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28586600000071

第71章 兴安

人杰地灵的“天然聚宝盆”

在许多人眼中,兴安是一个不怎么有名的古镇,但古镇小桥流水中,那淌不尽的悠悠古意,微微凉风中,那吹不去的楚越旧情,对寻古探幽的人而言,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去处,这里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可能藏有惊喜。

南距桂林57公里的兴安,可谓历史悠久,其境内秦始皇开凿的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灵渠,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与那些千姿百态的桥一起,为古镇增添了无限的意趣,行走其间,让人心旌神摇。

灵渠分南北两渠,主要包括铧嘴、天平、渠道、陡门和秦堤。“铧嘴”就是大坝,内高外低,由石块相扣相衔砌成,500米长的铧嘴远远看去,如一条紧锁在湘江源头里的巨龙。站在南渠与湘江古道之间的秦堤上,只见柳树成荫,渠水似镜。柳树下,水阶上,顽童笑闹嬉戏,少妇提篮洗衣,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想起灵秀轻盈的江南。

灵渠一路逶逶迤迤向前,穿过兴安县城。兴安人把灵渠穿越兴安县城的这段水路,叫水街。水街摇曳多姿,一路生辉,两岸古色古香的铺面鳞次栉比,青瓦白墙的民居、木雕花门窗的楼台亭阁,娴静如闺中少妇,成熟而韵味十足。

沿着水街两岸的石板路,拂叶穿花般过了亭台楼阁,如同回到了从前。在水街,随便推开一扇玲珑雕花的门窗,那淌不尽的悠悠古意便蜂拥而至,湖广会馆前的砖雕照壁就是其中最为出名的景观。兴安的砖雕照壁在国内举世无双,是唯一的一座国内规模最大的双面人物陶塑砖雕,更是兴安水街名副其实的“镇街之宝”。砖雕照壁制作精美,砖雕上的观音、四大金刚、八仙等人物活灵活现,十分可爱。

水街是异彩纷呈的,“小桥流水人家”之下,是闲庭信步的古镇居民,他们宠辱不惊的表情一如桥下的流水清澈、恬淡。流水之上,是千姿百态的古桥,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万里桥、马嘶桥、接龙桥。

万里桥,曾是秦军从南往北时经过为数最多的一座桥,其上有“楚越要津”四个大字。桥下,是一条建于宋朝间的北街里。千年来,这里一直是宋、元、明、清兴安最繁华的商业街。

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的接龙桥,因经常接送来往官员或在端午节时迎接龙舟,而名“接龙”。接龙桥是目前广西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桥东有九级石台阶,桥西则一个石阶都没有。早上拾阶而上,于雾气朦胧中远望过去,接龙桥就如一条将身体隐没、将头轻搭于渠东岸的真龙。

与水街相比,北门的“秦文流觞”似乎更具秦风古韵,让人流连忘返。觞是古代的酒杯,“流觞”是中国古代一种趋吉避灾的祭祀仪式,“秦文流觞”取“代承秦汉文化、祝愿百姓吉祥”之意,由一品居、三槐第、九井坊三组颇具古韵的建筑群组成。

兴安除了桥,比较有名的就是秦家大院了。秦家大院位于距兴安不远的白石乡水源头村,因是唐朝大将军秦叔宝的后裔之村而得名。秦家大院占地面积约17 000平方米,共七巷八组房屋。每户人家的房屋都用大块的青石方墩作地基,砌到三四尺后,再用青砖砌,一直到屋顶。房屋间有细长走道相连,建成后高大而幽深,最让人叹绝的是大院细巧的雕工,门柱基石上那松柏花鹿、牡丹云龙,门窗上那老鼠娶亲、祥花瑞兽的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即便是经历了岁月无情的打磨,仍是那样地令人心动,难以想象当年,它是如何的精美!

最让人羡慕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悠然安坐于飞檐雕花之下,打着纸牌,看着手相,任蛛网飘摇,光阴如似水流年,安然而去……

选个舒畅的日子,去寻一种神秘的诱惑,来兴安吧,这里,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会给你一种意外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