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体育教学论
28679600000014

第14章 体育教学内容(4)

实践证明,整个体育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定工作,都围绕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而进行的。在过去二十年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非常活跃,研究以什么为目标?是体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争论的焦点。其中最难解决的“多功能论”和“为主论”的争论。双方均认为应当根据自己的主张编制课程,编写教材。这些理论上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领域教学的基本理论,也推动了体育教学实践的革新。但是,尚在进行之中的这些讨论大多还停留在理论探索和提出假说的阶段,各种观点也常常是各执一词并在不断的自圆其说中发展自己的理论,因此,当前体育教学的改革,呼唤理论的共识与交融,呼唤着理论探索引入到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不能自然实现的。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所赋予的教学目标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施加的影响不同。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同,甚至有质的差别。

(三)精选体育教学内容是教材建设的基础

关于教材的研究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编写,这是一个根据国家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从众多的身体活动中精选可能用作教材内容的素材,并分类、加工成符合受教育者身心特点教材体质的过程,可称为“大规模教材研究”。这部分工作通常由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组织的专家来完成的。第二层次是“小规模教材研究”,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学生活动的预想,把大纲规定的内容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内容”的过程。通常由学校体育教研室和体育教师来完成,这是对教材的第二次加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缺乏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不足,没有把握教材的教育价值和实用性,再加上第一次加工本身就是“专家型”教材体系,体育教师如果不重视教材第二次加工,势必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难以贯彻大纲的现象。

另外,在当前体育教材理论研究中和教学实践中,何为教材,如何选教材,是经常困惑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说不清为什么教这个教材而不教另外一个教材,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体育教材内容构建最大的问题。对此问题也有不少争论。实践证明,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因考虑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符合学生的特点;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等。

(四)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必须考虑教学对象的主体需要

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必须从育人出发,培养德、智、体全面的人才,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锻炼,同时,还应考虑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的进行学习,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创造性。

(五)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必须正确对待竞技体育项目。

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的历程表明,学校体育不能排斥竞技体育项目,因为,竞技体育项目运动量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锻炼身体的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利用它可以培养竞争和合作等现代人所具有的素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运动潜能。因此,学校体育应有选择性的开展技能体育运动项目,经过改造,使之成为中小学体育教材,即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六)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在稳定中创新发展。

体育教学大纲的修订与教材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体育实验、起草、讨论、批准、颁布、实施、评价几个阶段。因此,一套教学大纲和教材使用需要稳定一个时期后才能对其做出检验,为下一轮的修改提供依据。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大纲模式和新的教学内容。建国以后,我国前后完成了7次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平均每6-7年一个周期,每次大纲修订与教材选择都充分吸取现代科技成果,无论是在理论或是在实践上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体育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计划(也称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和教材,科学系统地安排整个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计划文件,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工作佳话,使全年和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有助于体育教师全面主动地考虑和系统地安排整个教学工作,处理好教材之间和课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设备和器材。

制定并执行教学工作计划,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而且还有助于客观地检查和总结教学工作,逐步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不断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制定并执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还能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制定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意义,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会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一般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进度、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教案)。

一、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也叫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它以年级为单位,按照国家颁布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全年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并将大纲规定的全年教材和时数、考核项目与标准,合理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的教学工作文件。因此要正确制定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使全年的教学工作的方向明确,安排全面而合理。

全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有:

(1)全年教学任务和要求;

(2)全年教材和两个学期的分配安排;

(3)学期学年考核项目和标准。

全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要注意教材安排的全面性。不同性质的教材,对锻炼身体具有不同的作用,在安排每学期的教材中,要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2)要注意教材的系统性。要根据教材本身的系统及各项教材之间的横向联系,科学的安排两个学期的教程。

(3)要考虑学生对教材的可接受性。各项教材的教学时数,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

(4)安排教材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按大纲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在完成某项教材教学任务有困难时,可占用选用教材的授课时数。

制定全年教学计划的步骤如下:

(1)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确定本学年每个学期实际授课时数。

全年和学期的授课时数,是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规定(按校历的周数)来确定的。一般全年教学授课数以32周为宜,共64学时(每周以2学时),一学期实际上课定为16周,共32学时。

(2)确定每学期的教材和考核项目。

确定教材内容,包括必学和选用教材,尤其要明确重点教材。一般来说,重点教材应为该学期的考核教材,制定计划时要优先考虑。每学期考核项目一般为3-5项为宜。

(3)把确定的教材(包括规定教材和选用教材)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参照大纲规定的各项教材的时数比重和学期授课总时数安排要每个教材的教学时数。

(4)计算和调整两个学期各项教材的时数和比重。

根据两个学期各项具体教材的时数安排计算出每学期和全年各项教材的总时数和比重。然后和预计的总时数比重相对照,看看是否一致,并检查安排是否合理。如发现有不当之处,可进行适当调整。

二、学期体育教学进度

学期体育教学进度是根据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制定的。它是按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中规定的该学期的教材内容,按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时数、周次、课次,合理地安排到每次课中去的教学文件,是教师编写教案的主要依据。

制定学期体育教学进度应注意以下要求:

(1)学期体育教学进度中各项教材的时数,应与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规定一致。

(2)应保证每项教材本身的系统性以及不同教材之间的关系的合理性。

(3)每次课中教材的数量要适当,不同性质和新旧教材搭配要合理,有利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

(4)学期体育教学进度要以教学具体条件相适应(季节、气候、同时上课的班级等)。

制定学期体育教学进度的步骤如下:

(1)根据各项教材在本学期的时数,计算出各项教材在该学期中出现的次数。如每次课安排两个主要教材,则该教材出现的次数为该教材的时数乘以2所得的积。

(2)先安排好考核项目和重点教材,然后再搭配其他教材。身体素质教材的搭配应考虑到本次课教材对身体的影响,如跳远主要是发展下肢力量素质,因而可搭配发展上肢和腰腹力量的练习,以利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

(3)在排列每项教材时,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和要求、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基础和场地器材能情况,按其出现的次数系统的排列到每次课中。排列的方法可连续排列或间隔排列,也可两者结合起来排列。

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是学期教学进度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它要把各项主要教材按出现的次数系统的排列到每次课中去的教学文件,是教师备课和编写教案时的重要依据。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并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活动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和健康状态等都要了解和分析,以保证单元教学计划更加切实可行。

(2)要钻研教材,确定教学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3)应从本校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设备、器材,以增加教材的练习次数和增大课的运动负荷。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单元教学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发现某些教法手段不恰当,或教学步骤不能按计划执行时,可视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或调整。这就要求对每次课的教学及时进行小结,为修订计划提供的依据。

制定单元教学计划的步骤如下:

(1)根据学期体育教学进度确定各项教材总的任务和要求。然后,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时数,提出各次课的教学任务和要求。

(2)确定教材及其在各次课中的重点和难点。

(3)根据本次课的教学任务、要求、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

四、课时计划(教案)

课时计划是老师根据学期体育教学进度和单元教学计划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一堂体育课设计的教学方案,简称教案。课前写好教案,是对每一个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由于体育教学是在室外进行的,不仅教学过程复杂,而且还要受到季节、气候、场地、器材等客观环境的影响,这就对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组织提出较高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一堂课的失败,甚至发生伤害事故。因此,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写好课时计划,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编写课时计划,也是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

体育课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练习时间与次数等几个方面,这些内容的表达形式(即教案的格式),在教学实践中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表格式和文字式两种,一般采用表格式较多。无论采用哪种格式编写的课时计划,都应以简明、清楚、扼要为原则,并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课的任务要明确,教学要求要具体,教材要求要符合实际,教学要突出重点,课的组织要严密,教学方法要科学多样,运动负荷要恰当,安全措施要落实,场地布置要合理,文字要简练。

编写教案的步骤如下:

(1)确定教学目标;

(2)合理安排课的各项教材;

(3)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

(4)安排运动负荷;

(5)确定教学步骤,编写教案各部分内容;

(6)周密考虑场地、器材的安排和教学媒体的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每次课后,教师要认真做好小结,及时将本科的教学结果、优缺点、主要经验和教训等,写入教案的小结栏内,为教学工作积累资料,以便进行总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