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28586600000064

第64章 钱岗纵横交错的“迷宫村”

对于很多人来说,钱岗古村似乎是一个弃村。可偏是这座废墟,于一片茂密荔枝林和一泓碧水的环绕之中,流溢出夺目的文明之光。

钱岗古村坐北向南,依山傍水,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河环绕在古村落的四周,村子不大,却精致秀美。村内面积有5万多平方米,900多座房屋,绝大多数为清代所建,有的还保留有宋明的遗风,连其屋檐下的泥雕,都栩栩如生,甚是可爱。

在村落中穿行,时古时今,时砖时土,犹如穿行在绵延了800多年的民居展馆中。门楼是钱岗古村的特色建筑,也是其最亮丽的风景线。钱岗古村村内四座门楼,分为四个方向,东门为“启延门”、南门为“震明门”、西门为“镇华门”、北门为“迎龙门”,其设计非常奇妙。不仅每个门楼附近有一座更楼,而且门楼之间用古老的青砖围墙连接起来。每个门楼都有坚固的大门,每晚定时关闭,关闭后的古村就成为自成一统的城堡了。

据说当年每个门楼旁边都栽种着一棵榕树。但现在到古村,只能看见镇华门旁的大榕树,有些落寞地在风雨中伫立,仿佛是在期待着什么不期而至。据说,这棵树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依然苍翠如故,荫及数百平方米。一到夏夜,大榕树下就会聚集很多聊天、唱戏的村民,非常热闹。

还未到古村,就能看到其东门口的那座傲立于风中的青砖牌坊——灵秀坊。灵秀坊高约6米,如迟暮美人般守望在村口。其牌楼四柱三门,主体由青砖砌成。顶层四角翘起燕尾,顶部铺瓦,宝珠顶,墙头灰塑三重红底白色莲花托。穿过灵秀坊,走过几间明砖古屋,村子的公共场所东门更楼便呈现在眼前。

钱岗古村曾经有三类公共场所,一是祠堂,二是私塾,再一类便是更楼。现在,东门更楼里已空无一物,仅有残香习习。很难想象每当夜深人静时分,子时报更声由更楼守夜的男丁传出的情景。穿过更楼,沿着由山崖石、田园石、沙溪河石等石头铺就的路面前行,会看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古老民舍。虽然民舍几乎人去楼空,但那种只有在久远的时间里才能酝酿出来的醇厚味道,依然在古村中弥漫着,经久不散。

初来钱岗古村的人,是很容易迷路的。因古村的布局采用了北方村落常用的丁字街巷手法,同时又融合了岭南传统村落梳式布局手法,所以全村街巷没有一条是笔直的顺着石路随意而行,每行数十米后,七拐八弯的道路一刹那间居然会在眼前消失,错综复杂的道路兜兜转转,外人入村如同进入了一个大迷宫。所以,有人叫她“迷宫村”。

钱岗村大部分村民姓陆,据说是南宋最后一任宰相陆秀夫的一脉宗亲。钱岗村万世流传的故事在广裕祠里。广裕祠总体建筑色调素淡、线条简洁,与广府祠堂的壮丽豪华风格迥然不同。陆氏后人最引以为傲的是祠堂正门上的“诗书开越,忠孝传家”八个字,上联指的是西汉陆贾说南越王赵佗归汉,下联意为南宋陆秀夫精忠报国之事。和很多古建筑一样,广裕祠历经坎坷,穿越了时间的河流,却依然倔强地守着自己的荣耀站立到了今天,让人感慨万千。

现如今,在老房子里面居住的人很少了,一个个锈迹斑斑的锁沉默在岁月中,忠诚地守护着村庄,那些祠堂、檐板、尘封的轶事,都如剪贴画般不舍边缘地拼贴在了岭南乡间,并流溢出夺目的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