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最爱学习的孩子
28513900000026

第26章 让孩子习得一技之长(3)

孩子的思想很单纯,他虽然不知道画和画之间还有什么分别,但是他也有喜欢画的东西和不喜欢画的东西。父母们不要替孩子选择,而是要让孩子自己选择,选择他们喜欢的,这样才会让他们有兴趣,有动力。

孩子不喜欢那种特定的东西,而是喜欢随心所欲,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想到什么就描几笔。孩子在学绘画的时候,一般会喜欢下面的这些美术活动:

1.画人物画

让孩子最感兴趣的就是画小人儿了,当他们看到一个个小人儿在自己的画板上跳跃的时候,总会感到特别高兴。父母可以透过孩子的这个兴趣,让孩子描绘他熟悉的人物。在孩子日常的生活中,最常接触的就是父母、老师和小伙伴了,孩子对他们都十分熟悉和亲近,也喜欢为他们作画。父母不妨依照下面的步骤指导孩子画人物画。

孩子在学会画最基本的线条、圆圈之后,父母可以告诉他:人的头是圆形的,身子像一个小方块,四肢像细长的长方条,手脚像小半圆形。这样,孩子就会对人体几个部分的形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孩子能够画出几何结构的人形,父母就可以逐渐让孩子观察一下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别是他熟悉的人的样子、主要特征。让孩子通过比较认识胳膊、腿、身体的长短不同,粗细有别。当孩子能够画出人的轮廓图形时,就应该让他注意一下人的眼睛的不同,哭和笑时的眼形、嘴形也不一样;如果孩子画的人没有脖子时,父母可以引导一下,告诉他没有脖子的人怎么呼吸呢。通过这些,让孩子注意人体结构的细小部分,培养孩子细致观察的能力。

当孩子画到一定的程度时,让孩子照着他所喜欢的玩具或是娃娃画,让他一边看着布娃娃一边画,还可以给他找来阿童木、小一休、孙悟空等玩具让他照着画,这是一种对孩子画静物画的初步训练。

除了上面的训练之外,还要让孩子学会用颜色为人物上色。主要是让孩子使用最基本的颜色,让孩子参照布娃娃,为他所画的布娃娃染色,让他知道黑色染头发,红色染脸蛋,绿色染裤子,黄色染上衣。还要让孩子学会挑选自己喜爱的颜色给人物上色,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他的色彩感,一方面又让他学会了识别颜色的种类。

当孩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为画上色的时候,父母不要干涉,更不能指定他们用某种固定的颜色,要允许孩子大胆地根据自己的意愿为画上色。

2.给儿歌或是故事配画

一个美丽的故事,一首优美的儿歌都能激发出孩子创造的欲望,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孩子为儿歌或是故事配画。

首先,让孩子听一首短小的儿歌,等孩子能够理解其内容并且学会念这首儿歌之后,再引导孩子设想画面,将儿歌中的内容安排在画面中,最后再画出来。比如,为孩子放一首这样的儿歌“小白兔,白白的毛,长长的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爱吃青菜和萝卜。”当孩子听完之后,就会饶有兴趣地根据儿歌的内容,画出一只吃青菜萝卜的小白兔了。

其次,让孩子听一小些短小的诗句,开动一下孩子的脑筋,进行想象,然后再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为诗句配画。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听这么两句话“妈妈,妈妈,快看快看,街上出现了好多好多会走路的小蘑菇。”这个时候,重点是让孩子听、学,然后再让他理解和思考,思考为什么街上会走出小蘑菇?街上的蘑菇是什么?这些蘑菇又为什么会走路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就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当他们发现原来所谓的蘑菇就是雨伞的时候,再让他们配画。

最后,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给故事配画。当孩子听完父母所讲的故事,并且企图将听过的故事讲出来的时候,故事就像“激素”一样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而孩子的语言发展又会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所以,父母可以通过配画对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培养。比如,当孩子听了《三只蝴蝶》的故事之后,父母可以让他们把红蝴蝶、白蝴蝶、黄蝴蝶画下来,再画上红花、白花、黄花三朵小花,让孩子为故事配上主题画。

3.幻想画

幻想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中生有,这种画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甚至是奇异荒谬的幻想,比如,在天上飞的鱼、在水里生活的人、未来世界的生物等;另外一种是对现实世界提出的一种新的愿望,是有可能会实现的,比如,机器人、新式玩具等。幻想画是一种最能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画,它不仅能够满足孩子想象的欲望,还能疏导孩子对一些事物的恐惧以及不解心理,激发孩子对他们不满意的事物谋求改善的愿望和理想等等。

4.拼贴画

这种画是让孩子把一些零碎的东西,比如细绳、纱线、小塑料片、彩纸片、碎布头、树叶、树皮、包装纸、烟盒、贝壳等东西粘到纸上。

在做拼贴画的时候,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创造,这些东西怎么摆放、粘贴都可以,最后都能构成一幅孩子心目中的图画。

5.折纸

折纸也是一种很富创造性的造型活动。折纸需要的材料非常简单:纸张和剪刀。要教会孩子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连续几次向中心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等方法,在此基础上折成各种玩意儿。

6.泥工

让孩子用橡皮泥、黏土、面团等,通过搓、揉、压、捏等动作,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如动物、食品、家具、交通工具、建筑物等。

不管孩子选择了哪一项活动,父母都要积极支持,这样才会让孩子有兴趣学下去,才会真正能获得一技之长。

培养孩子的绘画欣赏能力

父母箴言

在欣赏绘画时,父母应和孩子一起讨论画中的主要人物,人物的姿势和位置,形象之间的关系,画面上的细节如人的表情、背景、色彩,画面的布置等等。

孩子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看书时喜欢看其中的画,对文字则全然不顾,这说明孩子很早就对画产生了兴趣。孩子绘画水准的高低与欣赏绘画的能力有关。

4岁孩子欣赏绘画时,能看出画面上的主要形象或简单情节,甚至能看出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画面上的背景,并且可以用短句表达出来。有时还喜欢抚摸画面,仿佛想借助触觉来帮助理解似的。

父母可以从画册上剪下美丽的画面,和孩子一起欣赏,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带孩子经常去看儿童画展。给孩子欣赏的画应该是内容健康的,例如以活泼可爱的动物为主角的或取材于童话故事或描写儿童实际生活的画面。孩子喜欢看描绘得细致和逼真的画。

此外,给孩子看的画还应该是色彩鲜明、柔和、鲜艳的,颜色应以红、绿、黄、蓝、紫为主。绘画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如水彩画、国画、油画、木刻画等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绘画。

当孩子开始对鲜艳的色彩感兴趣,能较长时期地注视某一物体,喜欢穿漂亮的衣物时,就显示他已出现了一定的欣赏意向。

作为父母,怎样自己画画让孩子欣赏呢?

1.画给孩子看的画要用彩色笔绘

图画的色彩要鲜艳,画面画大一些。但也不能有太多的色彩,一般一幅画不能多于3种颜色,否则孩子的视觉会被太多的色彩分散。

2.画画的构图结构要简单,不能有复杂的背景

可以画一些孩子喜欢的动物及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例如淘气的小花猫、神气的大公鸡、红红的苹果、漂亮的花皮球等。一般每幅画只需画一件物体,让孩子认识欣赏。

3.可以让孩子一边看着作画一边欣赏

父母可以只画出物体的一部分,然后让孩子参与下面的构图。例如父母先在纸上画出小鸟的头和身体,和孩子一起讨论:还要画什么?然后画出眼睛、嘴、翅膀等。这种在动态中的欣赏不仅使孩子感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4.让孩子理解自己的画

由于孩子年龄小,知识不丰富,父母在给孩子欣赏画时,应加以适当的语言指导,并伴随必要的动作和手势,便于孩子理解图画的内容。并且也可让孩子参与活动。例如画了一只小花狗,可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小花狗是怎样叫的?让孩子一边欣赏作品一边学小狗的叫声,他的情绪也会被这些语气和动作所感染,从而增加欣赏的兴趣。

让孩子练练书法

父母箴言

孩子学习书法,对陶冶孩子性情、磨炼孩子意志、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培养孩子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很有好处;通过眼、手、脑的协调培合,可以达到开发智力、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目的。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汉字所承载的文化是书法艺术的内核和灵魂。孩子在学习书法过程中书法中自然可以学到文字、文学、历史等各种知识,通过所书写的文辞,又可以受到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书法中充满了各种各样极其丰富的:各种形象的美、各种风格的美,以及人们从世间万物中提炼出来的美的法则等等。书法的美是辐射性的,它的触角伸向建筑、音乐、舞蹈、绘画等各种艺术门类,孩子在学习书法的时候,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很自然地得到训练和提高。

书法艺术中充满了哲理。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线条的粗、细、曲、直、方、圆、长、短;结构上的险绝与平正,疏朗与茂密,大与小,墨色上的深、浅、干、湿、等等,充满了对立的矛盾,同时又充满了和谐统一。孩子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思维方式无形中也得到了训练。

书法的主要工具——毛笔对人精神的要求比较严格——必须认真细心,对人神经的训练比较细腻。孩子学习书法的时候,手部肌肉、大脑神经都会得到有益的训练。这本身也是对智力的开发。

1.激发孩子的兴趣

书法教育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就是培养发展孩子的审美能力。孩子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书法与其他艺术类相比显得有些单调,所以孩子在写书法的时候往往会没有耐心,容易疲劳,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时候,可以用孩子喜爱的书法作品激发他的兴趣,如优秀字帖,通过欣赏,诱导孩子临摹和创作,让孩子享受漂亮的字给人带来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让孩子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新鲜感,有效避免厌倦降抵触情绪,让孩子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理解和表现。教孩子练习书法,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般先是基本笔画的写法,并择相关字练习;然后是笔画的组合变化;偏旁部首的练习;间架结构规律,选择的字尽量是学生认识的字,常用的字,有代表、有规律可循的字。

3.培养良好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习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次练习书法之前都要把东西整理好,把纸叠好格,把毛笔放在笔帘里,练完书法以后再把用过的东西整理好放回原处。另一方面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坐姿习惯,只有姿势正确才能把字写好。两腿放平,身子要正,做到人正、笔正、纸要正。孩子练习书法的时候,姿势不正确时,父母应及时提醒,及时纠正。

4.创造良好的环境

写书法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作为父母来说,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始终保持坚持不懈的学习状态很重要。

5.制定适度的学习要求

用适当的标准培养孩子的兴趣。父母在给孩子规定练习任务时,要意识到孩子学习书法,若要求过高,任务过重,只能使他们望而生畏,削弱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父母既要给孩子一定的学习制度,施加压力,又还要给他们轻松学习余地。孩子毕竟是孩子,都喜欢玩,若父母一点都不督促,放任自流,学什么都不成,但如果过分加压孩子必定承受不了,每天让孩子练字两小时较为适宜。

6.给孩子一个足够的时间空间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比较大,竞争比较激烈,在孩子学习之余,又培养孩子的特长,但是父母不要忘记也要给孩子一个玩的空间,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小朋友,多长一些见识,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要让孩子快乐起来,这样他们的潜能才会被挖掘出来。

让孩子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

父母箴言

近几年来,不管是孩子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还是孩子的爆发力、力量等方面的素质,都呈现出了全面下降的趋势。这些都说明了孩子体育运动的缺乏,而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父母对体育的态度。

看看现在的孩子,肥胖的孩子普遍增多,孩子的肺活量下降,近视发生率也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大而加大,孩子的身体素质也在下降,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孩子缺乏体育运动。

有的父母说,孩子天生就喜欢安静,不喜欢运动。其实,很少有孩子天生排斥运动的,孩子们的天性中总是充满了活泼好动的因子。那些不爱动的孩子也不是天生就是安静的,是因为父母把他们好动的因子全部扼杀在了胚胎之中。看一下以下几个例子,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运动。

玲玲的爸爸在设计院工作,是设计院的主要工作人员。可能是由于自己的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所以,当玲玲出生之后,爸爸就对玲玲百般呵护,生怕女儿像自己一样文文弱弱的。穿衣戴帽是春捂秋也捂,平时的饮食也是添脂又加钙。然而,在父母如此精心“喂养”下的玲玲却一点都没有让父母省心。该病的还是病,康复起来比别的孩子还要慢得多……

虽然说不能排除玲玲的多病有体质方面的遗传因素,但是,玲玲父母的观念也存在着明显的误区。要知道,如果能够吃饱穿暖就能健康无忧、远离疾病的话,那么,人的健康来得也太容易了。事实上,父母的这种过度保护,反而剥夺了玲玲锻炼的机会,削弱了她与生俱来的抗病能力。如果玲玲的父母能够让玲玲坚持做一些体育锻炼的话,可能会比这样的情况要好得多。

别看小强才刚上小学,小眼镜可就已经戴上了。这眼镜可不是白带的,小强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小博士”了。有一些连老师都不一定知道的知识,小强说起来却滔滔不绝。当他上了小学之后,每一次知识竞赛他都参加,而且每次都能够获得大奖,连老师们都戏称他是“竞赛专业户”。但是,每次竞赛都不缺席的“竞赛专业户”却主动放弃了一次竞赛。那一次的体育竞赛,小强本来是很想参加的,可是妈妈却不同意,因为小强没有时间参加赛前训练。老师在做小强妈妈的工作时,妈妈解释说:“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为的就是去参加一个什么体育比赛,有这个必要吗?再说了,就是拿了名次又能怎么样?我家小强的时间很紧,就算是有多余的时间,我还想让他多学一点东西。”见小强的妈妈那么坚持,老师也没有办法,只好叹气作罢。

显然,小强的妈妈是把让小强“多学些东西”局限在了“书本知识”的范围内了,她认为体育没有什么重要的,孩子需要的只是学习。小强妈妈的这种观点是很多父母都有的一种,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孩子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多的知识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