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体育教学论
28679600000015

第15章 体育教学方法(1)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教学方法先用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随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的发展而发展。当代教学论十分重视学生智力、能力、创造性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钻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把教学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智力、体力、能力和创造性以及精神品质等才能得到较快、较好的培养和主动的发展。因此,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教法时,都要遵循并贯彻启发式的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的选用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因此,在选用教学方法时,除应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作用及其运用外,还必须分析教学任务的特性和完成任务的需要。并据此选定教法。

影响教学方法的效果有多种因素。为了使教法有较好的效果,应充分注意到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教、学、练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身体和精神这样一个具有相应特点和规律的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学任务和内容的多样性,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特征、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变异性,教学条件优劣的差异性,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和季节性以及由这些所决定的教学过程的规律性等,都在一不定程度上要求教学方法的运用既要符合教学任务的需要,又要兼顾到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因此,必须将所选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置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统一辩证地加以了解和运用,使之切合实际,相互补助,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中既要采用传授和掌握理论知识的方法,也要采用掌握动作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发展体能、个性、能力,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通常采用的传授理论知识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实验法、讲座法、实习作业(包括家庭作业)法等。这些方法在教育学中已有专题讲述。本章着重所选用的方法,学生掌握动作技术,锻炼身体,发展体能的练习法以及通过说服疏导,开展表扬、批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一种专利法既具有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解决多项教学任务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多目标、多特点、多层次、多方法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使所选用的教法对所要解决的教学任务具有明显的针对性,适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需要,同时对学生具有较好的启发性和可接受性,才易于取得良好持教育效果。这又取决于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教学实际全面深入的了解,以及不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不断提高的教学能力,而掌握体育教学方法的知识和运用的技能,则是获得较好教学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法

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法,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的方法。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主要是通过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和分解法,预防和纠正作错误法等来实现的。

一、语言法

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正确使用语言法对学生顺利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对教材的理解,从而加速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锻炼身体,发展体能的自觉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教学中语言法的形式有:讲解、口令和指示、口头评定成绩、口头汇报及自我暗示等。

(一)讲解:讲解是体育教学中运用语言法的一种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它主要是指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及作用,完成动作的要领、方法和要求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同时,也通过语言使学生获得有关的体育知识,受到启发和教育。体育教学中常用的讲解法有:

1.直接法:地直接陈述。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讲述。多用于对简单动作的讲解以及宣布课的任务、内容和要求等。

2.分段法:是把教学的动作分成若干段落(如将跳远动作分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段),逐段地进行讲解。多用于较复杂动作技术的教学。分段讲层次分明,易为学生接受。

3.概要法:是按完成动作技术的要领或归纳出要点,逐一进行讲解。如将武术中前踢腿的动作要领先归纳为“三直一勾”,再分别讲解“三直”(前踢腿时,上体和两腿的膝关节要直)和“一勾”(踢腿的踝关节要成勾形)。概要讲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成动作的技术要领,便于记忆。

4.侧重法:是在分段讲或概要讲时,突出重点、关键、难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把篮球运动中三步上篮的技术要领归纳为“一大,二小,三上跳”,在对此逐一讲解时又着重对较关键的上跳投篮技术进行讲解。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强化了关键,利于学生有重点地进行学练和掌握动作技术。

5.对比法:是把相对应的两个方面加以对比,指出其差异、正误、优劣等的区别。讲解的对比性是多种多样的,如正误对比,排球与乒乓球发球触网的重要性对比,推铅球的不同投掷法在难易和效果上的对比等。对比地进行讲解具有较好的启发性,可使学生获得更为具体,鲜明的认识和加深理解。

6.提问法:是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再进行讲解。先提问再讲解,能强化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如让学生先对问题作出回答后再讲,既可促使学生积极寻求正确的答案,又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讲解也形成一种对比,使正确得到强化,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补充。提问时应注意所提问题的必要性和电动机,不分主次,过于频繁地提问,会推动对学生的吸引力。

7.联系法:是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实际的讲述。如联系学生的体质善,联系所教学的运动项目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寻普及体育运动的作用,联系学生已有的物理学或有关学生的知识及经验等进行讲解,根据需要还可联系史实、新闻或展望未来等进行讲解。联系实际的讲法通常都能引人入胜,使学生感到具体、生动,具有较好的启发性。在一课或一项教材教学的开始或结束时,或启发学生改正缺点错误时,较适合采用这种讲法。运用联系法讲时,语言要简明扼要,避免过多地占用教学时间。

此外,还有比喻法、引证法、温故法、鼓动法、收敛法、复述法等多种讲法。体育教学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或结合采用。

体育教学中对讲解的要求:

1.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教育意义。明确的目的是讲解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述,如针对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要求讲,针对教学内容的要点、重点和难点讲,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涉及的范围(个人、小组、全班)讲。有教育意义是指所讲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长进,能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讲解的教育意义主要表现在说明学与练的意义、作用和要求,所讲内容的科学性和对学生的启发、开导以及表扬、批语的语调、姿态等方面。

2.讲解要正确。所讲的内容是科学的、准确的,即言之有理,实事求是,多少适宜,切中所需,不夸张,不庸俗。错误和夸张的讲解会形成错误的概念、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动作技术,会造成操作或产生其它不良后果。

3.讲解要简明易懂。讲解突出课的主题(这需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笔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来确定),讲得简要,听得明白易懂是符合学生的程度,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还要语言精练、层次分明、口齿清楚、表述生动,以提高讲解的效果。打捞名词要释俗,但又不可士语化。

4.讲解要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学练的动机,兴趣和自觉主动性以及积极思维、勇于实践等。在讲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目的、要求时,联系实际时;彩对比、提问等方式时以及使看、听、想、练结合时,都具有较好的启发作用,可起到学有目标、练有动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5.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一般说,在调动队伍时,学生做练习和背向教师时不宜讲解。此时,教师只宜采用简练的指示性语言,指导学生学练。

(二)口令和指示:是教师以简短的语言,命令的方式指导学生学练的语言形式,如调队时的口令,练习中指示学生“收腹”、“转体”等。运用口令、指示的要求相一致,使学生感到严肃、势在必行。

(三)口头评定成绩: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用简短的语言评论学生学练成绩和行为的语言形式,例如“好”、“较好”、“有进步”、“不够协调”、“勇猛不足”等。口头评定成绩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有较好的作用,能使学生明白正误、巩固成绩、改正缺点。在口头评定成绩时,应以鼓励为主。在鼓励的情况下指出缺点,易于加强学生努力克服缺点、争取更大进步的信心、勇气和积极性。在作出口头评定成绩时,应恰如其分,符合学生的个人特点,过于夸张或有损学生自尊心的口头评定,通常都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四)口头汇报:是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向教师简明扼要地表述学习心得和对教学内容与练习的见解以及疑难问题等的语言形式。这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它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的依据,而且也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起到自我检查、督促的作用,也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有意识地适当安排学生口头汇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五)自我暗示:是指学生在练习中通过指示性的默念字句,暗示自己努力做好动作的一种无声的语言形式。指示性的默念字句如“快”、“稳信”、“低头”、“后摆”等。学生通过自我暗示可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捉住关键,加强注意,强化正确完成动作的意识感,有助于纠正动作错误,达到教学要求,提高动作质量。

二、直观法

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首先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因些,教学中的直观法对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要求和完成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法有动作示范、教具和模型的演示、电影、电视及条件诱导等。

(一)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教学的动作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练的方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方法,它可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技术要领和完成方法,便于学生建立动作的表象。动作示范示范做得轻快优美,还能激发学生学练的兴趣。体育教学中对动作示范的要求:

1.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明确的示范目的是针对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的动作示范。盲目的动作示范会使学生不明白应着重学什么,怎样学和达到以什么要求,学生还会被动作示范中非示范目的要求的某些因素所吸引而转移注意力。根据认识过程和动作技术形成过程的阶段性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区别以下三种动作示范。

(1)使学生知道学什么的动作示范。这种动作示范的着重点,是给学生建立动作形象,形成概念,引起兴趣。采用这种示范时,要按完成动作的常规要求进行,要示范得正确、熟练、朴实、优美,使学生看后不公知道学什么,而且能够产生愿学、想学的欲望以及跃跃欲试的激情。

(2)使学生清晰了解怎样学的动作示范。这种示范的着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完成的顺序、要领、关键、难点等。采用这种示范时,除示范正确、朴实外,还应做得慢些,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看得清。不能慢做的动作,应采用其它直观方式(如挂图、模型等)弥补。

(3)纠正动作错误的动作示范。对这种动作示范的要求与第二种动作示范大致相同,应注意示范时着重突出要纠正的错误所在。

2.示范要正确、熟练。正确是指按动作技术的规格要求完成。保证动作示范的正确性,才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这是对教师的首要要求。熟练的动作示范,不公便于学生正确地掌握动作,而且可给学生以轻快的感觉,引起学练兴趣,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3.示范要有利于学生观察。为了使动作示范便于学生观察,要注意选用适合的示范面、示范速度以及学生观察示范动作的距离和视角。示范面要根据需要确定,可让学生观察示范动作的正面、背面、侧面或采用镜面示范。显示动作的正面和背面以及左右移动的动作(如篮球防守动作中的左右移动),应采用正面或背面示范。动作的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时,采用背示范有利于教师领做和学生模仿,如武术的套路教学就常采用背面示范,并与领教结合进行。显示动作的侧面和按前后方向完成的动作(如跑步中的后蹬动作)应采用侧面示范。镜面示范的特点是学生和教学的动作两相对应,学生按完成动作的浣要求进行学练。例如做征手操,开始时学生完成动作的常规要求是左脚左移半步成开立,教师的示范动作与学生的动作相对应,则是右脚右移半步成开立。镜面示范适用于简单动作的教学,便于教师领做,学生模仿。

为了建立完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应按完成动作的常规速度进行示范;为了突出显示动作结构的某些环节时,则应采用慢速示范,不能慢速完成的动作,可辅之以其它的直观方式。

学生观察动作示范的距离,可根据完成动作示范的活动范围、学生人数和安全需要而定。不论远近,均应以学生看得清为准。

学生观察动作示范的视线与动作示范面,越接近垂直越有利于观察。在多数学生以横队形式观察示范动作的情况下,越靠近横队两的学生,其视角就越不接近垂直。因此,学生观察示范动作的队形不宜拉得太宽。学生多时,应让学生排成若干列横队观看示范,并避免横队前列的学生遮挡后列学生的视线。应注意让学生背向或侧向阳光、风向、以利观察示范。