼善。生于元大德八年(1304),卒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元至治元年(1321)右榜状元。授集贤修撰。
泰定元年(1324),历任秘书监著作郎,奎章阁典签,南台御史,拜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时御史大夫脱欢,仗势欺人、贪婪暴戾。泰不华上疏弹劾,脱欢被罢官。后任泰不华为河南佥,移淮西、江南宪佥。
至正元年(1341),泰不华升绍兴路总管。任职期间,他革除吏弊,令民自实。均赋役、讲礼教、兴仁让,使越地民俗大为开化。后泰不华应召入史馆,修辽、金、宋史。修成升为礼部尚书。至正八年,方国珍等作乱,招降而不受,势益暴横。至正九年,诏泰不华察实以闻。至正十一年,因泰不华知晓贼情,授浙东宣慰使,提督元师分兵于温州,夹攻贼。泰不华以火攻,使贼连夜逃走。至正十二年,又在海上讨伐。方国珍行骗而泰不华被害身亡。谥忠介,封魏国公。
泰不华崇尚气节,不随俗浮沉。工书文。著有《复古编》十卷。
宋本
宋本,大都(今北京)人。字诚夫。生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卒于元元统二年(1334)。元至治元年(1321)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宋本自幼聪颖出众,日夜苦读经史以图贯通。曾随父学性命义理,造诣日深。他擅长古文,辞必自撰,峻洁刻厉。40岁才随父从江陵返回燕地。在至治元年,得中状元。
泰定元年(1324),宋本任监察御史。首先,他弹劾逆臣铁失的党羽枢密副使阿散。其次,弹劾太常失典守职。又弹劾中书宰执误机务不至中堂。后调国子监丞。当时蒙古千户抢夺民女而廷官庇护不问。宋本激昂愤恨,为民伸冤,后移兵部员外郎。泰定二年,宋本转中书左司都事。他为弃军纳妾逗挠军期的尚书,在廷上与枢密副使针锋相对争辩。声言应依法治罪,不能加官,令枢密副使怒而不敢言。泰定三年,将拟诏给宋本看,要给被宪台夺官者晋升。宋本理辩不可。次日诏准晋升,宋本托病不出。宋本于泰定四年升任礼部郎中。
天历元年(1328),宋本升吏部侍郎。天历二年,改任礼部侍郎。
至顺元年(1330),宋本进奎章阁学士院任供奉学士。至顺二年,他出任河东廉访副使,升礼部尚书。次年,上书谏皇后废大明殿贺。
元统元年(1333),充经筵讲官,出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将行,又任奎章阁学士院承制学士。元统二年,转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冬十一月卒,谥正献。
宋本持论坚正,谨慎自持。著有《至治集》四十卷。
李黼
李黼,颖州(今河南阜阳)人,字子威。生于元大德二年(1298),卒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元泰定四年(1327)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泰定五年,代祠西岳。后改任河南行省检校官。迁礼部主事,充监察御史。出任江西行省郎中。充国子监丞,升宣文阁鉴书博士兼经筵官。李黼受命巡视河渠,根据河底淤泥高出地面,提出按故迹修浚。后历任秘书太监,礼部侍郎,外调授江州路总管。
至正十一年(1351),李黼总管九江。盗起,攻陷城多处,造船企图南攻。李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以忠义激励士气。至正十二年,贼犯,诸守官逃。李黼身先士卒,大呼陷阵。以长木、铁锥沿岸设置刺盗船不得动。遂授李黼江西行省参政,行江州等路军民都总管。盗势盛,其余守臣弃城而逃,惟李黼独守孤城,亦无援兵。临战之时,江州平章政事也逃。黼登城布战,张弩射敌。盗绕其他城门而人。巷战,李黼知力不敌,挥剑叱盗大呼:“杀我,毋杀百姓!”盗自背后来,刺黼落马。李黼与从子俱骂贼而死。百姓闻之,哭声震天。葬其于江州城东门外。追赠摅忠秉义效节功臣、资德大夫、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陇西郡公、谥忠文。立庙江州,赐额“崇烈”。
陈祖仁
陈祖仁,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字子山。生于元延祐元年(1314),卒于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至正二年(1342)左榜状元。授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累官翰林院直学士、侍讲学士、中书省参议。至正二十年,帝欲重修上都宫阙、大兴工役。陈祖仁上书进谏:上都被毁,皇帝日夜痛心,“然而当今四海未清,疮夷未治,而仓库空虚、财用将尽。驱使疲惫之民赋大役,使田耕荒废,不异于扼其吭、夺其食而速其毙。”今日当务之急是恢复民力。愿皇帝“亲贤臣、远邪佞,赏罚分明以驱动能士,达到国家治理为宜。”帝赞赏而采纳。
至正二十三年(1363),陈祖仁任侍御史。弹劾宦官不法,疏谏太子外接不法。触怒皇上。放外任甘肃行省参知政事。至正二十四年,任山北道肃政廉访使。后任国子祭酒,又任枢密副使,因多次上疏言军政利害,未被采纳而辞职。后被召回,历任翰林院学士,中书参知政事,太常礼仪院使。至正二十七年,上书荐举扩廓帖木儿以救朝廷危急,未被采纳。次年,奉命守太庙神主。明军攻破京城,陈祖仁死于乱军之中。
陈祖仁负气刚正,坦诚进言,尽职尽责。其学识博而精、才学通达。能诗文,文质朴而诗清丽,为世人称道。
普颜不花
普颜不花,蒙古人。出生地不详,生年不详,卒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元至正五年(1345)右榜状元。
普颜不花少年倜傥而素有大志。以国子监生应试,一举夺魁。授翰林修撰,调河南行省员外郎。
至正十一年(1351),任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徐寿辉寇犯,普颜不花以战守功绩转任江西廉访副使,山东廉访使,授益都路达鲁花赤等,累至中书参知政事。
至正十八年,诏与治书侍御史李国凤共同经略江南。陈友谅派兵来犯,平章政事阿鲁温沙等纷纷连夜逃走,连与普颜不花同任的李国凤也弃城而去。唯独普颜不花令筑各门瓮城,誓与城池共存亡。持续六十四天,大败贼众。次年授山东宣慰使,转知枢密院事,以山东行省平章守御益都。明兵压境,虽力战,终不敌而城陷。守将出降。普颜不花拜母,言忠孝不能两全。遂赴任所,端坐堂上。明将闻其贤名召之而不往,缚其来而不屈,以死殉国。其妻抱子投井,余众亲皆溺死,其父也自尽。阖门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